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紀年》記載,盛夏太陽在山上時為盛夏,五月為盛夏。它的第壹個下午是在陽光下爬山的晴天,所以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又叫“午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中秋節、春節、清明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2.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據歷史記載,“中秋節”壹詞最早出現在《李周》壹書中。至魏時,有“告尚書鎮牛惑,中秋夕與左右微服過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壹個固定的節日。《唐太宗書》記載了8月15日的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代,到明清時期,它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有祭月、賞月、吃拜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歷久彌新。
3.春節
春節起源於殷商始末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它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古老傳統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在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春節吃年糕,“不如取年,以祈年。”意思是每年都很順利。年糕的種類有:北方的白年糕、黃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米;臺灣省有紅龜餅。漢代方言中已有“高”的稱謂,流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賈思勰《齊姚敏書》記載制作方法。
4.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元元節、元夕節或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曉”,所以壹年中第壹次滿月的第十五天被稱為元宵節。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隋書音樂誌》日:“每逢正月,各國來朝,在端門外的建國門逗留至十五,綿延八裏,是壹個劇場。”數萬人參與載歌載舞,從昏到暗。傳統習俗包括外出賞月,點燈籠放火焰,喜歡猜燈謎,吃元宵和拉兔子燈。此外,在許多地方,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玩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節。
5.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在仲春和春末之交,也就是立冬至日後的104天。這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的天氣氣候特點有關。西漢《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鬥指乙,清明風將至。”“清明風”是壹種清爽、清澈的風。《我在100個問題的時候》說,“萬物此時生長,幹凈明亮。所以叫清明。”雖然清明作為壹個節日,只是在唐代才形成,但清明節氣作為壹種時間順序的象征,早已為古人所知,在漢代也有明確的記載。
6.重陽節
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被稱為“重陽節”。這壹天有爬山的民俗,所以重陽節被稱為“登山節”。還有重陽節、山茱萸、菊花節等說法。因為九月初九“九九”的諧音是“長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被用來祭祖,開展敬老活動。重陽節和“初”、“清”、“渝”三個節日,也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祭祖的四大節日。2012年2月28日12法律明確,農歷九月初九是老人節。許多重要的書籍,如唐代的《初學》、宋代的《太平禦覽》等,都在吳軍的《續氣和合物語》中轉述了這個故事,認為婦女在手臂上綁上山茱萸的袋子以辟邪避禍的習俗由此而來。
7.七夕節
七夕節,又稱乞巧姐節、七巧姐節或七姐妹生日,起源於中國,是中國地區和東亞國家的傳統節日。該節日來自牛郎織女的傳說,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明治維新後改為日本陽歷七月七日)。中國情人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表達已婚男女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感情,恪守對愛情的承諾。隨著時間的發展,七夕成為了中國的情人節。《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誌》中也有牽牛和織女的記載。金代宗淮寫的《荊楚歲月》故事中,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七月七日夜在銀河中與牽牛相遇,為這個愛情故事勾勒出了壹個清晰的輪廓。
8.中秋節
中秋節,通常被稱為鬼節,7月30日,石鼓,土地官方節日或大齋節,落在每年農歷7月15日(在壹些地區是7月14日)。在漢代,中秋節是壹個在初秋慶祝豐收和回報大地的節日。壹些莊稼已經成熟,所以人們被要求祭拜他們的祖先,並提供新稻等祭品,以向他們的祖先報告秋成。道教認為,中元節是當地官員的生日,在這壹天他們祈求罪赦,所有的鬼魂都會從冥界釋放出來,已故的祖先可以回家團聚,所以它也是鬼節,在佛教中稱為Bonne節。民間壹般會進行祭鬼、祭祖、薦食等活動。祭祀祖先,適時薦食,在我國南京、江淮地區也稱為“齋合谷”。舊時僧人在河邊渡死者,將紙蓮燈籠放入河中,故又稱“齋合谷”。
9.除夕
除夕,又稱大年初壹、大年三十、大年三十、大黑日,是農歷年最後壹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壹天晚上。農歷十二月多為大月,有30天,故又稱除夕、大年、大年三十。12月29日落月,部分地區將更名為29日。“除夕夜”中“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傍晚”壹詞的本義是“日落”,引申為“夜晚”。所以“除夕夜”的意思是第二天晚上舊的壹年將被移走,明天新的壹年將被取代。先秦時期的淘汰。據《魯春秋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壹天用鼓驅趕“瘟神”,這就是“除夕”節的由來。
10.寒食節
寒食節:105夏季至日後,清明節前壹兩天。當壹天的第壹天是節日時,禁止吸煙,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登高、蕩秋千、蹴鞠、勾手、鬥雞等習俗,寒食節延續了2000多年。寒食節的由來,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逃亡他國,流亡19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跟隨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削股”。但是介子推並不想發財,就和母親隱居到綿山。晉文公下令釋放火燒山,以迫使他出山,但介子推決心不出山,最終死於火災。晉文公銘記他要做忠臣的誌向,將他葬在綿山,建祠建廟,並下令節退之日禁火禁寒,以表哀思。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寒食節起源於介休綿山焚燒介休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壹·遺事》,後見於《後漢書》、《後漢書》、《周居傳》、《曹操明刑令》、《晉書》、《施樂傳》。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文明法治社會”的法律制度。是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的壹個“逐漸形成和完善的文化過程”,是從猿到人的文明進化的產物。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數字、歷法等人文和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載至少可以追溯到夏的《鄭瀟》和《尚書》。到戰國時期,壹年分二十四節氣,基本完成。後來的傳統節日都與這些節氣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