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最近聽說北京某小學開始倡導教師家訪,並將這種傳統模式常態化。到目前為止,該校教師已進入118家庭;學校的正、副班主任實現了100%參與家訪。
上周末發起了語音討論,家訪的話題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積極參與。在後臺留言裏,有人說:“非常支持,因為家訪比微信和qq更方便老師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但也有不同的聲音表示,“應該說家訪確實能更全面地了解學生,但現在老師們從早忙到晚,哪來的時間家訪?”
其實微信群和家訪都是形式,家校溝通才是本質。老師和家長們,在妳們看來,微信群和家訪各有什麽優缺點,妳們更喜歡哪個?
家長群是“好用”還是“討厭”?妳有什麽經驗?
有了群,老師和家長溝通起來更方便。
老師會在群裏布置作業,告知孩子學校情況,告知班級相關事宜。家長很方便大家了解基本信息。
有的老師甚至每天發孩子在學校的視頻,讓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真的很實用。
還有的家長表示,有的老師在群裏統壹說,避免了孩子可能產生的誤解,溝通更快更透明。
公開回答問題,提高溝通效率。
有時候,群裏壹個家長的問題,可能就是很多家長的問題。老師回答後,實際上是同時回答了很多家長的問題,避免了私下交流和老師重復回答的情況,提高了老師的工作效率,減輕了壓力。
不分時間和細節的“轟炸”有時讓人無法忍受。
有家長反映,建立家長群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實際操作中有時可能會失控。比如有的家長在群裏曬太陽求關註,有的往群裏發微信業務鏈接,讓壹些家長“難受”。
而且老師也不容易。有老師說,以前家長打電話或者見面壹般都會有時間上的顧慮,但是有了群之後,遇到了不顧時間和細節“@”自己的家長,感覺隨時都在上班。
喜歡嗎,蓋樓...家長群有點變化。
“排隊”贊,“蓋樓”留言,贊收藏,微信商家代購...有家長說現在有些家長有點變味了!
江蘇淮安壹位居民說,他每次打開家長群,都有500多條未讀消息,其中只有1條是通知,其余499條都是“好的,老師給我收到了”、“老師費心了”、“非常感謝”等回復。
但也有家長認為有老師的家長說話要得體,體現家庭教育水平;老師發出通知後,回復要及時,體現對學校事務的熱心參與。
北京壹所小學另辟蹊徑,倡導家訪常態化。
拋開這裏的“好用”“煩人”家長,我們來看看北京這所小學的做法。他們另辟蹊徑,開始重視傳統家訪!
“當老師來到學生的家庭時,他會把對學生的關愛帶進這個家庭。這種行動是對學生最好的教育,他們會在我們無形的關懷中學會關懷。”東城區伊美小學校長惠今說。
雖然不是硬性規定,但四年來,家訪已經成為這所小學教師自願的常態化工作。目前,學校正、副班主任已實現100%參與家訪。
通過家訪,老師找到了孩子的另壹面。
2014,剛剛休完產假的趙女士接了壹個新班,這是她第壹次從低年級開始上課。和中學生不同,低年級的家長更關註孩子,家長特別想知道孩子在學校的細節。”於是趙老師響應學校的倡議,開始“回家”。
通過家訪,趙老師了解到,很多學生的家長生意小,工作時間緊,很少有時間看手機。趙老師把這些家長歸為壹類。學校每次有通知都會直接給這些家長打電話,或者提前和家長預約,方便的時候和他們溝通。
“家訪結束後,我能理解孩子們的壹些表現。”家訪不僅幫助趙老師提高了班級管理的效率,也讓她更好地了解了壹些孩子行為背後的深層次原因。
現在,新班級已經升到五年級了。作為班主任和班上36名學生的家屬,趙老師也去過各地,有些“重點對象”還不止壹次去過。家訪不是“搬弄是非”,語言也是壹門藝術和學問。“我們不是要指出孩子的缺點,而是要和家長壹起想辦法讓孩子變得更好。”
通過家訪,閱讀將被排除在外。
壹段時間以來,吳老師壹直在思考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當她帶著困惑去她家拜訪時,發現很多家長都有著和她壹樣的期待。"利用零散的時間閱讀怎麽樣?"壹年級後的暑假,有家長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盡管時間倉促,這個建議還是得到了十幾位家長的響應。孩子們圍坐在社區花園裏,和妳分享他們最有趣的故事。
後來在新班主任李老師的帶領下,讀書會的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讀書成了這個班乃至全校最時尚的事情。
“孩子們從過去變得大方自信,平時的讀書會給了孩子們在大眾面前展示自己的機會。”兩位班主任覺得家訪產生的火花讓很多以前很難的事情有了可能。“家長參與越多,學校的工作就越順利。”
對於家訪,老師和家長有話要說,是“叫好”還是“擔心”。
有人說,家訪是不可替代的溫暖。那麽老師和家長是怎麽看待家訪的呢?
聽說老師要來參觀,家長說...
1.歡迎光臨!沒有實地家訪是無法了解壹個學生的。
有家長表示,老師最好能在假期擠出時間,到學生家裏走壹走,與家長和學生面對面交流。
溫州的黃女士認為,不實地走訪壹個學生,是無法真正了解壹個學生的。“電話和微信確實方便,但父母壹般不願意透露具體的家庭情況和生活環境。但是,這些因素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
“最後壹次拜訪我兒子的班主任和另壹個老師,兩個人都很年輕,但我看得出他們很緊張。”濟南市的馬老師說,他歡迎老師家訪,既可以和老師交流孩子在學校內外的表現,也希望孩子在這個時候能更有禮貌,給老師留下更好的印象。這些都是“電子家訪”做不到的。
用戶@中中中中中中中評論道:“妳用微信是摸不到孩子的實際情況的。有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壹樣,在家裏表現也壹樣,還是保持傳統家訪模式比較好。”
2.擔心!老師為什麽來?怎麽娛樂?妳會忽視老師嗎?
壹些家長承認,由於現在的聯系方式多種多樣,老師下班後去他們家太難了。有些家長認為家訪不僅給家長帶來壓力,還會讓孩子不安,所以不希望老師去家訪。
溫州市的楊先生有壹個上小學的女兒。他說,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老師可以通過電話或者召開家長會的方式聯系家長。“坦率地說,我對老師的來訪感到相當有壓力。我們想知道孩子在學校過得怎麽樣,或者老師認為有必要和家長溝通,直接打電話和微信就行,省時省力。”楊先生說。
“老師來家裏看望我們家長是很歡迎的,但是怎麽接待有點難。”合肥的李女士說,周壹學校通知可能會選擇部分學生家庭進行家訪,家長被炸了。李女士私下和幾個關系好的家長商量如何接待老師,大家意見不統壹。
家訪,老師說...
1.有必要進入學生的生活。
有老師表示,傳統家訪模式有助於學校和老師更深入學生生活,發現問題並及時解決。
家訪的對象可以有選擇性,很大壹部分是性格、學習等方面有壹定缺陷的孩子。這些孩子的家長往往很少主動與老師溝通,所以老師有必要主動走進他們的家庭和生活。
用戶@cjf-lf留言說:“家訪可以幫助老師更加全面細致地了解學生的情況,為解決學生身上的各種問題提供更加有效的方法。"
班裏孩子多,平時工作忙,家訪消耗精力。
“傳統家訪好,但是老師壓力太大了。”溫州壹位小學老師坦言,家訪是有壹定限制的。比如要提前做很多準備,提前和家長溝通。
網友@蔡玉橋深有感觸,留言說:“回家壹周了,每天9點回家,好累。”
教師不僅要從事教學任務,還要忙於教學和科研。壹個班40個學生,去他們家選時間會占用老師很多時間和精力。
3.老師在拜訪“冷”和“熱”的時候也很尷尬
孫老師是合肥壹所小學的班主任。有壹次,她要去學生小英家做客。因為在班裏性格內向,為了防止家長提前準備增加負擔,孫老師沒有提前告訴家長就直接找到了小英的家。然而沒想到的是,當她說明身份時,屋內壹個自稱是小英母親的人告訴她,家裏比較亂,孩子父親不在家,不方便接待老師。孫老師終於拿到了“閉門羹”。
網友@ 2017留言說:“家是壹個比較私密的地方,如果老師突然通知我來家裏做客,會有點尷尬。”
但是,如果家長過於熱情,老師就會不知所措。
溫州壹位老師說:“我壹到學生家裏,父母就開始安排飯菜,堅持讓我留在家裏吃飯。"
“我爸媽說在壹個地方等我,怕我找不到家庭住址。結果到了那裏,直接被拉進了旁邊的酒店。”薛老師是合肥壹所知名中學的班主任,而在這幾天的家訪過程中,像這樣“熱心”的家長已經不止壹位了,這讓他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