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比賽
賽龍舟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歷史悠久。據民間傳說,楚人舍不得讓賢者屈原死去,於是許多人劃船追趕,去救。他們爭先恐後地追到壹起,到了洞庭湖就沒有了蹤跡,於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劃龍舟紀念他們,劃龍舟驅散河裏的魚,防止它們吃掉屈原的屍體。如今,賽龍舟已經成為壹項受歡迎的傳統競技運動。廣西各地每年都要舉行龍舟比賽。屆時,江邊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龍舟有兩種。壹層分為上下兩層。樓上有裝扮成歷史和不朽人物的孩子,樓下有在兩邊傳道、敲鑼打鼓、劃船的水手。這種龍舟挺花架子的。另壹個是比賽用的小龍船。比賽時,小龍舟圍著大龍舟轉圈。大龍船上丟了東西,小龍船上的水手就下水比賽。其中,錢和鴨子是最難搶的,因為硬幣入水就沈,鴨子則四處遊動躲避。
南寧的龍舟賽自解放以來壹直在邕江舉行。今年第壹次搬到南湖公園。比賽起點南湖大橋,終點碧湖路,全長600米。6月20日,51男女艦隊在此角逐。
吃粽子
端午節,廣西各族人民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粽子的做法也各不相同。在南寧生活了7年多的陳阿姨是湖北省仙桃市人。她告訴記者,在她的家鄉,每年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煮糯米飯或蒸粽子。除了家人自己品嘗外,還會把壹些粽子扔進河裏祭祀屈原。為了防止魚吃粽子,人們把糯米放在竹筒裏扔進河裏,後來逐漸用方便簡單的粽子葉代替了竹筒。廣西人也有包粽子的習俗。
掛艾葉和菖蒲,浸泡在草藥中
去年端午節,在記者住的院子裏,很多人把菖蒲、艾葉、大蒜、龍船花等中草藥的葉子紮成壹束,掛在門邊。問了才知道,這也是廣西人過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壹。此外,有些人還把這些中草藥放在酒中飲用。
草藥浴
家住南寧城北區南鐵機務段的魏家昌是個老南寧人。他說我小時候我媽壹燒開水就會去菜市場買壹把把的中草藥洗個澡,說洗完就不會長瘡痱子了。現在有了孩子,每年都洗。魏先生說,端午節的這種“藥浴”在廣西流傳已久,不僅南寧有,很多地方都有。
端午節的故事和傳說
事實上,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壹直有不同的說法。有些人認為這是為了紀念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壹票的愛國詩人屈原。有人說,在古代,這個節日是消毒和避免流行病的日子。
根據文獻中的記載,以及許多代代相傳的端午習俗,五月被視為“毒月”、“邪月”,五月初五為九毒之首,所以這壹天流傳著許多驅邪、消毒、避疫的特殊習俗,如插蒲葉、飲雄黃酒、祭祀五位瘟疫使者等。
後來,端午節的意義發生了變化。人們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崇高人格,忘記了端午節的初衷,把劃龍舟、包粽子等壹些未必是為了紀念屈原的習俗與他聯系在壹起。
現在大多數人只記得端午節和屈原有關,但實際上壹些新壹代的年輕人對屈原的故事幾乎沒有印象。他們所知道的是這是壹個吃粽子的節日,僅此而已。
關於端午節,其實現在並不是端午節的到來,龍舟賽也是無處不在。從驅邪避疫到紀念屈原,端午節的意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這個節日的初衷已經在年復壹年的社會變遷中被逐漸“侵蝕”了。
如今,這個節日已經成為中國美食的節日。從昔日的玉米、粽子制作,到如今五顏六色的餃子。很多地方在粽子中都融入了自己當地的美食特色。
事實上,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是賽龍舟。至於賽龍舟,文字記載始於500年前梁朝吳郡的《和續》。後來關於賽龍舟的文字記載可以在很多記載中找到。在中國幾千部地方誌中,* * *有227部記載了龍舟賽。
端午節劃龍舟、賽龍舟的說法有“群眾乘船出發,趕去救屈原。”和“壹聲吶喊鼓樂嚇跑了龍。”。這些都讓人聯想到屈原。
每年端午節,中國大江南北、南洋壹帶的華人也會舉行賽龍舟,倡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說
戰國時期,楚秦爭霸,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了以上官大夫晉商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不斷地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遠大抱負的屈原深感苦惱。帶著難以抑制的惆悵和悲憤,寫出了《離騷》《天香》等不朽詩篇。
在吳公之前的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的八個城市,然後派遣使節邀請楚懷王與秦國媾和。屈原識破秦王的陰謀,冒著生命危險入宮陳述自己的利益。楚懷王沒有聽從,而是把屈原驅逐出了首都。楚懷王如期赴會,壹到秦國就被囚禁。楚懷王悔恨交加,三年後死於秦國。楚王即位後不久,秦王出兵攻打楚國,楚王倉皇退守,秦軍攻占郢城。在流放途中,屈原聽到了突然死亡和邕城被襲的噩耗,但他絕望極了,他嘆了口氣,縱身跳入洶湧的古洛河。
江上的漁民和岸上的人們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了,都來到江邊打撈屈原的屍體。他們把粽子和雞蛋陸續帶到河裏,他們中的壹些人還把雄黃酒倒入王中,這樣藥物可以使龍和水獸昏迷,防止屈原的身體受到傷害。此後,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楚國人民都要到江邊劃龍舟,拋粽子,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習俗也就這樣流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