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市西北25公裏的余姚市河姆渡鎮。發現於1973。遺址占地4萬平方米,堆厚4米,由四層文化層相互疊加而成。經過兩次考古發掘,* *出土文物7000余件,早期文化遺存距今6900多年。在該遺址第四文化層發現大量人工栽培的水稻和生產工具,證明長江下遊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之壹。遺址出土的木樁、板、柱等壹排排木質建築遺存分布有序,有的還鑿有榫卯,是幹柱式建築的遺存,是人類建築技術的奇跡。出土的手工藝品有小豬、小狗、木碗、骨刀、象牙飾品等。,由繪畫、描繪、揉捏、編織而成。遺址出土了6只木槳,表明寧波先民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了水上活動。該遺址還出土了大量的骨頭、木制品、陶器和少量石器,以及亞洲象、犀牛、四象、獼猴和梅花鹿等動物的遺骸。繼河姆渡遺址之後,全市先後發現八字橋、陳嬌、董家條、梓山、童家坳、名山、塔山等30余處屬於河姆渡文化的遺址。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
天通寺
天通寺是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市東南27公裏的鄞縣吳棟鎮太白山腳下。始建於西晉太康元年(280),原址在東谷,今稱“古天通”,山的祖師是宜興人。唐朝重修時,名曰“太白精舍”。唐之德三年(758),因東谷谷窄,移址太白峰下。甘源二年(759),創始人義興在修持誦經時,被玉帝感動,派壹少年下凡侍奉,又因太白山有玲瓏巖,唐肅宗將其命名為“天童玲瓏寺”。宋景德四年(1007)賜名“唐恬景德寺”,列為南宋五嶽之三。明洪武十五年(1382),命名為“天通寺”。幾經沈浮,如今寺廟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它有著嚴謹的布局和氣勢。中軸線上有胡夫亭、古山門、內外萬工池、七浮圖、照壁、天王堂、大雄寶殿、法堂殿(藏經樓)、仙人殿、羅漢殿等。,而兩側則有附屬大殿、禪堂、鐘鼓樓、僧房。其規模在國內罕見。天通寺聞名中外,是日本人曹洞宗的祖籍地。天通寺和太白山現在是天通寺的景點。景區內松樹林立,道路兩旁,可以看到翠崗之上美麗的古塔。這是小百靈,第壹個通往山和寺廟的大門。山脊上有很多景點,比如五佛鎮的蟒蛇塔,鐵蛇關,義讓閣。過了小百靈,妳就好了。太白山主峰高653.3米,峰巒疊嶂,怪石嶙峋,長潭深澗,松竹茂密。與千年古剎天通寺共同組成“深徑松綁”、“通關噴雪”、“東谷秋紅”、“南山小翠”、“月臺鋪”、“鳳崗修”。美麗的山川景色吸引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抒懷。王安石訪天童時曾寫詩:“每村青浮,春來鳥鳴谷。””20日,當裏松即將結束他的行程時,青山捧出了梵蒂岡宮。描繪了深山古剎的意境。今天,太白山的山林和生態環境仍然是原始的,並作為國家森林公園受到保護。?
阿育王寺
阿育王廟是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以東20公裏,鄞縣五鄉鎮包壯阿育王山腳下。創建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相傳阿育王寺創始人惠達前往惠濟存放釋迦牟尼舍利佛塔。山,在今古育王之地,忽聞鐘馗寶塔聲自地下湧出,遂築魯守之。由於原址狹窄,寺廟就建在這個地方。南朝梁武帝第三年(522)賜“阿育王廟”,其山以阿育王廟命名。65,438+0,700年來,幾經沈浮,現有寺廟由山門、鐘樓、天王殿、正殿、舍利殿、法堂及僧房、齋堂、偏殿以及東西塔和元代新建的亭式塔組成,占地面積65,438+0.24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阿育王寺不僅風景優美,寺廟雄偉,而且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宋時被列為“天下五嶽之二”,明洪武十五年(1382)被評為“天下禪宗五嶽之五”。宋高宗、宋孝宗、清朝乾隆皇帝等。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時,曾卓羲曾在此立碑。此外,寺內還有許多文物,包括唐代書法家範撰寫的《大唐阿育王廟永久場碑》、宋代張九成撰寫的《苗碑》、唐代關修十六像石刻及《龍藏》經等。寺廟附近有“佛教亭”、“吉姆亭”、“任賢巖”、“月亮巖”、“七佛湖”等景點。?
良渚古跡
寧波市良渚遺址鄞縣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以南8公裏的鄞縣高橋鎮。該遺址包括梁山伯神廟和梁山伯·祝英臺的墓地。相傳梁山伯是晉朝人,曾經是誰?縣令,有政績,晉安帝後封鐘毅為王,建鐘毅王廟,後稱梁山伯廟。朱良的愛情故事已經廣為流傳了幾千年。朱良的故事最早見於梁元帝《金鹿子》壹書,宋代《四明路圖》對此有詳細記載。陵園內曾有大量晉墓出土的磚,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的故事和傳說,唯獨鄞縣僅存壹座墓廟,現已辟為梁祝文化園。?
上林湖青瓷窯址
上林湖青瓷窯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市西北60公裏的慈溪市橋頭鎮。越窯是我國著名的瓷窯之壹,主要分布在紹興、寧波壹帶的曹娥江兩岸,上林湖窯址是越窯的中心。上林湖位於山腳下,四面環山,湖形狹長,海岸線蜿蜒曲折。20公裏長的岸邊,有東漢、三國、唐代、五代至北宋的青瓷窯址120余處。上林湖青瓷胎質細膩,釉色晶瑩。唐璐桂夢在《秘色更瓷》詩中稱贊:“九月秋風開窯,勝千峰翠色。”碧綠如玉的秘色瓷不僅成為皇帝的貢品,而且從唐代開始由明州出口到朝鮮、日本和阿拉伯國家,成為中國古代出口商品中的大宗商品,形成了海上“瓷器之路”。上林湖的高峰在晚唐,主要產品有壺、罐、碗、盤、燈、托、盒、杯、痰盂、註水、香爐、硯臺等。,還有珍貴的“秘色瓷”被燒。瓷器的裝飾圖案以花、魚、龜為題材,巧雕、畫、雕、疊。北宋後期,越窯生產衰落。?
保國寺
國保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寧波市北部江北區唐紅鎮安山村靈山山腰。相傳始建於東漢,原名靈山寺。唐會昌五年(845),滅法,毀廟;光明元年(880),重修並改名為國保寺。現在建築群由山門、經學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樓、鐘鼓樓、齋室、僧室、偏殿組成。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重建於北宋第六年(1013)。距今已有980多年,是我國古代建築的瑰寶。大殿的平面深度大於寬度。前槽安裝三個空心沈箱,鬥拱簡厚,為七鋪作單拱雙椽。柱子的設計很獨特。“四段組合”的做法是中國現存木結構的孤例,鬥法的做法也有所不同。海棠鬥和靴鬥也是現存木結構中極為罕見的。大雄寶殿的外觀原本是三開間、單檐、依山而建的風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加了下檐,現為重檐、倚山式。國保寺的正殿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建築藝術,前人稱贊“山坳藏古,宮室奇構”。寺內還有兩座珍貴的唐代建築。寺廟周圍青山環繞,流水潺潺,亭臺樓閣。它是寧波著名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