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養老院很多人不滿意,可以理解。隨著我們國家的發展,未來養老院的數量會增加很多,服務會跟上,分類會細化,全社會共同努力。讓我們壹起期待吧!!
雖然沒有調查統計,也缺乏準確的數據支持,但是從和很多退休人員的交流來看,總的結論應該是:雖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排斥去養老院,想靠子女養老,但這確實是大多數老人的想法。有文章說,中國95%左右的老人不願意住養老機構。
究其原因,壹般有以下兩個方面:
壹個是傳統的養老觀念。中國傳統社會是壹個以家庭為基本生產生活單位的社會,家庭本位是這個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征之壹。雖然這種延續了幾千年的社會形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但是幾千年來形成的思想觀念,包括養老觀念,根深蒂固,很難壹下子改變。傳統養老以“孝”為本,以家庭照顧為主要甚至唯壹的養老方式。傳統家庭中,幾代家庭成員共同生活(三代甚至四代,五代同堂),幼者贍養老者,老者幫助幼者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或生產勞動。在這種以家庭為基礎的社會形態下,老年人不僅會得到兒孫的物質支持,還會享受到兒孫的精神享受。所以在傳統社會,人們形成了養兒防老的觀念,兒孫必須養老。所以在家庭中,人們認為孩子多會更有福氣,所以追求滿屋子都是孩子。
二是因為目前的養老機構難以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的基本狀況還存在壹些明顯不足:壹是養老機構數量不足,特別是公益性質的公立養老機構數量嚴重不足。如果老人選擇在養老機構養老,首選是公立養老機構;二是養老機構市場細分不足以滿足不同經濟收入、不同養老需求的不同層次老年人的需求;三是養老機構收費標準與當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明顯不符。2021年,全國月平均養老金只有3000多元,最高的是西藏5000多元,10個省(自治區)在3000元以下。據相關資料顯示,公立養老院價格壹般為1500元-3000元/月,但“床位”壹床難求。民辦養老院壹般每月收費5000到6000元甚至上萬元以上。高昂的收費標準是大多數老年人難以承受的;四是養老機構設施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條件好、服務好的往往收費高,收費低的往往條件差、服務差。壹些養老院虐待老人的醜聞經常被媒體曝光。以上情況,壹定程度上影響了養老機構的選擇。
隨著市場經濟、城市化和社會轉型的發展,傳統的家庭本位已經被個人本位所取代。同時,在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作用下,家庭結構發生變化,家庭結構變得更小、更集中。此外,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生存競爭壓力與日俱增,人員的跨區域流動越來越頻繁。在大多數家庭中,孩子都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矛盾和困境。所有這些現實使得家庭承擔養老功能越來越困難,家庭弱化養老功能已經成為壹種趨勢。現實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延長,70歲的壽命已經成為過去。2020年,全國平均預期壽命已經達到77.3歲,八九十歲的老人已經非常普遍。這樣壹來,家裏兩代人同時衰老,老人贍養老人的情況就很常見了。六七十歲的老人照顧八九十歲的老人。這種情況,固然能讓人感受到親情和人倫的榮耀,但壹旦老壹輩生活不能自理,下壹代老年人就會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降低退休生活質量,甚至不堪重負。當壹代獨生子女成為養老主體,家庭養老將難以為繼。因此,老年人必須轉變觀念,擺脫養兒防老、只靠子女養老和只選擇家庭養老的觀念,自覺適應社會新變化新情況和養老現實。
另壹方面,社會各界要齊心協力,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改進和完善社會養老機構,滿足老年人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提高養老機構的設施和服務質量,讓老年人住在養老機構,享受養老機構的貼心服務,在養老機構過上幸福的晚年。
養老院做的很好,很受歡迎,對老人也很好,尤其是工作。養老院很溫暖,有家的味道,住著很舒服。老人會在子女工作忙的時候去養老院。
老人對養老院的排斥是親情的缺失,老人靠子女獲得親情。感情可以是物質的,但更是精神的。有沒有想過給老人更多的精神上的親情?
老人要靠子女養老,這是中國人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壹種古老的思維模式。大多數人還是喜歡讓子女養老。他們中的壹部分人沒有經濟來源,也沒有積蓄,無奈只能等待子女養老。養老院的臺階也挺高的。沒錢就別想了。壹些富人寧願獨自在家死去,也不願去養老院。我真的不明白去養老院有什麽不好。有錢的去高級醫療養老院,錢少的去普通養老院。
老人排斥養老院,是因為擔心在養老院會不開心,擔心養老院條件不好,會被護工虐待。太多人擔心離開,造成壹定的精神負擔。我擔心如果我沒有遇到可以傾訴的人,我會很孤獨。現在的老年人都在追求健康高端的居住環境和豐富的養老生活,這對他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覺得應該不會拒絕選擇各方面條件都不錯的養老院,誰也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
人老了,最終去養老院,也是無奈的選擇。尤其是我們這壹代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部分都實行了計劃生育,只有壹個孩子,培養的好的都出國了,甚至在國內,大部分都不在身邊。指望他們自己照顧自己可能不太現實。現在評價好的養老院不多,高端養老院進不起。我真的不想去養老院。那種環境只會促進更快的死亡。希望這種社區居家養老的模式盡快完善,幫助行動不便的老人。我覺得以後大部分人都會用這種方式照顧老人,可能更人性化。我希望我的健康能持續很長時間。
人老了,最怕孤獨。有孩子在身邊是壹種幸福感。療養院是為沒有孩子和女人的人準備的。而且現在社會上的養老院國家制度也不完善。進養老院不是活受罪嗎?父母生下孩子,孩子怎麽忍心拋棄父母?國家總有壹天會給所有的老人足夠的養老金。
不是老年人排斥養老院,而是養老院越來越脫離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從辦醫院的理念到收費,從服務質量到員工素質,都是反方向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