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推進文化創新,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斷推出文藝精品。要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和標準化。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3.堅持“雙創”政策,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弘揚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充滿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要堅持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交流互鑒,開放包容,再創中華文化新輝煌。
4.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黨的十九大指出,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首先是各級黨委(黨組)的責任。要加強黨委(黨組)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擔負起本地區本部門意識形態工作的主體責任,勇於擔當、敢於抓、敢於管,勇於發聲、敢於亮劍,旗幟鮮明反對錯誤觀點,不斷弘揚正能量。
5、堅持正確的方向。要堅持黨管宣傳思想媒體的原則,旗幟鮮明堅持政治家辦報、期刊辦臺,明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導向。要進壹步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遵循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守土有責。
6.防止意識形態滲透。近年來,西方敵對勢力將中國的發展壯大視為對其價值觀和制度模式的挑戰,不斷加大對中國的思想文化滲透。要進壹步加強防範,抵禦意識形態滲透,堅決反對“去意識形態化”等錯誤論調,絕不允許那些攻擊我們黨和國家的言論出現在新聞媒體、商業網站、自媒體平臺上,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
7.克服文化自卑心理,培養健全的民族文化心態。近代以來,封閉落後的中國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在部分國民心中留下了自卑或盲目排外的陰影。今天,我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因此,要按照“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的要求,大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作用、世界貢獻和當代價值,宣傳革命文化的優秀品質和優良傳統,宣傳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偉大進步和光明前景,增強培育和完善國民文化心態的文化自信。
8.加強理論總結,建立基於中國實踐和中國道路的中國理論。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必須解讀中國的實踐,建構中國的理論。要把當代中國最偉大、最獨特的實踐創新作為理論創新的立足點,對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經驗進行理論總結,構建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
9.創造中國學術範式,創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我國是哲學社會科學大國,但目前的學術地位和學術話語的世界影響力仍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不相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規律、本質特征和內在要求,增強學術原創性,充分體現繼承性、民族性、原創性、現代性、系統性和專業性,努力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精神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