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證明,至少在20萬至30萬年前,就有人在安徽這片土地上生活、繁衍和勞動。他們不僅能制造工具,還能使用火。到了新石器時代,已經達到了壹定的發展程度。從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生產生活用具來看,當時這片土地上的居民除了漁獵之外,已經發展了相當水平的農業。隨後,隨著人口的增長,國家的建立,生產工具生產水平的提高,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多,農業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不斷提高。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安徽經濟發展迅速,淮河南北都修建了壹些大型水利工程。比如在兩淮,公元前360年,魏惠王挖了壹條運河叫加普,也叫渠水,實際上是幾條人工運河的總稱。它起於河南滎陽,分為兩股:壹股經安徽蕭縣、碭山至徐州附近,再入淮河;壹枝自梁向南流,經陳(今淮陽)壹分為二。壹條在博縣入渦水,壹條在懷遠入淮河,另壹條經界入,在蔡(今鳳臺)入淮河。該缺口連接了黃河、濟、淮、泗、汝五大水系,有利於淮北平原的灌溉和水運,促進了淮北的經濟發展。在淮南,楚莊王總理孫敖叔叔主持挖掘了壹個著名的人工水庫,名叫哨皮,可以灌溉所有的田地。在吳王闔閭時期,為了對抗楚國,伍子胥主持修建了壹條江淮運河,取名須賀,從長江沿濡須水(今漕河)進入巢湖,經巢湖與邵北相連。邵北有壹條水道,在壽春(今壽縣西南)開入淮河。這條運河的開通將促進淮南地區灌溉和水運的發展。
秦漢時期,安徽經濟發展迅速。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生產工具的改進。這壹時期完成了從青銅時代到鐵器時代的過渡,農業生產已經鐵器化。西漢時期,廬江縣萬縣(今潛山縣)設鐵官,所制鐵器不僅在當地使用,還遠銷今湖北等地。65438年至0959年,壽縣發現壹處東漢時期的壩址,出土了鐵犁、鐵鋤等生產工具。近年來,淮南東漢遺址出土鐮刀、鋤頭、鋤頭等鐵制農具,證明漢代安徽地區廣泛使用鐵制農具。到了漢代,犁也有了明顯的改進。壽縣出土的鏵壹面平壹面高,犁底空槽加大,頭部銳角減小,可提高挖掘開溝效率。隨著犁的改進,牛耕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東漢王景任廬江郡太守時,教百姓耕田,大大提高了開荒種田的效率。第二,水利建設。西漢時期,安徽水利發展迅速,其中以淮南及與淮北、河南交界的部分地區成就最為突出。漢武帝時期,管轄皖豫交界地區的汝南縣和安徽壽春所在的九江縣修建了淮河灌溉工程。後來,在西漢時期,因為阜南縣有許多用來灌溉稻田的池塘,所以這裏增加了壹個新的縣,名叫皮夫。西漢為了管理和維護九江縣的水利工程,在這裏設置了陂官和湖官。據《漢書》地理記載,當時全國各地只有壹個這樣的機構,可見淮南地區水利發達。東漢時,廬江太守王景發動群眾修繕哨皮,使這壹失修已久的重要水利工程重新投入使用。此外,當時的鉆井技術也發展到了更高的水平。1961年,壽縣東門外發現西漢古井。在不到140米的狹長地帶,有9口古井,其中7口是陶泉井。除了飲用水,井還可以起到灌溉的作用。第三,人口的增加。秦統壹後,長期居住在淮河與泗水之間的懷壹被“散入戶”,消除了江淮居民的種族界限。漢武帝時期,居住在今閩浙壹帶的東甌、閩越人分兩次遷至江淮,總人數達10萬余人,使安徽人口大幅增加。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和社會生活的穩定,除了移民因素,安徽本身的人口增長率也很高,使得安徽成為壹個人口密度很高的地區。東漢時期,由於北方戰亂頻繁,人口銳減,安徽戶籍人口下降很多。但從長江以南部分看,人口增加,說明隨著戰爭驅動的北移,江南經濟發展程度不斷提高。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安徽淮河南北地區社會經濟遭到極大破壞,人口銳減。但也應看到,統治者重視這壹地區的經濟恢復和發展,以解決軍糧問題。東漢建安年間,曹操進行墾荒,現在的碭山、豪縣、太和、淮北、壽縣、潛山都成為重要的墾區。魏政時年間,鄧艾在大興、淮河南北耕種土地,每年獲得多達五百萬噸的口糧。吳也耕地,長江以北的廬江(今潛山縣)成為耕地面積最大的地方。諸葛恪曾經帶領壹萬士兵在這裏種地。西晉軍隊入侵安徽城時,燒毀了180萬間茅屋,踐踏了4000多公頃稻田,說明吳在這壹帶開墾的規模是非常大的。為了配合墾荒和發展生產,這壹時期安徽修建了許多水利工程。如東漢建安年間,揚州刺史劉撫興修建了少陂、汝陂、祁門堰、五陂堰等水利工程,沛縣知府鄭渾興修了魏黃初年的北陂。,開辟稻田,稱為鄭北。以上水利工程除汝坡外,均在皖北地區。鄧艾在淮河南北大規模開荒時,“攻克潁南、潁北惡性地區,開鑿運河三百余裏,灌溉農田兩萬頃,通淮南、淮北”(《晉書·食貨誌》)。僅在少皮壹帶,就建了50多所小學校。吳還十分重視江淮地區的水利建設,如黃龍時期在今巢湖市修建的東興池,赤武時期在今含山縣修建的桐城門等,都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那時,有早期的圩田。據考證,蕪湖的仙堡衛、宣城的金堡衛、望江縣的西衛都是孫吳時期修建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安徽最引人註目的經濟現象是江南經濟的發展。當時,北方人民為了逃避戰爭,大量南遷。東漢末年,禹州、徐州人東渡長江,壹時有十余萬戶。西晉永嘉至劉宋,南遷人口約90萬人,其中皖南是西晉遷入的徽州宗族包、於、於,東晉的黃、程、葉、戴等大量湧入的地區之壹。
隋唐宋元時期,安徽經濟持續發展,尤其是江南地區,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成為中央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和國家經濟命脈。據史料記載,隋唐以前,北方糧食供應不必依賴南方,但隋唐以後,北方糧食供應往往不足,需要調運南方糧食來補充。唐太宗在唐高祖統治時期,每年的南水北調工程約為20萬石,唐太宗以後逐年增加。以農業發達著稱的河南、河北等地受災時,唐* * *也經常用江淮大米幫助饑民,經常讓北方饑民在江淮吃飯。安史之亂後,北方被戰爭摧毀,很多人都搬到了南方。江南經濟在全國的地位更加重要。當時人們說“天下重要,靠東南”(《新唐書·權德輿傳》)。五代以來,政權占優,淮北地區飽受戰亂之苦。南宋初期的戰亂也波及到淮南地區,但江南地區壹直保持著相對和平的社會環境,統治者非常重視江南和江淮地區的經濟發展。南唐實行鼓勵種田的政策,規定農民三年種三千棵桑樹,給五十匹帛,耕種八十畝地的人每人給二百塊錢,而且這些桑田和農田五年免稅。這壹國策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江淮之地盡斷,桑樹滿野”(《資鑒》卷2700)。南唐時期,重視圩田建設,在蕪湖周邊建起了壹些圩田。至宋元時期,圩田建設展開,出現了許多大型工程。如宣後城化圩,水陸880余頃,每年租石3.4萬余米,蕪湖萬春圩周長84裏,田畝127萬畝。隆興二年(1164),宋孝宗命令江南各州大臣重視圩田建設,宣州知府徐夤懇求開圩田。孝宗派沈琦管理宣州和太平圩田的事務。在朝廷的重視下,地方官員極力督促和勸導民眾修築農田,於是圩田在安徽省南北廣泛分布。在幹線公路年代,宣城縣有179個圩田,當塗縣有50多個,瀘州有36個。圩田的建設大大擴大了耕地面積。而且圩田既能防旱,又能排水,是旱澇保收的良田,有利於生產的穩定發展。北宋時,史靜十大糧倉全部從江淮地區運來,武威、蕪湖等地也建有大型糧倉儲存和運輸糧食。可見,江淮地區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基地。
在農業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隋唐宋元時期,安徽的手工業和商業也有很大發展。唐代流行飲茶,安徽是重要的茶葉產地。據陸羽《茶經》記載,長江以北的壽州(包括今天的霍山、霍邱、六安)、舒城(包括今天的潛山、嶽西、安慶、桐城),長江以南的宣州(包括今天的南陵、涇縣、寧國、宣州)、徐州。到了宋代,茶葉的種植和烘焙比唐代更為廣泛,並在廣德郡(今廣德縣)設立了官方茶場。礦冶、紡織、絲綢等行業也蓬勃發展。此外,到了宋代,安徽開始出現棉花種植。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豐富為貿易的繁榮提供了條件。安徽從淮北到江南的水運網絡成為商業貿易網絡,安徽也成為南北貨物的集散地。廣州的犀牛角、象牙和珠寶,西湖的大米和木材,四川的金淑和揚州的鹽都經過安徽的江淮商業中心。
明清時期,安徽的經濟發展也達到了傳統時代的巔峰。安徽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朱元璋非常重視這裏的經濟恢復和發展,采取了壹系列優惠措施。第壹,大規模移民。據統計,在最後壹個洪武時期,向淮河流域的大規模移民多達7處,總人口達20多萬,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第二,給予優惠政策。朱元璋下令新開墾的土地免稅三年,並多次下令寧國、廣德、太平、武威、宣城、池州等地免地租,鳳陽、臨淮等縣永遠免稅。對於移民的貧困農民,他們還免費提供糧食種子和牛等生產資料以及衣服和錢等生活資料。第三,大力建設水利工程。洪武初期,修建河州通城門,壹周200余裏。洪武末年,為了疏浚淮河,減輕水患,組織人力疏浚淮河下遊的楊珊之江。永樂年間,重修壽州安豐堂,修建了潛山、懷寧堰、天長縣傅生、齊家莊水塘,還修築了淮河大堤。在朝廷的支持和人民的努力下,安徽的經濟發展很快。明朝宣德四年(1426),規定由天京、常州、鎮淮、揚州、鳳凰、太臺、滁河、潞潞等州民運糧220萬石,占全國400萬萬石糧食總量的壹半以上,其中鳳陽、太平、滁州、廬州、賀州屬於今天的安徽江淮地區。
明清時期是安徽商業的鼎盛時期。所有可通航的河流都變成了繁忙的商品運輸線,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在市場上買到。其中,鹽、米、茶、竹、木是百貨商店中的大宗商品,在安徽商業運輸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明* * *在全國設立了6個鹽運公司和7個鹽程促進公司,其中山東鹽運公司的鹽運範圍包括徐、邳、蘇,其鹽由淮河運銷。兩淮鹽運部包括寧國、太平、鳳陽、瀘州、安慶、池州、滁州,其食鹽通過淮河水系和長江水系運銷。廣東、浙江的鹽運司包括徽州府和廣德州,其鹽通過長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運銷。清代運鹽範圍大體沿襲明代,但有所擴大,安徽省內河運鹽規模更大。明清時期,江浙地區商品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迅速發展,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減少,需要湖廣、江西兩省的大米。安徽沿江各縣的大米也大量出口,米販業十分繁榮。川流不息的運米船順流而下,蕪湖成為中國最大的米市之壹。明清時期安徽茶葉生產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展。清代安徽茶葉定額定為八萬七千余元。產地包括潛山、太湖、勉縣、休寧縣、義縣、宣城縣、寧國縣、太平縣、貴池縣、青陽縣、銅陵縣、建德縣、蕪湖縣、六安縣、霍山縣、廣德縣、建平縣,茶葉成為十七個縣。竹木的銷量也很大。與安徽相鄰的江西、湖廣、四川盛產木材,大量運往長江下遊銷售。安徽南部山區出產的竹木,也是經青弋江運到蕪湖,再順流而下出口。蕪湖是重要的木材轉運基地。許多商船經常停泊在青弋江港,會寧灘是惠州木材商存放木材的專用港口。除了上述的鹽、米、茶、木之外,還有大量的絲綢和絲織品、棉織品、陶器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