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濟關系的發展是通過具體的形式實現的。
(壹)對外貿易發展
對外貿易是指壹個國家或地區與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關系,是壹個國家對外經濟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最重要形式。對外貿易既包括進口又包括出口,所以也叫進出口貿易。世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了國際貿易。對外貿易是國際經濟交流的主要渠道和內容,也是連接國際分工參與國的* * *同壹紐帶。壹個國家的對外貿易越發達,其出口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就越大,這表明該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市場中的參與度和競爭力就越強,可能從中獲得的絕對和比較利益也就越多。因為對外貿易在國際經濟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都非常重視發展對外貿易。對外貿易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整個國民經濟運行所必需的國際條件。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進壹步加強,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這主要表現在:
壹是彌補國內部分資源不足,優化資源配置。保證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協調發展和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由於資源分布的不均衡,任何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壹些資源短缺的矛盾。當國內經濟發展因某些資源短缺而無法滿足或受到限制時,就會產生對國外資源的需求,而發展對外貿易是滿足這種需求的有效途徑。同時,通過對外貿易,可以將國內相對豐富的資源輸出到國外,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及時協調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系,促進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第二,利用國際分工節約社會勞動力,提高經濟效益。由於不同國家的自然和經濟條件不同,在生產類似商品時,壹個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有這種有利條件的國家可以通過國際交換用更少的勞動力換取更多的勞動力。發展對外貿易,就是利用國際分工生產我國處於優勢地位的產品,換取我國需要但國內生產條件不利、消耗更多勞動力的產品,從而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獲得最佳經濟效益。
第三,增加外匯收入,擴大國內就業機會。發展對外貿易,出口商品和服務是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目前,在中國每年的外匯總收入中,商品出口占80%以上,可見增加出口創匯的重要性。在國際經濟活動中,外匯代表著各種資源和生產要素的供給。有了外匯,可以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有利於推動國內技術進步,促進國家經濟技術改造。發展對外貿易也可以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因為國際交流可以開辟新的生產渠道,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大勞務輸出,創造更多的就業條件。這對我國這個勞動力資源豐富,迫切需要增加就業的國家意義重大。
第四,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通過對外貿易,國內產品可以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得到檢驗,發現問題,促進生產技術的發展、管理的改進、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品種的增加。通過對外貿易,還可以促進科技和管理的交流,加速中國的技術進步,提高中國經濟的質量,增加中國的經濟實力。建國50多年來,特別是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對外貿易有了很大的發展。改革開放20年來,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不斷上升。但是,從我國進出口商品總額占世界進出口商品總額的比重來看,我國與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目前常見的形式主要有商品貿易、加工貿易、補償貿易和技術貿易。
(二)利用外資和外國投資
國際資本流動是國際經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輸出和輸入兩個方面。由於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國內對資金的需求非常大,能夠提供給國外的資金非常有限。所以,雖然有少量的資本輸出,但就中國的具體情況而言,外匯主要是利用外資。
利用外資是指利用外資進行經濟建設或者對外貿易活動;這是壹種國際信用關系。它常與對外貿易和先進技術的引進聯系在壹起,是對外經濟關系的壹種重要形式。
利用外資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可以補充國內積累資金的不足,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加快經濟發展。第二,我們可以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來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和生產力。第三,它有助於加快開發和利用國內資源,增強自力更生的能力。第四,外商投資生產可以用來開拓國際市場,擴大出口,增加外匯儲備。
利用外資的形式主要包括:壹是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這種貸款的特點是期限長,利率低,具有壹定的援助性質。主要可用於周期長、見效慢、利潤小的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第二,商業貸款。這種貸款的特點是利率高,壹般用於短期。適用於經濟發達地區和經濟效益好、創匯能力強的項目。三是外商直接投資,包括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中外合作開發、外商獨資企業等。此外,近年來,中國開始通過租賃、發行國際債券和b股等方式利用外資。
(三)引進國外先進技術,開展對外技術交流。
先進技術引進是指引進國外先進的成套設備或裝置,以及先進的技術知識和經驗。前者通常稱為“硬件”技術,後者稱為“軟件”技術,兩者的引入往往是結合在壹起的。這是技術商業化和國際化的必然趨勢。引進先進技術是國際技術交流,也是進口貿易的壹項基本內容。包括:(1)先進的科技知識,如工藝操作規程、設計圖紙、數據、配方等新型專利權;(2)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新型優質材料;(3)建立技術咨詢、技術評估、技術審批、技術維護,幫助掌握專業技術等各種技術服務關系。此外,還包括組織學術會議、技術座談會、交換文件資料和其他技術資料、聘請技術專家和出國考察等。開展對外技術交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是科學技術自身發展的需要,是加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任何民族和國家都需要學習其他民族和國家的長處,學習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科學沒有國界,國與國之間日新月異的廣泛科技交流已成為當代世界經濟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發達國家都在互相引進先進技術。後發國家趕超先進國家,都是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實現快速發展的。我國是壹個科學技術落後的國家,面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任務,更加需要重視對外技術交流,加強先進技術的引進。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可以縮短技術發展的進程,為科學技術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節省資金和時間;它可以加快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步伐,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增強企業競爭力;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才,提高科研和管理水平。這是錢少、效果好、見效快的振興中國經濟的必由之路。
引進先進技術也是中國利用落後趕上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必由之路。科學技術壹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壹切有實用價值的技術都會被廣泛傳播、創新、再傳播、再創新,這是技術發展的基本規律。先進技術的引進、吸收、創新、再引進、再創新,直到消除它們之間的技術差距,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這是技術引進的基本規律。技術發展落後的國家可以通過技術引進,少投資,省時間,走捷徑,迎頭趕上,這就是後發優勢。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證明,經濟落後的國家要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必須利用後發優勢。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采取跨越式戰略,用先進技術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各項具體任務。誰能做到這壹點,誰就能實現高速發展,趕超先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