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唐璜》主要講了什麽?

《唐璜》主要講了什麽?

《唐璜》是英國詩人拜倫的作品,是壹部未完成的長篇敘事詩,***1.6萬余行,分為16歌,是拜倫最後也是最優秀的詩作。它以唐璜的遊蹤及其數次愛情歷險為主要線索,展現了歐洲社會的廣闊圖景,涉及人類生活中的許多現象,是壹部思想容量豐厚、藝術風格獨特的大型諷刺性巨著。

唐璜本是14世紀西班牙民間傳說中的色鬼、惡棍,常常再現於西方作家的作品之中,如莫裏哀的散文劇《唐璜》和普希金的悲劇《石客》。拜倫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歷史背景上重新塑造唐璜。

長詩的同名主人公是壹個天真、熱情、善良的貴族青年,很少哈羅爾德的憂郁孤獨,亦無曼弗雷德的憤世嫉俗,更見不到該隱那種叱咤風雲的叛逆反抗,他的性格特征隨著種種歷險經歷而深化復雜。他順從人的天性,無視清規戒律,絕少虛偽做作;他又缺乏堅定的信念,常常因意誌薄弱而經不起誘惑。他在教堂、母親的“膝下”和教師的課桌前長大。正當他的母親向人誇耀“她的少年哲學家已經變得如何正經,如何沈靜,如何穩健”的時候,他卻受到了鄰居貴婦人朱麗婭的引誘,墜入愛河。傳統的貴族教育培養起來的種種理念被人的愛欲需求擊得粉碎。唐璜對戀人總是傾心相與,但卻常常遭受險情,被迫分離。他與鄰居貴婦的私情暴露,被迫離國遠行。他在海上遇難,被海盜的女兒援救,並與其相愛,但又被貪心的海盜賣到奴隸市場,又壹次與愛人分離。唐璜並不怯懦,在關鍵時刻能表現出英雄氣概。他在海上遇險,看到受饑餓威脅的人們用抽簽的方法決定先吃哪壹個人時,他寧死也不幹這壹野蠻行為;他被人從奴隸市場上買到土耳其蘇丹的宮廷,面對蘇丹王妃咄咄逼人的無恥求歡,他神態自若,虛與委蛇,最終帶同伴逃跑;在戰場上,他奮不顧身救出壹個孤兒;在英吉利荒道上只身把強人打翻……唐璜喜好女色,艷遇不斷;他玩世不恭,能迅速地適應各種突如其來的境遇。他參加了正在入侵土耳其的俄國軍隊,“因功”到了俄國女皇的宮廷,心安理得地成了女皇陛下的新寵,後來又以俄國特使的身份出使英國。長詩突然中止時,他還沈溺在倫敦的“大千世界”裏。

唐璜是壹個復雜的人物形象,他既不同於其他作家筆下的唐璜,又大大超越了民間傳說中的唐璜,但他的好色和玩世不恭又和原型相似。在拜倫的眼中,唐璜是壹個普通的貴族青年,他的荒唐只不過是人類本性的自然流露。可見他是壹個蕓蕓眾生式的人物。其性格的復雜性體現了現實世界中生活的多樣性和道德的復雜性。客觀地說,拜倫創作《唐璜》並不是為了專門塑造典型人物形象,長詩中對唐璜活動的描寫常常是作者大發議論的由頭和緣起。拜倫在給出版商的信中說:“我打算讓他周遊歐洲,要他經歷種種圍城、交戰、冒險的生涯;最後叫他參加法國革命。……我要把他在意大利寫成壹個愛奉承女人的騎兵,在英國把他寫成惹得人家離婚的罪魁禍首,在德國寫成像維特壹樣的多愁善感的青年;目的都是為了我能夠嘲笑各國社會可笑的方面……”拜倫創作《唐璜》的目的在於諷刺主人公真正活動的18世紀末和詩人生活的19世紀初“各國社會可笑的方面”,以及由此反映出的詩人批判壹切反動勢力的民主與自由思想。

首先,通過主人公的冒險足跡,描寫了海盜稱霸的希臘島嶼、奴隸市場、土耳其蘇丹後宮、俄羅斯宮廷和英國上流社會,刻畫了威嚴的女皇、淫威的皇後、諂媚的朝臣、驕奢專橫的將軍、腐化墮落的王公貴族……他們壹半是權威,壹半是淫蕩,制造了無數人間慘狀:民族被奴役被侵略,戰場上血腥的屠殺,奴隸市場上人像牲畜壹樣被買賣。詩人揭示出封建專制的暴虐和社會道德的虛偽,譴責了“神聖同盟”的侵略暴行,表達了自己對專制制度的憎惡。

其次,揭露和諷刺了詩人最為熟悉的英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大英帝國憑借雄厚的資本屠殺恫嚇世界,充當鎮壓革命扼殺自由的國際憲兵。政府壓迫盤剝國民,政治家撒謊,無形文人變節。貴族男女心靈空虛,沈溺聲色犬馬。男人喝酒、賭錢、嫖妓,女人花枝招展,打情罵俏。夫婦同床異夢,23歲的貴族少婦竟然背著50歲的荒唐丈夫勾引16歲的男孩。拜倫對英國的資產階級及其金錢統治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揭露,將英國比做壹個住滿了兇禽猛獸的動物園,將倫敦稱為“魔鬼的客廳”。在他的筆下,拜金道德毒化了社會,腐蝕了靈魂,人人把錢看得高於壹切:可以“拿走性命,拿走老婆,但決不要拿走人的錢袋”。

再次,長詩充滿著對正義事物的愛,對失去自由的人的同情和對被壓迫者的戰鬥號召。拜倫十分同情被壓迫被奴役的民族和人民,他熱情的激勵希臘人民起來鬥爭,甚至號召頑石也起來反抗世上的暴君。他確信未來世界是自由的世界:人民將是自由的,壹切王座與君主,必將成為使未來子孫們感到可怕的、不可理解的陳跡。

《唐璜》裏有不少哲學的思索,如“沈思人世的變化無常”,探討“生與死”的奧妙,研究歲月永恒,人生苦短,命運莫測等等。詩人“懷疑是否懷疑本身也是懷疑”,視“人生是場遊戲”,並因此而流露出虛無主義、極端享樂主義和悲觀絕望等等消極情緒。

長詩借外國民間傳說中的人物,評議英國乃至歐洲的現實,批判壓抑人身自由的暴政,抒發對正義自由的渴望,不愧為時代精神的精品,其作者無愧於時代歌者的稱號。《唐璜》是壹部浪漫主義的佳作,強烈的主觀抒情和濃郁的浪漫色彩構成了作品的最突出的藝術特征。拜倫鮮明的愛憎激情顯現在長詩優美而略帶憂傷的字裏行間,無處不在,統貫全篇。主人公次次歷險,命運大起大落,使長詩中的戲劇性場面層出不窮。大海、海島、內陸、美女、強盜、王妃、女皇,離奇的故事,異域的情調,為讀者展現了壹幅多彩多姿的浪漫畫卷。作者恰到好處的抒情與浪漫的圖景融合為壹個有機的整體,使長詩表現出了難以抗拒的魅力。

夾敘夾議是《唐璜》的另壹重要特征。拜倫似乎常常按捺不住自己,在敘述中隨時向他的主人公和讀者大發議論,或評點國事和人物,或追憶遐思,或贊嘆大自然的神奇。詩人的議論諷刺了現實時事,具有濃烈的現實主義成分;抒情性的議論則多是浪漫主義的感慨,直抒胸臆,美妙而感人。

詩作的語言風格多樣,極富變化,把憤怒的揭露、辛辣的揶揄、尖刻的辯論、俏皮的嘲笑、熱烈的抒情和哲學的沈思表現的恰到好處。拜倫的語言暢曉明白,具體簡約。他大量采用口語詞匯,但白而不俗,謔而不陋。整部長詩猶如壹曲扣人心弦、蕩人魂魄的交響樂章。

  • 上一篇:簡陽有哪些民俗?
  • 下一篇:端午節快樂作文400字[10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