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誰知道“旅遊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誰知道“旅遊經濟發展的特點及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縱觀世界發達地區,其文化特征都很突出。

旅遊活動由來已久。由於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各種條件的限制,過去這類活動只是少數人的休閑活動,經濟屬性並不明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十世紀下半葉,參與旅遊活動的人數逐漸增多,活動的內容、形式和範圍也大大擴展。近二十年來,商務旅遊和度假旅遊的興起為旅遊需求和旅遊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壹、旅遊經濟概述

1,旅遊經濟的內涵

現代遊客在觀賞和度假的過程中,不僅接觸了自然,也接觸了社會。旅遊期間的吃、住、行、遊、娛、購等活動,離不開旅遊區社會的配合和支持,離不開群眾提供的服務和幫助。在商品經濟條件下,這種合作、服務和幫助的廣度和深度是建立在資本和人力投入的基礎上的。旅遊需求者支付貨幣向供給者購買旅遊產品或服務,旅遊供給者墊付資本開發旅遊資源、建設旅遊設施和培訓服務人員,然後以壹定的價格向旅遊者銷售和提供旅遊產品和服務,並以價值的形式獲得補償。

從旅遊活動的這些特征可以看出,現代旅遊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帶有明顯經濟性質的社會文化活動,即旅遊經濟活動,其內涵是:在旅遊活動過程中,旅遊需求者和旅遊供給者之間的交換和聯系,以及由這種聯系所引起的壹切經濟現象和經濟關系運動、變化和發展的總和。

2.旅遊經濟發展階段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旅遊經濟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階段。

(1)不完全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即旅遊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現階段遊客基本靠自己的吃住交通,交流接觸不多,經濟隸屬關系不明顯。

⑵完成旅遊產品交換階段。隨著商品生產的不斷發展,交換活動日益廣泛,基本上以物物交換的形式消失了,貨幣成為商品交換中唯壹的支付手段。真正的旅遊經濟活動也是在這種條件下形成的。隨著旅遊需求的增長,旅遊活動的不斷擴大,內容的不斷豐富和變化,旅遊供給逐漸專業化並形成壹定規模。旅遊活動完全建立在貨幣交換的基礎上,已經進入壹個完整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

(3)發達的旅遊產品交換階段。這壹階段的主要標誌是旅行社的興起和發展,它使旅遊者和旅遊產品的提供者之間分散的、個體的交流,通過中介——旅行社將分散的旅遊產品組合起來,變旅遊者的重復購買為壹次性購買,使旅遊經濟活動中的重復交流簡化為銷售和購買兩個獨立的環節。在整個社會中,遊客被視為片面的需求者,所有旅遊產品的提供者被視為片面的提供者。

3.現代旅遊經濟發展的特征

旅遊經濟活動形成於19世紀中期,但長期以來發展緩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世界進入了現代旅遊經濟活動快速增長的時代。在其發展過程中,它呈現出以下顯著特點:

(1)旅遊經濟活動的知名度或美譽度。最明顯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參加旅遊業,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比如中國,1999的國內旅行人次達到719萬。旅遊不再是過去少數有錢有勢的人的專屬活動,而成為普通大眾人人都可以享受的權利,旅遊成為人類的基本需求之壹。許多國家已將旅遊業納入國家發展計劃,以確保旅遊和度假真正成為每個公民享有的權利。由於旅遊活動的普及,創造了大量的旅遊需求,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廣泛的機遇。

⑵全球旅遊經濟活動。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大縮短了空間距離,使人們不再局限於短途旅行,而是突破了地域和疆域的界限。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國際政治局勢的相對穩定,全球旅遊業發展迅速。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TO)發布的信息,全球入境旅遊人數從65438到0996達到5.93億,增長了23倍多。全球旅遊活動的發展促使相當壹部分國際投資投向旅遊服務。據世界旅遊組織統計,截至1998,已有18家著名跨國酒店集團涉足中國92家酒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旅遊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0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29.6438+0%。截至1996年末,外商投資規模達到200億美元,其中旅遊飯店15億美元,度假酒店20億美元,旅遊景區10億美元,度假別墅和公寓20億美元。旅遊經濟活動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壹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⑶旅遊經濟活動的規範運作。現代旅遊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規範的運作模式。無論是國際旅遊還是國內旅遊,旅行社通常都是主要的組織者,統壹組織分散的遊客,依托各類旅遊企業和景區,按照預先確定的旅遊線路、活動、時間提供綜合旅遊服務,滿足遊客的各種需求。對於旅遊服務,各國通過相互借鑒,將遊客經常性、必要性的服務制定成標準和規範,要求旅遊企業按照標準有序經營,滿足遊客的常規需求。這種統壹或類似的服務標準化進壹步推動了旅遊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進程。

(4)旅遊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這壹特征在二戰後最為明顯,其增長壹直保持著遠高於世界GDP增速的發展態勢。從1951到1996的46年間,全球參與旅遊的人數平均每年增長7.1%,旅遊消費每年增長12.23%。旅遊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顯著提高了其在許多國家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時,旅遊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存在著相互促進的關系。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大力發展旅遊經濟,對全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第二,旅遊經濟是21世紀最具活力的經濟。

現代旅遊業是現代經濟和現代社會發展的伴生物。1980年,由107個國家簽署的《馬尼拉世界旅遊宣言》曾說:“旅遊是人的壹種主動的休息,它能強烈而深刻地顯示人才的本性。”正是由於其積極意義和“無煙”、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容量大、創匯能力強的特點,旅遊業成為當今世界發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之壹。

1,世界旅遊經濟發展回顧

現代旅遊業起源於65438+20世紀40年代的英國。20世紀60年代以後,現代旅遊真正成為風靡全球的社會化大眾旅遊。這壹時期,推動世界旅遊活動發展到新高度的主要因素來自兩個方面: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

在旅遊需求方面,世界人口基數在戰後迅速增加,從25億增加到現在的60多億;戰後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收入和支付能力大大提高,對旅遊業的普及有著極其重要的刺激作用;科技進步,生產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者休息和帶薪假期增加,出國旅遊時間有保障;戰後各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聚集在城市從事繁忙單調的重復性工作。他們希望在沒有城市汙染和工業汙染的情況下回歸自然,使他們緊張的體力和神經得到休息和放松,這有助於假日旅遊的快速和可持續發展。隨著教育向新的廣度和深度不斷發展,再加上信息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自己的故土和國外發生的事情產生了好奇和興趣,增強了他們的求知欲。旅遊熱的興起和持續升溫,恰恰是人們興趣和欲望的爆發。

在旅遊供給方面,推動戰後旅遊經濟蓬勃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壹個是旅行社的中介作用,使得廉價的團體旅遊、包價旅遊迅速蔓延,刺激了大眾旅遊市場的發展;其次,旅遊接待國政府為發展經濟和方便遊客來訪所采取的支持態度和鼓勵措施,為了便於國家對旅遊業的指導,幾乎所有國家都成立了國家旅遊管理機構(NTO),以促進旅遊業的更大發展,使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

由於各國國內旅遊發展的統計口徑不同,下面列出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TO)公布的資料編制的數據,以說明二戰後世界旅遊經濟發展的概況。

表1-1 1950-1999世界國際旅遊人數和收入

年遊客人數(百萬人)旅遊收入(十億美元)

195019601970198019901998 25.372.1158.7285.0454.0648.0 2168.7179.01023.62625.84443.0

根據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的報告,1996年世界旅遊業總產出達3.6萬億美元,占世界服務業總產出的1/3,占世界GDP的10.7%。居民旅遊消費支出占全球總消費支出的11.3%;旅遊資本投資為7660億美元,占全球總投資的11.9%;旅遊就業達到2.55億,占世界就業的1/9。所有這些充分表明,旅遊業是當今世界經濟中最大的產業。

2.改革開放後中國旅遊經濟發展回顧。

中國的旅遊活動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後,從6月5438+0949+01在福建廈門成立中國旅行社和華僑服務社,到4月1954成立中國國際旅行社,初步建立了接待海外遊客的網絡體系。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的近30年裏,中國的國際旅遊接待始終沒有突破“政治接待”的模式,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甚至微乎其微。直到改革開放後,旅遊業作為經濟產業的概念才真正確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發展迅速。

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鑒於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的普遍特點和旅遊業基礎薄弱的實際,中國政府壹直以非常規模式發展旅遊業,即以外匯作為支持旅遊業發展的目的和政策基礎,優先並適度推進入境旅遊的發展,在資金投入上明顯向具有國際旅遊業的地區或項目傾斜,積極引進和利用外資改造和加強涉外旅遊服務設施。客觀地說,這種非常規的旅遊發展模式使我國入境旅遊以較快的速度發展(詳見表1-2),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也為我國旅遊業的快速擴張和行業地位的確立做出了貢獻。

表1-2 1978-1999旅遊人數和外匯收入。

全年總入境人數(萬人次)外國人(萬人次)華僑(萬人次)港澳同胞(萬人次)臺灣同胞(萬人次)外匯收入(億美元)同比增長(%)。

1978 180.92 22.96 1.81 156.15 - 2.63 -

1979 420.39 36.24 2.09 382.06 - 4.49 70.9

1980 570.25 52.91 3.44 513.90 - 6.17 37.3

1981 776.71 67.52 3.89 705.31 - 7.85 27.3

1982 792.43 76.45 4.27 711.70 - 8.43 7.4

1983 947.70 87.25 4.04 856.41 - 9.41 11.6

1984 1285.22 113.43 4.75 1167.04 - 11.31 20.2

1985 1783.31 137.05 8.48 1637.78 - 12.50 10.5

1986 2281.95 148.23 6.81 2126.90 - 15.31 22.5

1987 2269.23 172.78 8.70 2508.74 - 18.62 21.6

1988 3169.48 184.22 7.93 2977.33 43.77 22.47 20.7

1989 2450.14 146.10 6.86 2297.19 54.10 18.60 -17.2

1990 2746.18 174.73 9.11 2562.34 94.80 22.18 19.2

1991 3334.98 271.01 13.34 3050.62 94.66 28.45 28.3

1992 3811.49 400.64 16.51 3394.34 131.78 39.47 38.7

1993 4152.69 456.59 16.62 3670.49 152.70 46.83 18.7

1994 4368.45 518.21 11.52 3838.72 139.02 73.23 56.4

1995 4638.65 588.67 11.58 4038.40 153.23 87.33 19.3

1996 5112.75 674.43 15.46 4422.86 173.39 102.00 16.8

1997 5758.79 742.80 9.90 5006.09 211.76 120.74 18.4

1998 6347.84 710.77 12.07 5625.00 217.46 126.02 4.4

1999* 7280.00 843.00 6426 141.00 11.9

資料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999。

對於國內旅遊來說,隨著需求的增長,這是迫切的。1993 11月,開始得到政策的認可,中央對國內旅遊業的發展提出了“搞活市場,正確引導,加強管理,提高質量”的方針。從65438到0994,國內旅遊首次納入國家旅遊統計範疇。統計顯示,當年國內旅遊總人數達5.24億人次,返還人民幣1,023.38+0億元。此後,國內旅遊業在這個大基數上繼續增長(見表1-3)。目前,中國的旅遊市場結構和供給結構開始發生巨大變化,初步形成了全國性的旅遊管理體系,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全面發展,出境旅遊逐步興起。中共中央、國務院在199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決定,把旅遊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推動我國旅遊業實現跨世紀的更大發展。

表1-3中國國內旅遊人數及旅遊消費

國內旅遊總人數(萬人次)總消費(億元)人均消費(元)出境旅遊總人數(萬人次)旅行社組織出境旅遊人數(萬人次)

1994 52400 1023.51 195.37 373.36 109.84

1995 62900 1375.70 218.71 452.05 125.99

1996 63950 1638.38 256.20 506.07 164.00

1997 64372 2112.70 328.20 532.39 143.07

1998總計69400 2391.18 344.50

鎮25000 1515.13 607.00

農村44400 876.05 197.10

1999* 71900 227.00

來源:中國旅遊統計年鑒1995-1999。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999。

3.21世紀中國旅遊經濟發展展望。

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旅遊外匯收入已居世界第七、亞洲第壹。但是,與我國豐富的旅遊資源相比,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我們還不是壹個旅遊強國,與世界旅遊強國相比還有明顯的差距,特別是旅遊業總產值占GDP的比重這壹判斷是否是支柱產業的重要指標。中國雖然在逐漸增長,但增速緩慢(見表1-4)。就全球而言,1998這壹指數的平均值為11.7%,中國為4.32%,西班牙達到17.8%,經濟高度發達、基數較大的美國達到10%。差距說明潛力,差距描繪前景。

表1-4旅遊總收入占GDP的比重

年國內生產總值(億元)占旅遊總收入的百分比

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346344675958478678857477279553 113416552098248731123439 3.273.543.953.664.164.32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旅遊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

從發展趨勢來看,21世紀,中國旅遊業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這不僅是中國人的決心,也是世界的認識,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旅遊產業規模和巨大的市場需求優勢,加上中央政府的正確決策和各級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根據世界旅遊組織的研究結果,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旅遊目的地,預計年接待入境遊客6543.8+370億人次。出境旅遊也將達到65438+億人次,位居世界第四。要實現這些預測,如果以1999年入境中國過夜遊客人數和近600萬人次出境遊客人數計算,年均增長率將分別達到8%和14%,比世界旅遊業整體增長率高出壹倍。我們期待這些預測成真。

就業問題是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在擴大就業功能方面,旅遊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遠遠超過其他行業,也將大於旅遊業對GDP的貢獻。目前,我們的國際旅行社

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654.38+0.8萬,間接從業人員900萬。根據國家旅遊局制定的規劃發展目標,到2010年,我國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將達到720萬人,間接從業人員將達到3600萬人。雖然與世界旅遊理事會(WTTC)的評價(19萬和6900萬)有較大差距,但盡管如此,旅遊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及其對勞動和就業的貢獻將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節,旅遊業

社會旅遊需求的增長是推動旅遊活動不斷發展的主要原因。但如果只是推動這壹方面,只會帶來旅遊活動的自然發展。沒有供給的支持和推動,旅遊經濟的形成,特別是現代大眾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旅遊經濟的真正發展是需求和供給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裏說的供給側是指旅遊業。

壹、旅遊業概況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旅遊業分為住宅、公共事業和居民生活服務業,“行業”的定義僅限於物質生產部門。中國旅遊業地位的確定是改革開放的結果。

1,旅遊產業概念的含義

現代經濟理論認為,產業是壹個集合概念,是直接從事經濟活動(包括物質生產和無形生產)的部門,這些部門通過各自的生產經營活動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也指在國民經濟體系中設置的更高層次、更多元化的企業。

根據產業的含義,旅遊業的概念是指:在國民經濟體系中,按照壹定的社會分工,采取商品的形式為社會旅遊需求提供各種旅遊產品或服務,以滿足旅遊消費者的需求。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深化,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已經從原來的商業、交通和壹些服務業中分離出來,整合成為壹個相對獨立的產業。它既是旅遊經濟發展的產物,又是旅遊經濟發展的推動者。

2.現代旅遊活動的要素

(1)旅遊活動的主體

旅遊是人類社會實踐的壹部分。正是因為這種活動規模的擴大,使得出國旅遊的人成為壹個有壹定規模需求的市場,從而產生了可以操作的商機。換句話說,沒有遊客就沒有旅遊活動,旅遊活動也不會成為壹種社會經濟現象,更談不上促進旅遊業的形成和發展。因此,作為旅遊者的人是旅遊活動的主體。

關於遊客的概念,聯合國在1963年羅馬召開的國際旅遊大會上給出了遊客的定義。為便於統計,會議建議采用“遊客”的壹般概念,並將遊客分為兩類,壹類是遊客,另壹類是短途旅遊者。會議還建議聯合國統計委員會研究這壹定義。目前,雖然許多國家對旅遊者概念的表述存在差異,但大多是技術上的理解不同,對其概念定義的理解差異不大。因此,可以認為國際遊客和國內遊客都是出於就業和移民之外的原因而暫時離開常住地前往異鄉旅遊的人。

(2)旅遊活動的對象

旅遊資源是旅遊活動的客體。它最大的勇氣和價值就在於它對遊客的吸引力,也正是因為這種力量,吸引了無數遊客跋山涉水,不遠萬裏前來觀光。因此,旅遊資源的理論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因此,可以認為,壹切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其他任何能為旅遊者創造吸引人的環境的因素,都可以構成旅遊資源。壹個國家或地區的旅遊經濟是否成功,取決於其旅遊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這些資源的地理位置和可達性,以及旅遊資源擁有地對這些資源內涵的感知和理解的深度。雖然旅遊服務質量可以增加或減少其吸引人的魅力,但旅遊資源本身仍然是魅力的基礎。

(3)旅遊中介

在現代旅遊經濟發展中,完成旅遊活動的要素不僅僅是遊客和旅遊資源,還有這種活動的中介——旅遊業。現代大眾旅遊的特點之壹是充分利用旅遊業提供的各種便利服務,使旅遊活動的完成成為壹種標準化的模式。雖然旅遊業提供的服務不是旅遊目的,但它是旅遊來源和目的地之間、旅遊動機的產生和旅遊目的的實現之間的便捷橋梁。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旅遊業的興起是從20世紀40年代英國出現世界上第壹家旅行社開始的65438年到2009年。旅遊經濟活動發展到今天的規模,離不開旅遊業發揮的作用。旅遊業不僅是現代旅遊活動的要素之壹,也是推動旅遊經濟快速發展的最活躍、最活躍的因素。

根據聯合國國際產業分類標準和對從事旅遊經濟業務的具體部門的分析,旅遊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旅行社、旅遊運輸和客運企業以及以飯店為代表的住宿部門,並稱為旅遊業的三大支柱。

二、旅遊經濟產業化的標誌及其作用

1,旅遊經濟產業化的標誌

(1)旅遊消費需求集中,

工業化不僅極大地豐富了社會物質生產,而且在結構上深刻地改變了社會需求,促使國民經濟體系中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出現了壹些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新興產業。旅遊業的產生和發展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從過去保障生存的低層次需求發展到註重個性發展和精神享受的高層次需求。旅遊業不僅能使人們快樂、增進健康、陶冶情操、擴大交流,還能為社會提供廣泛而集中的市場需求,為旅遊業產業化發展奠定可靠而堅實的基礎。

(2)旅遊產品供給的專業化,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旅遊產品的生產經營部門必須迅速集中生產經營,從其他行業中分離出來,專門從事旅遊產品的生產和供應,成為為旅遊者提供吃、住、行、遊、娛、購壹條龍綜合服務的新興行業。現代旅遊經濟在20世紀的大規模發展,與英國的托馬斯·庫克旅遊公司、美國運通旅遊公司、比利時鐵路臥車公司逐漸發展成為世界旅遊業務代理人,眾多的旅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國出現是分不開的。旅遊業把世界旅遊經濟的發展推向了壹個新的階段。

2.旅遊業在旅遊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旅遊業作為連接旅遊者和旅遊資源的橋梁,已經成為現代旅遊經濟發展中旅遊市場供給的主體,對促進旅遊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聯合動作

旅遊行業將單個的旅遊產品組合起來,形成壹個完整的、有機協調的旅遊熱線,改變了原來產品(景點)分散、難賣的局面。拓展單項旅遊產品的使用價值,使每條熱線的整體使用價值遠大於單項產品使用價值的簡單相加。

(2)方便遊客,活躍市場。

作為旅遊業支柱之壹的旅行社的出現,為遊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們還為分散的、不太了解異地旅遊產品和環境的遊客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激活旅遊市場。其作用在異地和異國旅遊中尤為突出。

(3)豐富旅遊產品供給

旅遊業作為壹個企業,在滿足遊客需求的基礎上追求利潤的最大化。這裏聚集了壹批精通旅遊業務的高層次人才。他們註重市場需求的調查研究,密切關註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迅速做出正確的預測,並收集信息傳遞給供應商,或與供應商合作開發市場喜歡的產品,如國外的迪士尼樂園、深圳的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主要由旅遊企業開發,極大地豐富了旅遊產品的內容,對旅遊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行業內競爭,滿足遊客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

由於某些資源的排他性,壹些旅遊企業在經營中存在壟斷的可能。但是,由於旅遊資源和市場需求多樣性的客觀存在,任何壹個企業都不可能完全占據整個旅遊市場。因此,每個企業都必須盡壹切努力,用自己獨特的產品、最好的服務和商業策略來吸引和贏得更多的遊客。正因為有了這種競爭,旅遊經濟活動才不斷被提升到更高的階段,遊客不斷變化的旅遊需求才能不斷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5)提升旅遊經濟的整體效益。

旅遊經濟的產業化經營不僅使單壹的旅遊產品組合產生整體效應,而且由於旅遊企業的聯合經營,使旅遊者在實現旅遊行為的過程中享受到優惠的批發價格。跟團遊、包價遊相繼推出,既方便了遊客,又產生了薄利多銷和規模經濟的效應,有助於旅遊經濟整體效益的提高。

  • 上一篇:中國教師工作總結
  • 下一篇:賽利斯汽車:優質智能產品背後的大佬們是如何為產品賦能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