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鄉村生活為主要取材範圍的作家有趙樹理、、、、羅、、、康卓、秦兆陽、、王、、孫乾、Xi榮、李樹偉、劉卓德、關華、陳燦雲、浩然、謝普、段泉發、王興元。在當代農村小說創作中,有兩個頗具影響力、藝術傾向各異的創作"群體":壹是以趙樹理為代表的陜西作家,二是以、王為代表的陜西作家。相比較而言,劉清等人更堅定地展現“新人物、新世界”,更註重農村先進人物的塑造,更浪漫、更有理想,更有概括“時代精神”和“歷史本質”的雄心壯誌。如果從另壹個角度來看,那麽劉清可能更像是壹個農村的“局外人”,盡管他與所描述的土地和生活在其上的勞動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系。而趙樹理則更像壹個“本地人”,雖然他也獲得了超然的眼光和地位。在他們的小說中,劉清等人更註重灌輸新的價值觀,而趙樹理在關註和支持農村改革和“現代化”進程時,更傾向於發掘農村“傳統”中那些至關重要的品質,關註“新人”的產生和倫理關系的調整與重建。就小說而言,劉清等人借鑒了西方和中國新文學的“現實主義小說”傳統,而趙樹理則更偏重於講故事、講故事等“本土資源”。由於這些藝術觀念和方法的差異,隨著當代不同階段政治和文學思潮的變化,對他們創作的接受和評價也普遍呈現出此起彼伏的態勢。除了晉陜兩個“群體”,還有周立波、李準、浩然等比較重要的農村小說。李準(1928-)創作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表現出根據農村開展的運動和政策選擇主題、確立主題的寫作策略。他的第壹部小說《不能走那條路》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被評論界稱贊的(註:這篇短篇小說描述了“轉農”在征地後面臨的“兩極分化”,主張農業集體化道路是唯壹正確的道路。發表於1953、165438+10月20日河南日報、人民日報等全國各地報刊陸續轉載。)。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李雙雙傳》、《耕雲的故事》和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黃河向東流》。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陽人。20世紀30年代,他加入左翼聯盟並開始翻譯。抗戰期間到達延安後,他擔任了藝鷺的老師。完成於1948,表現中國東北土地改革運動的小說《暴風驟雨》與《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和《白毛女》壹起,在50年代初被蘇聯授予斯大林文藝獎,享有很高的聲譽。1951年赴北京石景山鋼鐵廠“深入生活”,出版《鐵水奔跑》(1954)。這個關於解放軍“接管”鋼廠和恢復生產過程的長篇故事,當時被人稱道,其實挺無聊的。從65438年到0955年,周立波回到他的故鄉湖南定居,他的創作轉向了他所熟悉的農村生活。小說《農村巨變》及其續集分別發表於1958和1960。《農村巨變》和當時大部分表現農業合作化運動的作品壹樣,主要目的是為了證明農村個體小生產者必須走集體化道路。小說中的人物設定差別不大:有勤勞無私的農村基層幹部(鄧秀梅、李月會),有堅定走集體化道路的積極分子(劉玉生、盛淑君),也有在“兩條路”之間搖擺不定的落後農民(盛有庭,綽號“亭臺擊球手”——這是最生動的“喜劇人物”),但小說也有壹些獨特的處理方式。對於這種標準化的主題,作家有時更願意通過特定地區的農村日常生活來進行。此外,他們似乎對農民身上所體現的“道”的差異和沖突有壹種理解和大度的態度。因此有壹種略帶幽默的敘事基調,也能表達鄉村風情和自然風光中的生命美感價值。有評論家認為,從《暴風雨》到《山區巨變》,藝術風格從“陽剛”到“陰柔”。(註:黃·《論農村的巨大變化》,《文藝報》第2期,1961。)對中國古典小說的采用和他對南方口語的改造,使小說具有了地域色彩和個人風格。這種藝術取向在他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散文短篇小說(被收集在《論海菲爾德》和《蔔春秀》等集裏)中得到了更充分的體現。
上一篇:《守望教育》優秀讀後感下一篇:戲曲知識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