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徽州新年習俗的構成

徽州新年習俗的構成

給妳壹些資料,自己整理壹下。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惠州也是如此。但徽州民間習慣把春節稱為“過年”,這是壹個比較原始、古老的稱謂。春節在古代被稱為“大年初壹”、“大年初壹”、“新年”,都有其歷史淵源。甲骨文中的“年”字,形似豐收的果實;青銅器銘文中的“年”字,也是谷穗成熟的樣子。所以“五谷成熟為年”應該是年的最初含義。我們現代人對“過年”的概念應該是從那時開始形成的。在中國有壹個關於“慶祝新年”的古老傳說。相傳“年”起初並不是壹個時間單位,而是壹個吃人的怪物,每年12月30日跑出來殘害人畜。人們非常害怕。第二年,他們早早地在露天準備了壹堆肉,用竹子燒,發出劈裏啪啦的聲音。也就是年被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看見了,都喜出望外,圍著火慶祝,互相祝賀。據說從那以後,就有了燃放鞭炮互相問候的習俗。以上傳說不壹定有科學依據。然而,根據這些傳說,人們不斷豐富新年的內容,並形成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節日和習俗。總結壹下,徽州的過年習俗壹般包括節前準備、貼對聯、門神祈福、送廚主爺爺上天、拜神、吃團圓飯、守歲、燃鞭炮、舞龍舞獅、穿新衣、換碗筷、初壹開齋、開年、送貧、拜年、互致問候。這些習俗基本上是中國傳統習俗在徽州的體現,但也帶有壹些徽州的地方特色。(1)年前準備可以分為四類:壹類是打掃房子有灰塵;二是準備新衣服;第三是準備食物;第四是準備新的碗筷。1,“掃塵”叫“掃塵”,清掃衣物、屋頂、角落,清掃桌椅上的汙垢。相傳始於古代,是人們消除疫病和災難的壹種迷信儀式。這種風俗盛行於唐代。宋吳所作《之夢》記載蘇杭民俗:“十二月末,...所有的普通人,無論大小,都掃了他們的門。去年,它們又臟又幹凈...為新的壹年祈禱。”徽州的現代除塵其實是壹種家居大掃除,比如櫥櫃、衣櫃、床等平時用但不常刷的木質家具。這時,它們被清理出來進行室外刷牙,晾幹,然後搬回屋裏。另外,堆的角落,屋頂的角落,床底等衛生死角都是需要清理的地方。關於這個習俗還有另壹個民間傳說。據說有壹家人平時很講衛生。每年之前,廚房的環境和用具都要打掃幹凈。竈神每年這個時候也會去天庭報告人間善惡,於是就把家裏的事報告給玉帝,禁止瘟疫和災難進入這個家庭。從此,這戶人家壹年四季無災,但左鄰右舍卻災難不斷。被問到為什麽,這家人會把自己的事情告訴所有人。所以各家都會效仿,有年前打掃衛生的習慣。這個傳說說明,掃塵飛行與人們消除疫災的觀點有關。2、準備新衣服惠州鄉親不在乎有沒有新衣服。小康的,新衣服新褲子新鞋新襪子都是新的;那些不富裕的人不能買所有的新衣服,但至少他們應該有壹件新外套。這種風俗在惠州人當中很特別。有些老人把去年穿過的舊衣服或其他用途的粗布拿到染坊重新染色,自己縫制壹件裙裝,也叫新衣服。這個習慣的原因沒有詳細記載,但和節前的“掃塵”有關,應該是由此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祈求新年平安”。根據惠州民間的說法,如果妳在新年穿上新衣服,妳會在來年有好運。如果不穿新衣服,來年就不好了。3.吃的東西和用的東西過年前,按照徽州的習俗,第壹件事就是準備雞。早在農歷七月十四左右,名門望族就開始為新年準備小雞,通常是購買小雞,許多人在舊的之後自己孵化。公雞養了壹個多月後,進行閹割,在徽州習慣稱為“閹雞”。過年養的時候,往往發育出幾斤甚至十幾斤的大閹雞,是徽州民間傳統過年用的主要雞。徽州傳統非常重視春節用雞,認為這是排場的象征。正如壹句民間諺語所說,“要到年三十晚上(或年初二)才知道誰是排場”,其中“排場”的意思是“看誰的雞大”或“誰的雞多”。除了雞,過年準備的食物大多是幹菜和水果,如魷魚、肉絲、香菇、花生、瓜子、紅豆、臘肉、雞蛋、水果等。還有蜜餞蓮子、蜜餞瓜條、蜜餞蓮藕等蜜餞食品;油炸食品如糖圈、散蛋、年糕等。徽州民間習慣在春節期間蒸大籠餅、聚餅。因此,許多家庭在春節前準備糯米和糯米並磨成米線。這項工作既費力又乏味。在春節前的準備工作中,往往會占用很多人更多的時間。因為春節意味著慶祝豐收和春天的至日,節前準備食物的時間往往占非常大的比例。普通人往往會花掉壹年的積蓄,竭盡全力去購買過年所需的壹切食物。買備用的東西,主要是對聯,門神,福字,年畫,紙寶,蠟燭,鞭炮之類的。4.準備新碗筷這是惠州特有的民俗。徽州方言說“過年準備新碗筷”。即使家裏不缺筷子,也要買壹套,這是惠州的習俗。買新碗筷要註意搭配,即使同樣的花紋和釉色,壹碗壹勺,再買相應數量的筷子;購買數量多為“十”。在徽州民間,“十”是壹個吉祥的數字,有“滿十”、“滿”的意思。按照徽州民間的說法,買新碗筷有兩層意思:壹是“多添碗碗”,表示兒孫滿門,蘊含“幸福”;二是“添新碗,買新筷,來年無飯吃”,意為“富貴”。“福”和“財”是徽州民間最重要、最實惠的詞語。(2)舞龍徽州民間過去在春節慶典時會舞龍。年前,他們常去圓明寺“開眼”搶青,然後正式舞龍。壹般要到正月臘月初五才結束,清末民初壹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都很流行。舞龍是中國民間的壹種傳統,是春節期間的壹項傳統活動。舞龍始於何時,歷史不詳,但古人在很久以前就稱龍、鳳、麒麟、龜為四靈,對龍的崇拜和信仰歷史更為久遠。據記載,中國漢代就有舞龍,多為戲龍舞龍。在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成為壹種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梁璐夢》中記載“草滿龍騰,綠樹掩映,千燈萬燭密排,狀如雙龍。”這是壹種舞龍。惠州民間舞龍是典型的廣式,疑似從廣佛地區或潮汕地區傳入。妳跳的龍是妳自己做的。以竹子為主要骨架,外部繪於紙上,以彩布為龍身。壹條被拴住的龍往往有25公斤重,它的長度是13英尺。舞龍時,壹人持彩珠領路,壹人舞龍頭,十余人舞龍身龍尾。動作有走龍、穿龍、跳龍、打龍餅、臥龍,還有“龍獵人”、“龍貼”。徽州舞龍不僅出現在中秋節和春節。按照以前的習俗,每當有新龍建成,自然災害嚴重時,就有舞龍。前者是“成龍擇吉”,後者自然是“驅邪消災”。據有關資料顯示,明清至民國初年間,徽州舞龍活動興盛,清末至民國初年發展成為壹項綜合性的民間活動。除舞龍外,還常伴有鳳舞、舞獅、魚舞和混水舞。龍放生時按以下順序排列:距離牌、日月牌、匾額、宮燈、戲裝隊(偽裝的人)、章魚、鳳凰、獅子、雜水(人偽裝的魚、蝦、蟹、蚌等。),最後是龍。人數眾多,聲勢浩大,壹路鼓樂,壹邊跳舞,壹邊穿越大街小巷,觀眾如雲。古時候,徽州古城的每壹條龍都轟動全城。有些老人,甚至帶著孫子和年幼的孩子,在龍的肚子下鉆來鉆去,意為“鉆龍架”,意為“盼望自己成功”,這是徽州的壹種民俗。徽州傳統的民間舞龍活動不是官辦的,大多是義龍,是居民自發組織的。在經濟不發達、居民貧困的情況下,組織如此大規模的舞龍活動,令人驚嘆。這種習俗表現在廣東佛山、潮汕壹帶,形式相似。但徽州民間舞龍的組織形式,如“獵龍”、“送龍貼”等,頗具徽州地方特色。(3)春節舞獅,在惠州也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延續至今,仍方興未艾。中國不是獅子的起源地,舞獅應該是舶來品。相傳漢代石天學派的鼻祖張天師住在龍虎山,他的坐騎是老虎,所以漢代人不跳獅子而跳老虎。漢明帝東渡時,佛教傳入中國。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據說文殊菩薩的坐騎是壹頭獅子。隨著佛教的傳播和影響,獅子受到人們的崇敬,所以舞獅逐漸取代了舞虎。據記載,南北朝以後,舞獅在民間越來越流行,到盛唐時發展到鑼鼓伴奏。如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西涼歌妓》中寫道:“西涼歌妓,假面髯獅,頭尾雕木。鍍金的眼睛和銀牙,分勛毛衣與耳朵。若從流沙來萬裏,見紫髯深目,舞梁來言。”明清以後逐漸分為兩派,北派全身包裹,看起來像真獅子;南派以廣東獅子為主,壹人舞獅頭,壹人騙獅尾。舞獅者常穿唐裝、燈籠褲,人露在外,主要是展示武藝。粵獅是徽州的民間舞獅,近代徽州流行的獅子有四種。壹種是“大頭狗”,稱為“大頭狗獅”;二是“麒麟”,稱為“麒麟獅”;第三是扁鼻獅;第四是鬥牛獅;這四種從西域傳入的動物和獅子,物種都發生了變化。完全沒有獅子的影子。四種獅子中,“大頭狗”疑似從開平、南雄、順德、中山等地引進;麒麟獅屬於客家獅,而鬥牛、扁鼻等獅種多見於淡水、龍川等地。有資料顯示,惠州本地的獅子品種應該是“大頭狗”和“麒麟”。徽州民間舞獅也有和舞龍壹樣的特點,都是自己編的。通常,獅子隊是以街道(村)為單位自發組織的。在舊時代,新獅子建成後,常被稱為“開開眼”和“搶青”活動。春節期間,舞獅活動最為頻繁。此外,壹些大家族為了“驅邪保平安”,在喜慶的場合和商店開業的日子裏,還經常邀請獅子跳舞。徽州民間舞獅的特點是獅子拿著箱子帶路,獅子緊隨其後,後面是帶著刀、棍、矛等冷兵器的武術隊。舞獅的傳統動作有行進、打瞌睡、抓撓、爬抓青、抓鞭炮等。鼓分為快板、中板、慢板、剎板,共打七個鼓。春節第壹天的淩晨,往往是獅子隊過巷的時候。居民們用鞭炮互相問候,封紅包。獅子隊在家門口跳舞玩耍,給各家各戶帶來好運。之後,居民們互相發送鞭炮。春節舞獅的習俗往往推遲到正月十五。
  • 上一篇: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如何提高?
  • 下一篇:我們假期春節活動的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