首先,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應該在學生的思想中得到突破。
由於市場的影響,大部分在校學生的學習目的非常盲目,只是盲目機械的學習壹些表現手法和設計方法,以為學好3DMAX、AOTOCAD、手繪表現等課程就夠了。設計也充分迎合了業主的需求,千篇壹律,毫無新意。就呆在繪圖員的位置上吧。在教學中,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性,這並不違背市場需求。不要被眼前的壹些小利益所迷惑,不要做市場的奴隸。我們應該認識到,好的想法可以直接轉化為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壹些城市已經開始實施創意產業化,包括這方面的內容。從根本上說,中國創意產業發展的瓶頸是創意人才的極度短缺。從近期各地召開的創意產業論壇和“兩會”來看,高調提出和制定的宏大而具體的發展規劃和非常優惠的扶持政策,表明國家將下大力氣重點扶持文化藝術創意產業。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金教授認為,文化藝術創意產業的發展與壹個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甚至是壹個國家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在上海和北京的創意產業發展中,人才短缺是阻礙這壹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在校學生應該改變傳統的觀念和學習方法,把學習的重點轉移到設計的創新上來。
第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基礎。
在改變學生思維的同時,也要狠抓培養學生的文化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壹個好的設計離不開壹定的文化基礎,但我們現在的設計在談現代化、現代性的時候,卻盲目崇拜西方。說到故土或者傳統,都是壹臉的老人和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的主體、立場、使命在哪裏。這種心態創造不出什麽新文化。在上海、北京等地的創意產業發展中,人才短缺是阻礙這壹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問題是文化創新,因為傳統大學和現在的教學模式很難培養出市場需要的創意人才。要改變這種被動局面,必須徹底改革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藝術史學家和評論家張曉玲說,西方主流文化界之所以尊重日本和拉美文學,再次賦予墨西哥壁畫世界級地位,是因為他們努力構建了壹套既非常歐洲化,又保持獨立的文化經驗、意識和趣味的現代文化形式和價值觀。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想擺脫抄襲和模仿,不做市場的奴隸,要想有自己的設計,要想贏得世界的認可,就必須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文化,認真研究和探討中國的傳統文化,並將其與西方的現代化相融合,創造出新的獨特的現代文化,並重新詮釋到環境藝術設計中。
目前在壹些環境藝術設計中提到中國傳統文化,或者在設計中應用中國傳統元素時,直接在室內外空間的某個位置放置龍、風、太極圖或者戲劇面具,僅此而已。好像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沒什麽新的可以挖掘了。傳統文化是壹種精神文化,壹般以對象化和主體性的形式存在。這兩種傳統文化總是相互影響的。當我們研究、思考、領悟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時,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來反思這兩種文化形態。
第三,基礎設計課程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礎。
包豪斯開創了獨立的專業設計基礎課程,將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作為壹切設計的基礎,從而使原本獨立的專業設計有了相同的基礎平臺,使傳統設計進入科學時代。70年代末才經由香港進入內地,幾年後風靡全國。80年代成為中國設計教育的必修課,並在設計實踐中廣泛應用。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知道作文教學的目的,然後緊密聯系各種專業課程,促進設計創新意識的發展。作文課既是壹門單獨的專業課,也是壹門集思想、社會人際、環境、心理、視覺、技術於壹體的多元化科學。比如環境藝術設計的壹些具體課程,壹定要結合環境心理學,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構圖的作用。構成性課程與其他課程廣泛銜接,是其他實踐性課程的基礎,而實踐性課程則與其他相關學科綜合應用,使之與具體實踐學科充分關聯,加強橫向聯系,更具說服力和直觀性。在作文教學中,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使他們掌握創造性思維方法。比如,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察能力和好奇心,註意提高想象力,來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同時要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思維空間,突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接觸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專業課程。比如實際項目的頂、墻、地在平面構成中重復、獨特、平衡的應用;對比色和補色在不同室內空間中的應用:把握立體構成中的空間尺度關系等。,都需要對國內外的壹些作品進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認識和理解這些作品的創作靈感和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全面提高創新能力。
比爾·蓋茨宣稱“創意具有裂變效應,壹盎司的創意可以帶來無數的商業利益和商業奇跡。”因此,為了適應我國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們應該加快為創意產業培養和輸送創新人才。“創造”是設計的靈魂。在現有的設計教育中,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現有設計方法和技巧的傳授。在“藝術”和“設計”中,“創造”是其主要特征,是其生命力所在,也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健康發展的堅實基礎。在課程建設和教學中,要充分強調“創造性”的特點。提升學生的專業創造能力和個人表達能力;加強課堂教學與設計實踐的融合;進壹步縮短教學與社會需求的距離;使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