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中國畫歷史悠久,產生於特定的文化背景。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之後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詩、書、畫、印的鑒賞逐漸被人們所接受。然而,當面對生活中的壹幅國畫時,卻有壹聲嘆息:“畫得真好。”眾所周知,欣賞壹部作品的內容,評價壹部作品的好壞,需要對作品做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理解,然後結合自己的修養,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最終的評價。本文對五世紀末批評家謝赫的“六法”作了簡要的介紹和分析,可以給中國畫愛好者以欣賞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中國畫欣賞六法
螺紋理論
中國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主要類型。它在古代沒有確定的名稱,壹般稱為丹青。自近代以來,它被稱為中國畫,以區別於油畫和其他從西方引進的繪畫。它植根於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沃土,有著豐富燦爛的歷史。它是各個時期經濟和政治觀念的反映。它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創新、再發展等多個不同階段,形成了壹種民族文化素養。但在現代教育模式下,課程安排並不強調中國古典哲學的教育,阻礙了中國畫的欣賞。另外,我目前的知識結構還很欠缺,只能分析歷代的“畫論”和各個時期的“畫評標準”,作為如何欣賞中國畫的主要依據和基礎理論。
第壹章是中國畫的現狀和文化背景。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節奏也在加快,生活之後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所以現在喜歡畫畫的人很多,但是真正懂畫畫的人很少。另外,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中西文化的碰撞愈演愈烈。究竟是繪畫還是欣賞繪畫,在理論上是混亂和誤導的。生活中面對壹幅國畫,妳能理解作品並以此為準繩嗎?對於壹般人來說,首先要看的是作品表現了什麽。畫家表達的這個形象的意境是什麽?如果妳能全部回答,妳認為妳能理解,否則,妳不能理解。這種方法是傳統的“講故事”方法。但相對而言,工筆國畫的作品因為具體真實,所以容易欣賞;至於寫意畫,筆墨奔放,意味深長,是筆所不及的,甚至潑墨畫作品更是難以理解,因為其形象不具體,技法誇張抽象,壹般很難從作品表面讀懂畫家的意思。當然,這種方法只能作為普通人的欣賞方式,因為如果畫得好,理解得好,很容易引起人們更多的聯想,產生* * *歌曲。但我們必須明白,壹幅國畫的好壞,並不是簡單地以其表面形象來衡量的。
回顧大學四年,我深深體會到,作為壹名國畫專業的學生,要欣賞壹幅好的國畫,首先要深入了解國畫的歷史文化背景、表現手法和語言觀念。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壹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繪畫,以墨為主要成分,色彩為輔助成分,水為調和劑,毛筆為主要工具,宣紙和織錦為載體。它植根於中華民族五千年肥沃的文化土壤,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創新、再發展等多個不同階段,形成了民族文化素養、思維方式、審美意識等方面的融合。
從內容上,中國畫可以分為花鳥畫、山水畫、人物畫三大類,而從表現形式上,中國畫又可以分為工筆和寫意。工筆畫講究細致,十天畫壹個水,五天畫壹個石,多年畫壹幅。寫意簡單不拘,大筆壹揮,筆瞬間收到。比如唐朝天寶年間,唐玄宗喜愛四川嘉陵江沿岸300余裏的風景,要人們把它畫在大同寺的墻上。李思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來畫,但吳道子只用了壹天就畫完了。唐玄宗對他們的評價是:“李思訓數月成就,吳道子壹日五遊,極妙”。今天看來,吳道子和李思訓所作的壁畫已經不存在了,但從繪畫理論上,我們可以知道,吳道子擅長線條的渾厚流暢,他寫得幹脆利落,猶如暴風驟雨;李思訓的風格以金碧輝煌、色彩厚重的風景畫著稱,畫這些畫需要很長時間。他們的繪畫風格各有特色。
如上所述,無論是花鳥畫、山水畫還是人物畫,寫意還是工筆,只是它們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不同而已。不同的畫家有不同的表現風格。當我們面對各種題材相同但風格不同的作品,或者題材不同但風格相同的作品時,該如何欣賞呢?
第二章謝赫的繪畫評價標準等。
欣賞壹幅中國畫,觀者首先要遇到如何評價這幅畫好壞的問題,這就需要壹個標準。5世紀末,最早的繪畫評價標準是謝赫的“氣韻生動”、“筆隨骨法”、“象形字隨物”、“色隨類”、“商位”、“轉與造型”。
首先提出作品要“傳神”,即人物畫要有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對象的五官、性格特征和內心世界。其他文學批評家,如謝赫,認為藝術作品中活躍的生命力和整個宇宙中的生命力壹樣,是遍布空間的“氣”,是生命的“氣息”,是壹種力量,滲透、滋養、激發著世間萬物。在這裏,謝赫特別提到了“氣”:它顯示了壹個物體的客觀“活力”、“氣候”或“力量”。“氣”,另壹種說法,是作品中的發泄或可呼吸的元素。壹幅好的國畫,不會讓人在畫面中感到“無聊”和“討厭”。這是因為圖片恰到好處的透氣點。雖然作者在畫面中宣泄了自己的情緒,在壹定程度上感染了觀者,但因為作品中有透氣點,所以再看畫面也不會再“無聊”“乏味”了。“韻”是六朝文學批評中的另壹個常用詞,蘊含著藝術作品完成的和諧感和神韻,壹部好的感人至深的作品,壹定會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無盡的遐想,給觀者以身臨其境、持續不斷的聯想。當然也會因為欣賞者的修養和水平不同而有更多更豐富的了解。
謝赫等人用“生動的魅力”來說明壹件作品完成後,在“精神”、和諧、生動、活力等方面,壹定是充滿活力的。如唐代《布吉圖》中的燕就描繪了貞觀十五年,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魯東贊迎接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圖為唐太宗威嚴和諧,陸東贊幹練恭敬,禮儀官莊嚴肅穆,宮女東張西望,氣氛親切和諧。再比如魏晉時期顧愷之的《洛神圖》。畫面中人物之間的感情不是靠面部表情流露出來的,而是對人物關系的巧妙處理。畫中羅申深情如壹,若還之,表達了壹種做夢都想不到的惆悵之情。
其次,“用筆骨法”是指用筆的力量來描繪形象,註重用筆引起的變化,註重線條的形式和動態美。可以說線條之美會給作品帶來錦上添花的效果,也可以說生動魅力的最終體現離不開用筆。比如吳道子《送子天王圖》中的線條:數獨國王的衣服線條畫得蒼勁挺拔,皇後的衣服線條則靈活流暢,既表現出衣服的不同質感,又襯托出男女的差異。地面前的鬼神更加奔放,有壹種“毛根多肉壯”的感覺。誇張的造型展現了妖怪們的非凡力量,撲騰著地面,舞動著筆,自由翻滾。
在國畫中,“骨本筆法”還融合了中國書法中的筆法法則和美學原理,體現線條的力度、質感和美感。通過不同的線條來體現筆墨的動態、潛力、節奏、韻律。比如魏晉時期,顧愷之的《壹幅婦女史》中的壹系列動人形象,就非常重視用線條造型。作品以連續、閑適、自然的線條形式表現出節奏感,線條的力度略加控制,猶如“春蠶吐絲”和“春雲浮於空中,流水流於地上”,有疏密、長短的變化。
國畫是用點來畫的,容易散,瑣碎;靠表面作畫容易模糊,平面;用線條作畫,容易捕捉到物體的形象和運動,最適合發揮毛筆、墨、宣紙、絹的特點;可以說,線是中國畫家情有獨鐘的藝術語言,是中國畫的靈魂,是作者抒發感情的宣泄和表現。所以,千百年來,中國的畫家們壹直在伏案寫著粗細、直、剛、粗、快、假、順、簡等不同質感和感覺的線條。隨著這些感傷的線條的逐漸變化、排列、交叉、分割、呼應,在畫上形成許多形態各異、感情多變的造型,表達愛國情懷,表達悲歡離合,表達童心。
誠然,我們在欣賞國畫作品的時候,也要註意,用來表現國畫的線條要有生命力,它的抑揚頓挫、疏密快慢、虛實明暗幹濕,都顯示出藝術家的天賦和功底。國畫大師黃先生把虛線概括為五個字:“平”、“圓”、“留”、“重”、“變”。“平的”,如圓錐畫沙,筆尖與紙張保持水平,輸送壓力與浮力平衡;“圓”,如折簪,意為筆圓,有力,渾厚,不張揚,有彈性;“留”,如漏痕,筆在操作中感到阻力,在與紙張摩擦的阻力中難以前進;“重”,如高山落石,用筆要用力有力,這樣才能通過紙的背面感覺到有力。特別是打“點”要像高山上落下的石頭壹樣有分量;“變”,筆畫形成各種對比,有變化,有區別。比如他的《山中坐雨》、《青山紅樹林》等作品,就體現了他山水畫線條的特點。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奔放還是抒情;無論高低,都強調筆法的力量與神韻的結合,有生命力的是活筆,缺乏生命力的是死筆;筆與意相連,形與氣相連,跡與勢相連,作品才能有力,才能有感情。所以我們在欣賞中國畫的時候,要註意作者的筆法和神韻在作品中的結合,通過筆法來表現畫面的形象。如南朝西山橋畫像磚《竹林七賢》中,衣褶線條以剛為主,剛柔並濟,類似顧愷之“春蠶吐絲”式的線描,生動地刻畫了這些人的特點及其頹廢空虛的精神面貌。
第三個“商位”是畫家作畫時對物體的排列和組織。比如“管理”這個詞,內涵非常豐富,包含了思考、分析、研究、推敲等壹系列思維活動。這裏的“位置”不僅僅是畫面上的影像放置的地方,更是整個畫面的結構安排和格局安排,強調的是“疏賽馬”和“密不透風”。也就是說,畫家要完成壹幅作品,絕不是隨便壹筆。正是通過苦心的思考和探索,精心的選擇,巧妙的組織和安排,最終成功的作品才會問世。如北宋範寬的《西山行旅圖》,以“三遠”(即“高”、“深”、“平”)法為構圖方法,主峰采用“高”(從山腳望向山頂,稱為“高”)法,巍峨挺立,微微前傾,氣勢磅礴,有壹種直撲妳的氣勢。主峰兩側采用“深”法(從前向後稱“深”),既襯托了主峰的精神,又充分表現了山川的意境,同時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向往和全面的認識;前景是“平原”(近景到遠景都叫“平原”)。前景有奇石怪樹,石頭的形狀層出不窮。樹木種類繁多,形態各異,讓人對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想象和表現力產生了無限的向往和驚嘆。可以看出,中國畫家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非常重視構圖的研究,並總結出了壹系列的規律。如早在東晉時期,顧愷之就提出了“立舊布勢”的構圖原則,後來的畫家們不斷探索,建立了“主客”、“呼應”、“虛實”、“疏密”、“隱露”、“開合”、“取舍”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國畫完整構圖體系。這些規律符合辯證方法中的對立統壹;只有符合對立統壹規律的作品,才能持久,才能吸引人。反之,美的因素就會不同程度地大打折扣。所以,構圖的源頭是生活,是視野,是修養,是風格,把生活的每壹個小場景,每壹個片段,每壹個場景,推到了比生活更高的層次。
另外,構圖上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就像生活中壹樣,家具的擺放,風格的布局,綠色典雅,然後順其自然。它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求對象的現象,只求觀念和形象化為“理”。
如前所述,國畫作品的欣賞主要是以六法中的“神韻”、“骨法”、“章法”為依據的,是有邏輯有邏輯的。沒有了氣,妳就失去了力量,沒有了骨頭,妳就失去了趣味,沒有了呼應,妳就失去了團結,沒有了主客,妳就變得扁平松散,沒有了密度,妳就變得整齊劃壹,刻板呆板,妳或顯或藏,妳就失去了含蓄的優雅,妳或開或合,妳就失去了飄逸。
因此,可以說“六法”是壹個整體的繪畫評價,它的出現表明中國的繪畫理論已經上升到壹個比較完整的體系階段,是對魏晉六朝藝術家藝術實踐的總結。五代郝靜根據山水畫的要求和創作實踐,還提出繪畫有六要,即“氣”、“韻”、“思”、“景”、“筆”、“墨”。他說:“氣,心隨筆動,象不亂;韻,隱而正,有備而來。”這兩點還是指內容和形式的統壹。“想”是指剪裁和構思;“景”是指山水畫要根據不同的季節和具體的環境進行描繪,要“求妙創真”,才能生動地刻畫山水;“筆”和“墨”是中國畫的重要技法。
宋代劉道純在《宋代名畫評點》中提出了“六要”“六長”。他說:“識畫決定於明日六要,六長判官。”所謂六要,即“神與神兼備”、“舊體舊制”、“合理變異”、“彩畫”、“師法自然”、“師短”;所謂“六勁”,就是“以粗鹵求筆”、“以樸質求才”、“以含蓄求勁”、“以狂求理”、“以無墨求染”、“以平畫求六勁”。其中“六長”基於中國畫形式美中的對立統壹規律,更有價值;“粗鹵求筆”意為奔放的繪畫,強調筆墨技法;“外求賢”,在創作中描繪壹些不熟悉、不常見的題材時,也要講求法度,切不可亂塗亂畫;“精微求勁”是指在精匠的作品中,表現力更強,而不是細膩柔和;“狂奇”,如果作品中的造型狂野怪異,那應該是合理的;“求染不求墨”的意思和“數白為黑”是壹樣的,就是留白並不是真的“空”,而是表現出豐富的含義。
綜上所述,我對平時學習和欣賞國畫有壹些粗淺的體會、理解和看法,讓壹些喜歡國畫和欣賞國畫的人基本了解它的特點和風格。畢竟中國畫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背景,豐富獨特的表現形式,觀察理解,形象造型等等。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認識中,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在活動中觀察和認識客觀事物,甚至直接參與事物,而不是局部出場或局限於某壹固定點,滲透到人的社會意識中,從而使繪畫具有了“孤獨千年, “取象”,起到“正邪顯善”的作用,即使是山川、花鳥等純粹自然的客觀物象,也自覺地與人們觀察、理解、表達的社會意識和審美趣味相聯系,通過景物抒發情感,通過實物抒發心聲,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壹”的觀念。
第三章是中國畫欣賞的思維方式。
中國畫欣賞需要經歷審美感知、審美領悟、審美創造三個重要階段。這就要求我們直觀地觀察和理解審美對象,即作品本身的意境、色彩、線條和描寫;在此基礎上進行欣賞、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含義、意義和內涵,了解作品的藝術形式、藝術技巧、表現主題和時代背景。這樣可以給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如何表達作品的內容和采用的藝術手段。同時,我們可以從作品的畫面、意境、意境中猜測作者的內心是熱情的贊美還是苦澀的諷刺,是深刻的表達還是大膽的表達,然後結合作者的創作特點和時代背景進行分析,通過他多年積累的審美經驗、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喚醒豐富的聯想。以宋代王希孟的《千裏江山圖》(長卷)為例:王希孟生平畫史失傳。據蔡在卷軸的最後說,他原來是畫院的學生,後來進了故宮圖書館。惠宗親自指導他作畫,十八歲就畫成這幅長卷,現在僅存《千裏江山圖》長卷;本卷采用長卷構圖法,版式按“六至四”將天空和景物分為兩部分,使景物空闊深遠,更能表現山川的壯美;畫中的群山錯落有致,河流環繞,有亭臺樓閣,茅草屋,繁忙的船只和捕魚,裝飾著精美的樹木和瀑布等。,表現了作者對理想化的社會和多姿多彩的自然的向往,充滿感情,也不乏對人們改造自然的肯定和對生活在祖國秀美山川中的自豪。大藍綠色,豐富細膩,代表畫院青綠融合的精密細致,嚴守畫風;筆法以速寫為主,樹幹以無骨法繪制,山坡相觸,豐富了青山綠水的表現力;人物衣褶雖小如豆,但造型、服飾各異,動感活潑,反映了宋代山水畫繼北宋初景、關畫風後高度成熟,中期只有李成、範寬為例,以至於成熟的局面。後期在“復古”思潮的影響下,倡導以古為新的思想,綜合唐宋,創造了集李思訓、李昭道、水墨山水成就於壹體的獨特畫風。這種思想影響了後世,如董其昌的《復古》為表,其中就包含了創新的思想。
結束語
欣賞國畫的過程不僅需要對作品本身進行仔細的分析和研究,還需要對國畫的文化背景和作者的創造力進行了解,這就需要壹定的相關知識來更好地把握國畫作品的優劣。尤其是在現代文化背景下,很多學中國畫的人都在喊“崇尚傳統”,搞“創新”。如果他們不太了解傳統,甚至對傳統的東西壹無所知,怎麽創新?這就需要我們借鑒傳統,大膽創新,才能開闊視野,更好地欣賞中國畫。
註意並釋放:
①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102。
②天津藝術學院美術理論教研組。中國古畫百種[J]。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22。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93。
③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93。
④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93。
⑤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366。
⑥天津藝術學院美術理論教研組。中國古代百畫[J]。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24。
參考資料:
[1]中國藝術史教研室。中國藝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93-102。
[2]鄭超,蘭鐵。中國畫的藝術與技巧[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205。
[3]方聞。中國書畫風格與結構分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55。
[4]蔣蓉。藝術欣賞精要[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155。
[5]人民美術出版社。論美術[J]。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1): 89。
[6]袁有根。歷代名畫研究[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233。
[7]黃寶強。藝術鑒賞大綱[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35。
[8]天津藝術學院美術理論教研組。中國古畫百種[J]。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122。
[9]中國畫編委會。中國畫[J]。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5): 21。
王宏建,袁,。美術概論[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46。
[11]殷發祿,許淑安。中國古代文化史[J]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84。
董誌輝王曉林。中國美術全集[M]。內蒙古:內蒙古少年兒童出版社,2005,255。
貢布裏希。藝術發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2001,194。
[14]鄭振鐸。美術作品集[M]。北京: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84。
[15]陳洛佳。藝術鑒賞[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77。
[16]張風雲。中國文化藝術[M]。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2005,85。
(來自:吳濤的網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