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寒食節的起源、歷史和傳說

寒食節的起源、歷史和傳說

寒食節的起源

寒食節,又稱熟食節、禁煙節、寒食節。它的日期是離冬季至日105天,也就是清明前壹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習俗是禁火,不用火做飯,只吃準備好的熟食和冷食,故名。寒食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成為清明的壹種習俗。清明那天,不放煙花,只吃冷食。

寒食節有兩個來源。壹個是周代春季中後期的禁火習俗。由於季節不同,古人用不同的樹來鉆火,這就是換季生火的習俗。而且每次換火都要換新火。在新的火到來之前,人們被禁止生火。《李周秋官四局史》雲:“仲春,中禁與木鐸修火。”禁火期間不能做飯,但要提前準備好禁火期間吃的食物。這種食物被稱為“冷食”。

寒食節的另壹個來源是春秋時期晉國的故鄉山西的節退習俗。介之推是春秋時期晉國的兒子重耳(後來的晉文公)在流亡時的忠實追隨者。後來被火燒死,舉國哀悼。《荊楚春秋》的故事說:“介子推(即介子推)三月五日被火燒,國人哀悼。每年春晚都叫‘禁煙’,因為不升火,犯了會傷田。”

寒食節的歷史和傳說

據傳說,在26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的妃子為了讓她的兒子繼承王位,對王子圖謀不軌,申生被迫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天譴而流亡國外。在流亡期間,重耳遭受了屈辱。本來是我跟著他出去的,大部分都是陸續出去的。只有幾個心碎的人留了下來,壹直跟著他。其中壹個叫解直推。

有壹次,重耳餓昏了過去。介之推給了壹塊肉,煮熟後給了重耳。19年後,重耳回到中國,成為君主,也就是春秋五霸之壹的晉文公。

晉文公上臺後,大大提升了與他同甘共苦的官員,卻忘了介紹他們。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傑智叫屈。晉文公突然想起往事,感到內疚,立即派人去請介之推上法庭,被封了。然而,傑的推動是堅定的。晉文公不得不去討好。然而,當晉文公來到介之推的家時,他看到門是關著的。介之推不想見他。他曾背著母親躲在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東南),寧願隱居。晉文公讓他的禦林軍去搜綿山,但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想出了壹個主意,說,不如把火燒山放了,三面放火,留下壹面,等火燒起來,解之就自己出來了。晉文公下令提升火燒山。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撲滅後,傑誌終究沒有被推出去。上山壹看,介之推和母親抱著壹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看著介之推的屍體,哭了壹會兒。然後他把屍體埋了,發現介之推的後背被壹個柳樹洞堵住了,好像有什麽東西。抽出來壹看,原來是壹件裙子,上面有壹首血詩:

我希望妳的主人永遠是清楚的。與其陪妳當勸諫者,不如當個鬼不見。如果妳的主人心裏有我,記得我經常自省。我酒泉問心無愧,勤政清廉。

晉文公把血書藏在袖子裏,然後藏在燒焦的柳樹下。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下令將綿山改為介山,並在山上修建祠堂,將火燒山獲釋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告訴全國每年這壹天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只吃冷食。臨走時,他砍了壹段燒焦的柳樹,在宮裏做了壹雙木屐。他天天看著它,嘆息道:“真可惜。”“第壹步”是古代人的下屬在上級或同級之間互相尊重的稱呼,據說就是由此而來。

第二年,晉文公帶領他的大臣們穿著便衣去遠足,以表達敬意和哀悼。走到墳前,我看到老柳樹復活了,綠枝嫩枝在風中舞動。晉文公看著復活的老柳樹,仿佛看見了介之推。他畢恭畢敬地走到他面前,慈愛地捏了壹根樹枝,編了壹個帽環,戴在頭上。祭祀結束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命名為“清明柳”,並把它命名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經常把血書放在自己身邊,作為鞭策自己掌權的座右銘。立誌勤政愛民,竭盡全力治理好國家。從此晉國人民安居樂業,懷念起了傑之推這位建功立業卻不求富貴的人。在他去世的每個周年紀念日,每個人都通過禁止吸煙來紀念他。他還用面粉和棗泥捏成燕子的形狀,用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招魂,說:“推燕子。”從此,寒食和清明成為全國人民的盛大節日。每當有冷食,人們都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提前做好的冷麥餅;南方多是綠球和糯米糖藕。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把柳條圍成壹個圈,把柳條枝放在屋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寒食節的形成和傳承過程中,這種說法逐漸占據了主要地位。在壹些當地的寒食節,會在解之推寺舉行祭祀儀式。祭祀桀桀的儀式在晉國的故鄉山西是最盛大的。從戰國到三國漫長的歷史時期,這個地區的人們禁絕冷食和火種長達壹個月之久。到了三國,曹操下令在太原革除禁寒壹個月的舊習,規定寒食三天,從此這個風俗就成了習慣。古代寒食節有幾種傳統食品:糖漿(故名“饢”)、麥片粥、糯米奶酪、小麥奶酪、杏仁奶酪、雞蛋和拌有鹽和醋的生菜。古代寒食節的傳統遊戲主要是鬥雞和打蛋。南朝梁宗傲皇帝在《荊楚紀年》中寫道:寒食為“鬥雞,雞雕(蛋),鬥雞”。隋《玉燭集》雲:“這壹段城池,鬥雞鬥蛋多。”鬥雞的習俗直到近代還在民間流傳,但鬥蛋的習俗已經失傳了。隋代及以前的碰撞、格鬥遊戲中使用的彩蛋是染色、雕刻的彩蛋,古代稱之為“彩蛋”。畫雞蛋主要是將蛋殼染成藍色、紅色等顏色,形成美麗的圖案。繪畫和雕刻雞蛋的習俗產生於戰國時期。如管曰:“雕卵熟,故積藏,散壹切。”在隋代,人們不僅用彩蛋做遊戲,還在節日時作為禮物互相贈送,或放在托盤上幾案,作為節日的特殊裝飾。

寒食節在唐代還是壹個很大的節日。當時詩人留下了很多贊美寒食節的詩句,如文的《寒食節日:望楚》和元稹的《連昌宮詞》中說:“寒食節首壹百六十,店無煙,樹蒼翠。”沈全啟《脊上寒食》雲:“脊外寒食,春來無食欲。洛陽新甲子,明日清明。”唐宋時期,寒食節舉行壹些遊戲、競技活動和掃墓祭祖。比如唐書上說“開元二十年,寒食去墓,占L經。”現代傳說中,睡是壹種市井習俗,宜去墓中祭拜儀式。“《嶽陽陸生誌》載:“春節過後,遇天氣,常有人陸續上山,州人祭掃。等到食物涼了才停下來。“其實這些活動都是借鑒或改變了去年3月的春戲、楔入、招魂活動。自唐代以來,寒食節的地位日益下降,只有時令性的飲食習俗通過多種方式流傳於民間。

寒食節吃冷食。

清明節是人們春遊(古代稱踏青)的好時節,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蕩秋千、打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壹系列風俗體育活動,使清明節豐富多彩,趣味橫生。

寒食節,又稱“無煙節”、“寒食節”、“百日節”,在農歷冬季至日後的第105天,清明節前壹兩天舉行。當壹天的第壹天是節日時,禁止吸煙,只吃冷食。時間上接近清明節,受其影響,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登高、蕩秋千、蹴鞠、勾蛋、鬥蛋等習俗。寒食節延續了2000多年,被稱為最大的民間節日。

  • 上一篇:如何炒飯好吃又簡單?
  • 下一篇:常德有哪些歷史悠久的文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