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小學生寫作文像寫日記。

小學生寫作文像寫日記。

1.小學生作文和日記的區別1。不同的目的

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日常訓練,作文是寫作成果的展示。日記是過程,作文是目的。

2.不同格式

中小學生作文主要有四種類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它的格式壹般是標題、內容、結尾,而日記的格式是寫日期、星期、天氣等。每篇日記前面,而且不需要標題,所以對格式的要求比較寬松。

3、內容不同

作文的內容有嚴格的規則,需要根據作文要求的主題和規定的內容來寫,而日記則比較靈活。只要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記錄下來,可以是壹個主題,也可以是多個主題,甚至可以是沒有主題的自己的嘮叨,結構松散。

總之,無論是寫作文還是寫日記,都要端正態度,註意格式,突出文章重點,防止寫成流水賬。

擴展數據:

日記可分為生活日記、工作日記、觀察日記、學生日記作文、心情日記、自然日記。日記記錄了每壹天的美好時光,有開心的,也有難過的。寫作水平不同,日記質量也不同。比如雷鋒日記,會出現在教科書裏。

作文經過思考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表達出主題意義的壹種敘事方式。作文分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關於寫作六要素,壹般的看法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過程、結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作文

百度百科-日記

2.三年級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剛學會寫字,學會看圖寫字的孩子,如何寫出比較流暢的作文?通過這次國培和我自己的教育經歷,以及其他老師的意見,我總結了幾點關於如何寫好小學三年級作文的建議:第壹,註重興趣寫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把“我要寫”改成“我要寫”。這可以通過給老師寫的作文打高分,或者在課堂上閱讀更好的作文來激勵孩子寫作。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二,註意寫作的積累。小學生的語言積累主要來自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滲透著作文指導。養成讓孩子邊讀書邊記筆記、記筆記的習慣,這就意味著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壹定要有話要說。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也會背”,“讀書破萬卷。所以壹定要看很多課外書,最好是每天30分鐘,比如安徒生童話,壹千零壹夜,十萬個為什麽等等。第三,壹定要真寫。寫作文的時候壹定要說實話,不能說大話,不能說假話。如果真誠,就能說真話,說實話,這既是作文的問題,也是做人的問題。所以,壹定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第四,經常練習寫作。寫作是壹種技能,技能的形成要靠訓練。要寫好作文,壹定要把自己馬上想到、聽到的好句子或片段寫下來,然後組織成文章。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通過讓學生寫日記,讓寫作成為壹種習慣。總之,寫作教學要體現快樂寫作、大膽寫作和寫作。

今天中午看到媽媽上班很累,爸爸忙著洗窗簾。

我壹個人,所以我想幫助我的父母。我能怎麽做呢?中午了,我來做飯。我先把香腸切片,加鹽、醋、油、胡椒粉,拌涼菜。

媽媽今天買了餃子,我來煮。先把水燒開,等水開了再把餃子放進鍋裏。剛開始,又白又肥的餃子好像睡著了,沈到了鍋底。過了壹會兒,他們好像醒了,飄了起來。媽媽說它們浮起來就熟了。

我放在碗裏,叫爸媽吃。他們都誇我長大了會做飯。聽到這個消息我太高興了!吃完後,我還洗了碗。爸爸媽媽說今天的盤子是最幹凈的。

4.小學生如何寫周記?是作文還是日記?1.沒毛病。

孩子的思想往往是最活躍的,也是最意想不到的。在用適當的方式寫了幾周日記後,壹些孩子開始表現不好。偶爾他們覺得缺少寫作素材,就會偷偷改別人的作文來彌補;有時候,有心情的時候,我會在周記裏編壹首“歪詩”;有的會調皮卻小心翼翼的在周記的角上畫壹朵花。對於這些,老師最初的反應可能是生氣,但換個角度看,這些不就是創作的雛形嗎?我在評論中首先肯定了這些周日記的“創新”精神,同時提出了要求:看到好文章,可以在周日記中摘抄,但必須加上摘抄的理由和想法,並簡單評價文章的效益;只要內容健康,也可以嘗試用詩體寫日記;至於畫畫,就抄《周記》裏壹首好的古詩,然後用壹張圖“正名”就行了。以後我會主動引導學生嘗試壹些比較新的寫作風格。現在學生經常接觸手機短信,所以我提議可以模仿周記裏的“短信體”的寫法,達到簡潔、押韻、傳神的目的。有些孩子偶爾會用家裏的電腦在網上交友聊天。我也建議可以試試周記裏的“聊天風格”,把聊天的內容寫下來,從中可以學習如何禮貌、得體、安全地與人聊天。

隨著形式的開放和體裁的多樣化,孩子們嘗到了自由寫作的樂趣。他們開始把寫周記當成生活中的壹種放松手段和另壹種快樂,並從中體驗到成功和滿足。他們也煥發出更多的智慧和創造力。有的孩子在周記裏連續幾天跟蹤壹個事件,在每個周記的末尾加上“聽下壹集”,制造出連續劇的效果。有的在語言上追求智慧和幽默,使文筆更接近口語。周記形式的改革讓孩子意識到生活中有更多的快樂。

第二,最好簡單真實。

對於小學生來說,周記是寫作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養成良好的觀察、思考和寫作習慣,學會真實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形式和技巧更重要。在壹篇以春天為主題的周記中,我特意挑選了兩篇作文推薦給全班同學。其中壹名學生在周記中寫道,“從上學那天開始,我每天都在樓下等校車。突然有壹天,我發現樓上對面陽臺上的花已經長出了綠葉,有的已經開花了。我想春姑娘已經悄悄來到人間了。”另壹名學生在周記中寫道:“春天來了,學校的樹上落葉少了,新葉多了,我們打掃校園就更容易了。天氣暖和了,我可以少穿衣服了。冬天變成大男人了,現在沒那麽重了。”這兩本周記中最有價值的是顯而易見的道理,以及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比起用大量的篇幅和華麗的詞藻來描述大家都見過的春天,這兩本周記會更有生命力。

我會特別註意學生周記中發現的這種真實表達,及時表揚。比如還有兩本觀察狗的日記。有壹本關於狗的外貌和狗的鼻子的周記。有這樣壹句話:“我用手摸了摸它的鼻子,濕濕的”;另壹篇文章描述了狗遇到大狗時的恐懼。“狗尾巴立得很快,像根棍子,腰彎著,爪子踮起腳尖。”其他學生在日記中寫下了他們對鹽的味道和來源的好奇和疑問。這些都是我批發周記時很高興看到的部分,也是我很期待,也會很欣慰的部分。我從小就養成了觀察、探索、思考的習慣,養成了忠於內心的習慣,學會了真實表達的習慣,這不僅有利於以後作文的積累和訓練,也有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總的來說,有利於學生的生活。

第三,導向還是很重要的。

既然什麽都可以寫,怎麽寫都可以,而且強調真實,那麽在學生的周記裏會有什麽反應呢?學生會感到輕松,對周記的興趣會大大提高,會在壹定程度上擺脫無話可說或假、大、空的傾向,會更加豁達,但也容易天馬行空,無拘無束。那麽,什麽“哇”、“暈”、“886”等不正規的網絡語言、聊天語言,都出現在學生的日記裏;壹些人會在他們的每周日記中不厭其煩地使用描述暴力的遊戲;有的會在周記裏發泄對父母安排家務的不滿;有些同學會對班裏同學之間的矛盾表現出幸災樂禍的想法,或者壹味的抱怨和指責別人。甚至有壹些學生在他們的每周日記中表達青春的負面思想,如“人有什麽好的?”?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不得不學習。愛看書的當然好,不愛看書的只有周末才開心。人到中年,又要工作,又要養家,壹點清閑都沒有。老人已經不能動了,整天呆在家裏,害怕有壹天‘回家’(死亡)。唉——“。我把學生周記中的這些現象視為意料之中。如果老師對這些東西過於敏感,第壹反應就是打壓批評,可能會讓學生更加無所適從。我從中感受到兩層意思:第壹,我認為學生在寫作中應該有壹些愉快的元素,會增加他們對周記的興趣,進壹步消除他們對寫作的抵觸情緒。其次,這些東西既然真的存在於學生的生活和心理中,那麽用語言表達出來,呈現在老師面前,比藏在內心深處要好得多。從另壹個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把這些生動的事情看作是教育學生品德的好機會。

5.日記和作文有什麽區別?在具體內容的寫作上,是寫給自己看的。比如叫作文,日記有自己的格式。它還有壹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要註意重點,和主題相適應的結構和表達。

當然,只有日記記錄了每天的所見所聞所想,或者表達了對某個問題的看法等等。其他文章可以說是寫給別人看的。可以談——記錄自己的經歷。

中小學生作文主要有四種類型,非常靈活。

日記主要記錄壹天中發生的事件或思想變化。

日記在具體的寫法上,周、信,這是在每篇日記前面寫上日期備查,也就是也可以是若幹主題,甚至可以是沒有主題的自我嘮叨。第二,它應該與今天相關,並有壹個固定的主題:每個應用的風格都有自己獨特的格式。因此,可以說:敘事寫作。作文是壹個總稱,主要要把握三項。

應用文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防止寫成流水賬,或者記錄今天發生的某件事,或者對生活的理解。日記和壹般敘述,天氣等。例如,記錄今天發生的事情,可以成為壹個主題。

作文不同,描述性強,可以記錄今天的所見所聞。作為中小學生的日記,常用的實用文章主要有:短小精悍、天氣等。、以請假筆記和實用文章的形式留筆記,以書信的形式寫信,意思是學生學習寫文章。

同樣,日記等。,文筆嚴謹,演講:提案。

另外,議論文寫作比較隨意,還是我今天想到的壹些經驗。比如單詞多,應用文範圍很廣。

6.日記和作文能不能寫的壹樣,不太壹樣。

很多人把每天寫日記作為提高寫作水平的壹種方式(我在自己的博客《如何讓孩子寫出好作文》裏也做了詳細介紹),這其實挺好的,但是如果不註意,就很容易步入誤區。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孩子寫的四篇日記:

他們的語文老師要求每個學生在國慶假期寫四篇日記,於是他寫了四篇“獨特”的日記:

第壹篇,他把去南京的火車票貼在日記裏,在火車票下面標了壹行字:今天,爸爸媽媽坐火車來到六朝古都南京。

第二篇,他在日記裏貼了壹篇介紹南京玄武湖風景的文字,最後寫道:今天玩了壹天玄武湖,腿都酸了!

第三篇,他在日記裏貼了壹張去中山陵的車票,還記了壹行字:除了累,我沒什麽印象。

第四條:他在日記裏貼了壹張返程火車票,又寫了壹句: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毫無疑問,孩子壹定是被語文老師批評了,被罰重寫了。

其實這裏有壹個把日記和作文混為壹談的經典案例。

如果僅僅作為日記,這四篇基本合格,但如果作為作文或寫作,顯然不夠。因為寫日記的要求很簡單,最低要求是備忘錄。如果能把當天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記錄下來,也是很零碎的,壹般不會串成只有壹個中心思想的作文,所以寫日記和寫作文要區別對待。

很多老師壹開始就指導學生寫日記,簡單的告訴學生想寫什麽就寫什麽。但是,由於學生無法篩選內容,發現寫作的亮點是什麽,根本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什麽,所以有些孩子會想到拉屎撒尿,於是毫無忌諱地寫。有的孩子會忍不住把壹天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從早上七點起床,刷牙洗臉吃飯,到晚上睡覺,什麽都不留下。

其實這樣寫日記很正常,也沒什麽不好。琪琪寫過很多類似的日記。在她的書櫃裏,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她5歲時寫的字跡和6歲時寫的壹些日記。現在拿出來看看,特別有意思。連她自己都覺得很可笑。

但是,如果在課堂上稍微暴露和展示這些孩子寫的幼小日記,可能會在不經意間帶來很多弊端。如果老師不太註意壹些細節,這些剛開始學寫日記的孩子會因為不夠好而受到很大的打擊。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教孩子如何寫日記應該提前進行,這也是家長的必修課。有遠見的父母壹定會提前讓孩子知道寫日記的好處,以及如何寫日記的基本知識,絕不會等到孩子上了三年級才匆忙提出要求。

孩子壹旦掌握了寫日記的基本要領,就不會覺得寫日記有多難,也不會出現長時間拿著筆寫不出幾個字的場景。

所以,要求孩子每天記得寫日記,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棒的寫作訓練。只是我們要求孩子寫日記的時候,壹定要分兩個明顯的階段。第壹階段是純日記形式,包括上面列舉的案例,但是四本日記太簡單了。當然也有摘抄,隨性日記(只記錄幾個字,不要求每句話連貫),情感日記等等。

第二個階段是記錄有亮點的日記,即把值得記錄的事情,有意義的特別的事情或感受作為日記的主要內容,這樣自然過渡到寫作層面。

要交給老師的日記,就是第二階段提取的內容。其實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日記,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作文,壹定要認真對待。如果在上述情況下,老師可以直接對同學說“國慶期間每人要寫四篇作文”,當然還有字數、主題等相關要求。如果這樣安排,同學們就不會單純的把日記當成作文了。

當然,日記寫好了,好的作文也就漸漸離妳近了。但是寫日記和寫作文還是有壹些區別的。

7.小學生壹年級如何教孩子寫日記,既能提高寫作能力,又能提高思想認識,培養嚴於律己的好習慣。

那麽,怎樣才能寫好日記呢?這裏有兩種方法可以指導學生寫好日記。首先,剪貼日記。將報紙、門票、公園門票、現場照片、影視劇、展覽門票剪貼在日記本上,在側面或背面寫下筆記或簡短的感想。

最佳答案——兩個月前由投票者選出雖然“多練習寫作”(記日記)也是新課標的要求,但要讓學生從壹開始就喜歡寫作,到後來會寫,愛寫,並不容易。教師需要細心的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寫日記的快樂,不是作為壹項任務,而是作為自己的需要,作為壹種享受,這樣日記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這學期我作為新教育師生寫作文的實驗班,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寫日記,以寫什麽為重點,讓學生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現在,就說說我這學期的壹些收獲吧。

首先,明確寫日記的好處。學生不太喜歡寫作文,更不喜歡寫日記。

所以,接到我們班師生要寫作文的通知後,我真的有點擔心。學生不願意寫怎麽辦?於是我想了很多辦法,先讓學生對這本日記感興趣。為了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首先,我告訴他們,我們班很光榮。全校選了四個班做實驗班,我們班就是其中之壹。這是壹件很光榮的事情,主要寫日記對我們有很多好處。

不要以為日記是壹種簡單的應用文體,但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自東漢最早的馬杜伯《神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歷代日記不計其數,如南宋偉大愛國詩人陸遊的《入蜀記》,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洪祖的《徐霞客遊記》,這些日記不僅在國內享有盛名,在海外也享有盛名。近代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傑出的科學家竺可楨,著名的革命家謝覺哉,壹生寫日記幾十年,最長的寫了壹百多萬字。

日記的作用不可小覷:壹是可以記錄備查。長大後,我們漸漸忘記了很多事情,日記可以記錄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當我們忘記某件事時,我們可以通過打開它來了解它。二是有利於個人提高自身修養,錘煉意誌品質。

有人喜歡書法,有人愛畫畫,因為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日記也是。只要妳能堅持寫日記,那麽妳就會有毅力等等;第三,可以是積累知識和資料的寶庫。

平時我們註重知識的積累,看到好的單詞和句子就要記下來。那麽寫日記也有這樣的好處,我們可以把自己壹天收集的知識寫下來,比較具體;第四,可以作為練習寫作的重要手段。

日記不需要什麽規則,它隨心所欲,妳想寫什麽就寫什麽,沒有人會問妳。我們很多名人從小就喜歡寫日記,比如魯迅的日記,成為新文學史的珍貴題材;而《雷鋒日記》已經成為* * *思想素質教育的教材;達爾文的科學考察日記是壹份重要的科學文獻...因此,小學生從小堅持寫日記,不僅有利於加強思想修養,鍛煉觀察能力,增強表達能力。那麽為什麽不去做呢?經過我的講解,同學們都躍躍欲試,情緒高漲。

學生寫日記的興趣上來了,接下來就好辦了,但也要教會他們怎麽寫,寫什麽。壹、掌握寫日記的方法。世界上什麽事都有辦法,壹把鑰匙入門,舟橋渡河,記日記,但我壹開始並沒有告訴學生如何記日記。

壹個嶄新的日記本送到他們手裏後,大家都很開心,問我寫什麽。所以我告訴他們想寫什麽就寫什麽。

第二天教完,學生的日記五花八門,寫得很好。於是我對他們說,這是妳們的日記,妳們愛怎麽寫就怎麽寫。

但是過了幾天,有同學說不知道寫什麽,好像沒什麽好寫的。這個時候我開始引導學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我可以在日記裏寫些什麽?

(1)就是寫觀察日記。觀察是認識事物的窗口,是寫作的基礎,是我們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變成文章的橋梁。壹個人只有系統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才能獲得大量的感性材料。

觀察的深度和文章的質量成正比。為此,我要求學生平時註意各種事物,養成觀察的習慣。

比如,寫寫自己的進步和成績,肯定和鼓勵自己,讓自己清晰地看到前進道路上的壹串腳印,彎彎曲曲,有深有淺,但始終向前延伸;再比如,寫下自己對社會現象的理解和感受,寫下自己在社會大家庭中聽到和目睹的壹些真善美的新事物和假惡醜的怪事,從中尋找榜樣,感悟人生的道理,督促自己逐漸形成正確的愛憎觀;再比如,四季的美景構成了壹幅獨特的水彩畫卷,吸引學生在日記中譜寫出美妙的交響樂;豐富多彩的天文現象給了學生很多啟示和教訓,激發了他們探索宇宙奧秘的熱情;壯麗的河山喚起學生用筆畫出色彩斑斕的山水畫;五顏六色的植物讓學生放松,富有想象力;可愛的動物以其多彩的體態、鮮艷的色彩、奇特的行為、優美的歌聲吸引著學生的視聽,觸動著他們的心靈。經過第二學期的訓練,我驚訝地發現,我班的同學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了很多閃光的東西,寫出了很多優秀的作品。

當然,觀察日記需要細心的觀察和眼睛。

8.大二學生如何寫日記?選擇日記格式的材料,寫好日記,為作文教學鋪路。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讓孩子“對寫作感興趣,寫出自己想說的話,寫出想象中的事,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怎樣才能讓孩子開心的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和對周圍事物的理解?指導孩子寫日記是最有效的方法。孩子可以有選擇地記錄自己每天的所見所聞、所言所行,毫不掩飾地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將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感情融為壹體。學生堅持寫日記,形成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有利於積累材料,提高素養,促進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壹.通知格式

日記有固定格式,第壹行寫的是年、月、日、周、天氣情況。學生不知道怎麽寫。很多同學壹天做什麽沒有先後順序,壹般都是記下每天的賬。這應該得到糾正。生活中有趣、新鮮、特別的事情都可以記錄下來,不壹定有積極的思想意義。開心的,煩惱的,矛盾的,擔心的,期待的,想象的,後悔的事情都可以記錄下來,甚至妳的夢也可以記錄下來。從現實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中,日常生活中所見所感,都是很好的素材。堅持讓學生寫日記,積累壹些最真實、最有價值的材料,這些材料就會成為練習的涓涓細流。這涓涓細流壹定會匯成無窮無盡的練習源泉,讓學生覺得寫日記很簡單!

二,課外閱讀,積累素材

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進壹步激發學生的作業欲望,每周壹節語文課改為閱讀課。選擇適合孩子特點的生動有趣的讀物讀給他們聽。有時在閱讀課上,讓幾個學生大聲朗讀,把讀者和聽眾帶入作者描述的感人故事中。氣氛如癡如醉。壹年級推薦拼音的童話、神話、圖片多的短小有趣的故事。第壹,視覺上吸引孩子。生詞多,有些同學怕困難。於是我把學生的聽力讀了壹遍,抑揚頓挫地讀著《壹年級的小豆豆》,讀到豆豆掉牙的時候,同學們哄堂大笑。試卷或練習冊中的短文,任何能擴展它們的閱讀材料,都要盡可能讓孩子讀或聽。

二年級,隨著識字量的增加,推薦《二年級小花》和《親愛的笨豬》看全集。看完作品內容的選擇題後,檢查孩子是否認真閱讀,並對獲獎者進行獎勵。此舉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把《無尾之狼》和《綠野仙蹤》像講故事壹樣生動地讀給學生聽,既培養了他們註意聽講的習慣,又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隨著識字量的增加,鼓勵他們自己讀書。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當我提出每周寫日記的時候,有孩子引用了《二年級的小花》,裏面蔣明明寫了五篇壹模壹樣的日記:起床、上學、放學、回家、吃飯、睡覺。跑步日記無味,沒有創意。應該是像小朵朵壹樣,真的很有意思。尤其是人們內心感受最深的東西。日記字數不限,最好簡潔。不能讓數字成為孩子的負擔。國慶期間安排了日記,幾個同學主動寫了六七篇,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字裏行間飽含真情和童真,讓人倍感親切,愛不釋手。快速瀏覽壹些摘錄:

星期六,2013,10,5,晴

今天,我(趙)和我的爺爺奶奶去田裏種小麥。爺爺告訴我,小麥要經過播種、澆水、施肥、除草、噴藥才能收割。我很驚訝,這麽多工序才能收獲。這讓我想起了《悲憫農民》這首詩。每壹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

10月6日星期天將是晴天。

今天是我阿姨的生日。我(顧子碩)高高興興地來到姑姑家,興奮地跑進屋裏對她說:“姑姑,生日快樂!”舅媽笑著說:“我們今天去飯店吃餃子吧!我們壹行八九人去了舊旅館。等了壹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了桌,香味撲鼻。我用筷子夾了壹個餃子,咬了壹口。味道很好。綠色的韭菜、黃色的雞蛋和紫色的木耳很好吃。小嬌子像個扇貝,挺著胸站起來,沖我笑,舍不得吃他!我的肚子不管他,我咆哮著。面對美食,我開始吃了起來。後來上了幾個菜,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我玩得很開心!

  • 上一篇:《檔案學概論》(第4-8章)劄記
  • 下一篇:屬於十二星座的古風名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