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講課模式是壹種基於教師活動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講解、示範和範文閱讀為主。2.講課風格的結構特征是: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知識,記憶知識;授課方式以教師講課為基礎,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聽眾。教學程序壹般分為四個階段:宣布本課程的教學目的、引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3.講座式教學的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掌控整個課堂,掌握教學進度;充分發揮正面教育教學作用,直接向學生傳授知識,進行直接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容納大量觀眾。其缺點是:學生活動少;容易受教師教學經驗和教材難度、趣味性的影響。這種教學方法有壹些局限性。如果不能引起學生的註意和興趣,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就容易形成註入式教學。4.教學法的應用應註意以下幾點: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觀點和教材相統壹;兼顧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抓住其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準確、清晰、簡潔、生動、易懂。並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與其他教學方式配合使用,合理使用電化教育。
啟發式
1.啟發式教學是教師根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通過說話、提問、揭示等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形式。在中國,“靈感”壹詞源於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怒則威,不怒則行,不發則已”。朱解釋說:“那些憤怒的人,從他們的內心尋求真理,表明他們的意義;那些焦慮的人會說話,但會失敗。啟意為開啟其意;送,即達其言。“繼孔子之後,《學記》的作者提出了‘道引領、力引領、克制引領、開放引領’的思想,進壹步闡述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主張啟發引導學生,而不是強行引導;對學生要求嚴格,但沒有壓力;指出學習的路徑,但不要代表他們得出結論。2.啟發式教學的結構特征是:其目的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對教材內容的真正理解,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和思維能力;其方法仍然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講課和談話為主,但增加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講解教材轉變為引導學生自己理解教材,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關鍵點上理解;程序多樣而復雜。根據教材的難易程度和學生理解的變化,壹般可以按照“自學-提問-解惑”或“閱讀-討論-練習-說話”的步驟進行。3.啟發式教學的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的知識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實現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責任的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的結合。啟發式教學的本質在於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靈感的好處是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缺點是不容易掌握,使得很多新老師在使用時往往成為壹個純粹的問答。
(3)討論式
1.討論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課本中的基礎理論或重大疑難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相互討論、辯論的壹種教學組織形式。2.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結構特征是:引導學生積極探索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智力;在方法上,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退居輔助地位,采用小組或班級討論的形式,教師提問,學生自行解決;程序上,基本分兩步走。第壹步是教師創造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第二步,讓學生通過思考、辯論、總結,解決問題,得到真實的答案。3.課堂討論有三種基本類型:壹種是為拓展和深化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而組織的系統性專題討論;二是針對某壹學科的個別重大或疑難問題組織的課堂討論;三是日常教學中使用的研究型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好處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見,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缺點是很難組織動員學生,而且學生壹旦動員起來,很難控制課堂秩序,討論問題壹般比較費時。4.課堂討論的壹般要求是:討論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確定要討論的話題並提出具體要求,引導學生收集相關材料,認真準備意見,撰寫發言提綱。在討論中,充分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和對分歧意見進行辯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討論的最後,老師做壹個總結,也可以提問,供進壹步思考和研究。
教學模式的功能
(壹)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的中介功能是指能夠為各科教學提供壹定理論依據的模塊化教學方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僅靠經驗和感覺從零開始教學的局面,在理論和實踐之間架起壹座橋梁。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功能是與它來源於實踐、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壹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某種具體的教學活動進行優化、總結和加工的結果,為某種教學和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及其關系提供了壹個相對穩定的運行框架。這壹框架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理論基礎,已經具有理論意義。另壹方面,教學模式是對某壹理論的簡化表達,它可以通過簡潔的象征符號、圖表和對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其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征,從而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壹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實施程序。便於人們理解某壹教學理論,也是抽象理論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具體指導教學並應用於實踐的中介。
(2)教學模式的方法論意義。教學模式研究是教學研究方法論的創新。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在教學研究中采用單壹僵化的思維方式,更註重用分析方法研究教學的各個部分,而忽視了它們之間的聯系或關系;或者習慣於停留在對各部分關系的抽象辯證認識上,而缺乏作為教學活動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研究引導人們從整體上全面探索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從動態的角度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對加強教學設計、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也有壹定的作用。
教學模式是壹種典型的、穩定的、易學的教學風格,包括教學形式和方法,它建立在整個教學的基礎上,遵循教學規律的原則。簡單地說,就是在壹定的教學理論指導下,用簡化形式表達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學模式包含壹定的教學理念,課程設計,教學原則,師生活動結構,以及在這種教學理念指導下的方法和手段。壹種教育模式可以集中多種教學方法。任何模型都不是死板的教條,而是穩定的、發展的程序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