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龍,有許多寺廟,其中最多的作者是黃大仙廟。該寺建於1921,位於廣州市前黃大仙。廣州的黃大仙祠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後來由於統治者迷信,廟被拆修路,廟房被收回。李1921香港士紳、商人,把黃大仙從廣州帶到香港供奉在思客園。70年來,該廟日臻發展,是香港最高的廟宇。它的國際聲譽也很高,與好萊塢路的武文神廟比肩而立。外國遊客來香港壹定要參觀這座寺廟。此外,廟街的天後宮和觀音塔、榕樹頭前的觀音寺、油麻地的十王廟和佛堂、尖沙咀的福德古寺、紅磡的觀音寺和福德古寺、慈雲山的法藏寺、慈雲寺、趙麗寺、太陰娘娘廟、朱熹的袁林、鉆石山的智蓮園等,規模都很大。九龍城洞頭村的武侯祠——多寶佛塔,是最早的武侯祠,供奉的是宋朝的叔父楊亮節。
在新界,最著名的廟宇是沙田的車公廟。車工,江西南昌五福人,宋代智勇雙全的元帥。明朝末年,沙田發生瘟疫,據說村民擡著車公碑遊行,瘟疫就停了。於是村民們建廟祭拜,每十年舉行壹次太平清醮,獎勵車工。此外,郝勇還有壹座車公廟,規模與沙田無異,因為沙田廟靠近九龍市區,方便遊客參觀。還有沙田的萬佛寺。多逛逛沙田,多逛逛這個寺廟。西貢有謝天宮,香火也很旺。大埔有武文廟,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這座廟不僅是供奉武文的,也是大埔鎮公所的議事堂,意味著在皇帝面前大公無私。在大埔舊墟,還有壹座廣成大仙專用的省弓草堂,已有80多年歷史,常年給客保茶、客保丸等藥丸。每到生日,弟子和村民都會到大賢佐鎮的草堂祭拜。元朗劉福山附近的蔣莎村有壹座古天後廟。這座寺廟的碑文是1880重建的,說明這座寺廟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在元朗,有妙法寺。雖然是新建的廟宇,但其規模和莊嚴的外觀都是元朗最高的。國王古寺和墻寺,還有靜修的涼寺,都以素菜聞名。在青山,有北渡禪師廟、青山寺、青雲寺、青松關,都是歷史悠久的佛道聖地。其中,宋慶仙宮,以其廣闊的面積,優美的建築和園林優勢,是道教弟子修行的最佳場所。大雄寶殿供奉老子、邱長春和呂祖。這種圓形藝術以嶺南派的盆栽植物而聞名。在荃灣,有佛教天柱山書院,道教軒轅書院。後者的正殿供奉著儒釋道三教的領袖,還有壹座鐘樓,巨大無比,在寺廟中鶴立雞群。這個地方還有園林的優勢。它是由香港貴族趙創辦的,來荃灣的遊客壹定要來這裏。
在離島上,長洲北帝廟,又名玉虛宮,最為著名,其面積之廣,建築之宏偉,是香港九龍任何壹座廟宇所不及的。此外,還有許多供奉關帝的小廟,如天後廟、福德宮、武士廟和忠義閣。南丫島和塔門四面環海,漁船雲集。因此,天後廟也是為了保護而建。平洲有金花夫人廟、七姐妹廟、天後宮。斯蒂芬妮·索科琳斯基灣和佛堂門也是漁民的聚居地,面朝大海,還有天後廟。
在大嶼山,梅窩有吳曼廟,沙螺灣有金剛廟。後者建於清乾隆六十七年,即公元1774年,距今200多年。在大嶼山的上下羌山和路虎昂平壹帶,有100多座寺廟、尼姑庵和靜修室。最著名的是昂坪的寶蓮寺和天壇大佛,以及羌山的觀音寺和靈隱寺。每到周末和節假日,登山者都很熱情。此外,還有路虎湖的法華堂、法華塔、朱元精舍、理想精舍、烏鎮寺、惠修遠等數十間私家靜室,清幽雅致,遠離塵世,尼姑或居士男女避靜。這裏空氣清新,有山有水,景色宜人,堪稱世外桃源。東湧有後王廟和法林寺。大澳有後王廟,位於大澳寶珠潭,每年農歷六月初六是後王的生日。漁民們熱烈慶祝,並表演魔術來感謝上帝。漁民千裏迢迢回澳祝壽祭奠侯爵,至今未更換。該寺建於清康熙三十八年,即公元1699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此外,還有大澳市場街的關帝廟、石仔埠的洪聖廟、新村的金花夫人廟,都是200多年前修建的古剎。大澳曾是漁業分布地,與筲箕灣、香港仔、長洲並稱為香港四大漁區。
香港很多廟宇都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或托管。
本港大部分廟宇都是按照中國大陸廟宇的傳統建築形式建造,包括單行道和雙行道。單壹制是最基本的單位。所謂金,代表的是獨立建築,是有橋臺、梁架、屋頂的建築結構。香港大部分廟宇都是二元建築。第二個進入者,即兩個獨立的建築進入建築,大致並排,中間有壹個天井。在二元建築形式中,可分為四邊形和非四邊形。所謂四合院式,就是由南北並排的前院和內院,以及東西並排的兩個廂房組成。前院是第壹個入口。在大寺廟裏,正門後面,有壹道“屏障”。它是壹扇門,平時關閉形成屏風,擋住內院的活動,只有在有大典和儀式時才打開。內院又稱後院,是四合院的主要部分。通常,寺廟由前院供奉主神的正殿和後院的後殿組成。把前院和後院分開的露天天井有兩個作用。壹種是在兩個院落或廳堂之間提供足夠的空間,接收陽光,分流空氣,背面可以作為休息或聚會的場所。另壹種是在這個空間裏種植花草樹木,讓整個寺廟有園景。天井兩側的建築,在東西兩側,壹般稱為廂房或東西廳,各有走廊,進出前後院時可使用,以避風雨。這個四合院的特點是建築中軸線,將整個院落分為東西兩部分,東西相等,南北(前後)院落平衡。除了上述建築結構外,還有亭臺樓閣,如鮁魚圈壹個山頭上的二伯公廟,就是亭臺樓閣。也有西式歐式建築的寺廟,如赤柱的觀音寺。這座廟宇建於20世紀50年代,摒棄了傳統廟宇的基座、屋頂、梁柱,成為香港的壹座現代廟宇。
香港的華人廟宇大多建於清末,在結構上基本都是傳統的中式建築。但由於香港與內地的地理和風俗習慣不同,香港的寺廟在建築形式上也與中國傳統建築有很大不同。按照壹般的建築,橋臺、梁結構和屋頂是中國建築的主要部分。橋臺的作用有三:壹是支撐梁柱,把屋頂和橫梁的重量移到地面;第二,橋臺必須平整,以穩定整個建築;第三,建在表面,防止水分上升,保持墻土和木柱的耐久性。所以寺廟的基座很重要。關於寺廟的柱式結構,中國傳統木結構建築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梁和柱是重要的支撐框架。每壹次寺廟的重建,大部分仍然保持著當初建造時的梁柱結構。在傳統建築中,屋柱有五種:壹種是檐柱,是屋檐下最外面的柱子,主要用來支撐墻外的屋檐。二是金柱,位於檐柱之內。金柱有兩種,靠近檐柱的是外金柱,外金柱裏面的是內金柱。三是中柱,位於建築的中央縱線上。四是山柱,位於山墻中央,直接支撐屋頂。第五個是兒童柱,位於橫梁上的短柱。上端的作用和位置與檐柱、金柱相同,但柱端不與地面接觸。柱子下端的獨立結構稱為基礎,意思是柱子的基礎。它的作用是將立柱所承受的重力均勻地傳遞到表面。基礎的結構分為兩部分:壹是基礎,二是承重柱,三是觸地。第二,在柱和基礎之間的附加板狀圓盤。這種材料,包括木頭和石頭,是用來防止地面上的水上漲的。同時,立柱也可以更換,這樣可以保持立柱本體的牢固性,即使立柱腳腐朽,立柱仍然具有支撐作用。除了橋臺和梁架,屋頂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另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屋頂不僅具有覆蓋建築物的實用功能,還具有其裝飾功能。香港廟宇的屋頂通常是堅硬的山形屋頂。堅硬的山屋頂有五脊兩坡,兩邊山墻筆直,與屋頂相交。屋頂兩坡鋪管瓦或板瓦,疊成龍,並排排列。屋頂形式有很多種,這裏就省略了。除了上述建築結構,寺廟的屋頂、橫梁和墻壁都有自己的裝飾。在各種裝飾形式中,有壹些比較特別精致的,這裏就不詳細描述了。寺廟教堂近1.5萬座。
臺灣省有多少座寺廟和教堂?臺灣省內政部7月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底,臺灣省共有14993座註冊寺廟和教堂。其中道教最多,占78.4%;佛教次之,占19.5%;其余的是教堂,主要是基督教堂。僅註冊的寺廟和教堂平均每個縣市就有600個。如果加上未註冊的寺廟和教堂,數量更是驚人。其中臺南縣寺廟數量最多,為1245;高雄縣次之,1142席;屏東縣以1068席排名第三。臺灣省寺廟教堂如此之多,其密度無疑是“天下第壹”。寺廟文化起源於中國大陸。為什麽臺灣省有這麽多寺廟?其寺廟文化的源頭需要回歸臺灣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時空背景。在來自大陸的祖先開墾臺灣省之前,臺灣省沒有鳥語花香,氣候宜人。清朝大臣李鴻章曾寫信給慈禧太後。他這樣描述當時臺灣省的情況:“臺灣省是壹個蠻荒之地,壹個荒島,那裏鳥無聲,花不香,山不清,水不美,島上的人無情,女人無情。拋棄他們是不夠的。”臺灣省很多人都能說出來,他們是幾代十幾代從大陸渡海到臺灣省的祖先的後代。簡單來說,臺灣省很多人都是三四百年來從大陸移居臺灣的漢人後裔。他們描述了我們的祖先是如何漂洋過海來到臺灣省謀生的:大部分是青年學者、無業人員、羅漢腳,也有壹部分是失意官員、逃亡者。他們光著膀子,穿著短褲,劃著小船,穿過了臺灣省海峽,那是壹條寬達100多公裏的“黑溝”(因水極深而漆黑)。帶著對新生活的期待,帶著對家鄉失意的復雜感情,這些先人冒著生命危險,在臺灣省海峽因為水深、浪急、湍流,登上了臺灣省這片陌生的土地。他們的竹籃裏壹般有兩樣值錢的東西:壹個是祖宗牌位;第二,他們在故鄉和家拜訪的神靈反映了他們穿越黑溝的復雜感情,這種感情包括離開故土的悲傷和壹種難以割舍的感情。希望有壹天,經過努力,事業有成,榮耀祖先。和家鄉的神靈在壹起,我想祈禱神靈保佑外面壹切平安。祖先們登島後的生活比預想的還要糟糕。那種人生體驗根本不是“與天鬥地鬥人,其樂無窮”。正如李鴻章所說,臺灣省是壹個自然環境惡劣的“蠻荒之地”。為了爭奪土地和資源,漢人和原住民?殺,各地漢人經常出現內訌,“閩客械鬥”和“張泉械鬥”每天都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把明天的希望寄托在神靈身上。因此,各種寺廟在臺灣省島內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數百年來經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