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息工具單純作為載體的時代已經過去。這其中需要最大改變的是教師的角色。在稀缺年代,知識奇貨可居,學生受限於“磚和水泥”這種傳統的學習空間,教師站在講臺上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模式,也就是所謂“舞臺上的智者”(sage on the stage)的模式。如果缺乏對學習者心態的認知,不去激發學習的動力,知識的傳輸過程就可能成為壹種從教師課本到學生筆記之間的機械轉換,這中間,知識繞開了教師和學生的大腦。社會的發展,使得稀缺文化轉入過剩文化。網絡也打破了空間、時間甚至學習層次的壁壘,擴大了學生的學習空間。除了傳統教室之外,大家可從網絡公開課、各類教學視頻、音頻甚至同類學生中間得到學習。學生不是壹張白紙地來到課堂,他們帶著各自的資源和背景,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在這種背景下,建構的、交互的教學方法日益受歡迎。
這種轉變當中,教師面臨著巨大挑戰,當然這些挑戰也是機遇。他們不再是“舞臺上的智者”,而是“邊上的向導”(guide on the side)。教師的優勢,不再僅僅是知識的豐富,其鑒別力也是新的競爭力之壹。他們要能夠在泥沙俱下的教學資源中,幫學生甄別、挑選、引導他們如何去吸收消化。其角色從過去知識卡車的司機,變作學生心智發展的“營養師”。技術為教師主動的革新提供了各種可能。靜安區教師進修學院附校、寶山區的問題化學習等都開始用“同伴式學習”的方法,在教師的講授之後,讓學生分組互相教學,結果發現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反而更好。閘北八中開始使用“微講座”(micro lecture)的方式,重組教學,把需要灌輸的教學內容錄成微講座上網,課堂時間集中於討論、實驗、小組作業等。網絡教學,使得以前做夢也想不到的壹些教學,成了可能。
技術可能給出色的教師更大的平臺,也可能讓平庸的教師倍感困擾。自從2007年起,iTunesU上的各類教學視頻,被下載了7億多次。如同繁多的教材會優勝劣汰壹樣,隨著免費教學視頻的增加,壹些出色的教師將脫穎而出,影響全世界的學生。這種影響和事業滿足感,絲毫不會亞於小課堂內的教學影響。普陀區曹楊實驗小學從誕生之日起就“要求”所有教師無壹例外地擁抱新技術,從任務驅動開始,為教師設計了技術支持學與教方式改變的每壹步臺階,在這樣的***同學習中,甚至讓原本已被認定為專業發展沒有上升空間的教師找到了新的專業生命力。對於教育者來說,這個技術改變的時代,教學的各種力量在重新洗牌,教師的專業發展正在被重新定義。確實,技術從外圍,給教師增加了新的“競爭對手”。技術又導致了學生預期、學習習慣等方面的變化,從內部促進教學過程的變更。學生隊伍變了,不好帶了,但是這中間,不知藏了多少的機遇,等著有心的教師去發現。
主要挑戰二:重新確立真正重要的學習內容今天當我們進入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谷歌知”的時代,當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比教師更多元的時候,當學生自己也可以成為創造知識的主體時,那麽什麽才是真正重要的學習內容?研究表明,技術資源明確影響什麽是重要學習內容的有兩個領域:交流與數學。比如在壹些策略遊戲中,利用人的基礎素養實踐來培養壹整套其他實用素養技能,如談判、討價還價、結盟、制定策略、智取對手、計算何種方式最可能有效、與不同種類的人交流等。這些實用素養在遊戲中能自然出現,但在傳統學校環境中卻很難真正綜合培養。然而,由於我們認為素養技能發展與傳統學校的學習內容直接相關,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學生玩這些遊戲是在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