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文學
藝術的基本樣式之壹,又稱語言藝術,它以語言為媒介和手段,通過審美的方法,塑造藝術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表現人的精神世界,發揮其各種社會作用。
文學觀念的演變
“文學”壹詞在中國古籍中由來已久,但其含義不同於現代美學中的語言藝術概念。在先秦時代,“文學”同時具有“文章”和“博學”的雙重含義,即近代提到的文學、哲學、歷史學都包含在“文學”之中。到了漢代,人們開始區分“文”與“學”、“文章”與“文”,把文藝作品稱為“文學”,把學術作品稱為“學”或“文學”——這與現代“文學”壹詞的含義大相徑庭。到了魏晉南北朝,壹方面,很多人還在用漢代的說法,把現代文學稱為“文章”,把現代學術稱為“文學”;另壹方面,很多人已經開始在同壹個意義上使用“文學”和“文章”,即兩者都用來代表現代文學,而學術著作則被稱為“經學”、“史學”、“玄學”等等。但到了唐宋時期,由於強調“文以明道為宗”或“文以道為宗”,出現了重道輕文的傾向,於是不太註意“文”與“學”的區別,“文”與“博學”重新合二為壹,“文”字成為所有學術界的統稱。直到清代,“文學”壹詞通常是在這個意義上使用的。如清末民初學者張在《文學》壹文中說:“壹個作家之所以叫文學,是因為他有寫在竹帛上的文字,他的法體叫文學。”文學作為壹個特指語言藝術的美學術語,是在20世紀初,尤其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之後,在中國被定義並廣泛使用的。從此,“文學”這個概念嚴格排除了非藝術的含義,成為壹種藝術風格的名稱。
在西方,“lit(t)era tura”〔拉丁語中的lit(t)eratura〕壹詞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學是指壹切用語言記錄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人們的思想作品;狹義的文學是指語言藝術。專門指語言藝術的“文學”壹詞只是在近代,尤其是公元18世紀以後才被廣泛使用,取代了以前的“詩歌”和“詩歌的藝術”等術語。
人們對文學的本質和特征的認識過程,文學作為壹種客觀的社會精神現象,在社會的必然要求下產生後(見《文學的起源》),按照壹定的客觀規律經歷了自身的發展過程(見《文學的發展》)。而且,不同時代、不同社會、不同階級(在階級社會中)、不同民族的文學通常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比如漢賦這種文學形式,在中國產生並興盛於漢代,之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衰落。史詩這種文學形式在古希臘產生並興盛,而後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消亡,都有其歷史和社會的必然性,都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封建時代、資本主義時代的文學與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學之間存在著壹定的歷史傳承關系,存在著時代和階級性質的差異,也可以找到它們的內在依據。
隨著文學的產生和發展,人們逐漸深入地了解和把握了文學的本質和特征。在人類社會的童年時代,人們對文學現象(或者說當時混亂的意識現象中的文學因素)的認識自然是幼稚和粗心的,文學(以及其他藝術現象)往往被視為上帝的恩賜。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學自身的發展,人類認識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文學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是壹種社會精神現象。在中國先秦時期,雖然人們還是把文學和學術混為壹談;但我們對當時文學的主要形式——詩歌的性質有了壹定的認識。《尚書·虞書順典》有“詩言誌”之說(見《言誌·緣分》)。後來孔子又論述了詩歌“興、關、群、遠”的社會功能。荀子註意到了詩歌和音樂的審美力量。漢代《詩序·禮記》強調詩樂的抒情性,論述了詩樂與時代和現實的關系(見《詩序》)。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曹丕、陸機、劉勰、鐘嶸在他們的文學理論著作中進壹步把握了文學的本質和特征。他們強調文學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論述了詩歌的審美本質,詩歌是指物、形,寫的是感情貧乏的事物。區分不同文學體裁的特點;指出了“思”和“情”對文學創作的特殊意義;註意,作家的性格、氣質和學識對文學創作和作品風格有重要影響;同時提出了“文氣”、“神韻”、“風力”、“格調”、“趣味”等壹系列新概念來說明文學的許多特殊品格(見《典論·文》、《文賦》、《文心雕龍》、《詩品》)。此後,從隋唐到明清壹千多年,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所獲得的對文學性質和特點的認識的基礎上,我們以更微妙的方式把握了文學的許多品格。唐代從日本來唐的皎然、劉禹錫、金鋼等人提出了詩歌中“境界”的概念,初步探討了詩歌的主觀感受、意義與客觀景物、意象相結合而產生的藝術境界的特征(見意境)。白居易強調文學要為時、為物而寫,韓愈提倡明道。宋代嚴羽認為詩歌有“絕料”和“絕趣”,他引用了“妙悟”和“趣”(見《滄浪詩話》中的趣論)。明代李贄主張文學要表現“童心”。公安派主張詩歌要“獨抒性靈”(見《性靈說》);清代葉燮認為詩歌是主觀的“才、勇、識、力”與客觀的“理、物、情”相結合的產物,等等。他們都對抒情文學的特殊性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對於戲曲、小說等敘事文學的特點,明清時期很多文人學者開始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如李漁在《隨想愛》中論述了壹系列戲曲的特殊規律,金、毛宗崗在《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評論中闡述了人物的創作規律。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國內許多學者開始吸收西方的壹些美學思想,並與中國古典美學相結合,來觀察和解釋文學現象。如梁啟超強調小說與改良主義政治運動的密切關系,闡述小說中“吸”、“浸”、“刺”、“提”的藝術感染力;王國維接受了康德尤其是叔本華的美學思想,主張文學的本質是“解脫”人生的痛苦,並總結了中國歷代關於詩歌“意境”或“境界”的論述,對這壹概念作了全面的界定。五四以後,對文學的認識進入了壹個新的階段。
在西方,從古希臘開始,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到14到16世紀的文藝復興,再到18和19世紀的資產階級許多相當完整而精確的美學體系的形成,對文學的性質和特征也有了由淺入深的認識。但又表現出自己的民族特色,與中國的審美大相徑庭。
。。。。。。
不同的文學流派和類型
在整個藝術領域,文學是壹種有自己特色的文體。就文學本身而言,它有各種體裁和類型。
中國古代有所謂“散文”“筆”或“詩”“筆”,分為韻文和散文兩大類。
中國現代美學通常將文學分為四種體裁: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文學。
在西方美學中,也有人把文學分為詩歌和散文兩種基本類型。
還有人根據內在本質,即文學所反映的對象和內容,以及用來塑造形象的方法,把文學現象分為敘事性、抒情性和戲劇性三類。
雖然文學的不同流派和類別之間存在著壹般性的差異,但並沒有絕對的界限。而且無論什麽體裁、什麽種類的文學作品,都具有同壹性和統壹性。它們都是以作品中反映的現實生活和作家對作品的理解、評價以及融化在其中的思想感情為內容,以內容的組織結構、存在方式和語言表達等形式表現出來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總是辯證地、完美地統壹起來,成為壹個有機的整體(見文學作品)。
(杜書瀛)
蕭碩的小說
文學體裁之壹。以散文的形式表現敘事內容,通過壹定的故事情節來描寫人物的關系、命運、性格、行為、思想、情感、心理狀態和活動的環境,是小說的基本特征。
這部小說源於古代神話和傳說。魯迅說:“至於現在研究文學史的人,大都承認小說起源於神話。因為原始人,生活在野外,見多識廣,不會經常變化——比如風、雨、地震等。-他們有不可預測的抵抗力,這很令人驚訝。他們認為萬物必有主宰,所以取名為神。想象上帝的生活和行為。比如中國說盤古開天辟地,這就成功了‘神話’。從神話的演變來看,故事逐漸接近人性,外貌很可能是個‘半神’。比如古代那些立下赫赫戰功的英雄,都是在常人之上的,因為他們是上天賦予的。比如Judie吞吞蛋做生意,姚十幾天就出來了,姚出手了,都是異於常人的。這些口頭傳統被現代人稱為“傳說”。從這種演變中,商業被歸類為歷史;奇聞變成了小說。”(《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魯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版)先秦兩漢的歷史傳記散文積累了豐富的講故事、寫人物的經驗,也對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古代小說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誌怪”、“誌人”小說,但這些小說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多為片段。直到唐代傳奇小說,才逐漸形成更加曲折、復雜、完整的故事情節。宋元時期出現了講故事的小說,明代出現了文人創作的講故事的書。經過這樣的發展,中國古代小說在明清時期達到頂峰。五四以後的現代白話小說吸收了中國古代小說的優點,廣泛借鑒了外國小說,特別是19世紀西歐和俄國小說的創作經驗,使小說藝術發展到壹個新的階段。小說已經成為中國文學中最重要和最繁榮的類型。
小說的要素
情節是小說的第壹要素。情節是人物的歷史,是表現人物性格、行為、思想、感情和各種心理狀態的重要手段。任何故事總是發生在壹定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所以表現人物所處的環境也是必要條件。小說的情節是敘事性的,但壹般是通過描寫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關系和命運的變化而展開的。反映生活內容豐富、描寫人物眾多的小說,往往多條線索交織在壹起,有壹個主要的中心情節和幾個次要的次要情節。
人物的刻畫是這部小說的另壹個元素。小說在故事的發展中,要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行為、心理狀態,再現鮮明的個性。也有只寫壹個人物的小說,但通常總是描寫壹個以上的人物,而且除了主要人物,小說的主角之外,還描寫了許多次要人物。
對人物生活環境,尤其是社會環境的詳細描寫,也是小說不可或缺的元素。小說的環境描寫包括歷史背景、時代氛圍、人物關系、人文風俗和自然風光。
壹部小說必須具備上述要素,但並不是所有具備上述要素的文學作品都是小說。散文或以散文為基礎的形式將小說與詩歌區分開來;描寫內容不受舞臺時空限制,這使其有別於戲劇文學;藝術的虛構使它區別於紀實散文和傳記文學。然而,作為壹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小說是從神話、史詩、戲劇、紀實散文和傳記文學中吸取營養而發展起來的。
在現代文學的發展中,壹些現代主義流派認為小說不需要情節,不需要刻畫人物性格和典型形象,也不需要詳細描寫環境。他們強調“自我表現”,主張孤立地描述人的情緒和潛意識心理。
小說分類
小說按篇幅分為長篇小說、短篇小說和中篇小說。小說是指描述復雜事件和眾多人物並反映更廣泛的社會和歷史圖景的長篇作品。
小說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區分。比如在題材上,中世紀歐洲有騎士小說,16世紀西班牙有流浪小說,18世紀英國有感傷小說,法國有哲理小說,等等。中國古代小說也是從題材上劃分的。比如宋代就有胭脂、公案、鬼等類別;明清時期,有英雄傳說;清代有才子佳人小說和譴責小說;近代有社會問題小說、心理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童話、驚悚、偵探小說、反特小說、推理小說。
在其歷史發展中,小說不僅反映了隨著社會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的生活內容,而且豐富和改變了表現形式和技巧。在人稱上,大部分小說都采用第三人稱的故事風格,尤其是小說,作者只是對所寫的故事進行客觀的敘述。但也有第壹人稱小說,作者以“我”的身份給讀者講故事,或者采用書信體、日記體、自傳體等等。另外,也有人使用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在語言方面,中國有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
五四以來的現代小說融合了古今中外小說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手法,形成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新面貌。現代小說繼承了古代小說的特點,如人物描寫上的“粗線條與工筆相結合”,以及“分與合相結合,疏密交替,散與實相似”(茅盾《文學的民族形式》,茅盾評論集(上),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版),還吸收了外國,特別是西歐和俄國。隨著影視的興起,還有電影小說和電視小說。現代小說的表達手段幾乎是無限的,小說有能力描述生活中存在的壹切可以用語言表達的現象。除了描寫人物的肖像、語言、行為之外,還可以描寫人的感情、幻想甚至夢境,這就使得生動描繪存在於浩瀚時空的歷史圖景和某壹空間人物心中的精神世界成為可能,使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小說還可以借助作者的敘述、議論和抒情,使其藝術表現獲得哲理和詩意的光彩,從而增強作品的思想容量和藝術魅力。因此,現代小說是文學中最具表現力的體裁。
(王淑洋)
三問散文
文學體裁之壹。其概念古今不同。古文是指區別於韻文和駢文的散文,包括經典和史書。中國的文學散文是從應用寫作和學術著作(最早的是經典、歷史、哲人)發展而來的,從來沒有脫離過應用寫作和學術著作。
中國的散文歷史悠久。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文字文學的萌芽。周代出現了大量的歷史雜文和諸子百家的名作,其中許多或部分具有濃厚的文學色彩。秦漢散文是在先秦散文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的。特別是東漢以後,除了子、史的專著之外,開始出現書、註、碑、銘、辯、序等各種文體的個人雜文。最初,它們只是子史著作的表達工具,因而取得了壹定的獨立地位。魏晉南北朝是古文發展變化的時期。詩、賦、駢文的繁榮,壹方面造成了散文的衰落,另壹方面為散文修辭技巧和文采的提高準備了條件。唐宋古文運動反對駢文,提倡“古文”,實際上是壹場對文體、風格、文學語言的全面改革運動。在其推動下,從唐宋到明清,文學散文逐漸出現,產生了山水、寓言、傳記、雜文等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姚鼐的《清代古文匯編》是我國古代散文文體分類的壹部力作。它將文章分為13類:議論文、序跋、奏疏、書言、贈序、聖旨、傳記、墓誌銘、雜註、題跋、頌、頌、喪,全面反映了我國古文的風貌。
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和戲劇文學並列的壹種文學樣式,包括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議論散文。近年來,由於敘事散文中的報告文學和議論散文中的雜文已經發展成為獨特的文學樣式,人們傾向於將其從散文的範疇中劃分出來。這樣就形成了散文的狹義概念,即指以抒情為主或抒情與敘事並重的“散文小品”。
現代散文區別於小說、戲劇文學的壹個重要特點是,它要求對真人真事的描寫,或者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加工。散文中的人物和事件必須是生活中真實的,至少要有相當的依據;但它允許的藝術處理程度大於報告文學,強調人物事件的主要方面符合客觀真實,不像報告文學要求人物的言行,以及時間、地點、事件都必須準確。散文中的“我”往往是作者本人,與小說中的“我”有很大不同。由於散文能夠真實、快速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和問題,直接表達作者的認識和感受,所以優秀的散文作品與小說、戲劇等文體相比,具有“輕騎兵”的作用。
散文與小說、戲劇不同的另壹個顯著特點是反映現實生活,註重作者的生活感受,不要求人物情節完整,選材構思靈活,抒情性強。比如魯迅的散文,往往抓住人、事、景、物或者壹些內在關聯的生活片段來表達某種理解和感受,而不像小說、戲劇那樣追求豐滿的人物和完整的情節。作者寫這個人或這個事件,不是為了表現,而是寫這個人和這個事件對自己的印象、感受和影響,從而感染或啟迪讀者。散文的這個特點和詩歌很像,只是沒有詩歌那麽高度凝練,表達相對自由隨性。
此外,由於散文可以集敘事、抒情、議論的功能於壹身,而且自由靈活,可以有所側重,其表現形式比小說、戲劇文學更為多樣,各種雜感、短評、雜文、小品、通信、遊記、書信、日記、回憶錄等。可以納入散文範疇。同時,散文可以“壹瞬間看今昔,壹瞬間撫遍天下”,便於多方面反映現實。只要內容健康,富有生活情趣,能給人以靈感和美的享受,就能成為優秀的散文篇章。所以魯迅說:“散文的體裁其實是很隨便的,是有瑕疵的。”(《怎麽辦》)這裏的“隨心所欲”指的是散文靈活不拘壹格的風格,可以描寫,可以描寫,可以議論,可以抒情。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壹樣,通過典型的生活片段和細節,進行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還可以像詩歌壹樣,運用比喻、象征、擬人等藝術手法,創造出壹定的意境。但是,散文體裁和表達方式的靈活多樣,不應該理解為可以不假思索地寫作。相反,只有它的篇幅短,才要求藝術的本質,才要求它的自然和質樸,更要註重詩性和文采。散文是辯證統壹的,既貴又忌諱。無論是講究構思巧妙的小品,還是結構自然、不需要太多切割功夫的小品,都要努力通過“形散神散”的表現手法營造出壹定的意境,通過生動的畫面表達深刻的思想和美好的感受,也要把裏面的故事和外面的世界融為壹體,把詩意和境界交織在壹起,引起讀者豐富的聯想。同時,為了創造出清新優美的意境,在語言方面,散文應簡潔、短小、凝練、優美、樸實自然,充滿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並具有作家鮮明的風格特征。
(王振民、閆斌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