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園線描教學指導策略
線描是人類最古老、最原始的繪畫方法。用各種變化的線條來描繪物體的形狀和結構,是繪畫藝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線描是壹種用單線和單色描繪物體進行繪畫創作的兒童美術繪畫方法,也是兒童最基本、最容易表達的繪畫方法。
德國藝術家保羅·克利(Paul klee)曾有壹句名言,“用線散步”,表達了畫家細膩的感情,同時又透露出豐富的線條,給我們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在當今的兒童繪畫領域,線描教學日益成為許多教師開展繪畫教學的熱點。那麽如何進行好線描教學呢?教師需要掌握兒童繪畫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把復雜而深刻的點線面知識壹步步內化為最常見、最常用、最通俗易懂的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線描教學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探索兒童運用點線面等元素進行藝術創作的途徑,幫助兒童更好地通過線描表達內心感受,進壹步促進兒童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審美素質的全面提高。
壹、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學習特點:
1.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幼兒處於塗鴉期,對事物的觀察特點是無意註意主導地位,沒有明確的目的,觀察具有壹般性和隨意性;在造型上,不能表現出對象的基本結構和特征,表現出典型的淩亂風格。而在兒童的塗鴉期,他們可以用壹些零散的點和線塗抹壹些塊,這是兒童最初的視覺想象符號,也就是廣義的線描。
2.中產階級兒童的年齡特征:中產階級兒童正處於塗鴉期向符號期的過渡階段。這壹時期的孩子有壹定的表演技能和欲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都處於良好的發展期。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加強,逐漸擺脫塗鴉。他們可以將簡單的線條和形狀與實物聯系起來表達自己的理解,他們可以區分事物的大小、上下左右位置,從而增強他們的創作目的。
3.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大班幼兒對進壹步發展有興趣,更喜歡關註事物之間的關系,能夠把握整體結構和壹些細微的特點和變化,提高手眼協調能力,能夠靈活運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進行創作,創作欲望強烈。
第二,靠近孩子最近的發展區,選擇有利於孩子發展的教學目標和內容;
我們的線描教學要遵循《幼兒園工作條例》和《大綱》倡導的理念,尊重兒童的精神,符合兒童的發展,支持兒童的成長。我們可以根據各個年齡段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水平,設定以下目標:
小班目標:
1.欣賞和感知什麽是線描。
2.知道了幾條線的名字,就可以大膽的用線塗鴉了。
3.能夠以線條畫的形式有控制地表達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4.能夠用壹條線簡單地表達事物。
中班目標:
1.欣賞和感知各種形式的線描表現手法,並能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2.能夠運用點和線的基本知識簡單地組合和表達事物。
3.學會用點畫、分割、排列、平畫、組合來裝飾。
3.大膽地用線描來描繪自己喜歡的東西。
大類目標:
1.通過欣賞線描作品,可以大膽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通過添加、重復、變形和想象來學習裝飾。
3.巧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
4.能夠大膽創作,嘗試各種繪畫方法,和伴侶壹起繪畫。
就線描而言,畫面更要求密集、誇張,而兒童畫則更隨意、松散。因此,教師在選擇線描教學內容時,需要孩子熟悉和喜愛,提供孩子生活中喜歡的東西,可以在小、中、大班進行,如老鼠籠、柵欄、媽媽的卷發、圍巾、石榴、花瓶、窗簾、太陽、月亮、星星、蝴蝶、鳥、花、樹葉、小山、房子等主題,鼓勵孩子大膽。
第三,開展多種形式的線條畫活動。
繪畫活動不僅需要體現兒童自己充分表達意圖和想象力的過程,還需要教師巧妙的啟發和引導,幫助兒童將線描的要求內化為知識、經驗和各種能力的培養。教師需要根據孩子的發展,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形式多樣地開展線描活動。
(1)註重環境的教育意義,豐富兒童對線描藝術魅力的感性認識。
1.回歸兒童生活:帶領兒童觀察生活中的線條,幫助他們認識各種線條的概念,因為觀察是創造的基礎,兒童需要對物體有直觀的感知,這也是兒童表達和創造的基礎。比如冬天觀察枯葉的樹枝,屋檐下蜘蛛織出的網,春風搖曳的柳樹,交錯的電線,都給孩子帶來了美的享受,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和發現各種線條,對周圍的線條有實際的感受和體驗,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視覺印象。
2.增強審美情感:營造感性的審美環境,為幼兒提供欣賞元素,利用幼兒園走廊、走廊、主題墻、藝術角等墻面,提供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線條畫,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其創作線條畫的動力。
3.聽聽孩子們的聲音。對於成年人來說,繪畫技巧壹定是抽象和現實生活之外的許多規律,是抽象概念的學習,但對於孩子來說,其意義完全不同。任何表現方法的研究都離不開生活經驗的解釋。只有在孩子積累了大量經驗後,才能運用自己的解釋獲得抽象的童真概念,形成自己的技能。在米羅組織的欣賞活動《舞動的線》中,老師帶領孩子們圍繞“說線——找線——畫線”逐漸展開討論,各個環節自然聯系在壹起。最後,孩子們在心裏畫出了會跳舞的線條。藝術欣賞活動與兒童的情感體驗密切相關,而不是離開兒童的生活情境。藝術家應該被孤立地介紹。教師要傾聽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的表達方式,帶領孩子逐漸感受線條組合帶來的奇特美感,為孩子創造性地表達事物打下壹定的基礎。
(2)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拓寬孩子的創作思路。
1,遊戲貫穿活動:經常用“線寶寶找朋友!”“妳對線寶寶了解多少?”“線寶寶怎麽排隊?”“弧寶寶和鋸齒寶寶手拉手!”語文教學,關註孩子的觀點,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形式多樣的活動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創造動機:如小班“老鼠洞”活動,鼓勵孩子把老師鎖在直線密集的老鼠洞裏;在中產階級,孩子們走在他們設計的道路上。大班的孩子們在臺詞的變化中把自己喜歡的臺詞想象成精彩的童話世界。
2.提供多種工具材料:如“筆”,可提供毛筆、牙簽、棉簽、筷子、吸管、繩子、習慣、球等。提供不同形狀和質地的“紙”來豐富線描的表現力,如宣紙、報紙、紙板、紙盤、雨傘、葫蘆、鞋盒、盒子、石頭、扇子、瓶子等。豐富的素材為孩子提供了探索的空間,孩子很容易被這些新奇的素材所吸引,這有助於增強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主動探索和思考,進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和表達欲望。
3.改變繪畫方式:嘗試單獨繪畫、兩人壹組合作、小組合作等。比如“海底世界”、“蝴蝶球”等都是適合的主題,靈活多變的活動形式也以自由、隨意的方式為孩子嘗試新穎、愉悅的創作,既能毫無拘束地展示自己繪畫般的“心”,又能幫助孩子合作、交流、享受。
4.鼓勵孩子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創作。
教師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通過活動運行遊戲,靈活地引導幼兒學習和運用不同的線描方法來表達自己喜歡的事物:
點畫:是利用不同形狀的點和不同的排列方式進行裝飾的壹種方法。引導幼兒觀察和發現生活中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點,豐富幼兒對點的認識。
分割法:孩子拿到壹幅畫,先用線把自己要裝飾的東西的畫面分割成幾個部分,分割開來,減少裝飾的面積,方便後期裝飾。這種方法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面對壹個物體的邊框想要裝飾,卻無從下手的可能。分割法可以把壹幅畫想象成壹個大蛋糕,引導孩子進行直線分割、對角線分割、交叉分割、不規則分割等。在做分段練習的同時,提醒孩子分段的部分不能太小,不利於後期裝修。
排列:有很多種線,如直線、對角線、曲線、波浪線、電話線、之字形線.....但是不管什麽樣的臺詞,都可以通過好朋友的遊戲來練習。比如《壹個好朋友》玩遊戲。主要目的是讓孩子練單線,練橫、豎、斜、密排列;“兩個好朋友”和“三個好朋友”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兩句或更多的臺詞。練習橫、豎、斜、密、組合排列,因為少線疏,多線密。密集的線條在畫面中感覺深而實,稀疏的線條感覺淺而空。通過練習,讓孩子知道線條有多有少,有粗有細,排列效果是不壹樣的。
平塗法:目的是讓孩子在常規繪畫中練習黑白色調。可以借助“格子工廠”的遊戲,引導孩子將布料編織成單線格子、橫斜格子、斜格子、直十字格子、斜十字格子等圖案。
組合法:當孩子在裝飾的基礎上有了壹定的基礎後,可以嘗試用點、線、面組合成簡單的圖案進行裝飾。比如在“美麗板塊”活動中,把自己喜歡的點、線、面變得更美麗。
變形。如:小魚、花朵、毛毛蟲的變形。
想象:欣賞大師的畫作後,如米洛的《舞動的線條》,引導幼兒與線條手拉手玩耍,進行創造性表達,生成線條想象繪畫活動“變化的線條”。
在網上繪畫活動中,不斷豐富繪畫形式,可以激發孩子的創作表達動機。比如小班“老鼠洞”活動,鼓勵孩子把老師鎖在直線密集的老鼠洞裏;在中產階級,孩子們走在他們設計的道路上。大班的孩子們在臺詞的變化中把自己喜歡的臺詞想象成精彩的童話世界。
(3)重視兒童的情感體驗,結合多種評價方式,為兒童提供更多自由表達的機會。
兒童繪畫能力的發展過程是壹個循環不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完整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藝術活動中,評價是孩子重新發現美的舞臺。學會評價可以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實踐更好地完成美術活動,從而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孩子在原有基礎上提高,真正促進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發展。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孩子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尊重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肯定孩子大膽的想象力和自己的進步,引導孩子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線描教學評價是培養兒童審美能力的過程,當然也是兒童體驗創新樂趣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是兒童藝術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成長階段,實現藝術活動的價值和目標是極其必要的。當孩子經過壹番努力獨立做出壹幅畫時,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所以評價孩子的作品,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熱情和審美意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線描的評價應該更加關註兒童的情感體驗,給兒童提供更多自由表達的機會。
1,自評。組織孩子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講述自己的繪畫內容和表達的意思,當孩子在講述中遇到困難時,老師會給予適當的指導。
2.他評論道。引導幼兒觀察和欣賞名著,討論名著,了解作品中的不同信息,談談自己的不同感受,從中體會美感,提高幼兒的評價能力和審美意識。
3.互評。孩子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們的作品最容易被朋友感受和理解,這是壹個動態的過程。可以引導孩子評價對方的作品,討論自己喜歡什麽?為什麽?鼓勵孩子用各種方式互相分享。
在壹次活動中,可以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引導孩子在評價自己、審視他人的基礎上,體會到藝術創作帶來的自我滿足感,增強自信心,不斷積累繪畫經驗,建立起學習藝術的強大而持久的學習動力,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充分肯定孩子的作品和想法,並給予積極的回應。但鼓勵要“適度”,不能壹味表揚或催促孩子。他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不僅要了解他們現有的水平,更要關註他們的成長,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