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丕爾曾在他著名的《論語言——言語研究導論》中指出:
不用說,語言的內容與文化密切相關,
“壹種語言的詞匯或多或少忠實地反映了它所服務的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說,語言史和文化史並行前進是完全正確的。”。
人類學家習慣於根據種族、語言和文化這三個輪廓來研究人。
1.漢語成語是儒家思想的集中體現。
儒家思想在中國文化中占據主導地位,因為儒家思想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壹直處於主導地位。它有精華也有糟粕。總的來說,儒家思想提供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凝聚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心理品質。有些成語表達的思想在今天也很進步。
諸如
“無愧於家人之上的義”,“盡職盡責”,“自強不息”,“見義勇為”,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等。
有些成語表現了儒家文化對人的道德修養和處事原則的看法。
諸如
“不以悲為喜”、“不要忘恩負義”、“不要乞求”
“禮尚往來”、“知仁”、“見思齊”
“躬自厚而輕責他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公私不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等等。
有些成語在儒家文化中閃耀著深刻的哲學內涵的火花。
比如得到道的幫助多,失去道的幫助就少;團結了,就虧了;爬得高,就會自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妳預見壹切,妳將被廢除;而妳沒有預料到,就自己剪,然後別人剪。
2.漢語成語反映了道教和佛教兩種文化。
道教和佛教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為而治”、“清凈無為”、“棄智”等成語,“安之易,禍與福是相互的”、“也有壹個是非,這也是壹個是非”,都是道家思想和獨特的哲學思維能力的體現。
與佛教有關的成語多達兩百個。“道高壹尺,魔高壹丈”、“百尺竿頭,更進壹步”、“必然”、“勇往直前”等成語是佛教教義和學說的直接表達,而“多壹粒沙造壹座塔”、“悟得壹覺醒來”等成語則表現了佛教故事。
更多的成語來源於佛教著作,比如與五光會元有關的成語就有80多個。
其中,常見的成語有“落葉歸根”、“逢場作戲”、“雪上加霜”、“拋磚引玉”、“龍蛇混雜”、“開門見山”、“拔骨吸髓”、“拖泥帶水”、“觀風掌舵”、“隨波逐流”、“水漲船高”。
3.成語充分展示了漢民族的制度文化。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漢民族在宮廷和民間交往中形成了壹套完整而系統的體系,包括禮儀制度和習俗、官制、外交制度、家族宗法制、婚姻制度、軍事制度、教育科舉制度、法律制度、喪葬制度、典籍制度、天文歷法制度等。以及壹些民俗、迷信、禁忌等。以下選項通過示例進行了說明。
“尊重”的本義是在聯盟的談判桌上打敗別人。“尊”是指古代酒器和祭祀用肉的器皿,是談判中的必備物品,是外交談判制度的反映。古代王公以手指蘸牲畜血立約,以示信守誓言,是壹種莊嚴的儀式。“束帛加玉”是指用五件帛玉作為禮物,是古代雇傭或詢價時送給對方最貴重的物品。“三跪九叩”是指對皇帝最莊重的宮廷禮儀。“尊卑有序”、“尊夫尊妻”、“尊祖”等成語,都是宗法制度的直接表現。“父慈子孝”、“膝下”、“兄友弟敬”、“扇枕暖墊”等成語,描述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密關系,是漢族人非常重視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是維系家庭秩序的基礎,也因此是制度的體現。由於漢族家庭關系的核心是男性,在表達系統的成語中,“夫唱婦隨”必然是主基調。同時,中國文化也註重婚姻的持久穩定和幸福。於是就出現了“夫妻相憐”、“以梅綺為榜樣”、“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白頭偕老”、“伴我飛”、“夫妻共歌”等許多成語。“十惡不赦”、“友坐族刑”、“適當刑”、“肢解五馬”、“法外之仁”是古代法制的記載。中國文化非常重視教育和科舉制度,強調只有尊師重道,怒而忘食,人們才能“為官第壹”,“學得好就做官”。所以很多成語都是形容人的苦學,比如“雪始於門口”、“焚膏隨棺”、“窮經”、“黃燈”、“偷壁光”、“雪照於袋中”、“魏編三絕”、“懸梁到骨”。許多習語是教學和學習經驗的總結。作為學生,要“循序漸進”、“細讀”、“融會貫通”、“知其所知,不知其所不知”;作為教師,要做到“有說服力”、“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同時要為人師表,註重“身教”,做到“取長補短”。
4.漢語成語充分反映了中國的文學、繪畫、音樂、舞蹈、戲曲、書法等藝術形式。
文學、繪畫、音樂、舞蹈、戲曲和書法都是漢族精神文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必然會產生豐富多彩的文學藝術,文學藝術的內容必然會在成語中得到體現。雖然今天壹些成語的語義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它們的許多原意都與上述方面直接相關。
比如成語“步步為營”,原意是寫文章時,結構安排得當,遣詞造句符合規範;“千裏之長”是指壹幅畫或壹首詩,篇幅雖短,但內容極其豐富,意境深遠;“托雲托月”原指作畫時渲染雲來襯托月亮的壹種手法,後指作畫或寫字時通過濃淡或側面描寫來表現主題或題材的壹種手法。“郊瘦”是對詩歌某種意境和風格的概括。“駢四妻六妻”是指六朝時期盛行的駢文中四言或六言的句子的雙重排比。“壹字壹珠”比喻歌唱吐字清晰、婉轉、圓潤,也比喻詩歌寫作的本質;“八音重疊”是指古代漢人將樂器分為八類,依次演奏,器樂齊全,場面宏大;“黑粉登場”指的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演員化妝粉墨後上臺表演;“欒樸風博”形容書法的筆法。“劍走偏鋒”、“開門見山”形容書法剛勁有力,功力深厚。像這樣的成語確實不勝枚舉。
(二)漢語成語與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
與精神文化相比,物質文化更具體、更直觀,是漢族人民長期生產生活經驗的積累。與精神文化的深層文化相比,物質文化是中層文化,是表層文化。很多成語直接反映了漢族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成語的選取壹定要以漢族人熟悉的事物為中心。山川地理、園林、宮殿建築、衣食住行、各種器物動物,都是中華文化所固有的,反映了漢族物質文化的發展水平。
和飲食有關的成語很多,比如“茶飯無心”“粗茶淡飯”“酒飯飽”等等。成語中,茶和飯經常放在壹起,酒和飯放在壹起,這是漢民族特有的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反映。烹飪文化是吃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有壹個成語反映飲食觀念,如“食不厭精,味不厭精”成語如“炮鳳凰烹龍”“千裏湯”直接記錄了兩種菜名,前者指的是壹道美味的宮廷菜,後者指的是壹道具有地方風味的名菜。“五味皆宜”的本義,是指調料齊全、適宜。
有很多反映服飾文化的成語,表現了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的獨特服飾。皇帝的皇後和貴族的女仆穿著“鳳冠夏衣”和“綠玉環繞的珍珠”,而古代的儒生穿著“贊美的絲帶”和“方領圓冠”,而宮廷官員則是“帶冠的腰帶”和“像壹個簡單的黑紗”,而渴望進入山區的隱士則是“野葛衣”和“竹簽涼鞋”。因為服裝是人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外在表現,所以古代有各種關於服裝的嚴格規定來顯示官階和社會地位的區別,所以漢語中有這麽多與服裝有關的成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成語反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宮殿建築文化。如“碧瓦朱岱”指的是青瓦紅頂,形容建築的華麗美麗,也顯示了建築設計的整體風格和漢族人的審美情趣。“臺亭”描述的是高低錯落的建築,“雕梁畫棟”描述的是富麗堂皇的內部裝飾,“勾心鬥角”描述的是宮殿錯綜復雜的內部結構,“高閣亭臺”指的是花園中供休息和欣賞周圍風景的高大建築,“金城湯池”描述的是堅固的城防。
成語還具有山川、河流、園林、交通、氣候等獨特的特征。所以,有地名的成語壹定是中國人特有的,由於對地理知識的了解,自然能理解這些成語的寓意。諸如
漢代楚河,安如泰山,長遠看蜀,半個東南,特色鮮明,愛不思蜀,貴紙洛陽,犬吠日蜀,烏牛川越,銜大雁塔,夜郎自大,中流砥柱,等等。
圍棋和中國象棋是漢族人非常熟悉的娛樂工具,所以有以象棋為原型的成語。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棋逢對手必有才”,
“棋高壹步,手軟壹步”,“壹著不慎,滿盤皆輸”,
“優柔寡斷”、“分散”等等。
中國成語中有大量的植物,除了松柏、梅、柳、桃、李、蘭、桂、蓮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先升。由於中國古代盛產竹子,漢人的衣食住行無不與竹子密切相關,竹子在漢人的物質文化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竹子不僅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中制作各種物品的需要,而且是重要的書寫材料,可以用來制作樂器。與竹子相關的成語有
愁為竹,吹竹戲絲,倚人籬下,花開花落,吃鍋漿忘魚,編竹似水,管中窺豹,立竿見影,略勝壹籌。
成語也反映了中醫的文化內涵。諸如
“點中痛處”、“對癥下藥”、“如法炮制”
《妙手回春》《三年情緣》《以毒攻毒》,
“換湯不換藥”、“絕癥”、“麻木不仁”。
很多成語都是從漢族人常用的物品中選取的,這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漢代歷史上科技的發展水平。珠寶、絲綢和織錦在中國文化中很有代表性。與珠寶相關的習語有
有壹些成語與絲綢有關,如“白玉微瑕”、“玉不琢不成器”、“尋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