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東北史研究中如何處理好四個關系

東北史研究中如何處理好四個關系

在新課程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創新是教育發展的基礎,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途徑。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是我們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場所。面對新課程,我們深刻認識到歷史教育要創新,歷史課堂也要創新。[1]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壹些試圖創新的人脫離了教材、學生和社會實際,違背了創新的真諦,造成了歷史教學的壹些無序。雖然整個課堂很熱鬧,學生也很活躍,但是受教育者卻壹無所獲或者收獲很少,甚至有壹些負面影響。其表現大致如下:

壹個是插科打諢。上課開玩笑,比如聊佛理,跟魯說喝醉了酒撞山門;在講《蒙娜麗莎》的時候,討論了達芬奇自畫像的變形美,認為學生驚訝而微笑,認為這是創新。

二是不分青紅皂白。在課堂上,壹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被個人好惡和道聽途說的材料隨意評論,造成學生的困惑,認為這就是創新。

第三是放手。對課堂教學壹竅不通,缺乏駕馭課堂的能力。我隨意提幾個問題,沒有引導和指引,讓學生爭論爭吵沒有結果,留下壹個認知的空洞或缺陷,以為這就是創新。

四是以活動代替課堂教學。有的以參觀討論代替教學,或者以“電灌”代替“口灌”,缺乏與文本的有機結合,只是停留在歷史教學的表面,沒有體現歷史學科的特殊性,以為這就是創新。

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對創新教育的誤解。創新教育,說到底就是以人為中心,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培養受教育者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開發不同稟賦學生的潛能,使他們成為21世紀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正如馬衛東老師所說,“要把歷史教學改革從過去重視知識的傳授,轉變為重視能力的培養。”[2]

歷史教學壹定要創新,但這種創新不應該強行總結成形式主義,而應該貫穿教師的創新意識和求實作風,經過精心策劃、設計和操作,確實是有效的。接下來我就歷史教學創新談壹下初中歷史教學中必須處理好的幾個方面的關系。

第壹,長期能力和短期能力的關系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基礎知識的教學離不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力來源於知識。我想問壹下,在對基本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時空壹無所知的情況下,妳能說自己有歷史思維的能力嗎?當然,知識需要轉化為能力,簡單地說“知識就是力量”是片面的。知識必須經過加工、連接、擴展和重組,才能應用於教學實踐。

雖然當今世界的經濟、文化、民族、外交關系交織多變,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國內外的歷史現象中找到相似之處。水是活躍的,樹是有根的。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知識和能力並重。舍近求遠,忽視知識轉移,片面強調能力,都是不可取的;只教學生知識,不教思維方法,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不可取的。比如評價歷史人物,不能壹刀切,要應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如果評價秦始皇,老師不應該因為他的暴政而否定他的偉大歷史功績。

二,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的關系

在這個問題上,既要講繼承,也要講發展,不能全盤否定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有形的聲音和影子生動感人,這就是創新;站在講臺上,壹本書,壹支筆或者壹幅畫,深入淺出的講解,師生心靈感應,產生情緒化的,有意識的* * *聲音,這也是創新。創新的關鍵不是表面,而是本質。當然,我們不能用這個來為“滿堂灌”辯護。但歷史教師有必要在傳統與創新的結合上做文章,使教學更加完善。教師不能拘泥於傳統的教學方法,排斥先進的教學方法,而應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不使用多媒體教學,我們可以試壹試嗎?課堂氣氛太沈悶了。能否註入壹些新鮮空氣來引起懷疑,引起懷疑,消除懷疑,從而使教學過程充滿辯證法,富有挑戰性,生動性?

第三,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內容決定形式,形式就是內容服務。歷史教學形式要多樣,因課而異,因材而異,因人而異。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往往能給學生新的刺激感,活躍的課堂氣氛能為學生發揮才華提供合適的載體。在這方面,很多老師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創造。有的把討論引入課堂,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理由,甚至把學生分成正反兩方,圍繞史學界壹些有爭議的問題進行辯論。比如鄭和下西洋、殖民主義、洋務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等對中國有影響的問題都可以辯論。這樣,在教師指導下有序的課堂辯論,使學生以主人翁精神踴躍發表觀點,有助於提高發散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

第四,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精神的途徑可以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要途徑。以往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忽視了課後這壹重要途徑,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的訓練和培養。課外活動是課內教學的重要補充,具有時間安排靈活、具體實際操作等諸多優勢。因此,課後豐富的空間資源為創新思維精神的培養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我們可以舉辦以下活動。

1.學術講座。這次活動展示的是中學歷史教師的能力,即教師要有跟蹤歷史學科學術動態和學術研究的能力。[3]例如,教師可以在講完中國近代史上“洋務運動”壹節後,以“近十年洋務運動研究的新進展”為題,舉辦專題講座。其目的是開闊學生的視野,啟迪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擺脫中學歷史教科書中“壹家之言”的束縛。

2.專題辯論。主題辯論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參與的壹種方式。專題辯論和專題講座壹樣,都離不開歷史老師的精心準備,但這個環節的實施者既包括歷史老師,也包括學生。教師不是旁觀者,他們的作用是引導學生的辯論準備。老師在廣泛征求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最終確定了壹個可能引起學生矛盾和爭論的辯論題目。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圖書館豐富的資源,收集相關史料和論文,指導學生寫辯論詞和註意事項。辯論雙方誰贏誰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歷史辯論前的準備工作和整個辯論過程,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精神的提高。歷史教科書中有很多這種爭論話題的例子,比如人物:秦始皇、漢武帝、毛澤東等。歷史事件:辛亥革命、新航路的開辟等。

3.寫壹篇小論文。議論文式的作業雖然類似於讀歷史筆記,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很高,老師可以在筆法、文筆、結構、史料分析等方面進行指導。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總之,強調課後的重要作用,並不意味著課內的作用不重要。課堂教學是培養創新思維精神的“主戰場”,但不是唯壹的“戰場”,需要課後的有利配合和補充。

在處理課內與課外的關系時,要堅持以下兩條原則。

首先是選擇性原則。可以說教科書上的歷史問題沒有壹個得到滿意的回答,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傳說中黃帝的性別,到二戰時美軍在珍珠港突然遭到日本法西斯襲擊的原因,都有爭論。這就要求中學歷史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歷史研究問題上,要在學術差異之間進行選擇,要考慮到中學生思維發展的不同特點,選擇時要註意以下三點。

第壹,選擇有助於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學術辯論。比如中國近代史的下限是1919的五四運動,或者1949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關於歷史研究時代懸殊的學術爭論。如美國對羅斯福新政的評價。

第三,選材符合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規定的堅持性原則。比如對“文革”的評價,歷史上早有定論。對於報刊上壹些不負責任的觀點,歷史老師不能隨意采取“拿來主義”。

二是監控原則。比如近年來對個別歷史人物“翻案”的趨勢,就不適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從這個意義上說,“創新”壹味追求壹時的轟動效應,給人壹種嘩眾取寵的感覺。歷史教師要註意引導學生辨別和識別。

“中國古代文學誕生,新葉剪誕生”。中學歷史教育工作者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與21世紀建築人才的價值取向、人文素質、知識構成、能力素質緊密相連。他們應該面向現代化,不懈追求,研究和實踐歷史教學的創新途徑和方法,為中學歷史教學開辟壹個充滿希望的廣闊天地。

  • 上一篇:大輪回簡介及詳細資料
  • 下一篇:婚鞋壹定要紅色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