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耍社火”是什麽節目? [民風民俗]

“耍社火”是什麽節目? [民風民俗]

社火

社火,又稱“耍社火”,傳統民間節目綜合性文化活動。包括舞蹈、雜技、雜耍、武術、鼓樂等,是群眾在年節慶典、廟會上自娛自樂、表演性強的民間歌舞技藝活動的統稱。其歷史悠久,壹般認為是承襲秦漢時的百戲逐漸發展形成的。表演借助各種道具,事先有場面變化編排,有引人入勝的高潮鋪墊,有生動熱烈的祝辭,有歡快熱鬧的吹打鑼鼓音樂伴奏,表演程序自由。

起源

民間社火,是春節期間民間的自演自娛活動。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使祭把社火的儀式逐漸增加了娛人的成分,成為規模盛大,內容繁富的民間娛樂活動。

歷史

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產生於原始的宗教信仰,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社火壹詞始見於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六月二十四日,歡口二郎神生日,二郎廟前露臺上設樂棚,有“社火呈於露臺之上”。在漢魏南北朝、隋唐時期至南宋,皇城的除夕之夜還保留有大儺儀,後逐漸被社火取代而融於社火之中。可見宋朝的民間社火已是包羅萬象,氣象萬千。當時的社火由祭祀、巫術、儺儀、百戲、樂舞、參軍戲、民間雜耍等組成。每逢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村社便組織、舉辦使節慶、迎神賽會,有上竿、躍弄、跳索、相撲、鼓板、小唱、鬥雞、說渾話、雜耍、商謎、合笙、喬筋骨、喬相撲、浪子、雜劇、學像生、倬刀、裝鬼、砑鼓、牌棒、道術之類雜戲表演。社火表演時,臉譜面具,必不可少。頭壹天晚上,人們便精心畫好各式的臉譜,以便第二天登臺演出。

社火臉譜起源,據陜西的民間藝人介紹,周朝時,周武王率兵伐紂,大軍行至麒麟山下,被駐守山下的聞太師擋住去路。姜子牙計上心頭,讓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將的面具上陣叫罵,個個威武兇煞,好似天兵下凡。聞太師不知真假,以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傳入民間後便產生了畫臉譜逐鬼的民間習俗,並逐漸融入到了社火中。學術界則普遍認為,臉譜的起源是周秦時的儺舞。儺是壹種遠古時代的宗教儀式,“儺”本是壹種傳說中的神鳥,後被人格化,成為壹種祭祀表演。儺舞是周代在儺祭基礎上所形成的壹種驅鬼逐疫的宗教舞蹈,而“儺”的明顯特征,便是戴假面歌舞。巫師戴著刻有圖騰的面具將自己裝扮成神,巫師壹旦戴上面具,普通人就變成了“神”。面具在這裏起到了人與神的轉化作用,是行巫術時必不可少的道具。

這樣的習俗在當今社火中尚有遺存。寶雞壹帶的傳統社火,在演員“開臉”之前,可以有說有笑,壹旦“開臉”之後便不是自己,不能隨便說話,這也是原始巫術的遺風吧。

隨著社會的發展,遠古時代保留下來的社火,融入和賦予了新內容,表現形式也日臻完善,註入了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和英雄人物等元素。寶雞市陳倉區村民表演的芯子社火,在壹個平臺上固定壹根高達2—3米的鋼筋,用彩紙在鋼筋上做出老虎、棉花、雲朵等形態各異的物體,男女兒童裝扮成古裝戲劇人物,在鋼筋上擺出各種各樣的造型。

延續了數千年的社火,已成為陜西寶雞地區每年正月中的壹項重要文化習俗。寶雞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 上一篇:對微信小程序的理解和總結
  • 下一篇:“風箏”象征什麽?有什麽特殊含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