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庸》和《論語》、《大學》、《孟子》壹樣,意義重大,是古代儒生參加科舉考試的必讀書。《中庸》與《中庸》壹文關系密切。
“中庸”是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命題之壹,歷來備受爭議。
有人說中庸是“和”的代名詞:妥協妥協,雙方都不會得罪。這就是所謂的騎墻練習。
傳統學術界認為,中庸是“堅持中庸”的哲學:公正、中立。比如漢代鄭玄對“中庸”的解釋,宋汝澄郝和朱對“中庸”的解釋都是這樣看的。程顥註:不偏不倚;不容易白不容易。朱又說:勝利者是不偏不倚的;平庸,常也。
壹般來說,中庸有兩層含義:壹是儒家德性的中庸;二是宇宙和本體的中庸。孔孟側重於前者;《易傳》和《中庸》講究後者,兩者缺壹不可。
壹、中庸的第壹層含義:孔子和儒家的中庸。
作為修德管理世界的理論,《中庸》源於《論語》。
子曰:中庸為德,和而差不多,民久鮮。意思是中庸之德是很高的境界,很少人能有這種德行。
子貢曾經問孔子:張子和夏紫誰更好?孔子說張子做得太多了,但是他在夏天做得太少了。子貢說,張子比夏紫好嗎?子曰:過猶不及。孔子的意思是,張子“走得太遠”不好,夏紫“走得太遠”也不好。
在孔子看來,中庸就是中庸:既不“小於”,也不“超過”,把握分寸,不走極端,取其常理。這才是孔子中庸之道的真正精神。
《中庸》壹文專門討論中庸之道。
仲尼說:學者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溫和,小人無畏。
為了解釋中庸之道,《中庸》還舉了壹個著名的例子。
孔子說舜是壹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治理人民,善於綜合對與錯、“越”與“不行”等各種意見,最後采用中庸之道治理天下。
按照錢穆先生的解釋,中庸辯證法的精髓是:不要留兩頭,取中間;擺脫絕對的善(聖人)和絕對的惡(愚人的愚行),以中間狀態為道德標準。
按照孔子界定的界限,墨家的“兼愛”屬於太多,楊朱的“為我”屬於“不及”;聖人之通,不為善,腐敗之人則不然。
比如墨子的“兼愛”就是兼愛,墨子說:愛別人的父親就像自己的父親。這個要求太理想化,太不自然,太常識化,壹般人不容易做到。楊朱只顧自己,不顧別人,以自我為中心,既不道德又不現實,屬於“不如”之德。
在孔子看來,中庸之道以人性為基礎,服務於現實,兼顧自己和他人,是中庸之道的理想標準。孔子論述的“仁、義、智、信”、“忠恕”等原則,都包含了這個標準。
忠誠的人,他們要站起來站起來,他們要達到人;原諒,不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忠恕之道”不是自私自利,致力於造福他人,而是照顧好自己和他人,保持兩端平衡。這是孔子中庸之道的要求,如尊親,為君,為臣,為父,為子,為子。
孔子認為五倫之道不是無邊無際的平等的,而是仁慈有等級,體諒有界限。這才是孔子中庸的真正精神,與墨子的兼愛有著顯著的不同。
對比儒墨楊朱,孔子的中庸思想更符合現實,更貼近人性,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另壹方面,墨家對“兼愛”的強調和楊對“為我”的強調,要麽是刻意的傲慢,要麽是極端的狹隘,是不可接受的。
《中庸》說:道離人不遠,遠人非道;道壹刻也離不開,離不開非道。《中庸》壹文始終強調德性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與孔子的本意非常接近。
孔子的中庸之道闡明了壹個深刻的道理:要想在道德上教導別人,讓別人接受,壹定不能要求太多。不能按照聖人的標準,要求普通人沒有私利,全心全意為大眾服務。在孔子看來,這種道德太高,不是中庸,壹般人很難達到。這就是孔子思想的精妙和高明之處。
孔子曾感嘆:我從來沒有見過壹個好色之人的好德行;孟子也說,食性也(高姿語)。孔子的意思是,人性是壹個多元素的整體,包括道德、生命、生理需求。大家做堯舜都不容易。
孔子講德性,和諧務實,既講原則,又講權變;關註生活的現實,關註人性的整體,不走偏路;強調推己及人,兼顧兩端,這才是孔子德性的本來面目。
遺憾的是,孔子的智慧與和諧,卻融合到了後世儒家的手中,變得抽象、簡化、誇張、扭曲,越來越遠離普遍的人性和現實生活,最終導致僵化、高低貴賤,難以認同。就像魯迅對儒家的批判,封建道德是壹種“吃人”的文化。
比如董仲舒的“三綱五常”論,程顥、程頤的“饑則小,恥則大”,“人欲為所欲為,義則大行”等觀點,都是僵化抽象的,與孔子的本意相去甚遠,成了道德教條,貽害無窮。
亞裏士多德的倫理學認為,人的靈魂有理性和情欲兩部分,人的德性表現為用理性控制情欲,這就是希臘倫理學的“中道”觀。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把“中庸”稱為“克己”,其精神實質與孔子的中庸非常接近。
在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看來,靈魂的理性和情欲是可以調和的,通過“中道”可以達到和諧統壹。
孔子也認為“克己復禮是仁”,克制私欲是中庸之道,“仁義”是實現中庸之道的根本途徑。這是東西方“中庸”和“中道”觀點的重合。
孔子為什麽重視婚禮、訂婚儀式、飲酒儀式、射禮、喪禮等禮儀制度?道德原因是什麽?
就像婚禮壹樣。《禮記》對婚禮的日期、地點、頻率、儀式安排、程序步驟等都有嚴格細致的規定。
按照儒家倫理,男人娶了女人,是天經地義的,是人之常情,是情理之中的;人情與自然原理在婚禮中達到和諧,婚禮儀式體現了中庸之道。
根據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中庸”倫理觀,婚姻是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是實現人性對立因素統壹的重要途徑。
二、中庸的第二層含義:中庸的宇宙和本體論意義。
儒家非常重視修德的修養,中庸之道的目的就是大家講團結,講仁義,最後天下太平。
孔子不愛談人生,也很少談哲學。中庸的哲學和宗教精神在《論語》中是含蓄隱晦的,從未被引用過。
隨著《老子》、《莊子》、《易傳》和《中庸》的問世,中庸的哲學和宗教內涵得以揭示。只有綜合老莊、易傳、中庸,才能全面理解中庸的確切含義。
孔孟是儒家正統,崇尚仁義,鼓勵修身,崇尚積極有為,正如《甘瓜》《大象》的含義所說:天道健康,君子自強不息。進取壹直是儒家倫理的主流精神。
老莊道家是孔孟之後出來的,反對孔孟之道,反對積極作為,主張自律無為,所謂“道常無為。”
按照時間順序和儒家思想的內在邏輯,孔孟之後是《易傳》和《中庸》,融合了孔孟和老子的知識,繼續深化和提煉儒家中庸,直至上升為哲學和宗教。
前人認為《中庸》是子思寫的,《易經》是孔子寫的。經過後來的研究,上述說法沒有事實依據。現代學術界普遍認為《中庸》和《易經》是秦漢時期壹位無名氏(如錢穆)的作品。
雖然都是佚名之作,但《易傳》和《中庸》寓意深刻,觀點深遠,是孔孟老莊之學的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來備受推崇。
其中的邏輯可以概括為:孔子的中庸思想,經過《易傳》和《中庸》的最終完善,成為儒家的核心精神,成為繼儒道之後的最高哲學。
從宇宙論和本體論來說,中庸之道是什麽?
《易傳》說:壹陰壹陽為道;陰陽合德。《中庸》說,誠者有天道;天人合壹,萬物轉化。據此,宇宙的中庸之道本身就包含了陰陽兩端,天屬陽,地屬陰,世間萬物都在陰陽兩端的中間。
易經與《中庸》揭示了《中庸》哲學的本體論精神:陰陽合為道,萬物為德。正如《易傳》所言:天行健,地勢坤;那些改變事情,把事情做好,走天下之路的人。
錢穆先生認為,易經和《中庸》是繼孔子、孟子、老子之後的新儒家代表。中庸之道只有綜合研究孔孟莊才能解釋清楚。
老莊反對禮樂,崇尚自然,主張“道常無為”,這是陰陽兩端的陰。孔孟崇尚正文化,是陰陽兩端的陽。壹陰壹陽為道,陰陽兩端中間階段為中庸。陰陽、儒道的統壹,構成了宇宙本身的中庸之道。
所以《易傳》說:立天之道,陰陽;立足之道,柔中帶剛;立人之道,在於仁義。陰陽、剛柔源於老莊,仁義之德取自孔孟。中庸包括儒家和道家。儒家和道家“陰陽合而為壹”,“天下之理皆依之”(《易傳》)。
《易經》六十四卦極其簡練,但含義豐富,外延廣闊,闡明了萬物自上而下變化的原因。
六十四卦中,只有純陽和純陰兩個卦:幹卦和坤卦(象征天地),其他卦都包含陰陽兩端,代表世間萬物的中間狀態——常態。
比如卦數相同,但位置不同;同壹個人,大卦,陰陽數相同,位置不同;占蔔、占蔔、陰陽的數量和位置不同;易卦,比卦大,陰卦和陽卦的數量和位置都不壹樣,等等。
《周易》六十二卦的哲學宗旨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但壹切變化都離不開它們的祖先——壹陰壹陽為道,萬物陰中有陰,陽中有陰,這是萬物的常態——中庸(棄其兩端,固守中間)。
根據《易經》記載,《易經》已經囊括了宇宙的所有形態,除了乾坤兩卦,其他卦都屬於中級階段,也就是宇宙本身的中庸之道。
中國文化歷來講究天人合壹。按照《易傳》的邏輯,儒家的中庸和道家的中庸同屬中庸,陰陽相合,壹以貫之。
《中庸》思想接近《易經》,蘊含道家哲學。堅持天地之道誠實不欺,“天”生萬物,“地”載萬物。《中庸》說:天道輝煌,故能蓋物;隧道厚度豐富,可以載貨;天地之道誠,故能長無邊。誠實,清晰;聰明人是真誠的。誠信是天之道,誠信是人之道。
上述中庸思想,也可以用道家話語來概括:天地不語,以萬物為草狗(老子);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莊子)。
《中庸》壹文多處明確提到“中庸”,如學者的中庸,小人的中庸;君子中庸之時,中庸者無畏等等。
《中庸》作者認為,誠為天地之本,中庸即中庸。它涵蓋了開始和結束,總是,運動,對與錯,生與死,沒有區別和界限。這是道家思想。光輝寬廣屬於天地之功,中庸之德:天道健康滋養萬物;地勢富饒賢惠。這是孔孟的思想。
孔子說,君子要努力修身,勵精圖治;孟子說君子要有智有德。《中庸》說君子在人性、物質性、天道知識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可以贊美天地的修養,並參與其中。孔孟與中庸之道是壹致的。
從《易傳》和《中庸》的立場來看,孔孟和老莊各有利弊。
孔孟強調中庸之道的“陽”端——積極行動,不懈自強;老莊強調中庸之道的“陰”端:持空靜觀,被動承載。按照《易傳》和《中庸》的說法,壹陽壹陰,壹動壹靜,壹實壹虛,分為兩個分支,這不是德性的全部。所以《易傳》和《中庸》結合了兩端,取中間狀態:陰陽調和,寬長。至此,“中庸”辯證法已經完善。
《易傳》說:壹陰壹陽為道。我知道道不能做什麽。知道的都過了;傻子不如別人。道若無名,我知之。賢者過之,無良者不及之。仁者視之為仁,知者視之為知。人日不知,君子之道鮮矣。
這段話的目的是宇宙之道包含陰陽,它持有中庸之道;知道的人只知道韜光養晦,不思進取(老莊);聖賢故意行有損自然(儒墨);自私的人崇尚“為我”,走極端(楊朱);普通人生活在其中而不自知(人們吃吃喝喝,卻很少知道其中的滋味),所以要實現中庸之道是非常困難的。
據此,“中庸”是儒道的交匯點。易經和中庸包含了道家和儒家思想,這兩個極端匯聚成了中庸。因此,易經和《中庸》超越了孔孟和老莊,是更高層次的《中庸》。
此外,《易傳》和《中庸》更註重變化、天道之部和效率,“義”重在實。《易傳》說:人生易;日新叫聖德;天地之大,謂之生。中庸說:天道源遠流長,無涯無涯。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因此,易經和《中庸》最終通向儒家的社會和生活圈子,這與老莊的虛無是不同的。
換句話說,與老莊的清靜觀相比,易經和《中庸》更接近儒家,被儒家奉為經典,但離道家更遠。
綜上所述,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精神,其豐富和深刻的內涵與儒道思想有關。從人們日常生活的“身體”層面來說,中庸是指生命的常態——中間狀態(陰陽、美醜、善惡、是非互補)。從哲學和宗教的形而上學層面看,中庸包含著宇宙之德(壹陰壹陽稱為道)。兩者合起來就是中庸的根本特征:極亮,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