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幼兒園管理組織條例》和《幼兒園工作條例》制定的,用於指導幼兒園教育。
第二,幼兒園教育的指導綱要強調了以下思想:
1.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階段。幼兒園教育應該為每個孩子的短期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質量基礎。
2.幼兒園應該與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為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3.幼兒園是孩子們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幼兒園教育要豐富孩子的生活,滿足孩子的身心發展需求,幫助孩子度過壹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
4.幼兒園教育要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歷和體驗,尊重其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引導其在與環境的良性互動中發展。
5.幼兒園教育應充分照顧兒童的個體差異,為每個兒童提供發展潛力的機會,促進他們在現有水平上的應有發展。
第二部分教育目標和內容要求
壹、幼兒園教育應當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教育幼兒在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全面落實《幼兒園工作條例》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標。
第二,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廣泛,具有啟發性,可以根據幼兒學習活動的範圍,或以其他方式,相對分為健康、社會、科學、語言、藝術等五個方面。各方面的內容應包括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活動方法等方面的學習。
第三,幼兒的實際學習是全面的、整體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的劃分是相對的。在教育過程中,要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讓孩子通過真實的、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獲得完整的體驗,促進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
第壹,健康
——增強兒童體質,培養健康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
(1)目標
1.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情緒穩定;
2.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
3.對安全和健康有初步的了解,知道如何關心和保護自己;
4.我喜歡參加體育活動。
(2)教育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和同伴關系,讓孩子體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
2.幫助孩子養成吃飯、睡覺、洗漱、大小便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愛護公共衛生。
3.引導孩子學習自助技能,培養基本的自理能力。
4.用各種有趣的體育活動吸引孩子,特別是戶外和自然的活動,培養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提高孩子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5.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開展安全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6.發展幼兒在走、跑、跳、鉆、爬、爬等各種體育活動中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指導要點
1.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所以我們應該高度重視良好的人際環境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2.教師應該把保護兒童的生命和促進他們的健康放在首位。
3.孩子不是被動的被“保護”。教師要尊重孩子日益增長的獨立需求,在關愛孩子的同時,幫助孩子逐步學會照顧自己,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4.體育活動要尊重兒童身體發育規律和年齡特點,註意不要進行不適合兒童的專項體能訓練。
第二,科學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發展認知能力。
(1)目標
1.好奇心強,能夠發現周圍環境中有趣的事物;
2.喜歡觀察、動手操作和實驗,積極尋求答案;
3.了解事物的數量關系,用比較、分類、測量等簡單方法探索事物;
4.願意探索、交流並與同齡人分享他們的發現;
5.熱愛動植物,親近自然,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
(2)教育要求
1.引導孩子接觸自然環境,讓孩子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秘,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認識興趣;
2.結合並運用生活經驗,幫助孩子認識自然環境,理解自然與自身生活的關系;
3.引導孩子關註身邊常見的科學現象,感受科技給生活帶來的便利,萌發對科學的興趣;
4.給孩子提供觀察、操作和實驗的機會,支持和鼓勵孩子用手和腦大膽探索;
5.幫助幼兒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形狀和數量的關系,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
6.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各種特性和作用。
7.鼓勵孩子用語言和非語言等多種方式反思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自己的快樂,並與他人交流和分享。
(3)指導要點
1.兒童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兒童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欲望,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推斷,幫助兒童學會探索。
2.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孩子主動探索的過程。教師要讓孩子用手和腦去發現和解決問題,鼓勵孩子之間的合作,積極參與孩子的探索活動。
3.兒童的科學活動應與兒童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教師應充分利用兒童周圍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對象。
第三,社會
-增強自信心,培養孩子的音樂團體、友善的態度和行為。
(1)目標
1.喜歡參加遊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在活動中快樂自信;
2.樂於與人交往,禮貌、大方、友善;
3.明辨是非,不做明知不對的事;
4.願意接受任務,努力做到力所能及;
5.愛父母,愛同伴,愛家鄉,愛祖國。
(2)教育要求
1.引導孩子參加遊戲和各種活動,和同齡人壹起體驗其中的樂趣;
2.加強師生和同伴之間的交流,培養孩子對人親密友好的態度,教授必要的溝通技巧,學會和諧相處;
3.為每壹個孩子提供發揮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孩子自主選擇和策劃活動,鼓勵孩子認真完成;
5.幫助孩子理解行為規則的必要性,學會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自覺遵守;
6.教育孩子愛護玩具等物品,用後清理幹凈;
7.引導孩子接觸共同職業的人,了解他們的勞動及其與自己生活的關系,尊重和欣賞他們;
8.擴大孩子對社會生活環境的了解,激發孩子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感情。
(3)指導要點
1.社會學習是壹種跨越不同領域的綜合性學習。社會不是壹門獨立的學科,而是壹個綜合性的研究領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入到各種學習活動中,滲透到兒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社會學習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尤其是社會態度和社會情緒的學習,往往不是教師直接“教導”的結果。孩子學習主要是通過積累現實生活和活動中的相關經歷和經驗。老師要註意通過環境影響孩子。
3.教師和家長是影響兒童社會學習的重要來源。模仿是兒童社會學習的重要方式。老師和家長的言行直接和間接地影響著孩子,構成了他們學習的“榜樣”。所以大人要註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做好榜樣。
4.孩子的社會訓練需要家庭和幼兒園教育的壹致性。
第四,語言
——提高孩子語言交流的積極性,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
(1)目標
1.喜歡用語言與人交流;
2.能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經歷;
3.願意傾聽和理解別人的發言;
4.我喜歡看圖畫書和書。
(2)教育要求
1.創造自由輕松的語言交流環境,支持、鼓勵和吸引幼兒與老師和同伴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2.培養孩子註意聽的習慣,發展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孩子用清晰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教育孩子用禮貌的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5.引導孩子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讓他們感受語言的豐富和美好;
6.培養孩子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的興趣;
7.用書籍和繪畫來激發孩子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培養讀前和寫前的技能;
8.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孩子熟悉、理解和說普通話。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學習他們自己的語言。
(3)指導要點
1.兒童的語言是在應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語言教育要緊密結合兒童的實際生活,在各種活動中進行。
2.語言學習具有個性化的特點。教師應註意與兒童的個別交流和兒童之間的自由交談。
3.語言能力是壹種綜合能力。兒童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際能力、知識和經驗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語言教育應該是壹種跨學科的綜合教育。
動詞 (verb的縮寫)藝術
——豐富孩子的情感,培養孩子感受和表達美的初始興趣和能力。
(1)目標
1.能感受到環境、生活、藝術中的美;
2.喜歡藝術活動,能大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
3.願意和妳的同齡人壹起娛樂、表演和創作。
(2)教育要求
1.引導孩子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的事件,豐富他們的感性和情感體驗;
2.引導孩子欣賞藝術作品,啟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
3.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鼓勵孩子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經歷、感受和體驗;
4.指導孩子利用身邊的東西和廢舊材料制作玩具和工藝裝飾品,體驗創作的樂趣;
5.創造條件讓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導孩子相互交流、理解、欣賞。
(3)指導要點
1.藝術是孩子們表達知識和情感的另壹種語言。兒童藝術教育應在引導兒童接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豐富其感性和情感體驗的基礎上進行。
2.藝術活動是壹種情感和創造性的活動。兒童在藝術活動過程中要有愉悅感和個性化表現。教師要理解並積極鼓勵孩子有特色的表達方式,註意不要把藝術教育變成機械的技能訓練。
第三部分是教育的組織與實施
壹、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通過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育活動,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在活動中積累有益於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學習經驗來實現的。
第二,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內容和形式多樣的教育過程。幼兒園壹天生活中的各種活動,是教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
第三,教育的組織和實施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靈活機動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實施。
四、教育活動的選擇應按照本大綱第二部分的有關規定進行,並同時體現以下辯證原則:
壹是既符合孩子的興趣和已有經驗,又指向有助於實現教育目標的新經驗;
二是貼近孩子生活,考慮未來發展需要;
第三,既體現了內容的豐富性和時代性,又註重了兒童學習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與小學教育內容的銜接。
五、教育活動的組織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註重整體性、綜合性、自然性和趣味性,將教育融入生活和遊戲中。
六、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根據需要合理安排,為幼兒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和條件,提高教育效率:
根據時間、地點、內容和孩子的學習特點,靈活運用集體、小組和個人活動;
第二,註意在老師直接指導的活動和間接指導的活動之間保持適當的比例,保證孩子每天有足夠的時間獨立開展活動。
七、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要通過創造和有效利用環境來影響孩子。
壹是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要有利於引發幼兒的主動探索和同伴互動;
第二,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暖的心理環境;言傳身教應該是孩子學習的好榜樣。
要把社區環境作為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引導孩子實際參與社會生活,豐富生活經驗。
八、時間是寶貴的生命過程,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讓孩子在公園的每壹個時間都過得有意義。
壹是時間安排要相對穩定靈活,有利於秩序感的形成,能滿足活動需要;
第二,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
第三,教師直接指導的小組活動要滿足絕大多數孩子的需求,這樣才能減少和消除時間的“隱性”浪費。
第四,建立良好的常規,培養自覺的紀律,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行為。
九、實施教育計劃的過程是教師再創造的過程。教師應該是教育過程中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以關心、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孩子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支持和鼓勵孩子大膽探索和表達。
關註並敏感地察覺孩子在活動中的反應。當計劃的活動或材料不能引起預期的反響時,要主動反思,找出原因,及時調整活動計劃或教育行為,使之適合孩子的學習。
第三,善於發現兒童興趣和偶然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抓住教育時機,給予適當的引導;
第四,尊重孩子在發展水平、已有經驗、學習速度、學習風格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允許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學習,並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幫助,讓每壹個孩子都能感受到安全、快樂和成功。
十、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夥伴。應基於尊重、平等和互惠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教育。
壹直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保育教育,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了解幼兒的特點和家庭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三家合作,使孩子在園中的學習體驗在家庭中得以延續、鞏固甚至發展;
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教育。
第四部分是教育評價
首先,教育活動的評價是幼兒園教育的壹個組成部分。教師要有意識地運用評價方法了解教育的適宜性,調整和改進自己的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二、教育活動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兒童發展知識、學前教育原理等專業知識分析問題、總結經驗、反思自我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三、對教育活動的評價要以自我評價為主,同時發揮教師的智慧和合作精神,* * *帶著研究,* * *帶著提高。
第四,教育活動的評價應與教師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並自然地伴隨整個教育過程。
5.孩子的行為反應是對教育最客觀、最坦誠、最真實的評價。教師要重視孩子的反應,把它作為重要的評價信息,作為改進工作的重要依據。
六、對教育活動的評估應重點關註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活動的目標、內容、組織和實施方式,環境能否為兒童提供與本指導綱要要求的教育目標相壹致的學習體驗,滿足兒童全面發展的需要;
二是教育內容和活動是否適合孩子的興趣和學習特點,貼近孩子的生活,對孩子有吸引力;
活動的內容、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否適合大多數孩子的發展水平和需求,也體現了對個體差異的尊重和適應,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的體驗;
教育的內容、方法和環境條件是否有利於兒童積極參與活動,運用雙手和大腦進行探索和創造;
老師的引導是否有利於孩子的進壹步探索和思考,是否有利於孩子經驗的拓展、整理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