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市場化生存

論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市場化生存

2008年到2009年,是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大豐收時期。這兩年發生了很多大事,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奧運會,2009年國慶60周年,這些都為紀錄片提供了豐富的創作資源。此外,21世紀中國紀錄片的創作理念日趨理性和多元化,中國紀錄片呈現出進入主流視野、市場化、藝術化和國際化的特征。

壹、主流與時代

2008-2009年,中國紀錄片壹改以往關註邊緣群體、弱勢群體和個人的傾向,聚焦重大事件和主題,緊跟時代步伐,記錄當下,體現了紀錄片的時代特征和主流,以及新聞傳播的價值和社會責任感。

1.主題:記錄當下。

既有反映邊緣人群、歷史文化的傳統題材,也有重大題材和現實題材。相比較而言,聚焦重大事件、熱點事件的題材占據主流地位。國慶主題包括我愛妳中國,毛澤東1949,與祖國同行,讓祖國檢閱,60年閱兵,忠誠,2009年閱兵,向天安門廣場致敬。奧運主題包括我們的奧運,誌願者,基金會,中國項目-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和鳥巢。汶川地震的主題包括生者,搶劫後和小乞丐的意外生活。熱點事件的主題包括“飛越塔利班”和“聚焦索馬裏”。通過壹個事件,壹個建築,壹個過程,來表現它對國家和人民的影響,反映時代的變化和精神,是這類題材的主題和特點。

2.風格:現代時尚

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作品,都呈現出清晰飽滿的畫質,時代的關註角度變化,明亮典雅的表現風格,不再陰郁陰郁,而是現代、時尚、大氣。

客觀記錄風格的作品用理性冷靜的觀察記錄事件的發生。沒有解說,只用客觀記錄的實際聲音,傳達的是真實客觀的信息。如《劫後余生》《鳥巢》《小人國》《孤獨記錄》。天災過後,《劫後余生》的創作者用生命書寫了生命的堅韌,用信仰在廢墟中尋找生命之光。拍攝視角針對的是劫後重生的鮮活生命,不悲壯,不痛苦,不煽情,更震撼。

數碼復制風格作品,發揮數碼技術優勢,打造炫目驚艷的影像效果,時尚新潮。比如《探月》,表現手法和主題風格相得益彰,形象再現了宇宙的浩瀚、深邃、不可預測和神奇魅力。

系列型作品,跨越歷史時空,整體敘事宏觀大氣。比如我愛妳中國,毛澤東1949,臺北故宮等。

即使是表現貧困山區生活的《兄弟姐妹》和反映殘疾人當乞丐命運的《小乞丐的意外生活》,也沒有刻意渲染悲傷,而是關註會發生什麽,註入溫暖和亮色。

總的來說,2008-2009年的紀錄片呈現出精英品質與大眾審美相結合、人文內容與娛樂元素相結合、歷史題材與當下熱點相結合的特點。它們清晰而大氣,這是目前中國紀錄片的品質和風格。

第二,國際化

與國際接軌,壹直是中國紀錄片人的夢想。紀錄片是舶來品,在本土化的過程中留下了強烈的中國印記。自5月1958北京電視臺誕生當天播出《新聞紀錄片》以來,中國紀錄片以“解說加畫面”的“專題片”模式流行了30年,實際聲音缺席現場。解說詞全知全能,割裂了畫面敘事,主觀幹擾了觀眾對人物和事件的解讀。從1990《看長城》開始,中國紀錄片回歸紀錄片本體和國際化道路,開始嘗試與世界紀錄片接觸和對話。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加強,中國紀錄片的國際化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1.主題國際化

壹種是把民族題材用世界通用的語言做成能被世界認可和欣賞的作品。如最後的梯田部落、鹽井、鳥巢等。二是主動關註世界題材。比如《聚焦索馬利亞》《飛越塔利班》,在極短的時間內客觀記錄和呈現國際事件,對創作者來說是壹個很大的考驗和突破;第三,體現在外國人在中國,這也是國際化的壹個方面。比如《壹個月留不住》,記錄了四個外國青年在青海藏族村落壹個月的支教生活,展現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相互理解與交流。

2.隱藏意見

隨著題材的國際化,紀錄片的創作視角、拍攝方式、制作方式、發行渠道也呈現出國際化趨勢。《劫後余生》、《澳門十年》、《鳥巢》、《飛躍塔利班》、《聚焦索馬裏》、《臺北故宮》等。,都表現出去主觀化、去宣傳化的特點,主觀意識隱藏在客觀畫面背後,用國際通行的電視語言講述中國故事。無解說的作品增多,創作者賦予觀眾更多的認知權和欣賞權。比如鳥巢,記錄的是在國際化背景下誕生的建築。創作者沒有主觀解釋任何內涵,而是讓參與者的實際聲音采訪推動內容的發展。客觀的立場,參與者的真實聲音,現場環境的實際聲音,創造了壹個多角度解讀的空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可以從中獲得自己的理解和美感。

第三,市場化和藝術性

1.市場化:紀錄片的生存之道

紀錄片只有走市場化的道路,才能接觸到更多的觀眾,才能實現其價值,欣賞其美。這就需要更多的紀錄片制作人,不僅要拍電影,還要做營銷。制播分離有助於紀錄片的市場化。

從2008-2009年的獲獎紀錄片來看,很多都是受到專家好評、市場暢銷的優秀作品。例如,搶劫案於2009年5月30日至31日在BBC國際頻道播出,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這些作品的表達角度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我說”到現在的“妳說”“大家說”,充分考慮了觀眾和市場的需求,不再自戀。

紀錄片欄目生存是體制內的主要生存方式。由於欄目制作周期與紀錄片創作周期的沖突,紀錄片精英化與欄目生存大眾化的矛盾,紀錄片欄目壹度陷入困境。上海、雲南電視臺的探索表明,紀錄片欄目生存是可行的,是有市場的。2004年,雲南電視臺開設紀錄片欄目《經典人文地理》,立足大眾,以講故事的方式註入娛樂元素,打造紀錄片收視高地。不僅連載細化了國內話題,還引進了大量國外紀錄片作品,按照主題系列進行包裝播出,收視效果超過同期電視劇。比如《中國遠征軍》《流行歌王邁克爾》?傑克遜,見魔不吊弦,換個角度看團劇,蛇人,突變等。,開創了2+1的模式,即兩集電視劇和1集紀錄片,以時效性和熱點吸引觀眾。堅持自制與合拍、組裝與外包、原創與改編相結合,拓展紀錄片市場空間。央視的《見證》《紀事》欄目也在探索市場化。《見證視頻:時間的重量》配套光盤的出版發行,為觀眾提供了多重欣賞和收藏的可能,培養了紀錄片觀眾。鳥巢數字影院上映等舉措,正在擴大紀錄片的影響力和範圍。

2.藝術性:紀錄片生存的基礎

市場化並不意味著犧牲質量。市場拒絕粗制濫造和表面文章。2008-2009年,很多作品以真實和理性的推理為基礎,在保證觀賞性的前提下,喚起創新意識,註入思想性和人文性的內容。如《蒼白色的天堂》、《萊茵河:人與自然的對抗》、《古田會議》等。,體現了對高質量紀錄片作品的追求。

總的來說,2008-2009年,中國紀錄片呈現出主流化、市場化、國際化的強勁趨勢。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以及人們對高質量精神產品的渴求,真正有質量、有人文力量的紀錄片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

  • 上一篇:江華瑤族有哪些風俗習慣?重要,具體?
  • 下一篇:萬聖節應該怎麽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