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讀書的目的是用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參與政治活動,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因此,在他們的學術思想形成後,孟子開始準備“周遊列國”,以遊說各路官員,宣傳自己的“王道”理論和“仁政”主張。
時代關系: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封建主義興起和形成的社會大變革時期。從公元前770年的周平到王棟,歷史進入了“春秋時期”。因爭霸、禮崩樂壞而統壹的西周日漸衰落,分裂了大大小小的幾十個候國。雖然名義上是周的“天下之主”,實際上各地都服從朝廷的命令。
各個戰國的君主為了擴大自己的疆域,經常打著“尊王抗外”的旗號,以維護“周主”地位的名義互相討伐,攻城掠地。後來連“尊王”的大旗都棄了,公開打死了。這場“吵吵鬧鬧,妳方唱罷我登場”的爭霸戰爭已經持續了300多年,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
戰爭打得越來越頻繁,以至於在歷史上,從現在到公元前211年秦朝統壹中國,這200多年被稱為“戰國時期”。戰國時代的總體特征正如劉向所說:“天下無天子,天下無方伯。爭強好勝,勝者為王,戰無止境。出軌?起來吧。”
長期的兼並掠奪戰爭,壹方面使人們在溝壑中輾轉反側,顛沛流離,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另壹方面,各國為了生存,極力使強兵富裕起來,進行政治經濟改革,加速了中國封建制度的形成。
孟子生活在戰國中期。面對這種殘酷的競爭和弱肉強食的兼並,他不喜歡熱衷於個人名利的“縱橫家”,而是繼承了孔子提出“王道”政治理想、實現“王道”具體原則和措施的“仁政”學說。他自覺肩負起時代的使命,為未來奔走遊說。
以宣揚“王道”理想和“仁政”理念。他痛恨兼並戰爭,同情人民,譴責和揭露戰爭是“爭地、殺人、益野;為城市而戰,為城市而殺。指責這種戰爭是“領地吃人肉”,發動戰爭的人“不該死”,善於打仗的人應該受到懲罰。
他尖銳地揭露了統治者的驕奢淫逸,指責他們“廄中肥肉肥馬”,造成“民饑野饑”。
擴展數據
主要成就
據史書記載,孟子有七部傳世之作,而根據《漢授藝術》和文獻記載,有十壹部。東漢末年,趙琪說孟子有《性辯》、《文說》、《孝經》、《鄭偉》四部外書,而十壹部則被視為除七部之外的四部外書。趙琪認為四外書內容膚淺,與內書不符,應為後人所作。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了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壹個富有民主精髓的著名命題:“民為重,國為次,君為輕。”
人們認為如何對待人民對國家的興衰極其重要。孟子非常重視人心的對立,通過大量的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壹個關系到天下輸贏的關鍵問題。
“民為貴,國為次,君為輕。”意思是人民第壹,國家第二,君主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該首先照顧人民,政治家應該保護人民的權利。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並將其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學說是以仁政為內容的王道,其本質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把“親”和“長”的原則運用到政治上,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把道德規範概括為四類,即仁、義、禮、智。他認為“仁義禮智”是人固有的東西,不是從客觀存在的外部世界獲得的。同時將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親、君臣義、夫婦異、老幼有序、朋友守信”。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其中最重要的。仁義是建立在孝和孝的基礎上的,是處理父子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道德規範。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際關系,封建秩序的穩定和天下的統壹就有了可靠的保證。
“仁義”是孟子道德理論的核心思想。孟子的“仁義”具有階級性,是建立在封建等級社會基礎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老百姓的剝削,反對國家和家族之間的戰爭。
百度百科-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