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及時回顧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在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描述了人類遺忘的規律,即學習後立即開始遺忘,遺忘的過程是先快後慢。基於此,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就是根據這壹遺忘規律繪制的,學生有必要采取及時復習的策略,以減少短時間內的大量遺忘。
2.集中復習和分散復習正確分配復習時間對復習效果影響很大。復習時間的分配壹般有兩種情況。第壹,集中復習,即集中壹段時間反復多次學習,比如期末復習。第二種是分散式學習,即每隔壹段時間重復學習壹次或幾次,比如作業和單元復習。對於大部分學生和學習資料來說,分散復習的效果要比集中復習好。3.嘗試回憶、提問、回答、背誦,就是交替學習和再現,可以提高復習效率。借助這種復述策略,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回答或背誦情況,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和薄弱環節,以便在後續的學習中分配學習時間和註意力。4.利用記憶中的序列位置效應,是指壹個材料的開頭和結尾部分的記憶效果比中間部分好。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前攝抑制和主動抑制。在學習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習材料的系列位置效應,通過巧妙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時間順序,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放在對記憶最有利的位置和時間上,以保證這些材料的學習效果。5.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多種感官掌握所學知識,是壹種有效的學習策略。結果表明,多種感官的參與能有效增強記憶,提高學習效率。6.利用情景和語氣的相似性提高復述的效果。在壹定情境下,人們能夠回憶起在這種情境下發生的事情,說明情境的相似性是有助於回憶的。此外,學習與記憶的心境相似也能提高記憶成績。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誘導情緒來幫助學生記憶學習材料。
(2)整理策略是指學習者主動將所學的新信息與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增加新信息的意義,從而促進對新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的過程。與復述策略相比,整理策略是壹種更高層次、更精細的信息加工策略。研究發現,學習者對材料的加工越仔細、越深入,他們的知識就越豐富。常用的整理策略有以下兩類:
1,壹是記憶的精細加工策略:(1)位置記憶法是壹種傳統的記憶語句,在古代沒有筆記的演講中被廣泛使用,沿用至今。位置記憶法本質上是壹種視覺想象法,即學習者在腦海中創造壹個熟悉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確定壹條清晰的路線,在這條路線上確定壹些具體的點,然後將需要記憶的物品形象化,將這條路上的點按順序連接起來。回憶時,根據線上各點提取記錄項目。(2)首字連詞用每個詞或句子的第壹個字構成縮略語。這種方法簡單易行,素材多的時候也可以編成歌謠。(3)諧音字法人們常用諧音字法記憶。(4)意義記憶是在給定的信息之間建立聯系,尋找信息之間的內在聯系。
2.另壹種是加深理解的整理策略:最常用的整理策略是抽象法,這是壹種去粗取精、刪繁就簡、簡化關鍵信息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劃線和做筆記。圈出不認識的單詞,標出定義和例子,用“?”列出觀點、理由或事件編號在有疑問的地方畫箭頭表示關系,在總結陳述處做標記,表達自己的觀點(1)。標記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找到並復習課文中的重要信息。研究表明,如果學生在課文中重要和相關的信息下畫線,他們可以從課文中學到更多。學生在學習中經常使用標記法,但標記法是否能促進他們的學習取決於學生是否標記了材料的重點。有研究發現,學習者可以在自由標記的條件下,將文本中已有的結構聯系起來。下劃線和其他符號性註釋相結合的策略會更有助於學生思考文章的內容。壹些研究人員提出的實踐總結在右邊的表中。對於大三學生,可以逐步教他使用這種方法:先給學生解釋文章中重要的內容;然後讓他在壹段話中最重要的壹兩句話下面劃線;最後,讓他們解釋劃線的句子。(2)做筆記是閱讀和聽力中常見的整理策略。研究還表明,學生借助筆記可以有效監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有助於發現新知識的內在聯系,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系,有利於知識的概括和總結。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總結出壹種有效的筆記方法,叫做5R筆記法,也叫康奈爾筆記法。這項技術是托馬斯和羅賓遜提出的,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PQ4R分別代表預習、提問、閱讀、反思、背誦、復習。這種學習技術可以使學生集中註意力,有意義地組織信息和使用其他有效的策略,如提問,整理,壹段時間後復習等等。具體使用程序如下:①預習:快速閱讀材料,初步了解材料的基本組織——主題和分主題。提問:閱讀時可以問自己壹些問題,如“誰”、“什麽”、“為什麽”、“在哪裏”、“怎麽樣”。③閱讀:閱讀材料,嘗試回答自己的問題。④反思:把信息和自己所知道的聯系起來,同時把小標題和課本上的主要概念聯系起來,盡量排除呈現信息的幹擾,然後利用這些材料解決類似的問題。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息,並使其有意義。⑤背誦:通過大聲朗讀和提問的方式反復練習記住這些信息。⑥復習:最後,積極復習資料,主要是自己提問。
3.衡量是否是整理有兩個標準:整理必須由學習者自己完成。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內容有關,與加工後的學習內容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