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原來的備課習慣,教於樂叔叔自然會采用“概括情節——分析人物——鑒賞關鍵句子——概括小說主旨”的流程。這似乎就是小說教學中的“集體無意識”,學生最終得到的是關於“三要素”的文體知識。看了史教授的《課程論與教學論》等教授關於課程與教學論的著作,看了、教授、小老師等專家老師的理論著作和實踐案例,對以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產生了懷疑。在我看來,備課的第壹步應該是裸讀,即不帶任何偏見,不參考任何輔助材料,直接與課本正文進行“第壹次對話”,讀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於是,我翻到初中語文課本九年級上冊第71頁,做了壹個課文的“直搜”和“現量”。裸讀了三遍,真的讀了很多以前想都沒想過的東西。比如,為什麽星期天全家人要“穿得整整齊齊”去海邊棧橋散步?如果不是尤爾叔叔侵占了我父親的財產,我家的貧困狀況能有所改觀嗎?為什麽全家人都相信樂那封漏洞百出的信?那個看上二姐的小夥子真的是看了於樂叔叔的信才決定求婚的嗎?作者為什麽安排家人在哲爾賽島的壹艘船上與尤爾見面?尤樂知道自己欠哥哥嫂子錢,不想回來找“我們”。這不就說明尤爾丟人了嗎?為什麽船長和他的家人叫樂“流氓”?我去付錢的時候寫了“我看著他的手”,然後寫了“我看著他的臉”。為什麽不直接寫“我看著他的手和臉”?小說講的是“小時候”,現在的“我”呢,等等。我也試著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回答這些問題。當然,菲利普夫婦的閱讀理解和思考也在樂的稱謂變化、我家的基本經濟狀況、小說對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異化的批判等範疇之內。
很多老師認為根本不需要解讀文本,因為教學參考資料質量很高,參考書有現成的文本分析,只需要把教學參考的理解教給學生就可以了。當然,也有壹些老師意識到了獨立解讀文本的重要性,但他們“手無寸鐵”,缺乏解讀的方法和理論,面對文本只能“望洋興嘆”。綜上所述,教師要麽缺乏“解釋意識”,要麽缺乏“解釋能力”,更重要的是兩者都沒有。教師對文本沒有真正的感知,學生自然與文本有壹層隔膜,導致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壹些抽象的概念和技巧上。這種不良現象值得警惕!
裸讀很重要,但我的視野畢竟有限,需要參考大學教授、優秀教師等專家對文本的解讀。壹線教師要善於通過中國知網等學術網站搜索前人關於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堂觀察和思考的論文,找出他人研究和教學的優勢,並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看完我的於樂叔叔,我先看了錢理群、孫紹振、王輔仁三位教授的《語文的解讀》和王輔仁教授的《如何感受人?如何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錢理群教授的《我的於勒叔叔簡介》和孫紹振教授的《我的於勒叔叔》中的個人視野這三篇論文,解決了以往裸讀中的許多疑惑,也詮釋了許多以前不曾想到的內容。隨後,我在中國知網上找了幾十篇同行解讀的文章、教學設計、教學記錄,逐壹研究。有的論文打破“資本主義貨幣關系”的傳統理解框架,從人性的角度分析文本;壹些論文借用敘事學的理論,從敘述者和敘述視角的角度來解讀文本。壹些報紙對菲利普和船長的形象進行了區分;還有的論文探討了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引導學生思考“於樂有沒有認出那對兄妹”等問題。
“裸讀——參考著名學者的解讀——參考同行的解讀——參考老師的解讀”的過程,成為備課的基本模式。當然,這種備課已經是“研究性備課”,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相信我,這樣的備課是紮實的,不僅能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打下基礎,對個人的專業成長也是非常有益的。
僅僅解讀文本是不夠的。備課的第二步是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確定教學內容。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常常以為壹節課的內容就是“教課文”。後來隨著專業閱讀的發展,逐漸意識到壹節課的內容就是“教課文”和“教語文”的區別,於是有了“教內容”的意識,也就是教什麽。以前面對壹篇課文,總想著“這篇文章怎麽講”,現在想著“這篇文章應該教什麽”。最初的理解是把教學內容等同於“語文知識”,比如各種文體知識、修辭知識等等。但隨著專業閱讀的深入,我認識到了“教學內容”和“語文知識”的關系,開始從另壹個層面理解“知識”這個概念。知識從老師到學生的頭腦,不是壹個靜態的“點”或“系統”,而是壹個動態的建構過程。比如小說《我的於樂叔叔》中,我們曾經告訴學生什麽是故事,故事包括開頭、發展、高潮、結局四個要素,所以我們要求學生按照這個框架來概括故事。顯然,這種教學理念和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實際學習情況。
那麽,小說《我的於勒叔叔》的教學內容是什麽呢?
首先要從小說本身的文體特征入手。所謂閱讀理解,就是引導學生按照壹定的文本風格去理解文本。《我的聖誕叔叔》是壹部小說,我們應該根據它的文體特征來解讀它。按照傳統小說理論,情節、人物、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所以很多老師遵循的是“概括情節——分析人物——欣賞環境描寫——把握故事主題”的套路。單元導語還建議:“學習本單元,要學會梳理小說的情節,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理解小說的主題”,這其實隱含了小說教學的主要內容,但缺少“環境描寫”的元素。在此基礎上,我先確定了兩大教學內容,壹是梳理小說情節,二是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是對小說情節的梳理課後“思考與探索”第壹個問題是:“小說圍繞菲利普對樂態度的轉變,講述了壹個曲折的故事。根據以下提示,試著從不同角度理解課文的故事。”這四個角度是:
開始→發展→高潮→結局(劇情)
原因→結果(邏輯)
期望→幻滅(心理學)
懸念→結局(技巧)
這個題目很聰明,聰明之處在於它不僅暗示了“教學內容”,而且是直接的“教學環節”。這也是部編教材的特點,即它既是教材,又是學習用書、教學用書。第壹個角度是傳統的時間和板塊順序,即把完整的故事人為地分成幾個時間段。它的優點是能快速掌握基本劇情,缺點是太機械化。對於另外三個角度,同學們都比較陌生。所謂“原因→結果”,就是分析故事前後的邏輯聯系。根據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國王死了,然後王後死了”是壹個故事。“國王死了,王後心碎而死”是壹個情節。學生可以根據“只是因為……然後”的句型重新理解劇情。所謂“期待→幻滅”,重點在於故事背後人物的心理,這也是故事建構的壹種基本方法,即突出情節之間的“落差”。所謂“懸疑→結局”,重在故事的敘事技巧,最終的效果是讓情節曲折生動,而不是直截了當。錢理群教授在《我的叔叔於勒》中使用了這壹模式,從結構技巧的層面來分析故事。
二是分析人物。以往教學生概括人物,過於局限於高考題的答題模式,即先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質,再從文中找相關句子來證明。結果我發現學生只掌握了壹些空洞抽象的概念,比如善良、機智、聰明、忠誠等等,抽象的人物和具體的文字之間缺乏具體深入的分析。於是,我又回到了教材《單元導論》,裏面講到“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從不同角度”到底是什麽?我的理解是,既要打破“好”與“壞”的二元分析模式,又要註重形象的多面性和立體性而避免概念化,從“看得見”和“被看得見”的角度去分析人物的存在狀態。比如尤爾是個什麽樣的人?我們要逐壹分析《菲利普夫婦眼中的尤爾》、《我眼中的尤爾》、《船長眼中的尤爾》和《尤爾眼中的我》,然後結合小說的內容來分析和理解《讀者眼中的尤爾》。只有這樣,才能不片面理解人物。
當然,除了尤爾的形象,本文還需要對菲利普夫婦和“我”的形象有壹個簡單的了解。長期以來,菲利普斯夫婦的形象壹直用“勢利”、“無情”等詞匯來概括。這些人物當然是存在的,但如果從現實生活環境中抽象概括人物,就有失偏頗了。對於菲利普斯夫婦,我們不僅要意識到他們的勢利,還要分析他們為什麽如此勢利。我如何看待父母勢利的態度和行為?是無情的批判,苦澀的嘲諷,還是帶點溫情?
在小說“三要素”的文體框架下,情節和人物顯然是教學的重點之壹,環境描寫也在本文中有所體現,比如結尾“在我們面前,遠處似乎有壹個紫色的影子從海底冒出來”甚至有壹定的象征意義,但這樣的描寫在“三要素”的框架之外並不多。如果能吸引到西方敘事學的相關知識,那麽對於《我的於勒叔叔》來說這也是教材編寫的進步。比如《我的於勒叔叔》課後“思考與探索”第三題是這樣設置的:“這部小說從約瑟夫回憶童年的角度講述故事。這樣寫有什麽好處?試著換個敘事視角,體會壹下不同。”九年級《孔乙己》第二冊課後“積累與拓展”第四題是:“本小說以酒店服務員的視角講述故事。試著從另壹個角度簡單的講壹下故事,看看效果如何。同學之間的交流。”不要求學生掌握專業的敘事理論知識,但要能從不同的敘事視角復述故事,體驗不同敘事給小說主題帶來的微妙變化。
其實,於樂叔叔和孔乙己筆下的“我”有壹個* * *相似性,就是“童年的我”和“成人的我”是有區別的。在小說《我的尤爾叔叔》中,我註意到在我裸讀的時候,小說中多次提到“我們”和“全家”的標題,這說明“我的童年”對尤爾的情感態度與成年人是壹致的,或者說是受到了他們的影響。但小說的妙筆在於,即使在成年人的影響下,“我”依然保持著純真善良的壹面,重視親情勝過金錢。其實這也說明“我”在慢慢長大,逐漸有了獨立的見解和獨立的判斷和自覺的行為。
我在解讀文本時,習慣將“教材文本”與“母文本”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選教材時對原文的增刪改編內容,進而分析差異背後的原因。比如小說《我的舅舅於勒》,對比原文,我發現小說本來是“壹套敘事”,但選教材時刪去了開頭和結尾,即:
“我”的這種“給小費”行為壹直延續到我成年後,並延伸到沒有親屬關系的窮人身上。“我”壹方面彌補了年輕時因為能力不足而沒有幫助叔叔的遺憾,另壹方面也向陌生人伸出了某種關懷之手。可以說,小說的主題是表現“我”所珍視的那種親情和對陌生人的人道主義關懷。應該說,“我”的存在就像黑暗中的壹盞燈。童年的“我”已經超越了周圍人,尤其是家人的境界。成年後,我把對親人的愛延伸到了陌生人身上,這是難能可貴的。“我”的存在只是賦予作者某種超越現實的理想。而且因為“我”的存在,小說的主題不再是過去“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而是人性關懷的理想。
本單元“單元簡介”建議:“本單元小說要麽涉及少年成長話題,要麽以少年視角觀察世界,素材獨特而廣泛。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建立自我意識,更好地成長。”這個暗示也把我的註意力從小說中的“尤爾”轉移到了“約瑟夫”身上。作為教師,在確定教學內容時,壹定要註意教材的“助讀系統”,如單元介紹、預習提示、課後思考問題、知識清單等。,把握教材的導向,重構教學內容,而不是壹味的沿襲過去的教學經驗,不顧教材和課程理念的變化。教材把《我的於樂叔叔》、《魯迅的故鄉》、《曹文軒的孤獨之旅》放在“青春成長”單元,必然促使師生從青春成長的角度闡釋小說的主題。如果還是在“批判資本主義”的框架內走彎路,就會忽略教材。最起碼也要引導學生去體驗《我的於樂叔叔》中的“我”從童年到成年的成長變化,從而分享人物的成長經歷,從情感、態度、價值觀中獲得啟發。
綜上所述,備課時,我不僅關註教材文本本身,還關註教材的“閱讀輔助系統”,從而將這部小說的教學內容確定為:梳理故事,分析人物,在視角變化中體驗小說主題。這三項內容要求學生回歸課文本身,理解課文中的重要詞句,在語言品味和分析中落實教學內容。
確定教什麽之後,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怎麽教了。以前總是急於把自己的文本解讀成果原封不動地“傳遞”給學生,或者先擺出教學的框架結構,生硬地把學生“拖”進自己設計的教學板塊。老師是導演,學生只是按照劇本表演的演員。這種教學還是老師的“集中教學”。久而久之,學生早就失去了探究的熱情和欲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壹個好的語文老師能有效引導學生的困惑和理解障礙,充分發揮學生自主討論的積極性,設計各種學習活動,真正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
前段時間看了黃厚江老師的壹堂教學課,即“從貓的關系出發,走向小說深處——課堂實錄和對貓的評論”,對課上的第壹個教學環節很佩服。課文《貓》後的“思考與探索”第壹題是表。請從出身、長相、氣質、在家裏的地位、結局五個方面對比填表。應該說,把這種形式直接帶到課堂上,或者改壹改,是壹種普遍現象。黃老師在課堂上並沒有漂亮的導入,而是直奔主題,問學生們在文中寫了幾只貓。學生回答有三個。老師問三只貓叫什麽名字。學生回答大貓,二貓,三貓。老師說這樣的命名很幼稚。如果妳家裏養了壹只貓,妳會給它起壹個可愛又有特色的名字嗎?於是第壹次學習活動開始了:誰願意給我們家的三只貓起名字?老師板書建議從顏色、形狀、性格等方面命名。學生們學習討論的熱情壹下子被點燃了。黃老師和教材填表題目雖然在信息提取上有些區別,但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做壹件事,就是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目標是壹樣的,但是實現目標的方式完全不同,效果自然也會不壹樣。黃老師上課的秘訣就是千方百計把學習變成各種活動,包括生活活動和語言活動。這也啟示我們,在組織和開展各種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要善於“激活”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對於第壹個教學內容,我設計的活動是“小組合作探究”,即學生在第壹次預習和閱讀課文後,嘗試從不同角度復述故事。第壹組學生從劇情角度復述原故事,第二組學生從邏輯角度復述,第三組學生從心理學角度復述,第四組學生從技巧角度復述。復述的過程也是分析原故事的過程,當然也是掌握小說文體知識的過程。第壹組復述比較常規,其他三組需要學生合作討論,由* * *制定復述框架和內容。例如,從“邏輯”的角度來看:
對於第二個教學內容,我設計的環節是“語言活動”,即從菲利普和他的妻子、“我”、船長和尤爾本人的角度來分析尤爾的人物形象。學生們仍然被分成四組,他們用“Yule is ……”這句話來回答。例如,您可以遵循以下示例:
在菲利普夫婦眼裏,尤爾年輕時是個浪子,是全家人的噩夢。信裏說他發財了是個善良正直的人;當他成為賣牡蠣的水手時,他是壹個流氓和小偷。菲利普斯夫婦視尤爾的標準為金錢。
另壹個例子是:
在“我”眼裏,於樂是親人,是父親的哥哥。小時候,“我”以為尤爾是家人的噩夢。在我變得富有之後,尤爾是壹個有良知的人。在尤爾變窮的時候,“我”仍然認為他是整個家族的親人,於是我冒著被罵的風險,向尤爾表達了善意,並將這種善意延續到了成年。
當然,人物的分析需要結合文本的關鍵句子或者典型細節。比如,在表達“我眼中的尤爾形象”時,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我默默說,'這是我叔叔,我爸爸的弟弟,我叔叔'”這句話,讓學生反復朗讀,讀出這三個同義詞的語氣、語調的不同,尤其是“我叔叔”和“我舅舅”,語氣更強,感情色彩更濃。在朗讀中體驗“我”眼中的尤爾形象,從而加深對人物的理解。
再比如“我們回來就坐聖馬力諾船,免得再遇到他”。在這個句子中,“我們”既包括菲利普夫婦,我的姐姐和姐夫,也包括“我”。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此時,在菲利普夫婦眼裏,尤爾已經是壹個流氓,壹個小偷,他們心安理得,無情地拋棄了弟弟。在“我”眼裏,尤樂是親人。換船意味著再也見不到親人,心中充滿遺憾。
針對第三個教學內容“在視角變化中理解小說主題”,教材設計了壹個“思維探究題”,即改變敘事視角,理解表達上的差異。此外,教材還設計了壹個寫作訓練題目,即第五題“積累與拓展”:“想象壹下,如果菲利普斯夫婦在船上發現已經成為百萬富翁的尤爾,他們會怎麽做。試著寫壹個300字左右的片段。”我覺得這個訓練題和原著小說在邏輯上沒有本質區別,無非是表現了菲利普斯家的勢利。黃厚江老師設計了這樣壹個語言活動:“在約瑟夫看來,感情比金錢更有價值。想象壹下,再過20年,約瑟夫會長成菲利普斯夫婦那樣嗎?”這個活動設計的也挺巧妙的。壹方面可以辯證地理解以往對“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的解讀,另壹方面可以及時引入原文被刪除的片段,體驗小說人道主義情懷的主題。而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是:如果尤爾也在船上認出了菲利普壹家,他心裏會對全家人說什麽?這個活動不僅可以深入觀察人物心理,豐富小說主題,還可以比較“尤爾視角”和“約瑟夫視角”的差異。例如,尤爾會對約瑟夫說:
當然,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掌握真實的學習情況。我的習慣是進行課前調查,有時是簡單的問卷調查,有時通過交談判斷學生的困難,有時站在老師的立場推測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情境是教學的起點。我意識到學習情境的重要性,但這還遠遠不夠。以後我會繼續學習,積累經驗,用更科學的手段去檢測學生的實際閱讀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