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的內容豐富多彩,通過藝術活動引起人們的興趣,培養學生歌唱和用表情感受音樂的能力,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得到良好的啟蒙和教育。但在現實的音樂教學中,有些學生對此漠不關心。動畫作為壹種教學手段,也可以看作是激發學生音樂學習的動力。動畫是每個孩子的最愛。它是明亮的彩色圖片,誇張的人物和優美的音樂的集合。孩子天生對豐富多彩的人物和音樂敏感,動畫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快樂,是孩子不可分割的童年伴侶。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壹提到動畫,孩子們馬上認真討論起來。看著孩子們濃厚的興趣,筆者不禁問道:“妳們課後喜歡看什麽動畫片?”緊接著是孩子們響亮的回答,“老師,我喜歡看《快樂與灰太狼》、“老師,我喜歡看《蠟筆小新》、“老師,我喜歡看《烏龜》”、“老師,我喜歡看《狄青大俠》、“老師,我喜歡看《貓和老鼠》、“老師,我喜歡。安靜的教室突然爆炸了,孩子們各顯神通,說個沒完。我覺得他們就像小老師壹樣教作者更多的動畫,他們想和作者分享那種快樂的生活。動漫給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樂趣,增長了他們的見識,讓他們有了飽滿的熱情和信心投入到音樂學習中。
比如唐僧重騎的時候,兒歌還沒等作者教,學生們就已經自己背了。同學們大膽表達,人人參與,每壹個思想都在閃耀。在欣賞《西遊記》片尾曲時,很多同學利用課後積累的動畫知識,積極地跟著音樂壹起唱,氣勢高漲,生動地唱出了四個師徒取經西天取經,跋山涉水的場景。
講三只小豬的時候,同學們用課外的知識給同學們講自己的故事,講老大和老二如何嘲笑老三建的勤勞的磚房,大灰狼如何殘忍地推倒老大和老二的房子,老大和老二慌慌張張地逃到了安全堅固的老三家。狼被聰明的老三燒掉了,老大和老二承認了自己的懶惰和無知。學生們安靜而專註地聽著。動畫故事充滿了奇思妙想,自然可以開發孩子的想象力,幫助孩子忘記不開心的時光。作者在學習歌曲時,引導學生以不同的角色演唱不同情緒的歌曲,既讓學生理解了歌曲的情感,又讓學生充分理解了動漫世界中真善美的理念,培養了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凈化了孩子的心靈。在《三只小豬》的動畫中,作者將音樂歌詞交給學生自己朗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鼓勵他們大膽探索和創新來表演動畫中的角色,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當談到聰明的休和白雪公主時,學生們被教導帶著感情唱歌。孩子受到動漫的影響,學會欣賞搞笑和幽默,也促進了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孩子在長大,對人對事的好奇心和興趣也在增長。在動畫世界裏,他們可以找到問題的答案,動畫誇張生動,孩子容易記住,印象深刻。
在學習“小猴子講禮貌”這壹課時,孩子們可以把它想象成壹個生動的動畫畫面,讓他們以真人的形式在不同的角色中表演歌曲,從而為音樂課增添更多的歡樂和趣味。
在學習《五月之夜》這首歌的時候,作者應該首先讓他們欣賞俄羅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選段的舞劇《胡桃夾子》,但對於小學生來說,單純用耳朵聽,用自己的想象去感受,是無法理解和感受音樂的內容和意境的。所以作者借用了1940美國電影《幻想曲》中的音樂《花之圓舞曲》。影片的制作方根據音樂幻想創作了壹系列動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場規律而神奇的視聽盛宴,不僅激發了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集中了他們的註意力,還在欣賞動畫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學習了音樂知識。
動畫音樂課上,教室裏壹片寂靜,學生們目不轉睛地盯著多媒體,都走進了動畫的世界。旋律優美的動畫給孩子們的世界帶來無盡的歡樂。動畫的形象和教育魅力給孩子們帶來動態的視聽享受,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激發了他們的感知和創新。
用動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把握和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兒童的心理特點對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動機有什麽啟示和幫助?我也想簡單說說我的經歷。
1,筆者認為小學的音樂課應該采用愉快互動的教學方式。正是因為孩子好動愛玩,教師才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出歡快、活潑、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音樂,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比如在教授歌曲《快樂拍手歌》時,作者要求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填詞,如跺腳、拍肩、拍腿等,進行表演,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以及自己作詞、動作的樂趣。
2.教師要在課前做好課堂設計,要對整個課堂的進度有所了解,要有很強的預見性。同時,他們在教學中要註意及時調整和引導,靈活處理特殊情況,以免因為壹些特殊情況幹擾教學。因此,在教學中可以使用壹些音樂口令或手勢、肢體語言來規範學生的言行,使課堂氣氛朝著良好的既定目標發展。
3.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給學生展示和展示的機會,並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和肯定。對於中高級學生,教師可以主動征求意見,采用自己喜歡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感受、探索、創造音樂快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並經常開展自評互評活動,相互取長補短,相互鼓勵,共同進步。對於調皮搗蛋、愛搗亂、成績差的學生,老師要多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千萬不要歧視他們,侮辱他們的人格。有時候筆者會遇到這樣的學生,上課故意搗亂,發出奇怪的聲音。這些學生往往個性非常強,渴望自我表現。希望這能引起老師和同學的註意。如果此時嚴厲的批評和訓斥,會引起他們強烈的逆反心理,造成更多的困惑。這時,教師要因勢利導,讓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得到展示和發揮,進行賞識教育。比如前段時間讓同學們唱《豐收之歌》這首歌的時候,無意中聽到有同學在底下吹口哨。雖然他們跟著音樂唱歌,但效果也很好。這些同學平時上課調皮搗蛋,喜歡與眾不同,也喜歡搗蛋。面對這樣的情況,作者沒有責怪他們,而是鼓勵他們站在講臺上,用自己獨特的吹口哨方法面對全班同學。筆者認為此時的他們壹定很有成就感,同時也為自己樹立了自信心。我相信他們將來能夠改掉壹些壞習慣,成為好學生。
孩子的心理特點不僅限於以上幾個方面,相應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但筆者認為,只要抓住兒童的心理特點作為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基礎,融入新課程的教學思想,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總結經驗,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就能更好地實現小學音樂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起初,學生的心理傾向只是“好奇”。把好奇心變成興趣,然後變成學習的動力,這才是最重要的。作為壹線教師,要立足新課程、新課標,註重合理調整課程結構,設計豐富的教學內容,恰當運用教學方法,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同時,筆者體會到,只有了解和掌握兒童的心理特點,牢牢把握並圍繞兒童的心理特點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和諧合作的教學氛圍,更好地體現新課程改革中的人文精神, 並在音樂教學中采用符合其心理特點的教學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興趣是短暫的,不持久的。除了課堂上的努力,作者認為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外音樂活動的外部條件來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大部分同學都有強烈的表演欲望,但因為害羞或缺乏自信而被壓抑。老師可以組織合唱團、器樂樂隊等音樂團體,讓學生在課後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團隊合作的精神。升旗儀式上,學校還可以讓他們唱歌玩耍。當然,學校也可以經常舉辦音樂活動和比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保持良好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進入音樂殿堂的壹把鑰匙。教師要努力找到這把鑰匙,為學生打開音樂之門,讓學生真正熱愛音樂和音樂課,讓音樂陪伴他們快樂地生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