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與漢族民俗的淵源
民俗伴隨著人類的社會生活而產生、形成和發展。中國是壹個古老的國家,有著極其豐富多彩的民俗。每個民族和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文化,從古至今,民俗文化壹直是人們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民俗反映了文化特征、人們的精神面貌、心理狀態、倫理觀念、生活習慣和方法、生產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反映了民俗的自發性、原始性、地域性和民族性。另壹方面,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整體民間性格和精神風貌,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主體精神和強大的親和力。
在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史上,只有漢族人民才能充分註意到民俗原始時期民俗與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關系,所以他們非常重視對民俗的了解和倡導,以達到移風易俗、穩定社會生活秩序的目的。《李周》說:“禮法,中國人所行,定義為法,大而冠之以婚喪,小而視聽,各有節日。”“俗者學之,得天下者風,得天下者俗。”所以壹定要註意“入時問禁,入時問俗,入時問諱”(《禮記·曲禮》)。《漢書·食貨誌》記載,周朝統治者非常重視風俗民情,因而建立了采詩制度:每年春天到來,專職遊吟詩人到民間采詩(反映民情風俗的民間詩歌),然後匯總給王家專職樂師。樂師們編曲作曲,然後呈獻給皇帝。何修的《公羊傳》也有類似的記述。東漢末年,著名學者應劭寫了《風俗常識》,其中甚至強調:“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戶不同政,人極順。”“政治最重要的是分清風和俗。”正是華夏民族早期先進的文化意識和價值觀,使漢漢民俗在最初時期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和幹預,將無序的、純粹自發的民俗轉化為有序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社會政治文化的壹部分,同時相對獨立地成為自成壹體的民俗文化。正是漢漢民俗文化的系統性、社會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統治階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自覺改造所形成的權威性和合法性,使得漢民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傳承的慣性力在大多數民俗中能持續2000年以上。自秦以來,嶺南原有的民俗直接受到這種先進的漢民俗文化的沖擊、創新、改造和融合,並最終被取代。所以說到嶺南民俗的起源,只能是漢漢民俗文化與它的關系最為深刻和重大。
作為先秦時期嶺南主體的南越族文化是壹種原生態的地域文化,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的民俗文化也處於原始狀態:自發性、無序性、原始性、野性和適應生存發展的價值取向的顯著的生態環境是先秦時期處於原始狀態的嶺南民俗的主要形態和特征。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相結合的原始宗教習俗帶來的連續紋身、鬼神崇拜、雞蔔等迷信習俗;水上生活形成的吃海鮮的飲食習俗;生態環境造就的幹籬築巢習俗;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社會生活仍然存在,因為它仍然處於從父系氏族向奴隸社會的過渡時期。從觀念、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等方面都不了解父親。我只知道我媽,用鼻子搶食物(用鼻子吸水),和我爸在同壹條河裏洗澡,穿著只在脖子上開了壹個口子的西裝(花西裝),在成人禮的時候鑿掉兩顆門牙(牙);甚至吃長子多生後代(為弟的習俗),抓人吃,以人肉為祭;在農業生產中,極其原始的火耕水坑等等。
秦漢以來,中原地區的禮樂教育對嶺南原有民俗的改造、融合和整合作用日益顯著。其中,由於統治階級賦予刑法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倫理性更為突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精神滲透於漢族民俗之中,甚至將嶺南民俗納入儒家文化的軌道。
秦始皇統壹全國後,多次出巡,所到之處都刻石進貢,其中還夾雜著壹些移風易俗的法律,強制全民遵守。如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巡遊浙江,登灰角山祭拜大禹,刻石立碑,頌揚先帝功德。其中說:夫棄子娶,背不忠不仁。以禮分內外,禁止放蕩,男女都要潔身自好。老公出* * *,如果他是無辜的,男方必須守規矩。壹個拋棄丈夫逃嫁的妻子,壹個不認她做母親的兒子,必然影響完整性。治理肅清惡俗,全民承教化,天下浴新風(《史記·秦始皇本紀》)。
嶺南雖是新設郡縣,卻無人敢違抗秦始皇的嚴酷法律。作為嶺南的最高長官,任濤、趙佗等官員自然會積極推行。
漢初,劉邦初定天下,為了贏得民心,頒布了壹批膾炙人口的“詔令”。其中壹條就是倡導尊老之風,規定7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從天皇那裏得到拐杖。趙佗為王的南越王國嶺南也效仿漢朝,趙佗向70歲以上的老人贈送棍棒,弘揚尊老之風。在漢朝四百多年間,嶺南各級官員中,有不少人極力宣揚儒家教化,移風易俗。比如東漢光武年間,河南修武人薩維被任命為桂陽(今廣東陽山、連縣)太守。他推行官學,制定婚姻規則,使當地“文明化”(範端昂《粵中見聞錄》)。東漢末年,桂陽是許婧的知府。因為當地風俗脆弱,民眾不懂禮儀,不懂教育,所以親自制定婚喪禮儀制度,讓民眾按照禮儀辦事。有壹次,許婧去耒陽縣春遊,遇到兩個兄弟在爭奪財產。許婧責怪自己的兩個兄弟,說:我對國家負責,但我沒有教育人民。這是我的罪過。隨即命文人寫下自證其罪的文書,上報請罪。最後,他影響了爭執不休的兩兄弟,當場和解,並向許婧告白(《後漢書·列傳》)。光武帝在位的時候,九真掌管任彥。鑒於當地洛越人沒有結婚儀式,婚姻關系混亂,人們不知道父子性質,夫妻之道,規定男20歲至50歲,女15歲至40歲按年齡配。因貧困付不起彩禮,由縣上各級官員攢工資供養。只有村民生的孩子知道他們的種姓。
晉代以後,恰逢秦漢以來中原人第壹次南遷,帶來了漢民族的禮義道德,嶺南土著深受熏陶。派駐嶺南的各級官員也積極推廣儒家文化。許多官員還親自為“孝子”、“烈士”、“賢婦”主持掃墓、擺桌、立碑、建廟。這是壹個決定性的風俗變化。正如明嘉靖《廣東通誌》所言:“漢末建安、東晉永嘉以來,中國之人,避地者,常入脊表,其後裔常無家。其風纏綿,其衣習之,其陶漸染。所以也就漸漸變了,俗了。“由此可見,嶺南民俗作為文化的壹種基本形態,實際上與嶺南整體文化的轉型大致同步,而且是以漢族民俗文化為主導的。嶺南民俗文化與漢族民俗文化淵源深厚,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從秦漢到南北朝分裂狀態結束。
(2)嶺南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嶺南民俗文化有漢族民俗的主要表征和內涵,但也有鮮明獨特的風格,處處體現著自己的特色。
第壹,美麗的嶺南風情。嶺南大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景色迷人。既有景色險峻壯闊、山歌遍地的客家村落,也有河流縱橫交錯、稻浪翻卷的潮汕平原;這裏有魚塘、桑園,有紅梅的珠三角,有略帶異國情調、風情萬種的僑鄉,有月牙般港灣的南海繁華漁村。這裏不僅有繁華熱鬧的南國名城,還有搖曳的椰林和飄香的檳榔,南海的明珠...可以說是多姿多彩,有著無限的詩意和浪漫情懷,處處散發著不同於內地的誘人魅力。
二是古代南越族民俗的情調和氣質。雖然南越族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亡,但作為民俗文化的某些因素,仍然可以通過傳承、變異、進化等無形渠道得到不同程度的保存,甚至延續至今。它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生產等民間事件中,而且滲透到嶺南人的潛意識中,塑造了嶺南人勇敢、直言、豪放、務實、守信的氣質和性格。這壹特點使得嶺南民俗往往與漢族民俗有著明顯的差異,更多地表現為對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漢族民俗的“離經叛道”傾向,比漢族民俗更具叛逆性和靈活性。
三是多元民俗的兼容與開放。嶺南民俗文化在其形成過程中,不僅以開放兼容的態度接受了漢民俗,而且以同樣的態度接受了楚民俗、吳越民俗和福建民俗。嶺南與海外交流的悠久歷史更應受到重視。從先秦時期開始,嶺南人就開始了對浩瀚大海的探索,實現了與東南亞島國居民的文化交流。秦漢以後,嶺南的海外交流更加頻繁,交往的地區也越來越遙遠和廣泛,從印度的支那半島和南洋群島,到阿拉伯半島,到地中海和東非。漢唐時期明顯受到印度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包括民間文化。明清以後,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崛起,殖民主義思潮泛濫,嶺南首當其沖,成為西方風氣之先。西方民俗首先在澳門和香港滲透,然後在沿海地區悄然興起。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歸僑回鄉定居,西方民俗的壹些習俗甚至價值觀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逐漸滲入嶺南民俗,使得嶺南民俗或多或少帶有異國情調。
嶺南民俗的多元兼容和開放,使嶺南人更容易接受民俗的新現象,從而賦予嶺南民俗更加活躍和強大的生命力。所以嶺南民風更具變數和開拓性,所以往往棄舊迎新。
嶺南民俗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總的來說是健康的。大部分民俗都是嶺南人民長期社會生活的積澱和升華。其中有記載嶺南先民創業的史詩傳說和遺跡。有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無限熱愛和向往的理想情懷;有的留下了充滿血淚的掙紮和反抗;有的充分表現了嶺南人作為龍的傳人的無限忠誠和自豪。最具特色的是反映嶺南風情的日常生活習俗和展現嶺南人開拓、冒險、創新精神的時尚愛好:舉世聞名的飲食文化,為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而形成的“哭嫁”、“童養媳”、“留守”、“自梳女”等不和諧的婚姻變奏。為了緬懷嶺南和中原地區傑出人物的歷史貢獻,各種獨特的風俗、古建築的傳說、浪漫而傳奇的節日以及對歷史人物的神化和不朽的紀念方式……這壹切構成了嶺南豐富多彩的民俗,充滿了南方的浪漫情調和傳奇色彩,具有濃郁的生活美和人情美;構成了嶺南民俗最吸引人的整體特征。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將摘錄其中的亮點,並做壹個簡短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