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改革開放30年文山的變化

改革開放30年文山的變化

輝煌五十年

文山州人民政府州長黃文武

成立於1958+0年4月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東南部,與越南社會主義民主* * *接壤,邊境線438公裏。全州轄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廣南、富寧,國土面積365438+。2007年底,全州總人口為341.1,000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0.3%,少數民族占56.7%。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泉州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團結奮進,艱苦創業,開拓創新,呈現出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邊疆穩定的良好發展局面,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

過去50年的發展成就

文山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從建國到1992,30多年來壹直處於保家衛國戰爭的最前線。1978在全國各地已經開展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的時候,為了國家安全和人民幸福,泉州各族人民還在“壹切為了前線,壹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在烽火中奮戰。因此,文山的經濟發展基本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從1958開始,1978之前,從1992開始恢復戰區建設。2000年以後,“十五”和“十壹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更加迅速。

(壹)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綜合實力日益增強。

自1992戰區恢復建設以來,泉州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58年,國家生產總值只有170萬元,1978年3.2億元,195年增加到3180萬元。2000年後,經濟進入新壹輪高速增長,經濟總量連年上新臺階。2000年總產值為71.4億元,2003年超過1億元,2007年達到208.3億元。其中,第壹產業57.0億元,第二產業72.8億元,第三產業78.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2007年泉州地區生產總值比1958增長26.5倍,年均增長7.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58年的116元增加到2007年的6126元。

產業結構趨於協調。文山是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區。建國初期,國民經濟以農業為主,三次產業比例為86:4:10,1978,只有71: 118。自1992戰區恢復建設以來,改革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全州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到2007年,全州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7:35:38。從總體上看,泉州的產業結構呈現出第壹產業比重逐漸下降,第二產業比重穩步上升,第三產業穩步發展的格局。

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各級財政實力顯著增強。2007年,國家財政總收入22.3億元,比65.438+0.1.03億元增長65.438+0.70倍,年均增長65.438+0.65438。地方財政收入6543.8+0.26億元,年均增長9.8%。

(二)工業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

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文山工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經濟規模由小到大,綜合實力由弱到強。工業逐漸成為全州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支撐力量,“工業強國”的作用日益凸顯。泉州市工業總產值1958年僅為0.4億元,1978年為0.7億元,2007年增長到1548億元,比1958年增長了421倍,2006年年均增長率為13648.6666666662007年,整個第二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47.8%,分別比第壹產業(12.4%)和第三產業(39.8%)高出35.4和8個百分點。

目前,泉州生物制藥、礦冶、煙草復烤、電力、建材、農特產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得到發展壯大,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產業整體素質顯著提升,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更加突出,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

(三)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農村經濟全面發展。

經過50年的發展,泉州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躍上新臺階,農業生產條件大幅改善,農業基礎地位不斷鞏固。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2007年,泉州農業總產值達82.5億元,比1958增長35.6倍,年均增長7.6%。主要農產品產量繼續增加。2007年,泉州糧食產量達到1136000噸,比1958增長了1.9倍,年均增長2.2%。三七、烤煙、辣椒、畜禽、水果、香料等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為社會提供了豐富的生產生活資源,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物質生活質量。

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建國以來,泉州市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國家抓住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大力推進農田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礎設施、房地產業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大踏步前進,投資規模空前擴大,創歷史新高。隨著文山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文山普者黑機場通航、富寧港的集約化建設,文山“水陸空”立體交通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泉州市固定資產投資141.1億元,比1958增長1709倍,年均增長16.4%。

(五)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

在過去的50年裏,我們州的消費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壹個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網絡化的物質產品買方市場已經形成。城鄉市場繁榮活躍,消費需求逐年增加。2007年泉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5億元,比1.958年的5000萬元增長1.46倍,年均增長1.7%。商貿流通、旅遊服務、中介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競相發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消費市場持續繁榮。

文山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擴大對外貿易。2007年,全國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9359萬美元,比1994年的65438+270萬美元增長了34倍。目前,按照“三點”(文山-硯山-平原三角經濟區、天寶港、富寧港)、“兩線”(出境線、出境線)、“壹邊”(438公裏邊境線)的生產力布局調整,我州面向東盟、泛珠三角,融入國際國內經濟發展潮流,正在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6)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50年來,泉州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鄉居民實現多元化就業,收入渠道不斷拓寬,居民收入穩步增加。2007年,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到19257元,比1958的387元高出49倍,年均增長8.3%。農民人均純收入1704元,比1962年的28元增長59倍,年均增長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10元,比1990增長12.0%。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觀念和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溫飽等生活資料的單壹格局發生了變化。居民家庭對現代耐用消費品的擁有量逐步增加,體現發展和享受需求的住房、通信、汽車、旅遊休閑等消費穩步增長,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七)教育和科技蓬勃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50年來,文山大力實施“科教興國、素質興邦”戰略,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截至2007年,全州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49所,在校生62438+0萬人。以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高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日臻完善,綜合教育體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全州8個縣基本實現了“九年普九”,“兩基”教育目標順利實現。高中階段教育瓶頸得到緩解,高等教育、民辦教育、職業教育和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加快發展,泉州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科技興國”意識增強。截至2007年底,已有37項科技成果獲得省、州科技進步獎,專利申請量110,核心競爭力得到增強。科學技術在泉州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應用,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技成果普及率和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衛生事業穩步推進,城鄉衛生體系進壹步完善,農村醫療衛生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疾病防控能力進壹步增強。2007年底,全州共有20個衛生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007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成功,全州疾病防控體系和治療體系基本建立,有效緩解了農村群眾看病難的問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2007年底,泉州有9個演藝團體和9個公共圖書館,文化基礎設施不斷鞏固,基層文化設施不斷完善。廣播人口覆蓋率為88.9%,電視人口覆蓋率為89.5%。近年來,為了宣傳文山,拍攝了以家鄉和當地為主題的影視作品,如《為錢而愛》、《為三七而愛》。1990後,多首民族歌舞獲國家級獎項。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成績不斷提高。2007年,各類運動會獲獎獎牌數達到68枚。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推進,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200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3‰以內。社會保障體系進壹步建立和完善。截至2007年底,44909人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8萬人享受了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災民生產生活得到妥善安排,貧困群眾及其家庭得到及時救助。

  • 上一篇:急!!!相聲《婚禮進行曲》臺詞!!!
  • 下一篇:春節期間什麽時候燃放鞭炮?各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