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豆腐起源於北方的餃子。由於嶺南缺乏小麥,思鄉的中原客家移民把面粉換成豆腐,把肉塞進豆腐裏,就像面粉裹著肉壹樣。腐乳是客家人的第壹道菜。逢年過節或為招待客人,客家人都制作腐乳,“豆腐”的諧音是“大富”的意思,寓意吉兆。
還有壹個傳說,很久以前,壹個興寧的客家人和壹個五華的客家人成了兄弟。壹天,他們邀請對方去壹家餐館吃飯。點菜的時候,興寧人想吃豆腐,五華人想吃豬肉。為了互不相讓,兩人各持己見,吵了起來,餐館老板出面幹預,從而想出了壹個巧妙的方案:將豬肉剁碎,拌上調料,沖泡成壹塊塊豆腐,將豆腐兩面煎成金黃色,然後蓋上鍋蓋燉。香、色、味俱佳的發酵豆腐,口感爽滑可口。兩人同年拍手連說‘好吃,好吃’!
後來,客家人用類似的方法制作了苦瓜、茄子和青椒等客家菜。
2鹽水雞的由來
鹽焗雞是著名的客家菜。客家人選擇當地的嫩雞,宰殺,去除內臟,曬幹。然後用塗了壹點食用油的草紙把整只雞包起來,塞進炸好的熱鹽堆裏,用小火烤半個小時左右。取出後撕成肉絲片,裝盤上席,再加入姜汁、香油等調料。皮軟肉嫩,清香可口,有暖身作用。關於它的起源有壹個傳說:
從前,有個客家商人,接受了朋友送的壹只肥雞。商人打算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嘗嘗,但路途遙遠,攜帶活雞又不容易,就把雞宰了做成白切雞,用鹽包好,裝袋。沒想到,在回家的路上,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沒有東西吃。他餓了,就從鹽袋裏拿出煮好的雞烤著吃。沒想到,他發現這樣做出來的雞非常好吃。這位商人留下了幾塊,帶回家給妻子和孩子品嘗。妻子品嘗後,依法烹制,“鹽水雞”誕生了。
3梅菜紅燒肉的傳說
梅菜是傳統的客家特色菜。色澤金黃,香甜爽口,不冷不幹不濕不熱。它被稱為“健康食品”,由梅菜、五花肉和調料精心制作而成。“梅菜紅燒肉”久負盛名。據說與鹽水雞、腐乳並稱客家三寶。
關於“梅菜紅燒肉”還有壹個奇妙的傳說:北宋年間,蘇東坡在徽州居住時,專門派了兩位名廚到杭州西湖學習烹飪技藝。兩位廚師回來後,蘇東坡讓他們模仿杭州西湖的“東坡紅燒肉”,做“梅菜紅燒肉”。味道鮮美,爽口不膩,很受歡迎,很快成為宴席上的壹道美味佳肴。
4個客家肉丸
客家人愛吃丸子,既是小吃又是家常菜。客家人主要用“丸”和“圓”的諧音,意為團圓、圓滿。肉丸因材料不同分為豬肉丸、魚丸、牛肉丸、牛筋丸。其特點是口感純正,保持了原有的肉味,脆韌。
據史書記載,自金代末年以來,中原地區不少漢人南遷,形成了早期的客家宗族。後來,壹部分漢人繼續東移至福建或南下至廣東等地。客家人為了逃離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向往和平繁榮,渴望闔家團圓,永享太平,特地制作了壹種地方特色突出,喜慶色彩濃厚的風味食品,那就是圓形的客家丸子。
5客家豬肚雞
五花雞是客家人招待貴賓的重要菜肴,也是客家人的家常菜。據說很久以前,壹個大戶人家的媳婦剛生完寶寶,奶奶天天給她做補品,可她就是沒胃口,身體越來越瘦,奶水不足。於是她老公請來了廚師給她做飯,廚師發現她愛吃花椒鍋五花肉。後來,廚師終於想出了壹個好辦法,把雞放進五花肉裏,加入草藥做成湯。果然,她胃口大開,病情好轉。後來鄰居也這樣做了,這道菜從此在客家人中流傳開來。
6梅幹菜的由來。
梅幹菜是壹種傳統的客家菜肴,它是由新鮮的梅子經過幹燥、挑選、腌制等過程制成的。色澤金黃,香甜爽口,不冷不燥,不濕不熱,可作梅子紅燒肉、梅子蒸排骨、梅幹湯等肉類調味品。關於梅幹菜的起源,有壹個故事。
從前,在壹個客家人住的地方有壹位魯女士。她出身於壹個大家庭,知識淵博,心地善良,但後來家道中落。陸太太有五個孩子。因為戰亂和饑荒,她的生活越來越差,經常三餐不繼。壹天,她在河邊洗衣服,孩子們餓了,哭著要吃的。陸太太忍不住哭了。恍惚間,壹陣微風吹過,壹朵彩雲飄了進來。只見壹位神仙娘娘站在我面前,自稱是梅姨,正巧路過,問魯夫人為何傷心。問完原因,梅仙姑拿出壹袋東西說:“這裏有壹袋菜籽。春節前可以拿去播種收割!可以緩解妳的燃眉之急!”說出來就走了。陸夫人接過菜籽,趕緊給仙姑磕頭。
於是,陸太太在菜園裏播下油菜,辛勤耕耘,很快就長出了綠苗。秋收後,她把它們種在大量的稻田裏。轉眼間到了臘月,收獲的季節,糧食收齊了,做好了。又甜又嫩,孩子們吃了壹頓飽飯,其樂融融。當收獲的蔬菜不能吃的時候,魯太太就想辦法把它們砍下來曬幹,用鹽腌好放在陶罐裏貯藏,然後蒸熟,晾幹,曬幹。幹菜是金黃色的,有光澤,有香味。過年的時候,陸太太拿出梅菜,和豬肉壹起燉。它們新鮮、香甜、美味,風味獨特。親友問是什麽,陸太太想了壹會兒,說:“是梅姐送的菜種。姑且稱之為梅幹菜。”
7個大埔竹筍
千百年來,餃子作為壹種新年食品,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春節期間,人們吃餃子,這意味著吉祥,以表明他們將告別舊的,迎接新的。
客家人的祖先從中原遷到南方定居。他們還帶來了中原的飲食習慣,逢年過節總要包“餃子”。但是當他們在南方定居時,當地不生產小麥,所以他們無法獲得餃子中包裝的面粉。聰明的客家人將當地種植的紅薯和薯根制成澱粉面團,用當地豐富的竹筍、蘑菇和肉類原料制成形似“餃子”的竹簽。作為壹種喜慶的新年問候食品,竹簽早已成為久負盛名的客家小吃。
8大埔子怡發夾
關於大埔壹字海品的名字,有壹個悲傷的故事。相傳在明代,大埔某地有壹戶人家。母親名叫宋阿姨,兒子阿根武功超群。她在鄭成功手下當過水手,漂洋過海來到臺灣省,消滅敵人,擺脫暴力,再也沒有回家。宋阿姨想念她的兒子。每年中秋節,她都會做壹個兒子最喜歡的發夾,放在月亮下思念兒子。我春天去了秋來,等了30年。中秋節晚上,兒子突然回來了。宋阿姨帶來了兒子最喜歡的簪,阿根從母親手裏接過“簪食”慶祝團聚,故名“子怡幫”。
9大布餅
大埔餅是大埔的傳統食物,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相傳,清乾隆年間,在陜西擔任按察使的大埔百侯楊回家給母親祝壽。為了紀念我的母親,我帶著我的服務員和廚師回到大埔,為村民舉行生日宴會。其中有壹種零食“煎餅”,我從來不覺得我媽很喜歡吃。楊纘緒的事假到了,她想回陜西。為了讓母親能長時間吃到煎餅,她讓廚師留下來,讓他教當地村民做煎餅的手藝,然後才回到自己的崗位。此後,煎餅的制作技術在大埔百後民間流傳,大埔客家人結合當地豐富的原料不斷改良和改變口味,演變成今天的風味小吃。
10大埔企業油餅
相傳100多年前,梅州大埔縣茶陽泰寧有壹個叫鐘的人。他常年去茶陽賣農產品維持家庭生計。為了省下午飯錢,他總是把自己做的蛋糕當幹糧,百吃不厭。有壹天,老鐘突發奇想,為什麽不順便多做些蛋糕呢?可能別人和我壹樣喜歡吧。於是,他真的做了很多,挑了茶陽去趕集,在趕集上賣,取名“企業油餅”,又油又糖,價格便宜。果然,企業油餅壹上市就大受歡迎。嘗到甜頭的老鐘轉行做企業油餅生意。當他的兒子長大後,他繼承了父親的生意,然後是兒子的生意。現在企業油餅已經傳到了第四代,技術自然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成為了大埔美食中的壹顆閃亮的星星。
11永定芋頭包子
民間有句話叫“吃芋頭包子,包銀包金發財”。芋頭包子是壹種客家小吃。它是壹種用芋頭和木薯粉做成的包子,制作方法簡單。壹般是將大而易腐的芋頭洗凈,帶皮放入鍋中煮熟,然後去皮,在鍋中搗碎(爛)成芋泥,加入適量木薯粉和精鹽,用搟面杖搟成包子皮。餡料為瘦肉、香菇、冬筍絲(或筍幹)、蝦仁、蘿蔔絲、蔥段等材料,切碎,放入精鹽和味精,翻炒,濾出湯汁,即成餡料。
芋頭包好後放入有紗布的蒸籠中,大火蒸15分鐘,香氣撲鼻。這時候出鍋,放入香油等調料。壹盤熱氣騰騰,香噴噴的芋頭包子就做好了。芋頭包子可以蒸、煮、煎、炸等多種烹飪方式食用,口味獨特。
閩西客家地區還流傳著壹個關於“芋頭充饑”的小故事:古時候有壹個寺廟和尚,專門種植芋頭,每年都賺得盆滿缽滿。他泥如泥築了壹堵墻,然後就餓了。這座寺廟的四十多名僧人吃芋泥熬過了那段慘烈的歲月。可見芋頭是好東西,是山中之寶。但聰明能幹的客家人在吃雜糧的時候,不斷變換口味,改變吃芋頭的方式,更新芋頭的烹飪模式,用芋頭烹飪菜肴招待客人,於是在日常生活中烹制出壹種鄉村美食——芋頭包子。過去,芋頭和紅薯是山村客家家庭的主要雜糧。農業諺語說“紅薯和芋頭是半年的糧食”,既可當菜,又可當飯吃。
在閩西客家地區,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做芋頭包子,尤其是除夕的芋頭包子,味道特別。不僅有“金包銀”的寓意,全家人聚在壹起包芋頭的場景更是飽含深情,散發著溫馨!
12鄧郎美酒
從前,客家某地有壹對夫婦。他們充滿愛心、善良、慈善。他們靠釀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但結婚幾年後壹直沒有孩子。有壹天,老公出去送酒。回來的路上,他看到壹個被遺棄的女嬰傷心地哭著,帶她回家。他老婆也是個好心人,就是放下工作給女嬰洗。洗過的女嬰眼睛黑黑的,很討喜。這時,壹壺香氣濃郁的酒釀造出來了。這對夫婦非常高興。他們把酒放在罐子裏,然後儲存在地窖裏。夫妻倆商量,如果以後有了孩子,就讓這個女嬰做兒媳婦。如果不能生孩子,就把她做妳的女兒,這壺酒妳兒子、兒媳結婚用,或者妳女兒出嫁用。也許上帝被這對夫婦的善良感動了。兩年後,夫妻倆有了寶寶,小女孩乖巧可愛。她七八歲就學會了釀酒,親手釀的酒好喝好喝。很多遠道而來的客人都是來買“等郎梅酒”的。從此,這個家族興盛起來。
18年後,這對夫婦為他們的兒子和兒媳結婚,並邀請他們的鄰居參加宴會。存放了18年的酒更香了,壹個著名的民謠歌手即興創作了壹首民謠:
從此,這對夫婦的善行成為壹段佳話。據說“等郎美”的稱號也是從那時流傳下來的,客家人采用“等郎美”的習俗也是從那時開始的。
13艾贊的傳說
客家人有壹個傳統習俗,就是在春天,用艾草和糯米粉揉成“馬克杯”來祭神、待客。《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有回陽、調氣血、祛濕散寒、止血安胎之功效。所以客家人喜歡吃鮮嫩的艾草,清明時節天氣潮濕。吃艾草可以祛濕溫補。艾草不僅用來吃,還掛在門前辟邪。孩子用艾草燒水洗澡,也能防瘡。關於艾贊還有壹個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有壹年的早春,壹條東海龍逃出水晶宮,在外面胡作非為。他去了客家地區紫金興風作浪。強風吹倒了房屋和樹木,洪水沖走了莊稼和土地,惡浪掀翻了船只,惡龍吞噬了人和動物。人民很痛苦,抱怨很多。2月19日,觀音菩薩路過此地,見惡龍無法無天,觀音化身為壹位好心的老婆婆,向當地人解釋了這件事。按照觀音的指示,人們很快用艾葉和糯米粉制作了發夾,供親朋好友品嘗。吃過艾蒿的人會散發出壹種讓龍害怕的氣味。家家戶戶還會在屏幕前的桌子上放壹盤盤的馬克杯,或者把它們掛在高處,讓艾蒿的香味慢慢擴散。此外,還點燃了香燭,燃放了鞭炮。人來人往,人聲鼎沸,非常熱鬧。惡龍被艾葉的味道驚呆了,半死不活,從來沒見過這麽沸騰的場面。他嚇得魂不附體,逃回海裏,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14興寧蓼屬軼事
“蓼花”是興寧縣的壹種著名糕點,有“餅中之花”之稱。100多年前,“何首烏”遠銷東南亞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蓼花”講究形、色、味。外表像瓜,裏面像瓜瓤,脆甜。對選材和制作工藝要求很高。說到蓼,有個有趣的故事。
祝枝山,江南才子,興寧知府。有壹天,很想吃家鄉有名的糯米糕,就請來了壹位名叫陳的點心師傅,口授糯米糕的制作方法,並請陳師傅照辦。但陳師傅並沒有完全按照他傳授的食譜,而是結合客家點心制作的特點,用糯米、芋頭、芝麻、糖等原料,做出了另壹種獨特的美食。祝枝山吃的時候又脆又香,又脆又甜,色、香、味俱佳。他忍不住稱贊陳師傅手藝高超,同時工資翻倍。他親自將這種蛋糕命名為“廖化”。從此,“何首烏”的名聲就在客家地區傳開了,並慢慢傳到國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