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建築物外墻濕漬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

建築物外墻濕漬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預防?

正是由於設計不合理、選材不當、施工工藝不規範、細部處理不慎、用戶使用或維護不當以及自然環境條件等原因,導致外墻表面容易脫落、空鼓,室內墻面發黴、油漆起皮,不僅影響建築物的美觀和正常使用,而且影響建築物的使用壽命。應選擇抗滲性強、有壹定彈性的合成高分子飾面材料,以增強墻體的抗滲性。

1.1外墻混凝土構件、鋼筋混凝土框架填充墻滲漏。

1.1.1剪力墻混凝土水灰比過大,導致混凝土振搗過程中產生大量氣泡,不密實,產生蜂窩、空洞、爛根、收縮裂縫。剪力墻外墻滲水多是由於施工後模板墻螺栓孔密封不嚴造成的。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剪力墻將使用對拉螺栓,以保證構件的截面尺寸,並使模板具有足夠的剛度。為了節省材料和工程成本,穿墻螺栓往往加塑料管,螺栓拆除後拔出回收利用,這樣混凝土構件上會留下內外貫通的螺孔。

1.1.2砌體工程質量差。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低,砂漿類別使用不當。比如外墻用石灰砂漿或配合比不良的混合砂漿砌築,降低了強度,使砌體整體性差,容易過早風化脆裂;用幹磚砌墻,導致砂漿與幹磚粘結不良;砌築方法不正確,導致磚層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小於80%,垂直灰縫(空縫或盲縫)無砂漿,為雨水滲漏預留了內部通道。

1.1.3的框架結構中,填充墻靠近梁底或板底砌築時,未按規範要求操作。壹次砌到頂時,砌體有壹定變形,接縫處出現水平裂縫。而且屋面梁底與砌體之間沒有鋼筋連接,不易填實。在外界溫度變化、砌體收縮等因素的不斷作用下,容易出現裂縫,形成滲水通道。

1.65438+

1.2外墻預留孔洞和預埋管件導致滲漏

1.2.1預留的各種孔洞(如腳手架孔洞、水電安裝時的管道孔洞、設備材料、人行出入口等。)在後補時未能填實,形成滲漏通道。

1.2.2預埋管件安裝不牢固,或外墻裝修後鉆孔安裝預埋件,或施工時預埋管件受沖擊,新舊砂漿結合不良,造成空鼓、裂縫,部分預埋件安裝後未填實,造成滲水。

1.3外墻裝飾面缺陷導致滲漏

目前,外墻使用裝飾層越來越普遍。裝飾層材料主要有兩種:壹種是抹水泥砂漿,壹種是抹外墻塗料;二是鋪設各種瓷磚,如瓷磚、瓷磚、玻璃磚、大理石、花崗巖等。

1.3.1基層不清理;砂漿配合比不準,稠度控制不好,抹灰砂漿用砂含泥量大,顆粒細,施工攪拌用水過多或外加劑用量不正確,增加了砂漿的孔隙率,不僅降低了抹灰砂漿與墻體的粘結強度,還容易造成抹灰層大量幹縮裂縫。

1.3.2由於砌體質量差,外墻抹灰層厚度過厚,施工時未按規範分層或背層抹灰過緊;不同基體材料交接處表面抹灰,未采取防裂措施,造成開裂、空鼓、脫落。砂漿外粉刷施工工藝不當,基層處理過濕或過幹,澆水不足或澆水過多,都會造成面層脫落或幹涸,形成滲漏隱患。

1.3.3不規則收縮裂縫是由於分格條嵌入過深,破壞了外粉底層的整體性或施工中嵌入木條操作不當,造成底基層厚薄不均甚至脫離破損,或外墻大面積抹灰未設分格線。

1.3.4抹灰面積大,施工縫多,受氣候影響大,容易出現裂縫和空鼓。在同壹施工面上,使用幾種不同配合比的砂漿,造成不同的收縮開裂和空鼓。墻面塗料質量不合格,塗膜厚度不夠,適應基層變形的能力差,老化後容易脫落,失去防水效果。

1.3.5飾面砌塊浸泡時間不夠,導致砂漿前期脫水或浸泡後不幹燥,粘貼後滑落。由於外墻飾面板重量大,基面偏差大,基層處理或施工操作不當,層間粘結強度差,導致面層空鼓,甚至從建築物上脫落。

1.3.6瓷磚鋪空或砂漿不飽滿,瓷磚與砂漿之間的縫隙容易形成儲水袋;勾縫砂漿標號低,勾縫馬虎,厚度不夠,飽滿不光滑,使雨水流動變慢,滯水時間和量增加,在壓力下通過毛細孔滲入室內。

1.4變形縫構造不當造成滲漏

1.4.1變形縫設置不當或未按要求處理,縫內有夾雜物未貫穿,形成剛性結構,改變了變形縫的性能,導致部分墻體開裂。

1.4.2變形縫嵌入的密封材料水密性差,蓋板施工不當,不能滿足變形縫的正常工作,導致蓋板被拉開,出現滲漏。

1.5窗及其洞口滲漏。

1.5.1窗扇材料厚度薄,截面小。在制造中,連接結構不嚴密、不牢固,導致窗扇平面剛度差、變形大、密封性能嚴重惡化,開啟時晃動產生裂縫等缺陷。

1.5.2窗框、窗扇槽口寬度、高度不匹配,中縫、企口搭接縫隙不垂直,膠條、毛條、矽膠條斷裂、錯位、缺角、不到位,造成門窗“三性”指標差。同時窗扇頂部限位裝置漏水或設置不規範,導致窗扇開啟時或大風雨中脫軌跳船。

1.5.3側架與下滑道咬合不緊,有縫隙;窗框搭接不好,滑道擋水板低。排水孔在無風壓或風壓較小時可以正常排水,但在風壓較大時,積水無法排出,甚至倒流。框架材料拼縫處縫隙無密封膠,造成拼縫處滲水;安裝玻璃的橡膠密封條或阻水刷條不到位或脫落。

1.5.4建築門窗材料的性能與墻體材料差別較大;密封槽未按要求設置或槽口太淺;密封膠堵塞不嚴密,塗膠前槽口表面灰塵未清理幹凈,密封材料不符合要求,溫度變化造成接口間有縫隙,導致滲漏。

1.6溫度裂縫和不均勻沈降引起墻體裂縫引起滲漏。

1.6.1框架、框剪結構出現不均勻沈降或應力變化,填充墻陰陽角、門窗洞口、窗下墻體及部分薄弱部位產生水平或45°方向裂縫,出現滲漏。

1.6.2框架結構填充墻砌築速度太快,墻體灰縫開始填滿梁底縫不收縮或不認真密實。

1.6.3柱、鋼筋混凝土剪力墻、填充墻交接處,由於混凝土和磚砌體膨脹系數不同,在溫度影響下收縮不均,在溫度應力作用下產生開裂滲漏。

應使用水泥砂漿找平,並將光滑的混凝土墻面鑿毛;抹灰前1 ~ 2天澆水濕潤,濕潤深度為5 mm ~ 10 mm,抹灰前用摻有10%的802膠水泥漿刷壹遍,以增強砌體表面與外粉刷的粘結性。

2.3.2采用具有防水抗裂功能的聚合物水泥砂漿或在砂漿中摻入壹定量的建築纖維,可有效防止和抑制因幹縮、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的裂縫的形成和發展,提高抹灰砂漿的抗裂性能。抹灰應分層進行,壹次抹灰厚度不宜大於lOmm,前後兩層抹灰應有足夠的間隔(當前壹層抹灰強度達到1.2MPa時)。在不同基體材料的交接處應鋪壹層200mm寬的鋼絲網,防止兩種材料膨脹導熱不壹致而產生溫度裂縫;當抹灰總厚度大於或等於35mm時,應鋪設35×35鋼絲網,以防止抹灰層過厚時內外溫差產生裂縫。

2.3.4外墻抹灰至接縫處時,應在接縫端抹灰找平,並在上漿後,可用尺板用力用鐵抹子將其切入接縫內。下層抹灰前,應先用水充分濕潤,然後刷摻有10%802膠的素水泥漿,待水泥漿吸入墻體後進行抹灰。網格條在使用前應提前壹天浸泡,使其充分吸水膨脹,便於嵌入和取出。抹完飾面後,應及時輕輕晃動分格條,待其輕微收縮後再及時取出。施工中的損壞和隱患應及時修補和處理,以保證線角整齊和防水能力。建議用不銹鋼或鋁合金做永久柵條,既美觀又防水。

2.3.5外墻裝飾層為外墻塗料時,應選用抗滲性強、有壹定彈性的合成高分子裝飾材料,以增強墻體的抗滲性。當外墻飾面層為瓷磚時,其勾縫是外墻防水的關鍵環節。勾縫宜用1: 1聚合物水泥砂漿,能形成獨特的有機復合網絡結構,堵塞砂漿縫隙,達到防滲的目的。特殊閥門應用於連接。勾縫質量應做到灰縫均勻、擠實、密實、平整、整齊,溝深2 ~ 3 mm..

  • 上一篇:幼兒園項目結題報告優秀範文
  • 下一篇:《四庫全書》收錄了哪四本書?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