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中國漢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之壹,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農歷正月十五,春節剛過,就迎來了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曉”,所以他們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元朝的開始。在春回的夜晚,人們慶祝這個節日,慶祝春節的延續。
元宵節也叫燈節。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漢代。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繁榮。宮殿裏和街道上到處都掛著燈,還建造了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代大詩人陸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寫過元宵節燃燈的盛況,說“漢朝群星隕落,樓臺如懸月。”
宋代對元宵節更加重視,賞燈活動更加熱鬧,持續五天。
燈具的款式也更加豐富。在明代,元宵節將持續10天,是中國最長的元宵節。清代雖然只有三天的賞燈時間,但賞燈活動規模之大,盛況空前。除了燒燈籠,還放煙花來娛樂。“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壹項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元宵節吃元宵的民俗。元宵是用糯米做的,可以是實心的,也可以是帶餡的。餡有豆沙、糖、山楂、各種水果料等。,吃的時候可以煮、炒、蒸、炸。起初,人們稱這種食物為“漂浮的紫苑”,後來他們稱之為“湯團”或“湯圓”。這些名字“團圓”音相近,意為團圓,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幸福,人們也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二、呂梁把正月十六定為元宵的原因。
元宵節雖然是傳統節日,但是隨著各地的發展,衍生出了不同的習俗,比如呂梁的元宵節。
眾所周知,元宵節是正月十五,但是呂梁的元宵節是正月十六。那麽呂梁人民為什麽要把元宵節定在十六呢?聽聽這個故事。據說在呂梁成為平原之前,先民們就住在山裏。當時農業水平低下,不能滿足生活需要。祖先們不得不采集野果或打獵,過著吃血喝血的生活。隨著季節的變化,食物的來源成了問題。這種情況下,先民到海邊漁獵,但海中怪獸橫行,經常興風作浪。當時的人們
我們還沒有掌握正規的造船技術,只是隨便用木頭刻了個“豬槽切”。我們遇到邪靈,船會翻,人會死,祖宗很慘。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祖先們經過密談,在正月十五假裝舉燈過元宵節,最後誘導妖魔落入陷阱,將其處死。汪洋中的大海瞬間變成了萬畝良田,吃了很多苦的人們都沖出來歡欣鼓舞,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英明的祖先和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壹直有在正月十六過元宵節的習俗。當然,神話傳說在今天並沒有說服力,那麽原因是什麽呢?有兩種說法:壹是人們認為2008年直到正月十六才徹底結束;其次,因為時區的原因,北京的時間和邊疆的時間不壹樣,十五的十六才滿月。由於這兩個原因,呂梁直到十六歲才制作了元宵。每年正月十六,陸良縣城必然人山人海。近年來,由於道路方便,農村朋友也會在這壹天湧入,更加熱鬧。
三六兩的元宵美食
魯十六日晚餐想吃涼皮和涼粉,還有壹個小故事。根據傳說,壹位名叫陳二的祖母在春節後生病了,而且沒有藥可以治愈她。16日,壹位好心的鄰居給她送來了壹碗鮮香酸辣可口的涼粉。她家人以為她得了重病,想吃,就趁家人不註意偷偷吃了,沒想到好了。從此,人們就吃涼粉了。這其實表達了人們對吉利平安健康的美好祝願。而且從醫學理論上講,春季飲食太雜,太油膩,肝火太旺,容易滋生疾病。吃涼粉掃腸胃,對健康也很有幫助。陸良縣城賣米粉的攤位,顧客盈門,財源滾滾。
思南大橋“遺失的石頭”
飯後燈火通明,來自縣城的舞龍隊聚集在後街,人頭攢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踩高蹺、劃旱船、跳河蚌、倒騎驢等活動將節日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四面八方穿著紅綠衣服、扶老攜幼提著燈籠、放著煙花的人們紛紛湧向南橋。壹時間,南橋上熱鬧非凡,鞭炮齊鳴,歡聲笑語。南橋古稱匯金橋。覆蓋過去這座橋的開基河段,匯入南盤江和中原澤(別名香浦、雲牙澤)的主流,經古耜灣匯集西華寺河註入的水,由南向西彎曲,經窯上、西橋進入於霞地區的這個普勒村,再經板灘出境。因此取名“匯金”。最早的橋是為陸毅修建的,是從南到北必經的天津梁橋。匯金橋建於明初。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柳涼州(今舊州)。洪武二十三年,增設軍事機構陸(西漢通遼市舊址),滕舉奉命位於潘(燕房河尾)河套,即今天的壹帶,開鑿運河將中原河水環保護引為護城河,修築土城,設置衛生司。為了方便兩岸普通民眾通行,這座木橋被稱為“匯金橋”。永樂五年,因水患連連,官員們選擇在北岸平疇建磚造新城。宣德初,在各省、州、縣平原城內建起壹條九裏長、高大、方方正正、高聳入雲的城樓、寬敞的街道和對稱的小街,於是遷都路暢老城衛署。當時,匯金橋成為通往城南的官道,這座橋每次被洪水淹沒時都要頻繁維修。然而雨季過後,河水渾濁,只有這條小溪清澈見底。有時人們會贊美它:花落水面,春起新鱗,漁歌清,彩虹臥夕陽。兩岸心似錦緞;壹溪藍柳如旗。明、清乃至民國時期所列的“八景”大多在此橋兩岸附近:老城柳、板橋泉水、大覺蕭中、香鋪漁燈、路暢禁蛙等。清康熙八年,魏被裁,歸州。國家統治後,遷至衛城(今本市),民國時設陸良縣。
新中國從此有了。1948(民國37年7月),暴雨日夜不停,盤江水位暴漲,大村大壩被沖垮,縣城東南被洪水圍困,匯金橋被毀。當時,陸良縣市政府雖然成立了“匯金橋建委”,下發了“募集倡導建設資金通知書”,並上報省建設廳求助,但未果。
1956陸良縣人民政府做了遠期規劃設計,經省交通廳批準。投資8萬余元修建了壹座中橋,橋跨13米,全長71.04米,高7米,石墩,鋼混T梁。後來由於資金不足,改成了石墩木橋。1969,木面改為鋼筋混凝土橋面,行車道寬6米,兩側人行道寬0.75米,安裝簡易鋼筋混凝土護欄。全橋長71.04米,載重(汽)13 60級拖拉機。1970年5月竣工,當時叫南橋。
2006年,中樞鎮人民政府決定重建南橋護欄,陸良縣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景觀工程部公益捐款65438+萬元並承擔工程,654.38+0年2月開工,同年6月29日竣工。如今,重修後的護欄,行人都能看到:其材質和工藝全部鑲嵌著白色石雕,中間隔著兩個浮雕蓮花的豎冠,其余分別雕刻著“十二生肖”,間隔緊密地鑲嵌著白色石柱。風格古樸、典雅、莊重,為陸毅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座橋見證了古縣老城區和這座城市兩岸的滄桑,至今仍承載著蘭亭城“正月十六元宵節”的傳統民俗節日。晚上7點左右,南橋上已經聚集了商販,在這裏不僅可以買到壹些雜七雜八的糖果、小吃、燈籠等小玩意,還可以看到呂梁的“壹大怪”——賣石頭的新奇。不要只看那些石頭。按照攤販的說法,最好賣壹元壹個。這塊石頭有什麽魅力?原來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城市裏的道路都平整了,不像以前到處都是瀝青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