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讀完《美的歷程》的五點感想

讀完《美的歷程》的五點感想

李澤厚所展示的中國美學史,不是雜亂無序的“混沌”,也不是壹些偶然的個別事件的堆積或羅列,而是壹個有機有序的動態演變體系,是壹個凸顯“邏輯”的歷史闡釋和描述。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壹下看完《美的歷程》後的壹些感想。歡迎閱讀!

看完美的歷程1的體會

貫穿美的歷程的理念是“意趣的形式”。李澤厚先生的思想是建立在克萊夫·貝爾的著名觀點“美”是“有意品味的形式”的基礎上,並得到進壹步的發展和完善。

認為“意趣的形式”取決於能否喚起不同於壹般感覺的“審美情感”,“審美情感”來源於“意趣的形式”。李澤厚先生認為自己的觀點“陷入循環論證,無法自拔”,於是李澤厚先生在此基礎上將其發展為“具有社會內容積累的自然形式”,克服了這種現實局限於自己的缺陷。

《美的歷程》壹書共分十章。每章評論壹個緊張時期的藝術風格或某壹藝術門類的發展。

它不是壹般意義上的藝術史作品,強調的也不是對具體藝術作品的欣賞,因此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將美學、藝術和整個歷史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點面結合”地揭示了各種社會因素在處理美學和藝術中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發展作了概括性的闡述和說明。

現在“這本書我已經看完了”,對作者的學歷除了佩服我沒什麽可說的”和“只憑這麽多帥氣的圖片”,完全值得我付出的代價。只有壹件事“再好的書也有折扣”。況且我的圖文並茂的精裝本《東方智慧》只有壹個地球。

我半價買了它。就說,“萬壹妳們誰看到這本書打折了,”別告訴我。《美的歷程》是中國現代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的壹部美學著作。“本書從宏觀的角度,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幾千年的歷史作了壹次‘倉促的遊覽’。* * *共分十章。第壹章論述了上古圖騰時代的原始巫術禮儀活動,它融合了後世的歌、舞、戲、畫、神話,以及具有刻意品味的陶器裝飾造型形式。第二章是從充滿醜惡之美的青銅時代到藝術從巫術宗教中解放出來的青銅時代。同時,線條優美的漢字也打開了書法的藝術陣地。第三章從儒道互補、詩歌的富弼性標準和建築藝術三個方面論述了先秦的理性精神。儒道最緊張的互補,是中國兩千多年思想史的壹條根本線索。第四章“楚漢浪漫主義”論述了以中國最早最偉大的詩人屈原為代表的充滿神秘圖騰神話的楚文化。繼承秦制的漢朝,在文藝領域似乎脫離了先秦的理性。

在美的歷程中,如原始上古的龍鳳舞,殷周青銅藝術的獰美,先秦理性精神中的儒道互補,楚辭中的漢賦,漢代的龍蟒之道,我為什麽活著?

讀完《美的歷程2》的感想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我最喜歡的書之壹,也是我讀書時接觸的第壹本專業的美學書籍。直到現在我還是愛不釋手。李澤厚先生用十余萬字十章的篇幅,帶領讀者走過了壹段從上古到明清的“美麗之旅”,令人印象深刻,卻又回味無窮。李澤厚先生用壹些極其簡潔、高度凝練的原創概念對美的歷程進行了闡釋、闡述和思辨。雖然展現了作者廣闊的視野和深厚的積澱,但當我開始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沒有深入了解就開始了這壹場倉促的審美之旅。

追求美是每個人的天性。但是什麽是美呢?美是如何產生的?美的本質是什麽?我們中國美學的重心在哪裏?等等,這些問題壹直都很難解釋。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在古代圖騰、青銅器,或者詩歌、小說中發現了壹般人沒有發現或沒有註意到的美,給了讀者壹個新的視角。

比如書中提到的《青銅饕餮紋》壹書,說青銅饕餮的美不在於這些圖像如何具有裝飾的味道,而在於這些奇異圖像的豪邁線條和深邃凸出的鑄雕,恰到好處地反映了壹種無法用概念語言表達的無限、原始、原始的宗教情感、觀念和理想,再加上冷靜、堅實、穩定。在這些兇狠殘忍的形象中,還夾雜著壹些真實的稚氣,讓這種不加掩飾的神秘和醜惡,蕩漾出壹種不可復制、不可企及的童年美好。所以李澤厚說,雖然這些饕餮之徒極大地誇大了自己的醜陋和恐怖,但他們身上還是有壹些幼稚甚至迷人的東西,有壹種原始、天真、單純的美。近年來,戰國中山王墓中的大量青銅器非常標準精美,玉器也逐漸失去了其在古代的象征意義,更多的成為了欣賞的對象或者被賦予了倫理意義。祭祀禮器中雖有龍鳳,卻不能讓人感到崇高...

所以,在《青銅饕餮》的最後壹段,李澤厚說:“當青銅藝術只能作為壹種表現高超技藝的藝術品時,它實際上已經走到了盡頭。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匠心獨運,真能讓人眼花繚亂。但如果和前面提到的獰美陰周器物相比,力度、豪放、內容、審美價值就不壹樣了。很明顯,人們更願意欣賞醜惡神秘的青銅饕餮的崇高美。畢竟他們是那個‘火熱’社會時代綠神之美的化身。它們是青銅藝術的真正典範。”

在枯燥的詩詞歌賦中,李澤厚先生也為讀者展現了壹幅詩詞歌賦特有的美好畫面。如作者所言,“漢代的文學藝術表現的是成就和作為,魏晉風度和北朝雕塑表現的是精神和思辨,唐宋詩詞和宋元山水表現的是心性和意境,而以小說、戲曲為代表的明清文學藝術表現的是世俗人情”,我對明清文學藝術的世俗人情更感興趣。“這是另壹個廣闊的物的世界,但它不再是漢代藝術的自然征服,不是古代勇武的凱旋,而是現代普通人的生活散文,是壹幅平淡卻又多姿多彩的社會畫卷。”

在我看來,讀這本書需要大量的積累,需要對古代文學、雕塑、音樂、建築、生活有壹定的了解,否則無法體會到這本書的精妙之處,但即使知道的不多,只要讀完這本書,也是壹個極大豐富知識的過程。

讀完《美的歷程三》的感想

這學期讀了李澤厚先生的作品《美的歷程》,他在書中展現了中國人從古到今對美的感受,從宏觀的角度對藝術和文學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和審美把握。帶領讀者進行壹次生動而深刻的古典文學藝術之旅。

《美的歷程》壹書共十章,從古代的“龍鳳舞”,象征為抽象幾何圖案的動物形象的堆積,到青銅器的醜美,到先秦時期儒道互補,到楚辭漢賦的浪漫主義,漢代古拙的氣勢與美感,再到人的覺醒和文學的自覺。在書中,李澤厚先生帶領我們領略了中國書法的“線條藝術”之美,品味了唐詩的青春才情和宋詩的深邃思想,聆聽了李白飄逸瑰麗的浪漫主義文學交響詩,深刻剖析了杜十堰《韓文忠》的“舊”與“新”,領略了宋代藝術追求中空靈含蓄、質樸自然的美...同時讓讀者體會到中國的審美。強調的更多的是對立面之間的滲透和協調,而不是對立面的排斥和沖突。

書中多次提到的“意味深長的形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意味的形式”是貝爾提出的,他認為視覺藝術的本質是它們都是“有意味的形式”,堅持從“美是客觀的”來解釋美。在古代陶器紋飾中,從寫實到象征再到抽象的幾何圖案,是從內容到形式的積累,是美的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最初形成過程。對於線條藝術來說,壹般圖案的形式美往往是靜態的、程式化的,失去了生活感。相反,“有意味的形式”是壹種生動的、流動的、有生命危險的、有表現力的美。中國的書法藝術是後者。李澤厚先生對中國書法藝術的闡述,讓我深深體會到了書法中的“線條藝術”之美。不是整齊劃壹、平衡對稱的線條的形式美,而是遠多元化流動的自由美。行雲流水,骨勁追風,剛柔並濟,方圓中庸。它的每壹個字、每壹篇文章、每壹張圖片都可以是有創意的、創新的,甚至是個性化的,沒有機械的重復和死板的規範。同時也讓我對“有意味的形式”有了新的認識,有意味的形式在客觀世界中不是僵化不動的,而是有生命的脈搏在裏面。就像宗白華《中國書法美學思想》中提到的“直轉緊湊的排列,再比如第三角的協調,空間密度的和諧,可以賦予壹個段落壹種整體的美感。”書法的這種“有意味的形式”不是簡單的堆砌,而是書法家的情感結構,骨子裏有壹種靈氣。

唐代書法強調“達其情,形其悲歡”,“隨其欲,思其姿”,把書法作為抒發情感的藝術手段。作為表現藝術的特質,提到與詩並行,與自然為美。如草書、狂草,如李白的詩,既天馬行空,又夾於墨中。它們飛快地、迅速地、可怕地流走,把悲喜交加的感情傾註在筆墨裏。“美是客觀的”這種“有意味的形式”也與書法中的主觀情感相結合,將“線的藝術”推向了壹個全新的階段。俗話說,“就境遇而言,要風騷;楊舒是悲慘的,這是基於天地之心。"

"美是感性與理性、形式與內容、虛偽、規律性與目的性的統壹."李澤厚先生作品中的壹篇《美的歷程》,讓我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和每個時代的特征有了壹定的了解,在其中我可以領略到古跡之美。我不僅欣賞到了書法藝術的靈動,更感受到了在建築的巨大空間中的漫遊。宋代瓷器藝術強調精細、潔凈、古樸、典雅,以及繪畫中的“氣韻生動”,形神相似、寫實與詩意的矛盾與融合,明清市民文藝背後的現代資本主義萌芽。

正如李澤厚先生所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然而,美麗的歷程指向未來。”

讀完《美的歷程4》的感想

《美的歷程》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作者李澤厚先生研究多年。他把幾千年的文學藝術美學納入時代精神的框架,揭示了許多審美現象的歷史心理積澱,具有深刻的整體感和深刻的歷史感。這本書把中國人對美的感受精致細膩地呈現在大家面前,那麽感性,那麽親切。書中充滿了敘述和討論,觀點精準,文字簡練,理解清晰。它影響了壹代年輕人,引導了壹批讀者走進美的殿堂,能讓人在短時間內大致全面地了解中國古代藝術,得到美的熏陶。這的確是壹本非常好的讀物。

《美的歷程》從宏觀的角度對中國幾千年的藝術和文學進行了概括性的描述和審美把握。全書共分十章,每章回顧壹個重要時期的藝術風格或壹個藝術門類的發展。它不是壹般意義上的美術史著作,重點不在於具體藝術品的欣賞,而是人類學本體論的美學觀,將美學、藝術和整個歷史過程有機地聯系起來,揭示各種社會因素對美學和藝術的作用和影響,對中國古典文學藝術的發展作出總體的分析和說明。

作者認為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變化不是由藝術本身決定的,還是要看現實生活。所以,研究壹個時代的文藝,首先要考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政治狀況。這本書的每壹章都遵循這個思想框架。

如第七章“唐朝的聲音”。說到盛唐藝術,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唐詩。唐詩是盛唐藝術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國詩歌藝術的巔峰,那麽,它為什麽會出現在這個時代呢?筆者的分析給出了答案。唐朝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時代。帝國初期,在政治上、財政上、軍事上都非常強大,在國內也相對穩定和統壹。壹方面是南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另壹方面是中外發達的貿易和交通也帶來了異域文化。這是古今中外史無前例的大交流大融合。無所畏懼地引進吸收,無所拘束地創造創新,打破常規,突破傳統,是當時的社會氛圍和思想基礎。

政治上,官銜越來越取代了閥閱的地位,成為唐社會的最高榮譽。前朝士紳受到壓制,世俗地主階級的影響不斷上升和擴大,科舉制度的建立使知識分子通過考試成為官員,參與和掌握各級政權,突破了前朝士紳的壟斷,壹條充滿前途的新路向他們打開。等待他們去探索。個人、民族、階級、國家都處於繁榮的上升階段。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盛唐藝術和唐詩誕生了。包含了對人的現實有血有肉的肯定和感悟,充滿了青春的熱情和想象。哪怕是愉悅、抑郁、悲傷,依然閃耀著青春、自由、歡樂的光芒。

最初,魯王使詩歌從宮廷走向生活,張使詩歌成為青少年的新歌。王波等四位初唐傑出人物將《春江花月夜》式的青年感傷情緒化為具體的立功之歌;最後,陳子昂喊道:“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時代都到哪裏去了?在我身後,未來的世代在哪裏?..."盛唐之聲始。從此邊塞詩和田園詩擅長贏局。前者英勇無畏,後者美麗恬靜清澈健康。而李白,以其狂放的氣魄和天才的才華,奏響了盛唐藝術的最強音。有盛唐才有唐詩和李白。

在本書中,作者通過細致的調查,討論了繪畫、雕塑、建築、文學、書法和其他藝術門類在各個時代的興起和演變。並在充分的案例分析下,用高度凝練的語言指出每壹個重要世代的藝術精神。這壹切都證明了《美的歷程》是壹本很短的書,長度只有十幾萬字。《美的歷程》又是壹部巨著,考察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從古代圖騰到明清書畫工藝的藝術發展。讀之令人神往千年,徜徉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領略壹個又壹個時代的藝術精神,捕捉中華民族美的足跡。

讀完《美的歷程5》的感想

說到“美”這個詞,可能很多人看到的都是各種畫面,是我們發自內心的認可。它們可能是壹幅畫,壹幅風景,或者壹首詩...我們每個人對“美”的定義都不壹樣,就像我們在素描和描述“美”的時候,往往更多的是被視覺美的沖擊所打動。

《美的歷程》這本書是哲學家李澤厚先生的著作,書中有太多的精華。我第壹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初中美術課上。當時老師在講中國美術史,我順便提到了這本書。我也很好奇,就下課去圖書館借了這本書。當時對李澤厚先生寫的那些美好的東西很好奇,所以很快就把這本書看完了,但是這次沒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最多只能粗略了解壹下,大概了解壹下書的大致結構。現在重讀,才明白王先生描寫的是壹種什麽樣的“美”。在王先生的筆下,“美”是壹種生命,壹種賦予物體生命的神聖之物。既是壹種純粹的客觀存在,也是對人類文明的壹種敬仰,更是從宏觀的角度鳥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和藝術。

在這本書裏,我們感受到的美並不局限於視覺,而是從多種感官的角度去認知。這本書的脈絡很清晰,* * *有十章,從遠古走來到文明。不得不說,每壹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美,無論是圖騰和陶器,還是流動的詩篇,或是豎琴、笛子之類的宮廷樂器等等。,我們很難分辨出更好的,也不需要分辨。

第壹次看不懂的是第三章。當時的我無法理解為什麽“先秦理性精神”也可以是壹種美。直到現在,再想起來,才明白精神也可以是壹種美,是客觀存在的,需要人去實踐感悟。就像孔子和莊子壹樣,這種儒道互補的藝術形式,既是文明的需要,也是對“美”的嘗試。

隨之而來的“浪漫主義”和“魏晉風度”,更是橫掃歷史的藝術傑作。當時大概是普遍的,並不奇怪。但是,能在時間的長波之後留下來被後人傳誦,壹定是“美好”的。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李白,這個“我們都崇高到遙遠的思想”。他的詩豪放不羈,仿佛是時代的最強音。李清照的《離愁別緒》是女性的另壹種美,令人感動...

明清最後壹章,有很多作品,批判的,諷刺的,不管什麽形式,都是不同的文明。世界的冷漠和它所體現的悲歡離合,都成為那個時代的縮影,為文明研究和藝術鑒賞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作為歷史的繼承者,我們應該找到更多的美學意義,而不僅僅是作為旁觀者,當然不是褻瀆。

“美”的範疇極其寬泛,可以是視覺的,也可以是聽覺的,這些方面都沒有定義。只有當有人欣賞的時候,哪怕只是角落裏的壹朵野花,我們才能稱之為美。至於美到什麽程度,自然要看個人了。有人會畫,有人會跳。不同的形式給人不同的感受。

五篇相關文章,關於讀完《美的歷程》後的感受;

★讀後感之美的歷程隨筆5篇

★美的歷程和讀書的體驗。

★美課800字看完很優秀。

★對五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的思考

★五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劄記

★關於美的歷程的思考

★七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讀書筆記

★閱讀美的歷程反思

★對七年級語文作文《美的歷程》的思考

  • 上一篇:拉丁舞的起源、發展和風格
  • 下一篇:新教材七年級(第壹學期)中國文化的積澱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