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平潭農村過年的民俗有哪些?

平潭農村過年的民俗有哪些?

平潭人把過春節稱為“要年”。這壹年和其他地方的傳說差不多。相傳在太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物,常在歲末出沒,吞食人畜。人們把壹年的結束視為壹件難事,於是就有了“過年”“收年”的說法。平潭人多為中原移民,民間流傳的過年習俗既有中原的古老習俗,又有平潭的特色。

除塵春節是壹個非常盛大的節日,節前必須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農歷12月23日是除塵日。就是從這壹天到30號,要選奇數天打掃屋子和外面。用粽子或草綁竹竿,撣掉天花板和墻壁上的灰塵。除了洗門窗,地板,家具等等。就是過壹個幹凈的春節。

做個年仔是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稱“做個年仔”。就是準備過年。舊社會,長工年飯少,就跟主人結賬回家過年。除了商店的夥計。他們想拿著師傅的賬單去債主家門口討債,但壹般不收錢,只是為了通知。25號收錢。直到除夕關門,關門後不允許任何人打電話上門收賬。從這壹天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剪新衣,殺豬殺羊,蒸年糕,殺雞鴨,買年畫,春聯,鞭炮等等。大人們忙忙碌碌,憂心忡忡,而孩子們則滿心歡喜地期待著新的壹年。這壹天也是人們祭竈的日子。傳說在這壹天,竈神會回到天上,報告各家的情況。主人家會買廚房糖果和蛋糕為他送行。正月初四晚上會貼新的竈神圖歡迎他回來。

春節前夕,出嫁的女兒會給父母送年貨。平潭人稱之為“分年”,其實是“發年貨”的簡稱。第壹年過年,送禮要求嚴格。壹般要給壹對豬蹄,五斤線面,十塊五葷五素。第二年後,禮物數量沒有限制。分歲是尊老孝親的好習俗,至今仍在平潭延續。

平潭貼春聯、掛年畫的習俗和其他地方差不多。壹般要在除夕前貼春聯、春畫,迎接新年的到來。今年有新喪事的人,只會貼綠色春聯,以示戴孝。

年夜飯的重要內容之壹就是吃年夜飯。平潭人稱之為“三十瞎胸”,主人拿出最好的東西做年夜飯。越有錢越好。但不能做成十道菜,可以是九道,也可以是十壹道。平潭有個習俗,祭祖時要擺十碗菜,所以活人壹般不擺十碗。平潭人不按平時的順序點全十道菜,這也是為什麽不管妳的年夜飯有多豐盛,都要做點幹飯叫“明年飯”,意思是年年吃不完,總有明年的飯。壹家人吃完年夜飯後,長輩會給未婚的兒孫們發壓歲錢,這叫發壓歲錢。然後全家人圍坐在壹起。促膝談心,展望未來,直到零點,開門放鞭炮迎接財神。除夕夜要通宵點燈,燈火通明,來年興旺。

農歷正月初壹,也叫元旦。剛過午夜,有人放鞭炮。意思是“壹開始早起,壹年四季早起”。大年初壹,家家戶戶早餐都吃甜面配壹對太平蛋。我希望這壹年的生活是甜蜜的,長久的,和平的。早餐第壹口多吃面條或雞蛋,而不是先喝湯,已經成為壹種習慣。所以有“初壹早上喝面湯,出門就下雨”的說法。

晚飯後,大家都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婦留在家裏接待客人。拜年時,客人們向主人鞠躬,祝他們萬事如意,合家平安。主人也要鞠躬祝賀,然後請客人享用糖果、蜜餞、水果、瓜子,這叫“吃甜”。親密的親戚和朋友也互相發送壓歲錢。這壹天,任何人在路上遇到熟人,不管是不是朋友,都要點頭祝賀,互祝平安富貴。

新年的第壹天是新年的第壹天,每個人都希望萬事如意,這是個好兆頭。所以禁忌很多,體現了人們趨吉避兇、祈求幸福的心理。

大年初壹,平潭民間的禁忌是:

忌掃地:怕掃走財氣。後來改為從大門掃垃圾,不倒,等到“放假”第四天再倒。

忌開刀:怕開刀不吉利。這個禁忌是為了防止第壹天不小心傷了手腳,破壞節日氣氛。避免不吉利的語言:避免壞運氣。其實就是怕人與人的語言不合,傷害人的感情。

忌打罵孩子:怕哭鬧是不祥之兆。這壹天,大人們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讓他們開心。

避免追債:不要在大喜的日子為難別人。反映了平潭民間的古老習俗,以善良友好著稱。

忌吃粥:防止雨天外出。

不要打碎盤子,以防在墻上寫字。

雖然這些禁忌沒有科學的理由,但人們願意遵循它們,以求新年的吉兆和幸福吉祥的壹年。

拜農歷初二。這是民間節日悼念死者,安慰家屬的活動。每壹個在過去壹年中有成年人去世的家庭都會在這壹天為死者設立棺材,以便親友哀悼。大年初二悼念死者是平潭福清特有的。據說嘉靖四十壹年底(公元1562年),戚繼光打敗入侵平潭、福清的侵華日軍後,流民回家過年,第壹天早上聚會,互相祝賀,互祝平安,第二天到災民家中吊唁。傳承下來,成為平潭福清特有的習俗。平潭的第二天,人們壹般不走親訪友。

假期第四天,意味著春節假期結束,新壹年的工作開始。人們開始忙碌起來。市場和商場壹大早就放鞭炮開門。漁民和農民安排漁具和農具進行生產,在外工作的人出發去工作。蒸出來的發糕(不同於年糕,是用面粉和少量紅薯粉、糖發酵蒸出來的,看起來很像年糕),只能在節日當天“打開”(用刀切開),再蒸壹次。

  • 上一篇:尊師孝字怎麽寫?
  • 下一篇:12星座男女必須學會的八種調情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