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了解了20世紀世界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後,我們再來看看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總體特征。
教材指出,20世紀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在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相互促進、科學體系基本形成、人類主題普遍突出三個方面具有顯著特點。
演講者:
總的特點之壹是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的互動日益明顯。這裏有兩層意思。
第壹層含義是,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比以前更充分地體現了科學理論對社會實踐的依賴。首先,不存在不以20世紀人類的社會實踐為基礎的主要學科。由於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大、發展最快、鬥爭最激烈、沖擊最大的世紀,它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實踐研究課題,催生了壹大批人文社會科學新學科,造就了壹大批新學派,形成了許多新概念、新理論、新方法。其次,20世紀人類社會實踐為人文社會科學培養了具有時代特征的研究對象,創造了先進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另壹層含義是,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比以前更充分地體現了科學理論在社會實踐中的能動作用。總的來說,它在人類自我認識的歷程中起了主導作用,在人類思想文化領域中起了教育作用,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系中起了調節作用,在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結盟趨勢中起了促進作用。
主持人:
要理解第壹個總體特征,我們應該著眼於理論和實踐的互動關系。當妳理解的時候,妳可以聯系壹個妳熟悉的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領域,看看社會實踐和科學理論在這個特定的領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比如全球研究。全球主義是對威脅人類生存的重大問題的研究,不能由壹個國家單獨解決。在全球性問題形成之前,沒有全球性。全球性問題創造並促進了全球性研究;全球主義也為解決全球問題服務,並在解決全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在這裏,它典型地反映了社會實踐和科學理論之間的相互作用。
演講者:
第二個總的特點是逐步形成多學科、綜合性的科學體系。
多學科性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的拓展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時空視野越寬廣,對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層面、各個側面的理性認識就越深刻,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層次的學科數量也相應增加。90年代,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總數已達兩三千個。
綜合性,而人文社會科學本身已經成為壹個開放的有機統壹體。由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高度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對內積極推動各學科交叉,對外主動與自然科學掛鉤,成為與自然科學掛鉤並與之對應的綜合性科學部門。
當今人文社會合作的結構形式可以看做:哲學涵蓋的範圍最廣,處於最高層次。橫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系統科學是交叉學科,而在更高層次上橫跨兩大科學部門的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人口科學、社會生態學和山達基是綜合學科;這兩類學科排名第二。第三層次是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主體學科,大致分為三個板塊:人文研究學科群;社會研究學科組;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但也涉及自然科學的兩棲學科群。下面是大量的子學科,也可以分為層次和板塊。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形式還在變化。
主持人:
理解第二個總的特征,要註意“逐步形成”,即重點發展。胡老師之前說過,描述壹個復雜的科學結構體系,需要多種分類視角;此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體系處於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中。剛才概括的人文社會科學的多學科綜合結構,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發展變化。作為壹個開放的巨系統,在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互補的歷史時期,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形式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和變化,描述人文社會科學結構體系的觀點和方法也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和變化。我們應該用科學的態度和發展的觀點來對待這些問題。
演講者:
第三個總的特點是,人的解放和發展受到廣泛關註。
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都先後認識到“人”的焦點,越來越自覺地從不同的背景和角度推進對人的解放和發展的認識。我們從教科書中可以看到,主要學科對促進人類解放和發展的認識作出了特殊貢獻;人們認識的深化從根本上推動了許多學科的建設。而且人文社會科學對人的解放和發展的關註,導致了哲學層面“人學”的繁榮。從某種意義上說,該學科是其他學科研究成果的綜合,其綜合研究成果將人文社會科學提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將進壹步以其創始人所創立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為指導,綜合當代人類學的最新成果,深化人類的自我認識,促進人的真正解放和全面發展。
主持人:
理解第三個壹般特征,要著眼於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即強調人的自知。各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都是人,只是研究的領域、角度、層次不同。但是,並不是每個學科從壹開始就有這樣的意識,研究者對人的理解也大相徑庭。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壹個根本特征是,人及其解放和發展日益成為各種人文社會科學有意識討論的焦點。不是說人文社會科學在20世紀下半葉逐漸走向“整體聯動”嗎?“聯動”的軸心是人,而不是人學。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文社會科學逐漸推進了對人的認識,管理學的發展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正如教材第四章所總結的,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和未來學在這方面都有特殊貢獻。
不及物動詞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
演講者: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壹下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幾大趨勢。
第壹,在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整體文化背景下,出現了東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補的趨勢。
探討東西方文化的關系不僅是推動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是人文社會科學內容的組成部分。從以往的情況來看,談論東西方文化的關系,或者強調兩者的對立與排斥,或者強調兩者的融合與整合,很容易走向兩個極端。如今,作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東西方文化的互補性日益明顯。可以預見,在互補的過程中,東方文化的地位將逐步提高,對西方文化的影響將顯著增強。西方文化對東方的影響會在更廣的範圍和更大的程度上體現出來;隨著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東西方文化的沖突也會加劇。在未來,東西方文化的互補性將是全方位和全球性的。
主持人:
第二,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主導價值取向呈現出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科學主義其實就是唯科學主義,是對科學的崇拜。人文主義是這樣壹種態度,即人及其價值觀是首要的。如果推向極端,就會走上反科學、反理性的道路。人們所持的科學主義或人文主義的態度,以及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沖突或交融,深刻影響著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進程。目前,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開始融合。主要表現在:壹些自然科學領域的學者主張在科學研究中註入壹種人文精神。許多人文主義者也采取了新的態度。傳統人文主義重新開始接受科學,同時試圖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自然科學研究領域。
演講者:
第三,就主要思維方式而言,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呈現出分析整合走向系統化的趨勢。分析和綜合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它們既對立又相互聯系,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要求把客觀世界的聯系轉化為多層次、多方向、多因素、多變量的動態聯系整體,揭示聯系在事實、存在、運動、發展中的作用:這就是分析與綜合的系統化。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將系統分析和系統綜合統壹起來,在深層次上推動了科學綜合的進程。也正是在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下,出現了“大科學”、“大學科體系”等概念——這些概念在課本上有明確的定義,學生應該明白。
主持人: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有兩大趨勢。從社會實踐功能來看,有重視應用研究的趨勢;從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來看,有高科技化的趨勢。
演講者:
總的來說,五大發展趨勢既是對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經驗的總結,也是基於20世紀末對人文社會科學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