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應該努力創造壹個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
學生的創新思維不是老師給的,而是在合適的教育教學環境中訓練的結果。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壹個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每個學校都要珍惜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獨立學習和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的稟賦和潛力創造寬松的環境。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註重自己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從本質上講,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融合發展的統壹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教”不能代替學生的“學”。所以,中學歷史老師要放下居高臨下的架子,不要把自己當成權威的化身,要拿出事實和道理來讓人信服,而不是壓制學生的意見。即使學生的想法離奇、幼稚甚至極端,教師也不能不假思索地否定,堵住學生創新思維的大門,而是啟發和引導他們走上正軌。對於主動提出問題的同學,我們要大力贊揚他們敢於質疑的精神。即使提出的問題中有壹些不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到其中蘊含著寶貴的創新思維精神,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然後老師會耐心細致地回應,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認真對待他的問題。尊重學生表達的意見,會激發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第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奠定基礎
美國未來學家托夫勒說:“今天要獲得力量,妳需要有關於知識的知識。”這說的是:要創新發展,必須重視基礎知識。中學歷史教科書中涉及的基礎知識是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人、事和其他重要歷史現象的知識,即歷史知識和理論知識。其中歷史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包括背景(原因、條件)、時間、地點、人物、過程(內容)、評價(性質、意義、影響、作用、經驗或教訓等。).只有鞏固了這些基礎知識,學生才能建造壹座創新大廈,進行發現和創新。相反,沒有這些基礎知識,創新就像“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即使激發了學生的創新火花,他們的創新也只能是低水平的,止步不前的。
第三,認真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問題是思考的關鍵。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妳的學生看到和感受到他們不理解的東西,讓他們面對問題。如果能做到這壹點,就是成功了壹半。”歷史教師要在深入學習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難點和重點;問題要新穎,有壹定的深度和廣度。比如,我們還是以英國工業革命為例。如果問“英國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麽”,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深入思考,同時學生也會感到厭煩。因此,教師要善於捕捉思維的訓練點,提出能促進思維活動的問題,在問題設計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思維因素,激發學生的思想火花,點燃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樣的問題,如果換個角度問,會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資本主義制度是工業革命的前提,為什麽工業革命不是從荷蘭開始,而是在資產階級革命更晚的英國進行?”再比如,談到《辛醜條約》,我們可以問:“壹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代替壹個封建社會,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回答這些問題,學生必須有壹個思考的過程,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去尋找答案,這樣才能找到學生的興奮點。如果能將問題聯系起來,就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探究、分析,使學生從中得到啟迪,開闊視野,有效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第四,培養學生挑戰權威的精神
古人雲:“親師而信其道。”是的,對於教學來說確實很重要,我們很多人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但這種教育學生的理論,確實讓學生養成了壹種以書為重,以老師為重的心理,不敢懷疑書,不敢質疑書,不敢挑戰權威,甚至把權威當神崇拜。要知道,任何壹門科學都是人類認知研究的結果,都是隨著人類認知的深入而發展的。科學史上的每壹個偉大發現都是挑戰權威的產物。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說”就是他懷疑“地心說”後得出的結論。雖然我們都知道“日心說”並不科學,但在當時卻是歷史上的壹大進步,猛烈地震撼了科學界和思想界,動搖了封建神學的基礎。歷史不同於其他學科,有些歷史問題往往沒有定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對歷史事件的分析和評價應該說是沒有唯壹答案的。這就需要教師誘導學生敢於挑戰教科書,註意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每壹個歷史問題,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分析判斷每壹個歷史事件。
第五,加強歷史知識的縱向和橫向聯系,促進思維發展
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是橫向和縱向的。就歷史發展過程而言,表明某壹歷史階段的各方面(政治、經濟、文化等。)關系密切,稱為橫向聯系;就歷史發展過程的某壹方面而言,自然呈現出前後的繼承性,屬於縱向聯系。歷史知識處於接觸狀態。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把孤立的知識點納入歷史的整體發展中,特別是板書要采用簡明的知識結構。通過接觸,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大大增強了“認識和再現歷史知識”的效果。
總之,隨著創新教育的發展,教師必須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轉變觀念,民主教學,保護個性,加強對課堂教學的創新性和時效性的研究,把學生培養成新世紀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