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個人而言,第壹人稱單挑的描述要註意兩個方面。
壹個是人物塑造。暴力要血腥的話,參與打鬥的雙方至少有壹方必須是那種殺氣騰騰,冷酷無情的倔茬。這種壹對壹的戰鬥,反過來最能襯托角色的性格特征;
二、用第壹人稱描述激烈的打鬥場面是武器選擇。現在單挑很常見,也有幾種情況。分開來說:陣法之上的戰鬥,是用長槍短刀看氣勢,或者加上馬背上熟練的箭術;巷戰,彎刀尤其是唐刀,日本刀,巨(估計現在沒了)是最好的,重點是見骨流血。因為“刀為百戰之王”,劈砍比挑、刺、逗更狠辣;武俠書裏,招式好看,劍法為王。只是劍的壹面必須是光明正大,劍的另壹面是偏頗的,是辛辣多於正確;魔法作品中也有比較常見的,比如單挑,魔法格鬥。但是,很明顯這種戰鬥的勇敢是缺火的。但是,無論是槍還是刀,或者其他更冷峻、更有威脅的利刃,在打鬥的描寫上千萬不要學古龍。就算真的想讓角色壹刀克敵,也要舍得用筆墨寫出來。比如妳用刀斜劈,妳就要“撞上胳膊上的青筋,眼裏閃著寒光,斜劈下去”,妳的對手也要“噴血,從肩到腹分成兩截,把對方濺得滿身是血。”那是艱難的。
另外,像砸成肉餅,砸成血泥,不妨多想想可以有多殘忍。總之,所有的場景或者動作都要突出暴力——前提是妳要寫的人物必須是那種兇悍的主兒,但不要弄個文弱書生,比如段譽,也這樣,會嚇到小姑娘的。就算還不錯,嚇到花草也不好~
第壹人稱用來描述激烈打鬥場面的幻想,構思中的壹對壹打鬥場面基本都是刀的世界。主角選擇唐刀,鋒窄刃直,殺傷力極強。唐刀本身就給人壹種冰冷、狠辣、濃烈的味道,再加上主角不擇手段的處事方式,應該算是比較殘忍的壹類。
用第壹人稱來描述激烈打鬥場景中涉及的團戰:無論是在大街上還是在戰場上,把團戰場景寫好都是壹項值得作家驕傲的技能。不要小看這壹點,以為拿著強弓強箭射向陣地,或者突然轟隆隆推著戰塔攻城,都是大場面。只寫得比其余部分少壹點點可能比較棘手,但壹般人是不可能完美把握的。很難說怎麽體現團戰的慘烈。如果實在無法用各種方式描述那種恐怖,就從側面繞道吧。比如借鑒萬人坑,借鑒白白活埋四十萬趙國士兵的先例,也應該是壹個辦法。
並不是說寫暴力,追求血腥就充滿了“血”和“紅”。這種事情是被禁止的。在我看來,殺熟只是為了推廣劇情服務,這樣下壹步才能更好。說白了,這種緊張刺激的場面,屬於“文武之道”中的“張”。有了張,就必須有張弛。如果妳覺得很難把握,也就是說妳不知道如何把握這類文章的節奏,不妨直接用這個方法:每壹章,壹萬字的篇幅,設置壹個張弛有度,猛血之後是柔情,蜜之後是刀兵。這樣寫,不僅寫作者輕松很多,而且讀者在閱讀時也不會麻木或不耐煩。
那麽,暴力血腥的場景在整個手稿中應該占多大的比重呢?與發展相對應,但張的角色仍不等於池的角色。因為在寫壹本書之前,我們都有壹個大的大綱,或者說線索,主角或者配角必須壹步壹步完成妳被賦予的歷史使命。所以雙方的沖突是推動劇情沿著這條線前進的動力,而不是目的。
總之用第壹人稱描述激烈的打鬥場面,不要忘了妳為什麽打,為什麽殺。殺人後做妳該做的事。不要斷了妳的線索,往別的路上跑。
在第壹人稱中描述激烈的打鬥場面時,如何引出血淋淋的對手可能會令人費解。換個說法吧:在書評區,經常有讀者批評壹本書,說主角在壹步步升級,這就夠了,把前面厲害的都幹掉了。為什麽突然又出現壹個?比原來的更差,而且相當難殺。越到後來越發現,這些厲害的跟再出來的比起來簡直小兒科。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無論是網遊技能升級的系統,還是其他世界的法力系統,都要有個度,不能想寫哪兒就寫哪兒。的確,我們的寫作能力不夠,寫之前設計不出整體框架。所以主角壹開始的對手可能是個小土豆,也可能是個厲害角色,但他不可能把這些厲害角色幹掉然後突然冒出來壹個沒有量級的對手。可以把前面的刀劈成兩半,後面的應該三天不掉壹滴血吧?其實我覺得如果真的要這麽寫,我也可以用另壹種方式:在之前的文章裏,我已經暗示了後面的困難。比如剛開始是明面上的,背後是暗流湧動。明面掃清之後,暗流湧動。暗流的手段、方法、殘忍程度都可以提升壹個檔次。或者群體規模壹個比壹個大,如此而已。
以上是我對第壹人稱小說如何描寫激烈的打鬥場面的拙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