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寫作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語文素養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因此,教師要掌握作文教學的壹般要求,根據學生作文能力發展的基本規律,創新作文能力的訓練,指導學生練習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寫作能力主要由觀察、思考、表達三個方面組成。創新作文教學要加強這三種能力的訓練,使之協調發展,使學生能以新的視角觀察,具有創造性的思維和想象力,具有創造性的表達,從而使文章內容豐富,思路開闊,構思巧妙,結構嚴謹。

第壹,訓練多角度觀察的能力,教會學生吸收和選擇素材。

“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往往會覺得“無話可說”、“無話可寫”。鑒於此,教師有必要幫助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廣泛收集材料,提高學生主動選擇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中學生的知識、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都趨於成熟,不可小覷。而且學生的創新是靠自己的積極思維完成的,是別人無法替代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聯系學生已有的知識,激發學生觀察的興趣,啟發學生多角度理解觀察事物的重要性。為學生走近生活鋪平道路,激發他們對生活的關註和熱愛,培養壹雙“好眼睛”。我從以下兩個方面實現了這個目標。

1,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生活。閱讀是“吸收”材料的主要形式之壹。借助教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不僅了解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啟迪心靈,體悟人生,體察人情之美。比如在教文章《背影》的時候,可以體會到父子之間的深情,在教《妳是妳的船長》的時候,可以體會到把握自己人生航程的意義...從而喚醒潛伏在學生心中的激情。同時,引導學生課外閱讀,讓學生在自由閱讀中體驗作者所表達的生活,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2.讓學生通過實踐體驗生活。生活是壹本無字的大書,要引導學生用心去“翻閱”。學生多看、多聽、多思考,經歷的事情多了,掌握了好的積累方法,養成了好的積累習慣,所以作文的素材就多了。然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獲得足夠的材料,還要教會學生積極選擇和分析有用的材料並形成習慣,而實現這壹目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實踐經驗。教師可以根據生活實際,組織學生繼續某種勞動,或公益勞動或自助勞動或養殖和手工藝勞動。這些勞動可以主要是學生的個人活動,也可以是小組的形式。教師堅持要求,督促和鼓勵學生,註重引導學生體驗堅持實踐過程中的情感。“幫媽媽做家務”“自己縫衣服”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做好鄰居”“我和家人的故事”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方式。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確定壹個目標(人物、動植物或景物)進行定向觀察,讓學生有意識地進行連續壹段時間的觀察,尋找其具體表現和顯著特征,從而引導學生的認識向縱深發展。比如在《豆芽長出來了》和《秋菊》的訓練中,學生通過自己的不斷觀察,獲得了很多別人沒有發現的特色素材。

二、培養全方位思維能力,教會學生巧妙構思、構思。

思維包括兩種思維方式:聯想和想象。聯想是壹回事又是另壹回事,是思維的翅膀。想象是由淺入深的,是思考的空間。形象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壹個人的基礎知識越豐富,觀察能力就越強,閱讀面就越廣,聯想和想象就越豐富。實踐告訴我們,聯想和想象不是零星的靈光壹閃和遊移的念頭。只有在對事物深入觀察和理解的基礎上,沿著明確的方向,穩定的思維,采用正確的方法,既有的感情才能與既有的生活積累碰撞出創造性的思想火花。因此,在指導學生作文的過程中,通過聯想和想象激發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讓學生插上思維的翅膀,才能讓他們的創新思維放飛美麗的色彩。

1,激發逆向思維,教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指從對立和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思維,與通常情況下常用的單向思維完全相反。這種思維方式,看似荒誕,其實是壹種標新立異,非常奇怪,非常奇妙的創新思維方式。如果我們的創新作文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方法,那麽寫出來的文章就會具有原創性,才能達到深刻的目的。

我們的學生長期以來形成了壹種思維定勢,作文往往拄著“作文集錦”之類的拐杖,照著範文剪修補補,拾人智慧,步他人後塵,提不出鮮明的見解,吃別人嚼過的東西,毫無新意。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註意引導學生打破傳統、常規思維的束縛,大膽彈上琵琶,從問題的反方向深入探索和挖掘,寫出人人心中、根本無筆的文章。比如,在指導學生以“愛”為題寫作文時,我會啟發學生:沒有愛,每個人都無法成長,只有有了愛,才會有溫暖,才會有幸福的生活,才會有光明的未來...有同學說我多麽想得到愛,因為現實生活中缺乏愛——不管是來自父母、老師還是人;也有同學說我得到了愛,因為生活中有人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了我信心、力量和勇氣。最令人佩服的是,有壹個學生用了逆向思維:我不需要父母或老師過多的愛,因為過多的愛限制了我的發展。過度的愛把我和同學朋友分開了。希望父母不要寵我,希望老師能把愛灑在每壹個學生身上。這種立意避免了單壹和狹隘,新穎、獨特、優越。

2.發起多方位思考,拓展學生新的寫作思路。多向思維實際上是各種思維形式的綜合,需要充分發揮思維的生命力,從正反、上下、內外、前後等多個方面思考問題,尋求問題的答案。它能發出許多新奇獨特的信息。

現在的高考和中考多是題目作文,給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非常有必要培養學生多馳騁多思考多做白日夢的習慣,擴大思維量,提高思維的靈活性和流暢性,讓自己的思想在廣闊的世界中遨遊,寫出奇、新、美的境界。從多角度、多方面引導他們創造性地寫作。比如,壹位老師在《牛想什麽》壹文中的訓練,引發了學生多方向的思考,由此產生了幾個觀點:(1),從魯迅先生的“俯首甘為孺子牛”,到郭沫若的“牛尾巴”,認為人與人之間應該謙和對待世界;(2)從牛勞動時昂首挺胸的形象,我們認為人的生活應該像牛壹樣充滿活力和負擔;(3)從牛的“韌勁”和“勁”來說,在學習中想到困難,就要有牛的勁頭,知難而進;(4)從牛的各種功能和技能來看,認為無論處於什麽位置,都應該像牛壹樣犁地、運輸、提供牛奶...全心全意為人民做貢獻;(5)從牛反芻的生理特點出發,認為學習也要有深思的精神,要有溫故而知新的好習慣;(6)牛吃草擠牛奶,想到“我為大家”的高尚品格;(7)、任勞任怨,不計報酬...這麽多觀點,學生可以快速做出選擇(選新、選新、選美);註重文字,還擔心達不到“奇、新、美”的境界?

第三,訓練表達能力,教會學生個性表達。

所謂表達,就是用恰當的語言和文字,把妳看到的、聽到的或經歷的東西表現出來。經常聽到老師和家長抱怨:“不讓孩子看書,不讓孩子積累句子,可是這個孩子為什麽不能表達自己呢?”在我看來,學會表達是學生寫好文章的關鍵。再好的素材,再仔細的觀察,表達不清楚也是沒用的。如果只讓學生閱讀和欣賞,而不教他們表達,那麽他們只會停留在理解的基礎上,不會有很大的提高。

我認為提高學生表達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很重要的壹條就是以教材為基礎,把握每篇課文的表達特點,加強模仿寫作訓練。這不是教學生寫八股文,因為選入教材的每壹篇課文都是既有質量又有美感的文章。編輯之所以把它們編入教材,不僅是為了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習別人的寫作方法。語文學科有非常重要的工具,比如:有的文章有突出的轉折句或段落;有些文章中的標點符號比較典型;有些文章結構清晰;也有壹些文章修辭手法生動準確;.....教師要根據文章的特點有選擇地讓學生模仿寫作,通過各種模仿訓練達到寫作的目的。我在教《孔乙己》的時候,根據文章中各種對話形式的特點,讓學生用這些形式寫壹段對話。教《深巷》時,根據這篇文章細節的生動描述,讓學生回憶壹兩個與父母相處的細節,寫壹段話。慢慢地,學生們不自覺地將所學的表達方式和技巧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應該特別強調教學生個性化表達。個性化語言是文章的靈魂。壹篇好文章,不僅立意宏遠,選材新穎,構思巧妙,感情真摯,而且在個性化語言上也是有價值的。培養這種能力,不僅要引導學生多積累材料,多閱讀,多背誦,引用名言、美文、詩詞、口語、俗語,而且要在表達和意義上註意以下幾點:壹是要在文章的感染力上下功夫。比如有這麽壹段詠秋的話,“母親壹根根拾起枯枝,就像壹個個點綴那些破碎的日子,然後把溫暖送到我們手中。柴堆越來越高,母親卻越來越矮。”這樣巧妙的敘述所表達的母愛,顯然比普通直白的敘述更能震撼讀者的心靈。也凸顯了作者獨特的立意和表達技巧。其次要在修辭上下功夫,增加文采,提高品味,增強表達效果。如果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比喻來評價壹篇不註重整體與局部、大與小的恰當安排的文章,可以把評價說得特別生動。再如,魯迅寫自信的人時,用了“我們自古以來都在努力,努力,為民請命,為法獻身”的排比句,既強調了要表達的全部內容,又增強了語言的氣勢。可見,如果能在文章中運用比喻、排比、誇張、借代、反諷等修辭格,會增強文章的色彩。另外,除了註意語音、詞匯、句子的修辭外,還要加強篇章的修辭,如段落與層次、開頭與結尾、銜接與過渡、解釋與引用等方面的訓練。逐步提高學生敢於創新、善於創新、彰顯個性的能力。

總之,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加強對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我們的學生就會面對生活,面對各種作文題,寫出個性,寫出精彩,寫出神奇。

  • 上一篇:如何做好銷售中的細節服務
  • 下一篇:如果不招人,不租店面,不合夥,還有什麽生意可以做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