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勞動模範

中國勞動模範

——全國勞動模範、阜寧縣英武山村黨支部書記李嘉庚

2002年,經營壹家餐館和壹家電料商店的李嘉庚因淋巴癌回到村裏康復。當時村裏的情況讓他特別擔心:壹個不到500人的小村子,集體負債居然達到65438+萬元以上;黨支部癱瘓,連個黨員大會都開不了,全鎮很多工作都落後了;村民辛辛苦苦幹了壹年,掙的錢還不夠交電費。別說嫁到外面的姑娘,就是有些男生也想在別的村“倒插門”...

對英武山有些絕望的黨員、村民,把希望寄托在人品好、能力強的李嘉庚身上,壹次次去找他,求他帶領大家走上致富路。

妳可以看看眼前的李嘉庚,村裏人真的不忍心讓他受苦。化療的結果是頭發眉毛都脫了,臉色蠟黃,說話虛弱,每天壹顆壹顆吃藥...

村民們熱切的眼神,尷尬的表情,已經讓李嘉庚心潮澎湃。他暗暗下定決心:為了生下我養育的吳穎,他冒著生命危險!

2002年9月30日,李嘉庚以高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

村民們熱烈鼓掌,年邁的父母和體弱多病的妻子卻滿腹辛酸,含淚勸他:醫生說,病後五年很重要。如果能順利熬過,還能活20年,否則...賈庚,妳為什麽要在這個時候受這個罪?就算妳不怕死,難道妳不為整個家庭考慮嗎?

李嘉庚很輕松地告訴親人:我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壹高興就忘了病;我很開心。妳不開心嗎?省得妳整天擔心我。如果妳壹直覺得惡心,那會更嚴重;不把病當病,那就是輕度。壹句話,親戚頻頻點頭。

私下裏,李嘉庚不止壹次對好友韓說:誰不珍惜生命?我可能有壹天會倒下,所以我必須趕緊為我的老鄉做點什麽,哪怕少活幾年!

李嘉庚轉讓了自己的飯店,賣掉了家裏的裝載機,全身心投入到村裏的工作中。當時正趕上農業稅征收。因為村民欠群眾2萬多元,第二輪土地承包拖了兩年多,很多村民都不交。李嘉庚自掏腰包還債,拖著病體挨家挨戶做工作。不到三天,全村的農業稅都交了;短短7天,涉及27戶的第二輪土地承包問題也已解決。

於是,李嘉庚下定決心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他自己出了5萬,另壹趟是上級出了65438+萬。從規劃引水線路到開挖管溝,從鋪設4000米管道到修建水塔,他壹直在工地上爬行。經過42天的努力,甘甜的泉水終於從3公裏外壹路唱到了家家戶戶,全村壹片歡騰。

之後,李嘉庚歷盡千辛萬苦,拿下了村村通工程,修了壹條3.5公裏的水泥路,貫穿全村,通往山外。

挑水修路是全村人長久以來的夢想,卻被認為不可能。沒想到賈庚是個病人,卻做到了!村民們都這樣評價。

最重要的是讓村民富起來。

吳穎位於山區。全村472人,人均耕地不到2畝,大多靠天收坡。怎樣才能讓群眾盡快富裕起來?李嘉庚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也是重中之重。上任前三個月,召開了10次村小組會議、黨員會議、村民代表會議,4次召開全體村民會議討論,帶領支部成員外出學習,深入分析市場形勢。最後,他決定大踏步發展生態家園,決定以養豬業為突破口,帶動全村產業結構調整,快速脫貧致富。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雖然養豬是最現實的致富方式,雖然大多數人也在家裏養豬,但是用科學的方法大規模養豬從來沒有人做過。李嘉庚知道,除非拿出令人信服的事實,否則群眾是不會認可的。2003年2月,他在村裏率先建起了200頭的養豬場。4個月後,豬全部出欄,盈利3萬多元。

不用說,全村人養豬的熱情都上來了。然而資金、用地、技術等問題擺在面前。李嘉庚每天早出晚歸,找親戚,問朋友,跑相關部門。他以自己的信譽為擔保,幫助首批45戶農戶聯系了48萬元小額貸款,為25戶農戶協調了養豬用地,為24戶農戶解決了建豬圈木材問題。他還帶領農民分三批參觀先進的農業村,並聘請專家舉辦農業技術培訓班...

在李嘉庚的示範和幫助下,當年村裏有70多戶建起了養豬場,其中50頭以上的有25戶。目前,村裏幾乎家家都成了養豬專業戶,生豬存欄***4100頭。預計今年出欄生豬近1000頭。全村僅養豬年產值就達800萬元,人均純收入增加近3000元。

村民王東說:為了讓大家養豬賺錢,賈耕傷透了心。為了降低養殖成本,李嘉庚先後出資6萬多元為大家買了4000多頭仔豬,並從外地購買飼料,以進價賣給群眾;為了方便養殖戶粉碎飼料,他用自己的錢買了粉碎機,每公斤只收兩毛錢電費,不賺錢;為了把豬賣個好價錢,他多次聯系天津、唐山等地銷售,向群眾承諾同等條件下賣豬,先賣群眾,後賣幹部,最後賣自己的...

賈庚的熟人知道的很多,他對市場也很了解。如果妳有什麽要問他的,沒錯。村民王建民說,今年五壹前,有個豬販來他家,出價是每公斤4元5角。他拿不定主意,就問李嘉庚要不要賣。李嘉庚幹脆告訴他,現在市場價漲到四塊七毛,低於這個價格就不賣了。果然,第二天,又來了壹個買豬的,出價四塊七毛。總之,賈庚讓他的40頭豬多賺了1300元。

就此事,記者問李嘉庚為什麽這麽神。他說:我整天給縣畜牧局打電話。現在做支部書記,不了解行情是不行的。

豬太多了,村裏到處都是豬屎,很臭。我該怎麽辦?李嘉庚和大家商量在村東頭建壹個養殖小區,號召大家建壹個沼氣池,用沼氣做飯,幹凈環保,所有村民都拍手叫好。現在全村100多戶,有90戶建了沼氣池。

有了嘉庚在前,我們正壹步步奔向小康之路。村民韓高興地告訴我們,去年,李嘉庚抓住國家退耕還林優惠政策的發展機遇,率先在自家山坡上種下了11200棵板栗樹。聽從專家的建議,樹下種了6畝丹參。在他的帶動下,該村現已退耕還林600畝,種植板栗4萬株,套種丹參278畝。明年預計每畝增收1萬元以上。村民說,李嘉庚給我們建了綠色銀行。

當了支部書記,壹定要把心交給群眾。

李嘉庚說的是要有奉獻精神。他常說的太豐富了。

去年臘月二十六晚上,鎮上給村幹部發了當年的工資,李嘉庚領了6700元。他壹進村,就把護林員和其他打雜的壹起叫過來,說對不起,大家在我這裏忙了壹年,壹分錢沒拿到。對不起,我不能讓妳這樣過新年。說完,就把6700塊錢塞給大家。回到家,我給老婆壹張白條,幽默地說,鎮領導想得真周到,把我的工資變成了存折。

對於這樣的事情,妻子和父母早已習以為常。村民說他家就像村裏的金庫。李嘉庚想拿多少就拿多少,家裏沒人說話。壹是支持他的工作,二是怕他生氣。這兩年,村裏的各項工作,李嘉庚花了多少錢,只有村裏的會計知道。還有人說不清楚。人家算大賬,說至少5萬。

李嘉庚的父親李國和說,兒子壹上任,就通過擴音器向村裏保證,我不會為村裏報銷任何電話費、差旅費和招待費。黨支部委員王福說,賈庚經常開著自己的老李霞車給村裏辦事,這輛車壹年要花10000多塊錢的油費和維修費。為了省錢,村裏沒有公用電話。村裏的公務都是用李嘉庚的電話或者他的手機。他的話費以前平均每個月30多塊,現在不可能有兩三百塊。最多近400元。李嘉庚出去跑業務,招待費和差旅費都是自己負擔。上面的人都在他家吃飯,但他從未向村裏報過壹分錢的招待費...

李嘉庚不僅為村集體提供了大量支持,還多次慷慨解囊給貧困戶。村民李國緊養了壹只小尾寒羊。這只羊總是死去,並陷入困境。李嘉庚拿出5000元讓他改養絨山羊。現在李國緊已經成為小康之家。村民王茜雙目失明,媳婦和兒子智障,母親年事已高,沒錢想養豬。李嘉庚拿錢給他買了六頭豬...

談起這些事,人們總是稱贊李嘉庚的思想境界。但他總是搖頭:不是我境界有多高。沒辦法。村裏太窮了,事情都得做。我家還留著。不從家裏拿,去哪裏拿?另外,也是為了工作。

話說得再簡單不過了。但只有這簡單的壹句話,才能真正體現壹個優秀黨支部書記壹心為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李嘉庚對全村的奉獻,不止是金錢。

擔任村支書後,由於工作太多,壓力太大,他東奔西跑,沒日沒夜地工作,嚴重影響了他的治療和休養,身體狀況壹度惡化。去年6月的流水天,他整天在外面跑,被蚊子咬,被冷風襲擊,免疫力嚴重下降,得了淋巴瘤蕁麻疹,全身起泡,全身浮腫。當妳在腿上按壹個洞的時候,看起來有點嚇人。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患上了嚴重的失眠,20多天幾乎無法入睡。醫生說,不住院,身心會崩潰的。但為了保證自來水工程如期完成,他把藥拿回來,讓村醫每天打針輸液。他經常在中斷輸液後趕到工地。自來水修好了,他卻再也支撐不住,第三次暈倒在地...

治療和休息對李嘉庚來說很重要。但是為了村子,他比誰都絕望。嘉庚這兩年太苦太累了!王覺庭,壹個小學老師的妻子,說到丈夫的眼睛就紅了。今年5月12號晚上,李嘉庚乘坐12號車廂去山海關賣松苗。回到家,他發現因為不熟悉的黑暗道路,八輛車還沒有回來。已經是淩晨2點多了,他很著急。他馬上轉身回去找。車回來的時候已經是早上6點多了。李嘉庚匆匆吃了壹口飯,和村民壹起送了兩棵樹苗。下午5點半,他再次趕到上莊坨信用社,幫村民王有德申請了小額貸款...他兩天壹夜沒合眼,回到家就癱在沙發上。

有壹天,李嘉庚從吉林市聯系了壹批優質的松樹樹苗,火車到站時間不確定。他飯後帶人到山海關站,壹直等到淩晨2點,樹苗還沒到。忘了吃藥的李嘉庚覺得脖子難受,渾身是汗。別人勸他趕緊去醫院,他卻讓人在街上買了些藥,堅持到天亮才送苗到站。

這樣的奉獻精神讓村民們印象深刻。但在李嘉庚看來,這不算什麽。他覺得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有些事情太難,精神壓力大。英武山村地處深山,通往山上只有壹條羊腸小道。想富,必先修路。李嘉庚跑上跑下,把道路建設納入村村通工程。雖然交通部門有補貼,但要等路修好驗收了才能給。村裏要先出65438+萬。這654.38+萬元就像壹座大山,壓得李嘉庚喘不過氣來。他和施工隊領導反復協商,硬是把數字壓到了8萬元。他從家裏拿出2萬,又借了2萬。他想再借壹次,但是銀行說他什麽都不會貸。李嘉庚真的嘗到了壹分錢壹分貨殺英雄的滋味。施工隊催了壹遍又壹遍,他只好壹拖再拖。他非常擔心,吃不下也睡不著。有時他對著山大喊,生悶氣。就在前幾天,施工隊長親自上門催工程款,說不給錢就停工。李嘉庚坐立不安,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老母親看不下去了,求人家:別逼他了,看他急什麽!人們也看了看,默默地離開了。

不管有多難,李嘉庚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路壹定要修,壹定要修成高標準的水泥路!在這位鋼鐵般意誌的黨員面前,無論多麽艱難,這條路終於在8月底前完工了。

村民見面時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滿足。

采訪中,李嘉庚反復說了這句話:我為鄉親們做點事。我走在街上。無論遇到誰,我都親切的點頭微笑。我感到溫暖,感到最大的滿足。是的,他把鄉親們的肯定和贊揚當成了最高的回報,這也是他進步的最大動力。

在英武山村的采訪中,我們聽到和目睹了李嘉庚和村民們融為壹體的感人場景。村裏修路,48戶村民面前的橋墩需要拆除。村幹部告訴村民這件事的時候,大家都自己搬走了,沒有人抱怨。去年修自來水管道時,要經過78戶村民的責任田。當時青苗長勢喜人,村民二話不說就鏟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要求賠償。以前農業稅是村裏征收的,幹部搶著趕,現在是村民主動交,不到半天就收齊了...

今年5月,村裏召開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會議,修建道路。像往常壹樣,李嘉庚先介紹情況,然後大家討論。但這次李嘉庚講完了,半天沒人回答,讓他深感意外。過了好壹會兒,壹直在拼命抽煙的支部委員王福開口了:妳整天拖著個病號到處跑,我們不忍心看著妳再受這個苦。黨員韓成江也插話說:壹年多來,妳們為村裏捐款捐物,我們不敢再給妳們增加財政壓力了...大家都抱著我聽,李嘉庚的眼淚流了下來。他哽咽卻堅定地說:只要大家的心擰成壹股繩,這條路壹定會修好。

幹部作風端正了,群眾才會服氣,黨組織才會有凝聚力和戰鬥力。村婦女主任甘桂菊對此深有感觸。今年5月,村裏修了水泥路。按照村村通工程的要求,路基必須達到5米寬。村民王永德家的舊宅基地正好擋道,院墻需要往裏移兩米。農村人有個傳統,不想搬老房子。在過去,道路被堵在這裏。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壹天,李嘉庚坐在了王永德家的炕上。話剛說完,王永德90歲的老母親拉著他的手說:嘉庚,什麽也別說了。這年頭,妳拖著病體,壹心壹意為大家工作,真不容易!據說這次將鋪水泥路。我這輩子都沒見過。妳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他用自己的人格贏得了信任和支持。老黨員李國緊自稱過去與李嘉庚有仇,但李嘉庚的所作所為令他敬佩。李嘉庚呼籲養豬,他是第壹個響應的。他壹下子建了兩個豬舍,村裏所有的活都是他帶頭幹。賈庚心裏裝著我們村400多口人。我不支持他。妳支持誰?李國緊說。

作為壹名基層黨支部書記,有什麽比把心貼在群眾身上更重要?黨的壹切力量不都來自人民嗎?李嘉庚用他的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我們真心實意為群眾服務,就會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我們的黨組織就會堅如磐石,所向披靡!我們的記者盧學松·李肅

/2005 04 30/n 225415504 . shtml

  • 上一篇:建築節能對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 下一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就。進行了哪些改革(如大部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並簡要分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