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介紹:
1,昆曲
昆曲,又稱“昆曲”、“昆劇”,是壹種古老的戲曲。起源於江蘇昆山,明中葉以後開始流行。那時候的傳奇劇種多是昆曲唱的。南昆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的特點外,還在全國形成了許多分支,如北方的昆藝、項堃、川昆等。昆曲以其優美柔和的風格、細膩抒情的表演、載歌載舞、嚴謹的程式,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空腔
高腔是中國傳統戲曲聲腔體系的總稱。因發源於江西益陽,故原名“益陽戲”或“弋戲”。其特點是表演簡單,歌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壹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打節,不用管弦樂伴奏。明中葉起,由江西傳至全國各地,並在各地形成了川劇、湘劇、贛劇等不同風格的高腔。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壹種戲曲聲腔體系的總稱。它起源於山西、陜西交界處的“陜梆子”,以高亢有力的唱腔和用木梆子擊掌為特征。然後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又稱“皮黃”,由西皮和黃兒兩個基本音調組成,它還唱壹些地方曲調(如劉孜戲和吹腔)和昆曲曲牌。1840左右在北京形成,盛行於三四十年代。它有時被稱為“國劇”。現在還是有全國影響力的大劇。它是中國現代戲曲的代表,業務全面,表演成熟,氣勢恢宏。
5.萍聚
清末,評劇是在河北灤縣小曲《對面蓮花落》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最早流行於河北農村,後進入唐山,被稱為“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在東北流行,出現了壹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在京劇和河北梆子的影響下,評劇日趨成熟,出現了白、采蓮、艾連軍等流派。1950後,《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的抱怨》、《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影響較大,出現了新、、、等著名演員。評劇在河北和北京仍然很受歡迎。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流行於河北和北京的梆子劇種,起源於陜陜交界的鄯善梆子,經山西傳入河北,由河北方言和北京方言結合而成。它保持了梆梆腔的特點,唱腔洪亮暴力,善於表演悲壯的情節。河北梆子的名劇有蝴蝶杯、轅門剁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稱“中路梆子”,由晉陜交界的鄯善梆子發展到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的特點而形成。現在流行於山西中部、內蒙古、河北。它保持了以拍子擊掌的特點,其音樂風格不僅高亢,而且溫柔細膩。表演通俗簡單。名劇有《金枝》、《小宴》、《賣畫劈開門》。
8.蒲劇
蒲劇,又稱“周浦梆子”,是由晉陜交界的鄯善梆子發展而來,是最初的鄯善梆子。現在流行於山西、陜西、河南的西南地區,音腔和陜西差不多,語言也是陜西話。名劇有掛畫、殺狗、殺驛站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壹,是由山西西南部的周浦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東南部的上黨地區。除了梆子,它的聲腔還唱昆曲、皮黃戲和羅羅戲。劇目有《三俗宴》《東門會》。
10,雁戲
燕戲,又稱“北路梆子”,由“周浦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晉西北、張家口、河北、內蒙壹帶。據說對河北梆子的形成影響很大。劇有《血手印》、《金水橋》。
11,秦腔
秦腔又稱陜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劇種,形成於明代中期。他的表演粗獷樸實,唱腔洪亮激越,聲音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遊桂山》、《三滴血》等。
12,兩人桌
二人臺是流行於內蒙古、山西、河北張家口壹帶的戲曲,它是在內蒙古民歌和山西民間曲調的基礎上形成的,後又吸收了山西戲曲的表演元素而逐漸成熟。表演充滿生活氣息,歌詞膾炙人口。劇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劇,如《走西口》、《五兄弟放羊》。
13,嵇戲
吉戲是吉林省流行的壹個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樸實通俗,有《燕青》、《包公的補償》等劇目。
14,龍江戲
流行於黑龍江省的龍江戲,是20世紀50年代在“二人轉”、拉戲、皮影戲和東北地方民歌的基礎上形成的。它的表演輕松幽默,歌詞膾炙人口。劇目有《雙鎖山》、《廢都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末傳入河南的陜西梆子,是結合河南方言和民間曲調發展起來的。是中國最大的地方戲。現在流行於河南、四川、陜西、臺灣等省,新疆、湖北、北京、河北、山西、山東等省都有專業豫劇劇團。最初有四大流派,即豫東、豫西、湘府和沙河調。現在以豫東豫西為主。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珍君等著名女演員紛紛亮相。劇目有《宇宙前線》、《梵高的宮殿》、《穆掛帥》、《紅娘》、《花仗》、《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
16,粵調
越調是河南的壹種地方戲,流行於河南和湖北北部。又叫“四股弦”,因為是主要的伴奏樂器。音樂以板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包括沈等。劇目有《姜維》、《李天寶的嫁衣》、《諸葛亮的喪》等。
17,河南曲阜
河南曲劇是河南省的壹種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鄂西北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來。歌聲輕柔婉轉,擅長悲劇內容。劇目有童、陳三亮、華庭輝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是山東省的地方戲,流行於山東菏澤。因其古名“曹州”,故又稱“曹州梆子”。這個梆子體系是由鄯善梆子經河南傳入山東後形成的。主要劇目有《墻的故事》。
19,魯劇
魯劇是山東省的地方劇種,流行於魯中、江蘇、河南壹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發展而來,1950命名為“魯劇”。魯劇表演充滿生活氣息,通俗樸實,唱腔簡單,易學易唱。因此,廬劇在廣大農村有很大的影響。話劇有《王的之借》、《冼大嫂》和話劇《李二娘再嫁》。
20.淮劇
淮劇是江蘇省的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它起源於江蘇民間戲劇,後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逐漸發展成熟。他的表演粗糙簡單。劇目包括傳統戲劇《女審》、《三個女人搶板》和新編戲劇《金龍與蜉蝣》。
21,滬劇
滬劇是流行於上海的地方劇種,起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來形成了上海《談春調》,受到蘇州《談春》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定名為滬劇。劇多為現代題材,如哭笑婚、羅漢錢、蘆蕩火等。
22.鬧劇
滑稽戲是壹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和浙江的中國傳統戲劇。“獨角戲”起源於上海,後來發展成為曲調復雜、表演滑稽的鬧劇。主要劇目有三毛的《學生的意向》和《123快步》。
23.越劇
越劇是流行於浙江的地方戲。發源於浙江省嵊縣“杜班”,1916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名義演出。先是演員主導,後來變成了女演員主導。1938後,使用“越劇”名稱。1942期間,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演員對表演和演唱進行了改革,吸收了昆曲表演藝術的長處,形成了溫柔細膩的表演風格。有許多藝術流派,如袁(雪粉)派,殷()派,範(瑞娟)派,傅(泉鄉)派和徐(玉蘭)派。越劇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五個過生日的女人》、《西廂記》等。
24.吳劇
吳劇是流行於浙江金華的壹種地方戲,又稱“金華戲”。這是壹部多聲部歌劇。其聲腔由高腔、昆曲、灘純、徽調組成,各有曲目和表演特色。劇目有《和尚與和尚會》、《牡丹去上課》、《斷橋》等。
25.邵劇
邵劇是流行於浙江紹興和寧波壹帶的地方戲,形成於明末。以“357”“範二”為主聲腔,表演上擅長武術,風格粗獷樸實。劇目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龍虎鬥、懸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是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是壹種多聲部的劇種。主要聲部有壩子、吹腔、黃兒,還會唱昆曲、高腔、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祝壽,後來演變成京劇。劇多為歷史題材,如根據《三國演義》改編的《水下七軍》。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流行於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采茶調,清中葉以後形成了壹種民間戲曲叫“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徽劇日臻成熟,發展成為安徽地方劇種。名劇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徐》等。
中國傳統戲劇的特點:
摘要
綜合性、虛擬性和形式性是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征。這些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特點,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劇文化的大舞臺上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
綜合性
中國戲曲是漢民族高度綜合的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體現在它對各種藝術門類(如舞蹈、雜技)的融會貫通和獨具匠心,還體現在它精湛精深的表演藝術上。各種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歌劇的壹切功能都是通過演員的表演來實現的。其中唱、念、做、打在演員身上的有機構成,是中國傳統戲曲綜合性最集中、最突出的體現。唱法指的是唱功,意思是“字正腔圓”;朗讀,即大聲朗讀,是壹種要求嚴格的背誦技巧。所謂“千斤口語部分唱四兩”;做是指做工作,是人物和表現手法;打是指表演中的武術動作,是以中國傳統武術為基礎的舞蹈武術技巧的組合。這四種表現手法有時相互聯系,有時相互交叉,它們的構成取決於情節的需要,但又都統壹為壹個綜合的整體,體現了和諧之美,充滿了音樂精神(節奏感)。中國傳統戲曲是壹種以唱、讀、做、打綜合表演為核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戲劇形式。[16]
體裁上的
節目是反映生活的戲劇的表現形式。指的是生活動作的規範化、舞蹈化表現和重復使用。節目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但卻是按照壹定的規範對生活進行提煉、總結、美化而形成的。這凝聚了歷代藝人的心血,也成為新壹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的起點,因此戲曲表演藝術得以代代相傳。關門、推窗、上馬、上船、上樓等都有固定的格式。在中國傳統戲曲表演中。除了表演節目,戲曲在劇本形式、角色、音樂唱腔、化妝服裝等方面都有壹定的節目。優秀的藝術家能夠突破節目的某些局限,創造出自己個性化的規範性藝術,節目是美的典範。
中國戲曲是壹種以唱、讀、做、玩的綜合表演為中心的戲劇形式。它具有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段,與表演藝術的全面結合使中國戲曲充滿了特殊的魅力。它集歌詞之美、音樂之美、藝術之美、表演之美於壹體,用節奏駕馭在壹出戲中,達到和諧統壹,充分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節奏表演藝術。
中國戲曲最重要的特點是虛擬性。舞臺藝術不是簡單地模仿生活,而是對生活的原型進行選擇、提煉、誇張和美化,將觀眾直接帶入藝術的殿堂。
中國戲曲的另壹個藝術特點是程式化,比如關門、上馬、乘船等等。戲曲中的程式既有規範性又有靈活性,因此戲曲藝術被恰當地稱為有規律的自由動作。
虛擬性愛
虛構是戲劇反映生活的基本方式。是指演員的表演,用變形的方式去對比真實的環境或物體,以此來表現生活。中國傳統戲曲的虛擬性首先表現在對舞臺時空處理的靈活性上,所謂“三五人走天下,六七人百萬兵”,“千年生涯頃刻,方丈之地萬裏”,“幾年光陰眨眼,壹寸柱香萬代”,突破了西方戲曲“三統壹”“第四面墻”的局限。其次,在特定的舞臺氣氛調度和演員對壹些生活動作的模擬,如刮風下雨、騎馬步態、穿針引線等等,更集中、更生動地體現了戲曲的虛擬特征。戲曲面具也是壹種虛的方式。中國傳統戲曲的虛擬性不僅是原始舞臺和落後舞美技法的局限所致,也是追求神似、以形傳神的民族傳統美學思想積澱的產物。這是壹個美麗的創造。極大地解放了編劇和舞臺美術家的創造力和觀眾的藝術想象力,從而大大提高了中國傳統戲曲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