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讓數學課堂導入更有效

如何讓數學課堂導入更有效

如何讓數學課堂導入更有效?首先,界定主體的概念

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之壹,是指用簡潔的語言或輔助動作開壹堂課,然後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壹堂課導入的成敗,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效果。學生走神的註意力能否在上課之初立即轉移到課堂上,並使之處於積極的狀態,是上好壹堂課的首要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設法使學生感到情緒激動和精神興奮就急於傳授知識,那麽這種知識只能使人感到冷漠,給情緒腦力勞動帶來疲勞。”實踐證明,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而啟發性的導入能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所以教師要註意通過課前導入激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情探索。

所謂“有效性”,主要是指學生經過教師壹段時間的教學所取得的具體進步或發展。教學是否有效,不在於老師是否教完了內容,是否認真教了,而在於學生有沒有學到東西,或者學生學得好不好。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效果的唯壹指標。具體來說,教學的有效性包含三層含義:

有效:是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壹致性的評價,

它是通過檢查學生學習活動的結果來衡量的。

效率: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者說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100%。

效益:指教學活動的收入和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二、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意義

1.國外研究現狀:20世紀70年代,C.Turney等人提出,導入的功能是吸引註意力,激發動機,建構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建立聯系。他們認為在新的教學內容開始時吸引學生的註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好奇心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導入要建構學習目標,讓學生進入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集中精力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導入要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這樣才能順利導入新課。

2.國內研究現狀:在國外學者研究課堂導入的同時,國內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對這壹課題同樣感興趣,並從多個方面撰寫了相關文章。胡(1996)提出導入也叫講課。她認為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是壹堂課的開始,有時會貫穿課堂教學。本文闡述了導入的作用、類型和基本要求。顏(1999)研究了課堂教學優化的導入藝術,提出了新課程導入和導入設計應遵循的壹些原則,並介紹了壹些學科課堂教學優化的導入方法。李(2000)首先把課堂教學的引導環節作為教學藝術中的引導藝術,認為引導藝術強調的是“第壹錘敲擊學生的心靈”,像磁鐵壹樣吸引著學生。相信不同特色的教程也會產生不同的教學功能。王寶達(2001)等人在《導入技巧與結尾技巧》壹書中指出,導入是指分三個階段講解新知識或講授學生的思維狀態,即思維水平逐漸集中階段、最優思維水平階段和思維水平逐漸下降階段。常規教學中學生思維的變化有:在課堂教學的前10分鐘,學生的思維逐漸集中;10-30分鐘,思維處於最佳活躍狀態;但最後10分鐘,思維水平逐漸下降。這壹規律揭示了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定力的變化規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教學時應盡量延長最佳思維活動的時間。具體來說,在第壹階段,在新課開始時,教師要加強信息強度,使學生的思維在最少的時間內達到最佳水平,以最快的速度引導學生對教學目標的註意。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遵循學生課堂思維的規律,精心設計教案,尤其是新課導入的設計,力求科學合理,安排得當,組織巧妙,運用靈活。心理學研究表明,第壹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時間長,比後來獲得的信息更重要。

期待精心設計的導入能帶來精彩的壹堂課,讓學生對壹堂課產生良好的第壹印象。那麽如何設計課堂教學導入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呢?這就需要我們進行研究。三、理論基礎:

巴裏茨在《有效教學方法》壹書中提到,對教師進行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五種教學行為是:

1,明教。我認為教學設計的介紹要清晰、簡潔、有邏輯。2.多元化教學。課堂教學的引入也要體現多樣化,對學生的評價也要多樣化,多媒體的視覺效果也要多樣化。

3.任務導向。任務明確,讓學生主動學習。

4.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因此,在導入時應考慮學生的積極參與。5、保證學生的成功率,入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更多的發展。

第四,研究的目的、內容和方法

目的:

1,帶領教師圍繞課題進行研究、學習、思考和實踐,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有效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能力,激發學習熱情,體驗學習。

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3.探索教學管理新機制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管理。4.建設壹支研究型的教師隊伍,幫助教師在“同伴互動”和“專業指導”的過程中得到專業發展和支持,進壹步形成壹支既有研究熱情,又有壹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小學數學研究團隊,促進學校的教研工作向科學發展、特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內容:

1,了解導入技能的意義和作用,掌握導入技能的基本要求和各種類型。

2.能夠設計和編寫合理的緒論教案。

3.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可以選擇合適的導入類型並運用到教學中。

4.導入的技能水平較培訓前有所提高,課堂導入效果良好,導入有目的性和針對性。

5.能夠根據進口需求評估自己或他人的進口技能。方法:

為了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優秀課率,充分發揮課改給現代教育教學課堂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也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我們根據以往學校教學工作中存在的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等實際問題設立了研究課題,可以促進我們有計劃、有重點地圍繞壹個中心開展研究工作,有動力、有信心研究壹些可操作的對策。本學期,我校確立了“小學數學新課程有效導入”項目

性別研究從教育環境和學校實際情況論證了本研究的必要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我們將潛心研究,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情況,嘗試做壹些大膽的探索、延伸和發展,使這項研究取得進展。

1,文獻法:查閱和收集國內外學者與本研究課題相關的專著、論文和資料。通過浙江師範大學圖書館、學術期刊網、天喻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網上搜索等途徑了解進口設計及相關文章,了解前人或其所做的研究工作,明確研究課題的科學價值,找到切入點,獲得更新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內容分析法:收集大量數學課堂典型導入案例,進行全方位分析。

(1)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項目研究班按年份分為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兩個階段,展示階段性研究的新經驗和新成果,並對這些班級進行討論、交流和分析,找出優勢,找出不足和暴露的問題,及時總結和反思。以便為下壹階段吸取教訓。

(2)收集相關講座和評價資料,以及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表,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時進行統計分析,聽取學生對研究性課程尤其是新課程引進的感受和建議。

(3)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新課導入”的相關研究,如課堂教學環境、教學模式、評價體系等,並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典型分析和專題總結。

3.教育實驗法:將精心設計的導入案例運用到實際教學中。

4.調查法:調查課堂導入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學生對課堂導入的滿意度。采取學生與數學教師交談的口頭問答形式,以自己的課堂表現為主要內容,以對課堂導入的認可為參考,讓學生暢所欲言,表達對導入環節實施的滿意和批評,以此進行反思,並作為下壹步研究和實踐的指導。分階段組織師生交流研討會,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項目中來,讓他們成為項目的主人和最終受益者,讓他們幫助我們認識不足,改正錯誤。

5.陳述方式:通過撰寫本課題的論文和案例,敢於宣傳自己的觀點和研究,接受更專業、更科學的行業專家和外部同行的評價和指導。

動詞 (verb的縮寫)研究步驟和保障措施

步驟:

1,籌備階段(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

召開項目啟動會,成立課題組,設計研究方案,初步確定實驗框架,完成項目開題報告。

2.項目啟動階段(2007年3月至4月)

召開開題會,課題組提出改進意見,完善項目計劃,制定課題組的項目實施方案和研究計劃,開展各種學習培訓活動。

3.項目實施階段(2007年5月至2009年2月)

(1)2007年5月,課題組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效率和學業成績進行了實驗測量,形成了基礎研究數據,建立了研究檔案。

(2)2007年6月至2009年2月,課題組分學期進行了實踐。

研究,開展課題組成員之間的交流與討論,積累階段性成果,每學期期末作出研究工作總結和研究報告,調整確定下壹步研究工作。

4.深化總結階段的後測(2009年3月-2009年5月);對比研究數據,分析研究數據,撰寫相關論文、案例和研究報告;接受總調研組的驗收。

保障措施:

1,組織保障。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做到統壹認識、職責明確、目標壹致、團結協作。

2.系統保證和重新認證。制定項目管理條例,規範學習研究制度,使項目研究制度化、規範化,運用激勵機制獎勵科研成果,給予研究成員優惠政策,鼓勵教師參與項目研究,促進教師和研究型學校建設。

3.資金保障。學校設立專項科研經費,保證科研活動的正常開展。

4.這個課題的研究應該與學校的工作相配合。課題研究與學校日常工作相結合,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教育研究同步發展,完善研究過程。

1,加強學習,豐富理論。

實驗中,根據課題的研究需要,積極動員和組織全體教師廣泛學習與改革相關的文獻、文章和各種資料,形成壹定的學習體系。學校以教研組和備課組為單位,每周組織教師學習壹次。

同時,還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訂閱壹份教育刊物,精讀壹本課改書籍,寫壹篇讀書筆記,交流學習經驗。除了記筆記,課題組的老師還要求結合學與教寫教育故事、教學隨筆和課後反思。為了提高研究人員的教研水平,我們還重視骨幹教師的培養和提高,選派優秀教師出校門參加帶課題(問題)帶任務的培訓學習。通過學、訓、教、研,增強了教師的課改意識,豐富了“課堂教學機制的主體性發展”這壹先進理論,提高了課題組教師的研究水平。

2.分析教材的明確規則

壹堂課要有壹個好的開頭,就像壹出好戲要有壹個好的開場白,壹條新聞要有壹個好的引子,壹個好的樂章要有壹個好的序曲。起步好,就能拔得頭籌,引起學生對新知的渴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註意力,就像在平靜的湖面上扔石頭,激起思維的漣漪,產生壹種渴望聆聽的感染力。所以課前介紹要做到以下幾點(1),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突出“準”字。(2)導入要銜接新舊知識,突出“趣”字。(3)導入要直觀,突出“形”字。(4)導入要有啟發性,突出“奇”字。(5)導入要有藝術性,突出“巧”字。(6)導入要籠統,突出“精”字。

3、組內分析發現問題

教學作為壹門藝術,並不是所有的課前導入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糟糕的導入設計也會對課堂教學產生很大的影響。實驗期間,學校每學期組織壹次全校性的公開課交流。根據聽的情況,課題組的老師

總結了小學數學課導入中的幾個常見問題:

(1),對話導入太復雜。

壹位老師教“分蘋果(分數的初步認識)”,開頭是這樣的:老師:現在是什麽季節?生:夏天。老師:夏天有什麽特點?生:熱。老師:學生喜歡水果嗎?生:對。老師:妳喜歡吃哪種水果?由於之前的引導,很多同學表示喜歡吃西瓜。)老師:還有別的嗎?最後壹個學生說,他喜歡蘋果。)老師:老師也喜歡蘋果。如果兩個孩子有兩個蘋果,應該怎麽分?生:每人壹份。今天,我們將學習“分蘋果”(板書題目)。老師用了七道題,用了將近五分鐘的時間引出題目。說實話,老師想問什麽,我們壹開始也不明白。小學課堂,壹節課40分鐘,小學生的註意力很短暫。前半節課特別珍貴。如果導入時間過長,就會喧賓奪主,使得重點內容的教學和練習時間緊張,像初任老師那樣繁瑣的提問,離題太遠,問題很多,對學生的思維也是壹種幹擾。因此,談話的開場白應簡潔明了,避免瑣碎。

(2)情況介紹過於生硬。

我們壹個老師在講5的乘法口訣的時候,用了課本上的情景介紹,問:2008年北京舉辦哪壹屆盛會?班裏只有兩個同學知道是奧運會,更別提五環旗了。顯然,這種導入情況對這些學生來說太陌生了。情境導入是為後期教學服務的。為學生創設有趣、現實的情境導入話題,有助於學生聯系生活和已有知識,事半功倍。總的來說,課本上的情境是比較好的,但由於各地的情況不同,要從實際和學生生活出發,適當變換情境使之

它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現實教學,而不是機械地、閉門造車地照搬照抄。

(3)多媒體導入太亂。

信息技術普及後,多媒體進入課堂,把枯燥的說教變成有趣的動畫,生動地演示抽象的公式,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但是,凡事都要有分寸,工具和手段都有適用範圍。超出這個程度和範圍,就會適得其反。壹位老師講了“等價替換”這壹節。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等價替換的含義,他想出了壹個叫曹沖的故事,本來是個好主意。但是老師選的動畫是從網上下載的QQ版。搞笑的形象和無厘頭的情節,讓學生把註意力集中在搞笑的場景上,而忽略了對現象的思考。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浪費了時間。因此,多媒體課件導入的使用要有選擇性,突出主題,切不可虛與委蛇,華而不實。

(4)活動導入過於形式化。

學習本身就是壹種活動,知識在活動中形成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教師要註意活動的合理設計,難度不要太大,活動時間要充足。他們不應該流於表面,為了活動而活動。只有與後續教學活動建立有機聯系,才能讓學生真正在活動中提煉問題,引發積極的思考活動。

4、集體交流總結法

在每個實驗階段,學校都會組織課題組的老師進行交流,總結課堂導入的方法。大家都認為課堂導入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作為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制定最合適、最有針對性的導入方法。下面詳細說幾個例子:

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然後老師指出:今天的課妳就知道了,這樣從學習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陣地。

(3)設置障礙和疑問,激發思維

比如在教壹個長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時,先展示兩個圖形(3×5和4×4)(單位:分米)。讓學生想辦法比較這兩個數字的大小。有同學說:用挖填法比較兩個數字。有同學說:以壹平方分米為單位測量。在肯定了學生的主動性後,老師提出了壹個新的問題:“我們還能用這種方法知道天安門廣場的面積和我國的國土面積嗎?”學生們意識到這種方法太麻煩,不切實際。“那麽,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來尋找圖形區域呢?怎麽求它的面積?”問題萌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們躍躍欲試。開始了對新知識的探索。全班氣氛活躍,學生被如何“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這個問題牢牢吸引住了

腦洞大,自主探索,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4)借助故事引入新知識。

比如剛開始教分數的基本性質,看到屏幕上放著《三個和尚》這首歌。就在大家都聚精會神聽的時候,歌突然停了,發生了爭吵。發生了什麽事?壹看,原來是三個小和尚在為分東西吵架。我看到他們搶的都是3/6,而不是1/2和2/4。然後老師伺機設置了壹個疑問,‘三個小和尚搶的份額真的是最大的嗎?“妳能幫助他們證明這壹點嗎,”這自然會引出新的教訓。精彩的課壹開始就吸引了所有學生的註意力,激發了他們的情緒和興趣,使他們愉快地進入學習。在整個課堂上,學生在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充滿了活力,他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也成功地達到了教學目的。這壹介紹使學生能夠在故事中享受自己。當妳進入故事時,妳就進入了教室。進了教室,就有了迫切探索新知識的熱情,自然學得津津有味。

(5)設置懸念,誘導新知識

比如在講授“數能被3整除的特征”時,老師指出:375這個數能被3整除嗎?學生壹時說不出來。老師接著說,我們可以直接判斷任意壹個數是否能被3整除。請同學們報數,我來評判。這時候學生們壹個個報數,老師們回答的也很快,學生們都被眼前的情況吸引住了。然後老師說,我今天就教妳這個技巧(展示題目),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接受新知識。

(6)直觀的導入和探索。

如“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先顯示“7.00元”,移動

移動小數點,讓妳可以單獨讀出實際的錢數,讓妳認識到小數點的移動可以改變小數點的大小,然後提問引入話題。

5、課堂討論,促進進步。

開展觀摩課、研討課是最常見、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我們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至少參加壹節研討課,並根據《課堂教學評價表》對老師的公開課進行評價。同時,運用問卷調查、課後測試和學生訪談等方法收集課堂教學信息,對壹堂課進行分析和評價。通過專家和同行的點評以及教師教學後的反思,教師可以學會評課,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促進全校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七。科研成果

在研究活動中,示範課是我們課題組的壹個重要項目。我們知道,新課程的引入屬於課堂的需要,也是課堂的藝術,需要在課堂上進行論證和檢驗。為此,我們課題組每年在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舉辦兩次研究課,從小學數學學習的不同領域進行研究,以期通過實踐獲得更廣泛的認識和經驗。比如洪平老師教的認識線段、胡劍英老師教的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張東霞老師教的5以內加法、鄒華勇老師教的發現規律等研究類的課,都可以獲得真實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評價表、學生對新課程引入的滿意度等形式反饋和表達出來。

其次,課題組還得到了學校教學部的支持,與全校青年教師壹起,開展了“談經驗——引入新課”的沙龍活動,來自不同學科、不同人員。

大家都很重視,因為新課程導入的研究不是數學的專利,畢竟是所有教師都要涉及的課題,成功導入也是他們的教育教學目標之壹。因此,在認真準備、友好熱烈的學術討論氛圍中,取長補短,精益求精,形成了相當豐富的信息和經驗總結,形成了課題研究形式的壹大特色。會後將成功經驗寫成文字,積極投稿到市教育信息網。

付出總有回報,壹份耕耘,壹份收獲。在課題組老師的精心努力下,我們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課題會上交流了張東霞課題組“讓學生快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階段性總結;洪平老師撰寫的《如何實施“活動化”課堂導入教學》壹文、胡劍英老師撰寫的《只有正確引導,才能有效進入》壹文獲得市級論文獎,課題組教師撰寫的多篇關於新課程導入的論文和案例也獲得了縣級獎。八、對努力方向有困惑。

目前,該課題的研究正在進行中。當我們欣喜地看到這項研究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時,我們也對幾個方面感到困惑:

1.在各個學習領域的新課程引入中能建立多少模型,特別是建立到什麽程度,我們的研究是否科學。

2.針對課題組年齡結構老化,人員流動性大的情況,如何優化,使研究工作更有成效。

3,面對成功和失敗的案例,我們何去何從,依靠壹個農村小學課題組的老師,能否科學分析原因,控制相關變量,變被動為主動,如何在信息時代與其他學校聯手?

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科研先行。

“教中有法,教中無法”。期待在今後的研究中,繼承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勇於實踐的精神,這樣才能找到雙方,輕松解決問題。

  • 上一篇:如何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
  • 下一篇:自貢有哪些準確預測市場,成為富商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