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老師

如何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老師

死亡是壹種挑戰,對死亡的反應是人類成長的基本前提和動力。

羅斯教授

自古以來,我們的文化中就有避死的傳統。長期以來,人們只考慮生活的問題,如如何獲得生活資源,如何快樂,如何延長人的壽命等。,並對死亡問題采取回避策略。典型的思維就是不知生如何知死。

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我們往往以生的問題還是個謎為由,忙於世俗的事情,刻意回避死的問題,甚至發明許多禁忌,把死的問題當作不祥之兆,關上門。

對於死亡,我們采取鴕鳥哲學。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生活,我們沒有理由不知道如何死去。這是壹種重生的人生態度,無視死亡,樂生厭死,關註現實,要求我們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集中在人生問題和自己的價值上,這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這種生死觀有壹個非常致命的缺點,就是把生與死看成兩個完全不相關的東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缺乏深度。

我們應該從正面理解死亡。美國著名生死專家羅斯教授指出,很多人誤以為死亡是壹種威脅,其實不然。死亡是壹種挑戰。對死亡的反應是人類成長的基本前提和動力。換句話說,死亡是生命的老師。

1

知死能使人的使命明確。

人生苦短。短暫的人生後,我們將何去何從?相對於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問題,個人歸屬是最大的問題。人壹旦意識到死亡,就不僅僅關心眼前的東西,而是滿足於自己有限的生命。我們總是有壹種強烈的沖動,想知道死後該做什麽。

人都想長生不老,不管是永恒的光明,還是無盡的黑暗。對死亡的認識直接影響著我們對生命的態度,決定和支配著今生今世的活動。當我們試圖超越極限的時候,我們所關心的東西會從死前壹直延續到未來,也就是死後。正如唐代詩人陳子昂在他的詩中寫道:

"

沒有人能看見古代國王的古代智慧,只有那些看不見來世的智者能看見。

只有無邊無際的宇宙,無邊無際,止不住充滿悲傷的淚水。

"

因此,我們有壹種神聖的使命感。我們進入了時間的長河,此時的個體有壹種神聖感。自我意識不再是長河中短暫的存在,而是壹種承前啟後、貫穿古今的永恒存在感。個體也有某種自我價值期待,神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從而支撐著他毅然前行。人生不到100,經常為年齡發愁。這種強烈的使命感使我們能夠安身立命,這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內在價值信念和信仰。

2

知死,方知有得有失。

現實生活中,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但如果過於執著和計較,就容易患得患失。在利與害、得與失之間,築起了壹道無法逾越的關口,陷在其中越陷越深,只會增加煩惱和痛苦,甚至讓妳痛苦不堪。這就是所謂的名利關。

在所有的關隘中,最重要的是生死,任何得失都是超越生死的。懂得生死智慧,打通生死關口,不去對抗生死,才能把自己從內心深處解放出來,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為了實現生死,不再有得失之憂。為什麽生活很累?

"

我有大麻煩了,而且我有身體。

我沒有身體,我怎麽了?

"

人壹旦意識到生與死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轉化,就會發現曾經得到的也是失去的,失去的可能就是曾經得到的。我們不必執著於壹得壹失,在名利之間變得坦然自在。

"

得到名利是短暫的休息。

熬過生死就是大休息。

"

知道死亡讓我們更了解愛

死亡賦予生命意義,只有知道死亡,才能學會珍惜,懂得愛。個體的死亡迫使我們重新審視生命。死亡為我們現在的生活設定了界限,促使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壹些創造性的工作。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就是金錢。

人是社會人,我們的生活總是在和別人接觸。我們的親戚朋友甚至陌生人都和我們有很多聯系。壹個人的去世,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很多人和事。死亡使親情、愛情和友誼變得短暫而珍貴。任何壹個個體的死亡,都可能讓我們生命的壹部分缺失,讓我們深受其害。

所以,只有珍惜家人,珍惜愛情,珍惜友情,才能擁有更多更長久的愛情。其實生命的意義是相對的,不確定的,完全取決於我們對死亡的態度。談論生與死,就像存在主義說的,就是活著到死。這是壹種非常積極的人生觀。

池田大作先生說:生則死。如果妳把這個誰也動搖不了的事實作為根本前提,我們的教育就會無限地、廣泛地、廣泛地、深刻地進行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死觀的研究是值得借鑒的。

  • 上一篇:徐文兵:拋棄了自己優秀的文化傳統,我們該如何應對西方的文化殖民?

  • 下一篇:張劍鋒

    網易新聞《為什麽是星人》欄目出品

    拍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