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張家畈鎮的民俗文化

張家畈鎮的民俗文化

臘肉、做米酒、剁肉醬、做豆腐、做年糕,是我們張家過年傳統中最有代表性的東西。我記得小時候整個臘月都在準備這些東西。過年我們最重要的壹件事就是給老人祭祀(祭祖),臘月二十四、二十九或者三十,正月初壹、十五至少五次,有的在家裏,很少在祠堂,壹張桌子,兩把椅子,兩碗菜,兩碗飯,三個酒杯,兩雙筷子,燒壹把火。儀式結束後才能吃東西。過年吃年夜飯的時候,小孩子被綁著吃,禁止打擾。晚飯後,門被打開了。這個習俗我問過很多外國人,但是都沒有。

“三十火,十五燈,十五洋氣”是最常聽到的關於過年的民謠。“三十火”是指壹個家庭或壹個家庭的親戚坐在壹起,聚在壹起,總結壹年,談論新的壹年的計劃,特別是關於債務,建造房屋,孩子的婚姻等。掛鍋裏還有炸好的“蚊子”(花生)和“跳蚤”(南瓜子)供大家享用,沒吃完的留給正月裏來拜年的孩子們,臘月三十也給壓歲錢。所以臘月三十是討債還債的最後壹天,稱為“年坎”。壹些家庭成員在三十號早上三四點起床慶祝新年。據說他們過完年就趕緊出去躲債,半夜才回家。每棟房子晚上都會亮燈。

正月初壹到十五可以拜年。正月初壹不做飯不潑水。可以帶壹些小禮物(以前是壹包紅糖或者罐頭)拜年。孩子們可以在糖果和瓜子裏得到禮物。

初二、初四、初六、初七、初八是男女登門的日子,非常隆重。首先,有10人,包括男人,宗族長輩,兄弟,挑擔子到女方家,包括禮物(肉,印餅,蛋糕等。)和給女方家所有親戚的禮物。然後女方家去男方家,形式也差不多。以前只有辦完這個儀式才能結婚,現在這些風俗習慣都慢慢忘記了。

正月初三,如果年前有家人去世,那麽正月初三,所有的親戚都會來給天下人拜年,燒紙,放炮,祭拜,然後吃飯。

十五那天的燈是指十五那天每家每戶整夜都亮著燈。早飯後,每個人都出去在街上玩。甘蔗和荸薺到處都有賣。晚上就要“送光”了。家家戶戶在祖墳前點蠟燭、放鞭炮、燒紙,表示“老人們”過完年就要回家(送光是照亮回家的路)。關於送梁,有壹種說法,就是(朱元璋)帶著母親逃到了壹個地方。她母親去世的時候,她挖了壹個坑埋了,所以她建了壹個小墳。後來,朱洪武當了皇帝,回去找他母親的墳墓時,發現周圍有很多墳墓,但他找不到他母親的墳墓。於是他在每座墳前點上壹支蠟燭,照亮她回家的路,突然壹陣風吹來。正月十五點燈掃墓的習俗在中國很少見,只有在大別山區(如河南商丘、安徽金寨、木子店、張家畈)。正月十五晚上,漫山遍野的蠟燭從高處看非常壯觀,但往往會引起火災。我親自跳上了山火。

關於朱元璋是否來過我們這裏,沒有歷史記載,但是這裏的人中間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比如給地主放牛,殺牛;而且他沒錢買肉過年,就殺了個豬頭,回家也不做,要債。他把自己的豬頭拿走了,只好喝點湯(民謠《朱洪武,可憐,煮豬頭賺錢……》).1.麻城肉餅

麻城肉餅是麻城的傳統菜肴。鮮魚去刺去皮,豬肉去骨去皮,剁成肉泥。將豆粉、清水和鹽按比例放入盆中,與果肉壹起攪拌。加入姜末、蔥花等調料,做成圓形或方形,放入蒸籠,大火蒸15 ~ 20分鐘,取出後切成長方形條狀,裝盤即可。它們可以被烹飪或冷藏。

2.麻城油面

麻城油面是用白面和香油、鹽,人工拉出來的。形成銀線,纖細美觀。油瘦肉面已被列入“湖北風味小吃”。

3.麻城魚面

麻城魚面(俗稱磅魚)是麻城市的傳統食品,由鮮魚、紅薯粉、蛋清、鹽調和而成。它是壹種低膽固醇的天然綠色食品,廣泛應用於家庭和酒店宴會。

4.東山老米酒

麻城老米酒已經釀造了幾千年。民間釀造以張家畈和木子店最為醇厚。酸酒如湯,甜酒如蜜汁。

5.野生茶油

油茶是中國特有的傳統食用植物油,可見人們拿油茶果榨油食用。茶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比例適宜,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95%。麻城野生茶油營養豐富,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烏發等功效,居植物油之首,被譽為“油中聖品”。

6.狂野的葛粉

野生葛粉,藥食同源,歷史悠久,以龜峰山深林中野生多年的野葛根為原料,結合傳統民間工藝和現代科技精制而成。經現代科學測試,本品含有鋅、鐵、鈣、維生素B1、B2等微量元素及多種氨基酸,是消費者最佳的天然食品。

7.野生天麻

天麻又名紅箭、神馬,為蘭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生有發芽菌和蜜環菌。天麻具有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的作用,對治療頭暈、腦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神經癥狀和心血管疾病有明顯療效。

8.麻城茨壩

在麻城玩糍粑曾經是壹件很隆重的事情,只有過年、長夏、中秋才能吃到。汽巴是麻城很多地方必備的年貨。它是由糯米,壹種特殊的產品,經過許多工序制成的!汽巴的吃法有很多種,可以烤,可以煮。好吃,好吃!

  • 上一篇:廣州國際美食節綜述
  • 下一篇:如何做好短視頻營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