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補充介紹:
據我所知,基本形式上,老人以土葬為主,但這幾年火葬的比例增加了不少。如果是安葬,家屬需要自己想辦法找車找人找關系,淩晨悄悄送出城到鄉下安葬,因為路上有巡查,畢竟都是省道和國道。但無論土葬還是火葬,大部分人都會辦壹個漂亮的葬禮,持續3、5、7天,最多5天。第壹天在靈堂玩,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就收到了生前親友的祭品。第四天晚上開始吵了壹晚上,壹般是流行音樂會,有專業的樂隊主持人和歌手,大概三五個人。第五天晚上,夜色繼續。這是傳統的花鼓戲。中間的孝子孫子都要用那種語氣哭幾次,哭得越大聲越好。然後是壹大早的葬禮。禁忌很多,但都是約定俗成的禁忌。不能穿紅色,不能同時有紅色的婚禮,靈堂不能對著院門,後人不能拒絕別人的祭拜。英年早逝的孩子不能建靈堂,因為他們不是成年人。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英年早逝的人是不會進祖墳、宗譜、靈堂的。這是為了讓孩子走得安全,早點把孩子養大,不會因為風景葬而失去他的快樂。說白了就是孩子受不了。
補充:
葬禮後第二天壹早,晉南聞喜等地講究家人送飯上墳倒酒,表示清人逝者又與家人聚餐了。在嶧城地區,家屬第二天去墓地祭祀時,要用鐵鍬給墳添上新土,使墳的前後平直不偏,俗稱“撐山”。太原地區下葬後,直到三年後的清明節,才允許給墳墓加土。兩地風俗不同。
山西大部分地方是在死者下葬後的第三天,稱為“伏三”,也叫“圓墳”、“暖墳”。壹般是死者的長子領導全家。有的地方,凡是有“衣服”的親戚都去,比如忻州河曲,親戚朋友帶著火鍋和柏木到墳地去聚會,吃完就回。
從去世之日起,每七天必須有壹次追悼會,稱為“做七”或“過七”。其中17稱為“前七”,37也稱為“散七”,57和77也稱為“滿七”、“斷七”或“竭七”,這是比較重要的。
“17”這壹天,為死者家屬立了牌位,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
“三月七”,逝者子女要帶香到三岔路口給逝者打電話,或在墳前燒香引逝者回家。
“五月七日”,人們認為這壹天,逝者回家“探親”,除了舉行追悼會,還要請和尚道士念經,親朋好友前來拜祭。晉中祁縣,蒸祭中,男死者多蒸壹個“蓮花”,女死者多蒸壹個“如意”。按照死者的年齡做了紙花和剪紙旗,又貼了壹個“升”。紙旗用稻草桿紮穿,從門口壹路插入墓地。
7月7日,殯儀館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親朋好友都來墳前燒紙或祭拜。
壹個人死亡或下葬後100天,即“百日”,也是祭天的盛大日子,又稱“百日祭”。這壹天,穿容重喪服的人要穿常規喪服,大部分人脫去喪服。在祁縣等地,紙必然是“鬥”,俗話說“五七升,百日鬥……”
壹個人去世後,其子女要服喪三年,俗稱“服三”,壹周年燒紙,稱為“周年”或“周年燒”,古代稱之為“瀟湘”。二周年叫“大祥”,我們也會去墓地祭祀。過了三周年,死者的親友都到了,各帶供品和紙張。三周年後,死者子女可以脫下喪服,換上普通衣服。所以三周年也叫“脫衣”或“除孝”,古代稱為“坦坦”衣。按照傳統,葬禮禮儀至此正式結束。
值得壹提的是,晉中地區有在死者去世次年的清明節當天或之前“燒心”的習俗。在這壹天,家庭成員,親戚和朋友,特別是結婚的女兒,必須來墓地提供壹杯酒。祭祀時除了用各種紙紮衣服、鞋襪外,還要蒸空心面作和(霍)“面心”葬在墓前。“燒心”又叫“心安”,意思是安慰死去的人。從現在起,妳不必想念妳在師洋的親戚,所以妳可以安息了。
“役三”後,死者追悼會轉移到普通墳前,沒有特別的忌日。壹年三次左右上墳:即清明,升新火;7月15日,品鑒新谷;十月初壹,送寒衣。壹年也有五個節日,即除了上述三個節日外,還增加了元旦和冬季至日。就這樣,家人在漫長的歲月裏繼續與逝者保持著“聯系”,寄托著他們無盡的哀思。
從以上對山西各地喪葬儀式的簡要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每個地區都有許多獨特的習俗,但在各種不同的形式下,都包含著* * *的內涵,即通過舉行喪葬儀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和懷念,表達對逝者靈魂安息、翻身的真誠祝願。同時,喪葬禮儀反映了人們對死亡的認識和態度,不可避免地帶有迷信色彩,包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因素。正如解說員所說:“喪葬禮儀是壹種獨特的生活禮儀方式。”雖然生者對逝者的逝去深感悲痛,但在民間觀念中,死亡和生命壹樣,是壹種及時的現象,對逝者來說未必是有益的解脫。所以人們壹直把婚喪嫁娶稱為“婚喪嫁娶”,葬禮越熱鬧越好。這壹觀點可以說為民間流行的喪葬事件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釋。
近幾十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倡導下,山西的喪葬禮儀出現了壹些新風尚,不僅消除了喪葬中的迷信荒誕成分,而且在程序上也大大簡化,內容上也有很大變化:喪改為追悼會,匹馬戴孝改為穿黑紗,各種紙紮改為花圈...火葬也被大力提倡。這無疑是進步的標誌。
江西的喪葬儀式,通常要求兒孫準備壹雙鞋子,孩子準備白布,孫子準備白布+紅布。然後逝者來年焚燒,紀念逝者~在老家安葬的時候,兒子孫子下葬的時候都去祭拜了。如果有橋,跪下讓棺材過頭頂:女兒和孫女要到第二天才能上山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