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納西族婦女,其他少數民族也有各種披肩。在滇西彜族地區,婦女們喜歡穿壹種獨特的服裝——“裹衣”,作用類似於“戴嶽戴星”:用大竹籃爬山時,可以避免用又硬又重的籃子傷腰;即使不攜帶重物,也可以通過包裹保暖,保護腰部;外出工作休息時,還可以當坐墊用。彜族的裹布與納西族的羊披肩不同,它的尺寸很小,壹般直徑在25厘米左右,厚度為1厘米,而且不是用整張羊皮做的,而是壹種圓形的羊毛氈。裹屍布上釘著兩條近2米長的刺繡花邊,從胸部交叉,把裹屍布放在背後,遮住腰部和臀部。從風格和做法來看,有兩種裹法:壹種是傳統的,沒有布面,而是在白色羊毛氈上繡上兩個類似銅鼓光環的圖案和兩個橫長方形的圖案。圖案壹般為黑色,中間帶壹點紅色和黃色,風格簡單粗糙。另壹種是蓋著黑布,繡著各種精致漂亮的圖案。裹在身上,能與五彩斑斕的服飾交相輝映,從而形成了滇西彜族女裝的壹大特色。
關於包裝上的裝飾有壹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戰亂中,幾個被官兵追殺的彜族姑娘躲在大理東邊的清華洞裏。正當姑娘們驚慌失措的時候,幾只蜘蛛出現在山洞裏,用網把洞蓋住了。追趕者趕去搜索時,見洞中布滿蜘蛛網,斷定洞中無人,便急忙往別處趕去。姑娘們脫險後,為了感謝蜘蛛的救命之恩,就把蜘蛛繡在毛氈上,就是兩個圓加壹圈尖角的圖案。還有壹種說法,兩個圓形圖案是兩個大開的眼睛,用裹身布包裹起來,相當於在後面加了兩個大開的眼睛,可以讓惡魔望而生畏,不敢靠近。
生活在西藏門角地區和墨脫縣的門巴族婦女,有袍後披壹整張小牛皮或山羊皮的習俗。女生壹般穿羊尾巴四條腿的小羊皮,成年後穿小牛皮或者山羊皮。即使在婚禮上,壹個穿著得體的新娘也要披上壹張好羊皮。相傳唐朝的文成公主(?—680)進藏時,她披上壹張動物皮辟邪。路過街角時,她把這張皮給了門巴的女人。這顯然是壹個關於民族友誼和交流的傳說。羊皮和小牛皮主要有兩個用途。壹是角落地區氣候寒冷潮濕,穿件皮衣可以保暖、防潮、遮擋風雨;另外,小區地勢陡峭,道路狹窄,不宜背重物。羊皮和納西族的星月戴嶽,彜族的裹屍布有著相同的作用。
涼山、四川、雲南的彜族男女都穿“察爾瓦”。察爾瓦很大,相當於壹件寬大的鬥篷。它是由大麻和羊毛制成的。它有廣泛的用途。有句話叫“白天是衣服,下雨是雕零,夜晚是被子”。老年人通常穿黑色和藍色的夏瓦,而年輕人則喜歡用紅、黃、綠、橙、粉等對比鮮明、艷麗的顏色。由於其上端系於肩與頸之間,前部敞開,下端有尖刺,使男性佩戴後顯得威武威嚴,加上頭上包裹的“英雄結”,具有獨特的英氣;婦女們穿上五顏六色的察爾瓦,頭頂壹條花頭手帕,兩條辮子壓在盤上,為她們的端莊和樸素增添了幾分美麗。
羌人的羊皮馬甲前襟是敞開的,沒有扣子,雖然不屬於披肩範疇,但基本上都是披著的。羌族的羊皮馬甲是壹種具有民族象征意義的服飾。無論男女老幼,甚至剛學會走路的嬰兒,都穿壹件皮馬甲。皮馬甲不掛面,外面是光滑的皮板,邊上用線縫出花紋,或者用線縫出排列整齊的大針腳。“前出”是指裏面的毛長,露在邊緣之外,包括肩、前、下擺。羌人稱之為“皮瓜”。戴的時候,晴天頭發向內,雨天頭發向外。這是讓雨水順著皮毛往下滴,這和彜族的“察爾瓦”壹樣,也能起到麻纖維的作用。羌族還有壹種棕黑色羊毛織成的馬褂,大概是1?5米,質地厚實。和皮馬甲壹樣,可以禦寒防雨,必要時還可以當坐墊或罩子。搬運重物時,可以用它來保護肩膀。
穿上最優雅最尷尬的是獨龍族的條紋亞麻毯。土著人稱之為“Yodo”,外國人習慣稱之為“龍毯”。因為獨龍族的人都穿著這種麻毯,所以成了最有特色的服飾。乍壹看,穿龍毯的方法差不多,都是斜披在壹個肩膀上,露出另壹個肩膀,多為左肩。但再細分的話,也是精致的。那人背上披著壹條麻布毯子,從左腋下到右肩,系在胸前。壹個女人穿著兩塊方形地毯,從肩到膝斜披著,左右兩邊向前包著。從左往右抄的用繩子緊緊的綁在腰上遮住前後,從右往左抄的穿上脫下更舒服。
由於獨龍地毯的條紋寬窄不壹,搭配和諧,顏色簡單,附近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歡買穿。但是別人穿上獨龍族地毯,似乎總是缺少獨龍族特有的原始魅力。獨龍族男女均有分布,額前垂著梅綺發,背後的頭發直垂過肩,左右遮住耳尖,耳垂上掛著又大又圓的耳環,或用竹子紮耳洞。以前的獨龍族婦女有很多紋身的臉,要把鍋底灰混合成黑色的汁液,浸泡在刻有圖案的臉上。
穿在肩上的衣服,多是從生產勞動或日常使用中逐漸演變而來的裝飾品,至今仍保留著裝飾和實用的雙重功能。與衣著整齊相比,他們更傾向於休閑和原始,充滿了大自然賦予的簡單和勇敢。這大概就是現代服裝的失落山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