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西柏坡精神不僅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它特別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發展。第壹,本質是實事求是。唯物辯證法認為,革命精神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壹定的客觀物質條件,只有建立在壹定客觀物質基礎上的革命精神才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影響力和推動作用。西柏坡精神作為歷史的產物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後人無論從什麽角度總結都無法超越當時當地的歷史條件。第二,本質特征是兩個“敢”和兩個“必須”。毛澤東同誌曾經指出:“對於物質的每壹種運動形式,我們都必須註意它同其他運動形式的相似性。但特別重要的是要註意它的特殊性,即要註意它與其他體育形式的質的區別。”革命精神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後者擁抱前者。所以,歷史越發展,革命精神越豐富。不,“註意它與其他運動形式的質的區別”只能籠統地稱為革命精神,而不能區分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黨中央進駐西柏坡期間,解放戰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雖然敵人的實力在數量上仍優於我們,但如果加上後面的民心和質量對比,我是有優勢的。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黨發出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號召,以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鼓舞人民,藐視敵人、奪取勝利,毅然展開了三大戰役,展開了史無前例的決戰;三大戰役勝利後,奪取全國勝利已成定局。面對眾多的社會矛盾,我們黨壹方面要求全黨全軍再接再厲,將革命進行到底,另壹方面又提出兩個“必須”,要求奪取政權後,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兩個“敢”體現了大無畏的英雄革命精神,兩個“必須”體現了積極進取、不斷革命的精神。這兩種精神貫穿了黨中央在西柏坡革命鬥爭的全過程,成為最突出的特色,兩種革命精神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成為奪取勝利、迎接解放、戰勝困難、實現轉變的強大精神支柱。第三,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升華。西柏坡精神是黨直接從事武裝鬥爭20多年積累的豐富鬥爭經驗的產物。是在關鍵的歷史轉折關頭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壹次偉大考驗、總結和發展。是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鍛造的革命精神的偉大升華。其內涵非常豐富。我們在關註其本質特征時,必須歷史地、全面地概括其全部內容。第四,全黨精神的集中體現。西柏坡精神與西柏坡緊密相連,因為黨中央在西柏坡,黨的最後壹個農村指揮部就在這裏,西柏坡和井岡山、延安壹樣是革命聖地。中共中央所在地的軍民雖然是在創造和踐行黨的革命精神,卻成為全黨和解放區軍民的楷模。但是,如果僅僅從當地的環境和當地軍民的奮鬥來概括西柏坡精神,就會局限思維,阻礙視野,不會深刻揭示西柏坡精神的內涵。第五,具有指導現實、昭示未來的不朽意義。革命精神是壹筆財富,對於凝聚黨、軍隊和人民起著巨大的作用。總結西柏坡精神,要尊重歷史,總結出反映當時時代特征的革命精神內涵,遵循歷史為現實服務的原則,挖掘出當時產生但對現實和未來具有指導作用的革命精神內涵,使之成為中華民族永久的精神財富。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它,就不會有革命行動。”。他還把我黨我軍在長期鬥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概括為:“革命和絕望的精神,嚴格紀律和自我犧牲的精神,無私和以人為本的精神,壓倒壹切敵人和壹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和克服壹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應該說,在西柏坡的革命精神中,“五種革命精神”都有體現,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服從大局、嚴守紀律、自我犧牲的無私精神,密切聯系群眾、堅持團結統壹的民主精神,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